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规划结课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45964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资源规划结课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企业资源规划结课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企业资源规划结课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企业资源规划结课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企业资源规划结课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资源规划结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资源规划结课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辽 东 学 院 结 课 论 文ERP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模型研究E-commerce model for ERP Environment学 生 姓 名: 学 院: 信息技术学院 专 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 级: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贾英群 完 成 日 期: 2013年6月12日 辽 东 学 院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独创性说明作者郑重声明:本结课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结课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辽东学院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

2、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_ 日期: 摘 要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使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企业竞争已由靠规模、价格取胜,转变为靠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快速反应领先,速度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特征。现代企业管理的两种运作模式ERP和电子商务,利用了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增加企业在同行业内的综合竞争实力越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ERP及电子商务的定义及内涵,分析了二者的现状;论述了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企业商务环境和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分析了面向电子商

3、务的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然后以ERP系统间接支持电子商务整体、直接促进电子商务的优化发展为指导思想,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行性架构,并进行了具体案例分析。关键词:电子商务; ERP; 协作; 可行性架构;E-commerce model for ERP Environment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21st century information ag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made the mode o

4、f operation a qualitative chang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used to rely on price and scale, but now, it has been relying on meet diverse customer personalized demand .The speed of response has become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wo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5、of operation-ERP and e-commerce ,use of contemporary art, modern IT ,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increasing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ERP and e-commerce, analyzes

6、the status of the two and discusses the mode change of Management on the environment of E-commerce ;after that ,it discusses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e-commerce .At last, it followed ERP system to support e-commerce as a whole and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7、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On this basis, proposed a feasibility framework and put forward a specific case study.Key Words:E-commerce;ERP;cooperation;The feasibility of architecture目 录独创性说明2摘 要IAbstractII一ERP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回顾与展望2(一)ERP的发展之路21E

8、RP的历史发展逻辑22ERP在中国的应用现状解析33电子商务模式应用的类型4(二)电子商务的发展之路41电子商务的历史发展脉络42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5二ERP与电子商务相关性分析8(一)ERP与电子商务的共性81两者的产生与发展都与IT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82两者都承载了先进的管理思想103ERP与电子商务的关系剖析114电子商务对ERP的革命性变革115ERP是电子商务建设的基石12三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14(一)ERP与电子商务整合的必然性14(二)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思路14(三)目前实施ERP与电子商务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141ERP与电子商务整合的一些问题14

9、2ERP与电子商务整合的相关解决办法15参 考 文 献17辽东学院结课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18附录A 演示文稿19课程结课论文撰写情况评分表20课程结课论文答辩记录评分表21一ERP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回顾与展望(一)ERP的发展之路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加以集成和综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1ERP的

10、历史发展逻辑(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MRP阶段(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1957年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的成立与1960年前后Joseph Orlicky等人开发的第一套MRP软件的问世,标志着现代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开始起步。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实现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2)20世纪70年代的闭环

11、MRP阶段闭环MRP在MRP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而且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必须有来自车间、供货商和计划人员的反馈信息,并利用这些反馈信息进行计划调整平衡,从而使生产计划的各个 子系统得到协调统一。其工作过程是一个“计划实施评价反馈计划”的封闭循环过程,这样MRP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系统。(3)20世纪80年代的MRP II阶段(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在MRP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系统增加了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的功能,同时也将财务的功能囊括进来,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管

12、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已能动态控制产、供、销的全部过程。(4)20世纪90年代的ERP阶段(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在MRPII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扩展了管理范围,把企业与客户、供货商和经销商等因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供应链系统,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以及企业财务、人事、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等诸多方面。2ERP在中国的应用现状解析(1)ERP在中国的应用现状上世纪80年代,ERP(MRPII)开始登陆中国,并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一起度过了二十多年的风

13、雨历程。1986年以前,中国的绝大多数企、IE对MRPIIERP一无所知,这是一个概念导入阶段;1985年到1990年的时候,许多管理专家、学者、企业家纷纷开始研究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期间也诞生了一些应用ERP的试点企业;从1990年至今,是中国企业开始对ERP有深刻认识的时期,全球著名的ERP 厂商(如德国的SAP,美国的Oracle)纷纷抢滩中国,加上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ERP厂商(如用友、金蝶、利玛等)日益崛起,在供货商的宣传下和出于自身生产经营效益的考虑下,很多企业试用或购买了ERP产品。虽然ERP在中国的发展势头良好,但ERP在中国的应用状况就很不尽如人意了。截止2002年,我国只有

