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资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6261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主任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小学班主任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小学班主任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小学班主任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小学班主任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班主任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主任资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班主任资料第一章 班主任概述 名词解释 1. 班主任: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发展起主导作用。 2. 教育机智:是班主任各种教育才能的综合表现,是丰富的知识、经验、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艺术。 3.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总的规定和设想,它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 4. 班级教育:是针对具有不同特点的某一类学生或某一个学生所进行的具体教育。它主要包括班级个别教育、班级偶发事件的

2、处理和班级榜样教育等方面。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性内容。 5. 个案研究:就某一研究对象或课题中的某一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的教育科研方法。 简答 1.简述班主任在班级集体中的作用? 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指导者; 是班集体的组织者; 是学校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教育影响的协调者。 2.班主任对小学生全面成长负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说班主任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教育最全面和影响最深的教育者?) (1)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指导学生学习; (3)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4)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5)协助科任教师搞好劳动技术教育。 3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3、 (1)健全班级组织是前提性内容; (2)搞好班级管理是保证性内容; (3)指导班级活动是重要实践性内容; (4)开展班级教育工作是基础性内容。 4.班主任工作适应性和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适应性:小学生班主任工作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指导,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造性:班主任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使班主任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异常复杂和多变。需要班主任能针对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的实际状况和可能突然发生的情况,创造性地选择、运用合适的工作原则、方法、内容和机智,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5.班主任工作协调

4、性和主导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协调性: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必须与其他各种教育影响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协调性首先表现在要协调好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其次要协调好班主任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对学生的各种教育影响,形成学校内部的教育合力。再者,要协调好德、智、体、美、劳五育对学生的影响。 1 主导性:班主任工作的协调性是在积极地、主动地发挥班主任工作的主导性的基础上体现的,也就是说,在对班级学生各种教育影响中,班主任工作起到主导作用。 6.班主任工作全面性和个别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全面性:从教育目的来看,班主任工作面向班级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5、,而这总是要通过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实现、来体现的。从教育对象来看,班主任工作总是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既要组织、培养、教育和管理学生集体,又要对集体中每个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教育,只有集体教育而没有个别教育,或只有个别教育而没有集体教育,都不可能教育好学生。从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来看,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教育对象发展的全面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必须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全面的。 个别性:班主任工作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但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又具有个别性。 7.班主任工作示范性和激励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示范性:班主任工作的示

6、范性是由教育活动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种示范性不仅表现在班主任自身的思想、行为、修养等个人品质方面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也还表现在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上。 激励性:强调班主任工作的示范性要求班主任应以自己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个性和科学的工作方式激发、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以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为主,以积极激励为主,由此体现出班主任工作的激励性。 8.班主任工作集体性和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集体性:因为培养人的任务是艰巨的、复杂的,需要教育者集体的共同努力,只靠班主任是完成不了的。从班主任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效果来看,无不体现着集体性。 独立性:班主任又是一个

7、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工作。班级工作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均由班主任自主决策,其计划、实施、总结也都是班主任独立进行。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何,也是班主任个人调控的结果。体现出班主任工作具有独立性。 9.班主任工艰巨性和崇高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 艰巨性:班主任工作的艰巨性是由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的。首先,班主任工作对象是复杂的,是构成集体的数十名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其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途径也是复杂的。同时班主任工作又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这是由培养人的教育的长期性决定的 (2) 崇高性:班主任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是神圣的、崇高的使命,目标

8、的崇高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性质的崇高性。 10.简述班主任培养和提高的必要性? (1)是班主任特殊工作任务的需要; (2)是小学生独特学习方式的需要; (3)是实现班主任队伍结构完善的需要。 11.简述班主任培养和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自修,就是自我学习和修养。前者是指业务知识的自我学习,后者是指思想品德的自我修养。自修的目的在于使班主任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自修分在实践中自修和在函授中自修。 培训,就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对班主任的培养和训练,其目的在于扩大班主任的视野或系统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培训分半脱产培训和全脱产培训。 教育科研,班主任的教育科研是指班主任运用

