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五).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3531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五).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届高三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五)(能力版)1近年来,在一些社会机构和人士的组织推动下,北京、湖南、山东、安徽等地,越来越多的儿童参加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活动,颇为引人关注。目前,北京、广州等城市的部分中小学校已着手组织在校学生开展“诵读书经活动”,即: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等“国学”篇目重新列为必修课,要求学生熟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千万的孩子加入“读经”的行列。对这一活动,有人认为是复古,有人认为是创新,还有人对此表示尊重和理解,认为应该顺其自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开展学生“诵经”活动的看法。(9分)2.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在文化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

2、中说:有些国家领导人有时企图抛弃本国的文化遗产,使自己国家的认同从一中文明转向另一种文明,然而迄今为止,他们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自己的国家成为精神分裂和无所适从的国家。(1)这段话说明在文化创新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5分)(2)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是一种怎样的过程?(5分)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和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

3、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1)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9分)(2)在传统道德问题上,我们应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6分)4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08年7月6日,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召开,随着福建土楼、江西三清山的申遗成功,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已达37处。但正如下图所示,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仍然任重而道远。世界遗产的价值根据漫画,结合所学的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1)分析漫画中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4分)(2)这样做有何危害?对此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6分)5材料一 2007年

4、11月9日,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法定节假日调整初步方案方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在这个方案安排中,五一节将缩减为一天,春节从除夕放到初六,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将放假一天,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因此增加一天。材料二 法定节假日向民族传统节日倾斜。在关于法定节假日调整的舆论中,一个最大的也是最普遍的共识,是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尊重。以往的法定节假日安排,只有春节才是,此次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纳入,使民族传统节日的分量加重。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此次将三个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的理由。(6分)6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某校高三(2)班的同学围绕“关注奥运,与奥运

5、同行”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明理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情景一:同学们从网上获悉,从2008年8月8日至9月20日,北京市将为中外来宾奉上969场艺术盛宴;从8月1日至25日,天安门广场每天举行群众性文体活动;北京市政府还建设了26个奥运文化广场。(1) 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奥运会期间举办众多文化艺术活动的意义。(6分)情景二:同学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直播现场视频一一上篇灿烂文明部分。“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戏曲和太极拳等中国灿烂的文化表演,让人耳目一新,中华文化一一神奇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呼和赞誉。(2)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华文化的感受。(6分)情景三:北京奥运

6、会是对志愿者服务的全面检验,也是一次绝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遵照温总理对志愿者“用热情真诚良好的服务,为国家赢得尊严和友谊”的寄语,志愿者为前来比赛和旅游的中外人士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等一流服务,集中展示了中国志愿者的风采。(3)面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如何做?(3分)答案1.(1)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现代文明不能割裂传统。“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名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发扬。(2)要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合理部分。不可照单全收。(3)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应该注意方式,

7、不要搞一刀切。(4)创新与继承一样是文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既要重视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借鉴外来与外国文化。2.(1)这段话主要说明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应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本民族的文化创新。 (2)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素质的新文化的过程。3.(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

8、,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

9、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生活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4(1)原因: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2分)但一些地方政府把世界遗产当作“摇钱树”,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片面追求商业利润,忽略了保护文化的重要性。(2分)(2)危害:影响我国文化的继承、发扬、传播,不利于我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2分)态度:既要发展。世界遗产的申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和文化现代化的需要,是维护国家民族文化的需要。(2分)更要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

10、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有民族责任心,生财有道,高度自律,不做有损文化的事情,积极保护好文化遗产。(2分)5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将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有利于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11、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有利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每个要点2分,若从其他角度答题,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1)奥运会期间举办众多文化艺术活动,有利于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这些活动在展示中华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2分)举办这些活动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带动相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2分) (2)从开幕式营造的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分)从“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等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分)从现场观众热烈欢呼和赞美声中,感受到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分) (3)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主动参与文化活动,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尊重各国文化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