14、29的企业实施了ERP4。而我国这些实施了ERP的企业,也只有30的企业取得了成功的应用效果,其它的要不就是消化不良,要不就是弃而不用。ERP在商家的热炒及媒体的追捧下,竟然只交出了这样的答卷,这无疑给中国众多的企业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但是,同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可阻挡的全球化进程,内忧外患的形势使企业家又寄希望于ERP。“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恰恰反映了中国多数企业进退两难的处境。(2)中国企业应用ERP的现状探析为什么国外众多企业纷纷采用了先进的ERP管理模式,而中国应用ERP管理模式的企业很少呢?为什么先进的ERP在国外应用得比较好,而到了中国,它的应用状况就不那么理想了呢?

15、第一,中国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ERP过高的进入壁垒使得众多企业望而却步。例如购买一套国外高端ERP系统软件所需费用为:125万人民币模块(含咨询费用),年软件维护费为:20软件购置费。这还不包括每年的培训费用及相关追加费用,因此没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中国企业对此类产品只能欣赏而不敢追求。第二,中国企业内外环境的先天不足使得ERP的应用差强人意。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当ERP管理模式出现的时候,我国大部分企业刚刚脱离计划经济的桎梏,还没完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甚至还没有树立起市场导向的观念和运作体系。就应用ERP的内部管理基础而言,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科学管理基础,很多基本管理数据尚不齐

16、备,业务流程混乱,没有一套完备的数据共享系统。不像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长期市场经济的历练,且企业内部陆续采用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法、质量统计控制方法、库存控制方法、生产计划和作业排序的优化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方法,中国企业的管理基础及ERP的应用基础与西方发达周家的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各行各业的社会化协作分工体系和供应链结构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中国的ERP软件供货商和第三方ERP项目实施咨询服务商还不够专业,因此我国企业试图采用ERP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价。3电子商务模式应用的类型电子商务发展

17、至令,就其应用模式来划分,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应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应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应用和企业内部电子商务。(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应用(B to B):是目前开展得最为广泛和比较成熟的应用领域。企业之间开展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活动是网上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据统计,同前网上交易额约有80都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2)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应用(B to C):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 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在网上支付。由于这种模式节省了客户和企业双方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因此,网上购物将成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途径。(3)企业与政

18、府之间的应用(B to G):主要表现在网上报关、纳税、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和产业政策调控等一系列领域,定义的B to G还包括屯子政务。(4)企业内部电子商务:有人也称其为c to P(公司与雇员),它是通过企 业内联网处理与交换经济信息,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一种形式。企业内联网是一种有效的商务工具,通过防火墙,企业将自己的内部网与互联网隔离,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体系;同时它又与外联网相连,与供应链伙伴保持密切的信息联系。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之路电子商务(Ecommerce,EC)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

19、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1电子商务的历史发展脉络电子商务始于网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是电子商务的基础,没有网络计算机,就没有电子商务。其发展形式多种多样,从最初的电话、电报到电子邮件以及其后的EDI,都可以说是电子商务的某种发展形式。20世纪70年代,美国银行家协会(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提出的无纸金融信息传递的行业标准,以及美国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Transportation Data Coordinating Committee,TDCC)发表的第一个EDI标准,开始了美国的信息电子交换时代。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基于www的Internet技术

20、的飞速发展,L述设想逐步成熟,Internet网络开始真正应用于商业交易,这时电子商务才蓬勃发展起来,并成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一种崭新的企业经营方式。因此电子商务在今天成为继电子出版和电子邮件之后出现在Internet上的又一焦点的主要原因就是Internet技术的成熟、个人计算机互联性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2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1)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我国电子商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但发展的步伐相当快。电子商务概念首次引入中国是在1993年,第一笔网上交易发生在1996年。1997年随着各种电子商务广告和宣传的大量出现,电子商务在中国开始了高速发展的历程。19