9、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尝试对班主任工作领域中的实践或理论问题做出回答的系统认识过程。它既是揭示班主任工作规律,指导班主任工作实践的过程,又是班主任自身素养提高的过程。 2 12.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答:适应性和创造性;协调性和主导性;全面性和个别性 示范性和激励性 集体性和独立性 艰巨性和崇高性 13.班主任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2)知识能力素质。(3)个性心理品质。 (4)教育机智。 (5)身体素质。 第二章 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班主任教育 名词解释 1. 思维冲击法:是指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技术或方法,其基本原则或要求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时候,通过暂缓做出

10、评价,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以便引出多种多样的解答方案。也可称为求异思维训练法或发散性思维训练法。 2. 道德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锁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3. 理智感:是人们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一般通过求知欲、成就感、挫折感等表现出来。 4. 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人的道德行为等进行评价时应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体验。 5. 移情:是指人们察觉他人情绪反应时自己也体验到与之相同的情绪。 6. 行为模式纠正法:指班主任针对儿童交往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和错误观念,制定新的交往策略,向他们详细讲解、示范

11、一定情境下应该怎么做,使他们练习掌握新的行为模式。 7. 角色扮演法:是指让儿童在集体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情境中的感受,从而帮助改变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 8. 正向行为强化法:是指及时肯定不受欢迎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符合训练方向的行为,从而巩固他们交往活动中的新行为模式。 9. 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渗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常规训练,培养儿童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 10. 社会视角转换:是一种社会认知技能,是指在自我认识或社会交往中摆脱自我中心的限制,在自我与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体验他人的观点,最后得出较为客观的观点或

12、结论。 简答题 1.简述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2.简述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记忆发展基本特点:从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具体表现为: (1)从记忆目的上看,低年级无意识记占据主导地位,中年级以上有意识记占据主导地位。 (2)在记忆的内容上,低年级具体形象记忆识记仍占主导地位,四年级以后抽象识记逐渐发展,但仍需要具体形象材料的支持。 (3)在记忆方法上,低年级更多的是使用机械识记,中高年级意义识记起主导作用。 3.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基本特点: 3 (1)想

13、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 (2)想象逐渐富于现实性; (3)想象中的创新性成分日益增多。 4.小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方法: (1)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现和言语; (2)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象训练; (3)正确引导小学生的幻想,促使其把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 5.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具体应做到: (1)发展儿童的语言,推动思维灵活性、逻辑性的发展; (2)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 (3)帮助儿童掌握思维方法,如抽象问题具体化、分析和综合方法等; (4)运用思维冲击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6.简述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培

14、养。 针对学生实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懂得是非、善恶准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水平; 班主任讲述的概念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讲求实效; 班主任的语言要通俗、形象、生动,能引人入胜,给儿童以强烈鲜明的印象,以加强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 7.简述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1)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3)情感更富有可控性和稳定性。 8.简述小学生情感培养的方法。 (1)不断增长小学儿童的知识,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 (2)创设情境,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 (3)培养小学生对特定对象的情感; (4)在教育中正确的运用移情; (5)

15、尊重、爱护并公证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绪。 9.简述小学生意志发展基本特点。 (1)意志行动的自觉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 (2)自制力显著发展; (3)意志行动的坚持性逐步提高。 10.简述小学生意志培养的方法。 (1)开展理想教育,提高小学儿童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自制能力; (3)教育儿童正确对待挫折; (4)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 (5)根据儿童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因人、因不同发展时期进行锻炼; (6)鼓励意志表现。 11.简述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特点。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 (2)自我评价的原则性逐

16、渐形成; (3)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所发展; 4 (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不断发展。 12.简述小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方法。 (1)班主任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儿童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故班主任应善于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表现自己良好的期望; (2)和同龄人的交往活动对于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开展多种集体活动,并给以必要的交往指导; (3)培养社会视角转换技能; (4)鼓励“平等竞争”和“自我竞争”,并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13.简述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从不稳定到稳定; 从松散到亲密; 从单向帮助到双向帮助; 从随机到选择的趋势。 14.简述人际关系的调节方法。 (

17、1)建立集体教育模式;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 (3)指导发展交往的技巧; (4)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个别指导。 15.简述塞尔曼关于儿童友谊的研究。 塞尔曼的研究表明: (1)3-7岁,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建立的标准是“一起玩”。 (2)4-9岁,往往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这是儿童友谊发展单向帮助阶段。 (3)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具有明显功利性。 (4)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5)12岁开始,到达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16.简述卫生习惯的养成 答:要树立讲究卫生的科学观念,树立“讲卫生为