21、98年,以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为目标,北京、上海等城市启动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1999年3月10日阿里巴巴网站正式推出;1999年5月18口,北京珠穆朗玛电子商务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推出8848网站,从此中国电子商务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电子商务由此“正式启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04年1月,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约为3089万台;上网用户总数约为7950力人,在CNF注册的域名数共约为34万个,www下的站点数为596万个。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网络媒体、网络营销等网络经济领域的专业市场调研机构。据该公司统计,1999年中国网上购物的交易额为

22、6000万元,2000年时出现了一个飞跃,达到了14亿元。在经历互联网寒冬之后,网上购物出现了回升,2002年达到了37亿元。2003年受到“非典”影响,中斟的网上购物迎米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大网上购物网站捷报频传,交易额节节攀升。截止到2003年中国网上购物的交易额为79亿元,增长率为1162,2004年达到了16亿元左右。总的说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的短短10多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电子商务已经由表及里、从虚到实,从宣传、启蒙和推广阶段进入到了务实的发展实施阶段。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相比1998年欧美国家企业间的430亿美元、2000年美国5000亿美元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只能认为我国的

23、电子商务交易还处于试探和摸索阶段,未来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2)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电子商务在我国虽然发展很快,但就目前来看,种种制约因素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一方面来自网络本身,另一方面存在于围绕网络经济的相关因素,例如技术、人才、资金、观念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一,网络瓶颈电子商务的基础是网络,网络是一种数字化通信技术,它不能解决非数字化的实体传送问题。网络有三大瓶颈, 一是支付问题,二是安全问题,三是配送问题。支付和安全问题都可以从纯技术的角度出发进行攻克,所需时间不会太久。但是我国的物流配送系统远远达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电子商务的

24、发展本身促进了中国兴起物流热,第三方物流公司迅速崛起,其以每年增长30的速度飞速发展,但目前尚无一家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2。物流业从规模上、专业运作上还未成气候,所以极大地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二,人才匮乏中国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严重滞后,赶不上实践的发展需要。我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不少。但技术并不能解决商业问题;企业虽然不乏商业精英,但面对计算机和网络可能就束手无策,既懂技术又懂商业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了开展电子商务的稀缺资源。从全国各大高校近年来纷纷增开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来看,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强烈需求可见一斑。第三,观念守旧“商务为本”观念依然薄弱。中国电子商务是由主导信息技术的IT业

25、界推动的,使得中国电子商务在发展之初就带有浓厚的技术倾向,“重技术、轻商务”的现象比比皆是。事实上,电子商务中的“电子”与“商务”的关系是“皮”与“毛”,电子是“毛”,商务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刚”。中围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李琪教授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人”这一重要思想,电子商务企业有必要树立“商务为本”的观念,将目光转向工商企业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以此确也电子商务服务方式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第四,信用危机2002年1月,同家经贸委对部分大中型企业的一项调查表明,有596的管理者认为信用问题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重要。近年来的“银广厦事件”、“南京冠生园事件”

26、等引发了社会对诚信问题的关注。单向度和急功近利的经济追求及其运作机制,造成了中国的信用危机。鉴于当前的信用状况,一些企业为了保证财务的稳健已经基本取消了对客户的信用额度。与信用相关的是缺乏有关规范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法规,如对网络犯罪的定罪和处罚目前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二ERP与电子商务相关性分析(一)ERP与电子商务的共性1两者的产生与发展都与IT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ERP与电子商务都是随着IT技术的产牛和发展逐步演化而来,而且它们本身的运作就要借助于IT, 可以说他们都是以IT技术为依托,以IT技术为媒介,以IT技术为推动力的。它们各自与IT的密切相关性使得它们之间天生就具有极大的关

27、联。ERP、电子商务和IT三者的历史发展状况如图21所示:图21 ERP、111和电子商务的历史发展脉络图说明:四个箭头依次代表着ERP、IT、电子商务和时间的发展,时间箭头里所示数字 为年代,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一直到21世纪。IT泛指一切信息技术。(1)20世纪4050年代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诞生并开始飞速发展。这一阶段,生产运作管理当中的库存优化控制成为人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探索韵问题。ERP思想的前身订货点法是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为避免缺货的发生而提出的一种按过去的经验预测未来物料需求的方法。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尝试通过系统软件来处理此类问题。此时电子商务还

28、未出现。(2)20世纪60年代 电子计算机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第三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19651971)产生和发展;1969年互联网早期的雏形美国军用计算机网ARPANET(阿帕网)出现;60年代末期EDI(电子数据交换)产生于美国。1960年前后,由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S)的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简称MRP)委员会丰席Joseph Orlicky等人第一次运用MRP原理,开发了一套以库存控制为核心的微机软件系统。APICS的成立与第一套MRP软件的面世,标志着现代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开始起步。EDI是公司

29、之间将业务文件按一个公认的标准,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别一台计算机士=的电子传输方式。企业之间可利用EDI来进行商务贸易活动,由于EDI大大减少了纸张票据,因此,人们也形象地称之为“无纸贸易”。EDI堪称是互联网普及之前商务活动电子化的典型代表,可以将EDI看成是现代电子商务的前身。(3)20世纪7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第四代LSI(大规模集成电路)和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产生和发展,使得计算机的运行效率越来越高。1974年,ARPANET已经成为拥有100个节点的通信网路。ARPANET的不断发展也为互联网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互联网至今仍然保留了这个最初的网络结构。

30、(4)20世纪80年代1982年,ARPANET与MILNET等几个计算机网合并,采用TCP/IP协议,使得不同机型和不同网络之间能够顺利地相互通信,互联网初步形成。1989年南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开发成功万维网www,为互联网实现广域超媒体信息检索、截取奠定了基础。80年代初,DOS操作系统出现,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总之,这一时期,IT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此时期电子商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成长而开始慢慢发展,不过主要还是借助EDI为手段,辅以传真机、电话、电视和各种信用卡、储蓄每进行电子商务活动。(5)20世纪90年代1993年2月,美国伊利诺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开发出了超文本浏览器软件Mos

31、aic,利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与WWW服务器一起工作,为网络传输提供了“分布式客户机朋匣务器”的工作环境,使个人主机与全球网络能够自由地游览与传递。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迅速发展。互联网向全球迅速蔓延,蓬勃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加特纳公司 (Garter Group Inc)最早提出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这一概念。 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ERP系统得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信息进行集成管理。ERP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C/S)体系结构和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支持Interne

32、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Ecommerce)、电于数据交换(EDI)。此外,还能实现在不同平台上的操作。因此可见ERP与IT密切相关,而且加特纳公司在定义ERP时也认为ERP是一套软件产品。1991年,美国政府宣布互联网进行商业性经营,发展商业用途。电子商务借助互联网进行运作,才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得益于互联网的迅速蔓延,电子商务也蓬勃发展起来。(6)21世纪初期移动通讯、门户网站的兴起、人工智能计算机等IT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ERP和电子商务的发展。i-ERP、eERP、ERPII等概念层出不穷,这些都是在IT的发展中引发出现的。电子商务也随着IT的发展开始迅猛

33、发展起来,全球都受到电子商务革命的冲击,我国的电子商务也开始起步。2两者都承载了先进的管理思想第一,ERP是承载先进管理思想的媒体,是先进管理哲学、理论和方法的软件封装,是企业业务流的多维高度集成。ERP体现了很多最新管理思想,如供应链管理(SCM)、敏捷制造(AM)、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等。 第二,电子商务作为企业的一种运作模式,无处不在体现现代管理学的博大精深:电子商务本身的出现就是为了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在降低采购价格、减少库存和产品积压、缩短生产周期方面体现了精益生产的管理思想;电子商务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运作模式(比如企业内部采用Intranet进行管理),从而体现价值链理论的思

34、想,而且关注企业供应链(如用Extranet/Internet与企业外部的供货商或消费者之间进行沟通、合作、买卖等),进而体现了供应链管理思想:“顾客是上帝”,企业的关注点往往是第一时间集中在它的目标客户上。为了把最好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企业需要电子商务系统更高效更快捷地发掘客户,维系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而且要追踪客户的最新需求,进而快速地对其需求做出响应,然后通过企业内部运作在最短时间里生产出客户所需的产品或服务,这体现的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CRM管理思想与TQM思想;电子商务系统是在企业与外界之间架设了一座虚拟的电子桥梁,让企业的营销活动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企业的触角开始向全球各