18、荣”“不讲卫生为耻”的文明风尚使学生知道卫生与健康是直接相关的。 训练学生饮食起居符合卫生要求。 要科学进食。 17.简述观察品质的发展 答:目的性方面精确性方面 顺序性方面深刻性方面 18.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 有意识记的培养 意义识记的培养 加强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19.简述小学生对“道德高尚的人”的理解表现的表现 答:表现出三种水平:第一种只是停留在个别对象上,“如不打人,不骂人” 第二种是理解比较全面,但相当具体。如“关心集体。爱护同学,做好事,讲文明,努力做集体的小主人”;第三种是理解不仅能全面,而且也比较深刻,如“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与损害集体利益的坏人作斗争”。 20.

19、简述小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特点 答:从他律到自律 5 从效果到动机 从片面到全面 从他人到自己 21.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的特点 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行为的动机水平由一些具体的、浅近的动机朝社会性动机发展; 道德行为调控由外部控制向内部调节过渡。中低年级学生一般在他人要求或仿效他人的情况下做出,而高年级由外部控制向内心自觉的方向过渡,逐步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需要,自觉性得到发展; 道德行为习惯逐渐养成。低年级学生没有形成必要的行为习惯,大约在四年级之后才逐步养成,但这种道德行为习惯还不巩固,容易变化; 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呈“马鞍”形。 22.小学生道德行为习

20、惯的培养 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 制定行为规范; 适合年龄特征。 有目的地练习和重复。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第三章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 名词解释 1 学生主体原则: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班主任要搞好工作,就应该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教育过程的重心;充分尊重并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育措施才会真正起到作用。 2 民主平等原则: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和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在班级管理中尽量地尊重学生,信赖学生。 3 公平公正原则:指班主任在工作中,能够按照一

21、定社会或时代公认的道德准则,公平合理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 4 实践活动原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班主任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了解、教育和发展学生。二是指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努力实践,敢于实践,做到言行一致。此时,活动被当作一种标准,来检验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 5 启动疏导原则(循循善诱):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6 集体教育原则: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7 以身作则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自正其身,要求

22、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用自己“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8 因材施教原则: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简答题 1.简述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及解决矛盾的原则? 产生矛盾的原因: 6 (1)社会角色不同; (2)教育学修养水平的差异; (3)教育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4)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缺乏联系。 解决矛盾的原则: (1)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 (2)加强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学修养。 2.简述班主任与校长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及解决矛盾的原则? 客观方面:教育体制上的弊端; 主

23、观方面:素质差异。 处理原则: (1)尊重校长,听从指挥; (2)关心学校,支持校长; (3)民主管理,监督校长。 3.怎么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中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时自我教育的关键。因此,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引导他们分析和评价自己。从认识过程来看,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认识的对象,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每学期开始,班主任可以要求学生制定规划,自己给自己提出要求,并自己监督。到了学期结束,则要求学生做好小结,自己给自己打分,并把这一结果与同学和老师的评价相对照。 4.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学生

24、主体原则? 依据:(1)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2)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 具体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5.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民主平等原则? 依据:(1)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特点的反应; (2)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 (3)现代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具体要求:(1)尊重学生的个性,严禁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 (2)依据学生的意愿和利益来管理班级; (3)严格要求学生。 6.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落公平公正的原则? 依据:(1)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2)搞好班主任工作,树立班主任威信的需要。 具体

25、要求:(1)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养成良好的师德品质; (2)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3)不断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7.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实践活动原则? 依据:(1)反映了小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2)符合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 具体要求:(1)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成长; (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放手让学生去活动; 7 (3)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8.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启动疏导原则。 依据:(1)我国教育家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 (2)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的体现。 具体要求:(1)讲明道理,疏通思

26、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激励为上,正面教育。 9.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集体教育原则? 依据:(1)集体本身具有重大的教育力量; (2)小学生发展成长的心理需要。 具体要求:(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 (2)有针对性地教育个人,通过个人来教育集体; (3)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10.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以身作则原则 依据:(1)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要求; (2)教学客观规律; (3)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经验。 具体要求:(1)提高专业水平,提高道德修养; (2)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持之以恒。 11.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依据:(