35、个角落延伸,因此使企业与外界的商务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体现出种自我服务型管理、关注客户关系、寻求商业智能和全球化管理的现代营销管理思想28。3ERP与电子商务的关系剖析(1)基于SCM的兼容性一般来说,企业中存在三种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物流和资金流密切相关,反映了物资和资金流动前、流动中和流动后的状况。对应于这三种流分别存在三条供应链,即物资供应链、资金供应链和信息供应链。由于电子商务主要涉及到采购与销售业务,因此网上采购和网上销售将成为企业的新物流与新资金流的一部分。虽然ERP也使用了供应链管理思想,但供应链并不依赖于ERP而存在,供应链是企业的霸中客观

36、存在,任何企业运作模式都可以借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与方法。这样,通过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重组,电子商务就可以应用于供应链中。 (2)基于CRM的关联性客户关系管理(CRM)是ERP系统将来的一个扩展方向。CRM不仅将销售过程自动化,而且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关键客户和企业数据来优化商业决策过程。CRM赋予客户与企业进行交流的能力,而这种交流是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进行的。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行为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中介,向ERP提供直接数据资料。电子商务是一种对客户来说最方便、对企业来说性价比最高的交流载体。(3)基于业务流程的辅助性ERP系统作用于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它的应用层次有三个:决策层的数据查询与

37、综合分析、中间层的管理与控制、作业层的业务实现。而电子商务则可以为各个层次提供辅助性支持,比如,对于作业层而言,可以为市场营销提供网上广告发布、网上消费问卷调查等辅助手段。(4)基于应用的互补性根据企业目前的内外部条件,企业在引进电子商务时,不会完全摒弃传统的采购与销售模式,而是两种模式、两个系统共同存在和互为补充。4电子商务对ERP的革命性变革随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川,企业内外部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企业管理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ERP作为成熟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运作的科学管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开始慢慢显出它固有的局限性。电子商务对ERP提出

38、了更高的要求,并开始变革传统的ERP。(1)当前ERP的局限性第一,传统ERP的集成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难以突破不同企业之间的组织边界,即企业与企业之间仍难以进行信息的有效沟通,从而难以协同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即使是在跨地域经营的企业内部也往往由于系统运行成本过高而难以真正实现一体化管理。第二,由于传统ERP是一个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只能在企业内部实现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缺乏向外延伸的客户信息流,不能很好地以信息流的形态及时反映物流活动和相应的资金状况。第三,传统的ERP中,企业仍实行以产品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并没有构成包括客户,供货商以及合作伙伴在内的企业价值链。(2)电子商务对E

39、RP的变革电子商务扩大了ERP的集成范围。电子商务环境下的ERP除具有传统的制造、销售、采购、财务等功能外,整个企业价值链的许多环节也都被纳入管理范围,包括面向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营销EM等集成系统。电子商务增加了ERP的发展方向。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同企业的同类产品很难区分绝对的优劣,企业不得不借助资源外取,从企业外部得到自身所缺乏的优势资源,这时,供应链上的资源整合及互为补充就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新趋势。电子商务扩展了ERP的决策支持功能。出于整个社会产品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ERP系统可以采集到相当全面的企业基础数据。尽

40、管传统的ERP系统已具有决策支持的功能,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企业面临的市场空间迅速扩大,企业边界日益模糊,环境变化速度加快,新的ERP系统采用扩展的决策支持技术来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效能,更好地支持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展开。电子商务使ERP更充分地利用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是电子商务环境下ERP的一个重要特点,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必然要采用多种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这些技术提高了ERP的工作效率,进而推动了电子商务的高效运作。开放式数据库互接性(ODBC)、不同操作系统间的互访性以及CORBA技术的灵活性为ERP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平台。同时,ERP也采用先进的网络编程技术

41、如Java、HTML、图形用户接口、三层C/S结构、第四代语言(4GL)等,这些技术也使ERP有较高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高可靠性。5ERP是电子商务建设的基石中国企业建设电子商务的误区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以IT厂商和媒体为主体的第一阶段(1997-1998年);然后是以网上商店、电子商务平台等电子商务企业为主体的第二阶段(1999-2000年);从2001年起,已开始进入以传统企业为主体的第三阶段。广大传统企业开始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积极地推动企业上网工程,优化企业经营,努力与世界接轨,成为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主力。但同时也要看到在以传统企业为主体的第三阶段中,由