27、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我国的教育目的。 具体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第四章 班级组织 名词解释 a)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群体,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它是社会的投影。 b) 班级组织:是学校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大群体中的一个小群体,它是按学校法规组建的学校行政组织系统的一个基层组织,是按照班级教育的特点和任务而组建的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c) 假定群体:按某种特征划分的

28、任何人类共同体,只有理论研究或抽象概括上的意义。 d) 真实群体:是指为了一定的目标,通过共同的劳动或活动而结成的有首领的人群集合体;这种群体有特定的目标,存在着共同的空间和时间,互相交往,直接接触,有人负责,并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 e) 班级正式群体:是指班级内由组织赋以任务而产生的一种有组织的群体。其成员的位置、行为、权利和义务都有规定,这些规定的总和就构成了按等级权限划分的群体结构。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师群体、班级学生群体、少先队中队、各学习小组和课外活动小组等。 f) 班级非正式群体:是班级中按个体的某些共同需要因素相互结合而产生的,带有浓8 厚感情色彩,主要靠感情来维系的群体。

29、 g) 班集体:是由青少年儿童集合组成,以学习知识经验,形成思想品德为主要任务,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生集体。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是指那些有明确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规章制度和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式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能正常发挥其整体功能,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总结经验,促使集体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和不断前进的班集体。 h) 集体舆论: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并被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i) 班风:指一个班级的作风,它是一个班级占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感情和精神状态的一种共同体现。是健康的集体舆论长期发生作用的产物。 j) 规章制度:它是一个集体为了共同

30、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划、法规,它是按一定的程序办事的规程,也是这个集体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简答 1.班级的涵义。 (1)班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群体; (2)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 (3)班级是社会的投影。 2.班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群体,该群体的特征有哪些? (1)群体中学生有相同的年龄、大致相仿的智力基础及心理特点; (2)群体中教师是代表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来影响教育学生的,群体中学生是愿意接受教育并互相影响的; (3)群体有一定的凝聚力,为实现集体的目标共同努力。 3.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师、安排课程、进行教学活

31、动的; (2)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育活动的; (3)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实施个别教育的。 4.简述班级的作用。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通过班级的影响和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得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班级是陶冶学生的熔炉。通过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努力所形成的班级集体的良好环境、氛围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仅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好的个性品质; 班级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课堂。妥善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能够促使每一个学生的思考和实践,使班级集体成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进取的大课堂。 5.简述班级组织的内涵

32、和任务。 (1)它是学校行政组织系统的一个基层组织,是按照学校的法规组建的。 (2)它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按照班级教育的特点和任务组建的。 (3)它是学校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大群体中的一个小群体,这是三者中的关键。 6.整个班级群体结构的严密和内聚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哪些方面? (1)班级内各种小群体的首领作用发挥如何; (2)能否正确处理师生之间,首领与群众之间,小群体之间和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四对矛盾; (3)班级群体的我群观念树立的程度,即群体的行为目标和行为规范被其成员的认可程度。7班级正式群体包括全体师生,其组成部分及作用有哪些? (1)以班主任为主的班级教师群体,受教师年级

33、组长或教导处领导,对班级学生群体发挥9 集团主导作用; (2)在班主任领导下,以班委会为首的全班学生群体,要完成班级奋斗目标,对全体学生起着凝聚作用; (3)在少先队大队部领导和辅导员教师指导下的班级少先队中队,在班级群体中起着骨干带头作用; (4)班内的各学习小组隶属班委会,是开展互助学习和有关活动的基层组织,是落实班级任务的小群体。 (5)班内的各种课外活动小组由有关科任教师指导,学生课代表在教师和小组间起着联系中介作用。 8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各具有什么特点? (1)初建时松散群体阶段。该阶段班级成员缺乏必要的沟通,班级对班主任有很大的依赖性,版主主要靠班主任来管理。 (