42、于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的先天性不足,从而造成中国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建设出现了下述误区。误区之一:单纯认为建立了电子商务网站就可以很好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我国广大传统企业开始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坐失Internet所带来的无限商机,他们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还无法与Internet相对接的情况下,就急匆匆地涉足电子商务领域,投资建设B to C和B to B网站,但由于网上信息未与企业内部信息形成良好的对流,造成B to C和B to B网站不仅没有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门户和获取定单的有效途径,反而由于网上商品信息刷新不及时、订购的商品不能在预期时间送到等等情况的发生,从而使企业对外

43、形象大打折扣。误区之二:电子商务管理运作模式仍然只是传统商业模式的配角。电子商务是一种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的商业模式,而且它将是网络经济时代未来商业的必然选择。虽然很多企业己开始进行支付型的完整电子商务,但由于传统商业模式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电了商务交易反而成为食业经营收入的“漏斗”。2001年度国家经贸委对100家重点企业的“企业信息化水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9家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其中仅有13家企业统计出了网上交易额。企业内部运用ERP管理模式己经比较成熟,而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刚刚时兴。重传统而轻创新使得电子商务不能得到足够重视,而且往往得不到ERP的后台支持。误区之三:认为电子商务与

44、ERP是两个独立的管理系统。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部分重点企业已建立或正在构建制造资源计划或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但是其中多数重点企业往往分别单独开发ERP和电子商务这两套系统,两个系统下的数据库不共享,采购数据、销售数据和财务数据不能及时互相调用,不但造成大量重复工作,而且数据缺乏一致性和完整性。三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一)ERP与电子商务整合的必然性目前实施的电子商务都借助于互联网完成,但如果没有ERP系统作为企业内部的支撑,很难想象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得到订单,将这个订单打印出来,转入人工的生产管理系统中实施,再在成品入库后输入互联网这样的业务处理流程。因此ERP与电子商务

45、整合是一种必然。以速度和准确性为前提的电了商务给企业对市场的反映速度和企业与外部资源的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子商务的应用拓展了ERP的外延,使之从后台走向前台,从内部走向外部。电子商务是建立在ERP基础之上的应用。ERP将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优化企业资源利用,对内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施网络化管理,为企业向外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果电子商务与ERP不进行整合,很难保证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也很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ERP从优化企业生产流程的角度来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电子商务提供多种多样的数字终端进行在线交易,使整个供需链

46、上数据流畅通,真正体现网络经济(客户为中心)和电子商务(端到端)实质的要求。电子商务时代的开放式经营模式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强调的是对全球供需链的管理和整合。(二)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思路ERP与电子商务两种企业运作模式的有机集成,目的是为了把两者的相关部分柔性地结合到一起,使两者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用。它们之间的整合当然也需要与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相配合,同时,也要求应用软件各模块的合理划分和有机集成。企业资源计划和电子商务的整合,不但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也是一种管理思想上的创新。(三)目前实施ERP与电子商务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1ERP与电子商务整合的一些问题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已成

47、为许多企业管理的中心,但在具体的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ERP系统实施的不顺利,究其原因,就是业内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判断ERP项目实施是否成功,不能完全从实现的经济利润,节省的成本以及是否能按期实施完毕等硬性指标来判断。很多企业存在花得起钱买ERP,不一定知道如何去运作的现象。电子商务靠企业自行开发,ERP直接采用市场上购买的商业软件,两套系统相互独立,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致使两个系统下的数据资源不能共享,如采购数据、销售数据和财务数据不能相互调用,造成大量重复工作存在,数据缺乏一致性和完整性。企业对电子商务和ERP二者之间关系研究不深入。把电子商务片面理解为仅仅构建一个网站,做一些企业形象宣传、产品介绍和服务导引等。把ERP理解为一种身份象征,花大笔钱买进,不知如何使用;或是舍不得实施ERP。2ERP与电子商务整合的相关解决办法“整合”是指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和业务流程,合并、撤消或增加一些业务部门,包括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需要有业务流程重组整合,同时,也要求应用软件各模块的合理划分和有机集成,而且还必须有数据库层和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