34、2)转化中的散聚群体阶段。学生交往和了解增多,产生一些分散团体,机构逐步健全,但班主任工作对象仍是少数学生。 (3)形成时内聚集体阶段。班级领导核心形成,班主任依靠学生集体、班干部开展工作,但仍需外部督促和帮助。这属于师生共同管理阶段。 (4)发展成熟的集体阶段。已具备班集体的特征,班集体成为教育的主体,班级管理达到自我管理水平。 9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本条件(目标是方向)。 有一个团结和谐而又富有权威的集体领导核心(领导是核心)。 有为实现班级目标而经常开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共同活动(活动是脉络)。 有正确的集体舆论 (舆论是灵魂)。 有健全的组织

35、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组织制度是骨架)。 10.培养班集体的途径有哪些? 创造良好的班级“第一印象”; 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确立班级共同目标; 培养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领导核心; 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 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培养优良的班风。 11.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答:合作法 (2)激励法 规范法 示范法 强化法 12.班主任应怎样培养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队伍? 要抓好班干部的思想教育; 要帮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 实行干部轮换以便让更多的同学有锻炼机会; 注意培养各类积极分子,扩大班级中的积极因素。 13. 培养良好的班风有哪些途径? 班主任得自己工作积极、认真、团结协作; 班主任要引导

36、学生制定必要的班级规章制度; 可以利用榜样的方法; 针对班级及其成员所存在和出现的问题,讲清道理,予以解决,同时要坚决抵制歪风,扶持正气。 10 14 少先队的性质是什么? 答: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具有独立自主性 15.少先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少先队的基本任务是“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培养能力,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强国贡献力量,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维护少年儿童的正当权益”。 16.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入队前的教育,包括欢迎新生工作和队章教育工作; 经常对队员进行队的组织观念教育; 做好少先

37、队员的奖励和处分工作; 做好超龄队员的离队工作; 少先队的队伍建设。 17.怎样建设班级教师集体? 实行班级教导会制度;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让教师充分展示个性; 组织科研型活动; 完善对班级教师集体的评价方法。 18.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融“我”于“我们”之中; 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要善于转化角色。 19班级教师集体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1)科任教师集体自评; (2)资料分析法: (3)活动评价法: (4)综合评定法。 20.简述做好家长工作的方法。 (1)家庭访问; (2)召开家长会议; (3)建立家长委员会; (4)书面联系; (5)设立“接

38、待家长日” (6)评选优秀家长。 第五章 班级管理 名词解释 1.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组织、指导、协调各种因素,为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及实现各种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是班主任对全班学生的思想、学校、劳动、生活等各项工作的管理。 2. 生活指导:是指通过必要的生活知识传授和必要生活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能很好地独立生活,能理解生活的意义,能创造和享受自己健全的、完美的人生。 11 3. 班级档案制度:是对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情况进行认真的考察额记载,并对这些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班级管理的规

39、律性,以达到晚上班级管理的目的。 4. 班务日记:是由值日的班委会干部填写的记载班级一天德、智、体、美、劳所有情况的反映表格。 5.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方法,是班主任运用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工作。 简答 1.班级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管理; 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对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管理; 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 对学生体育、卫生的管理; 对教室设备的管理; 生活指导。 2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建设良好的班级; 组织好班级教师集体和班级家长集体; 落实学校管理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3.班级管理过程的基本环

40、节有哪几步? 班级管理的计划。班级管理的计划是班级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 班级管理的实施。班级管理的实施是班级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 班级管理的检查。这是班级管理过程的中介环节。 班级管理的总结。这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是下一步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3.班级工作计划的依据 答:学校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依据班级集体的实际 4.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要有正确的方向; 要有前后的延续性; 要有不断的创造性; 要有切实的可行性; 要有检查的可能性。 5.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步骤 答:准备阶段 写出计划草案阶段 确定计划阶段 6.班级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1、? 班级基本情况; 管理目标; 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实施计划的检查和评估。 7.班级工作总结的基本要求: 要以班级工作计划所制定的目标为标准; 12 要让学生参与; 要用“两点论“的思想做指导。 8.班级工作总结的方法有哪些? 回顾班级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总结的指导思想; “由上而下“,做到学生与班主任相结合; 宣传典型、确定努力方向。 9.班级体育锻炼的基本内容包括什么? 答:两操 课外体育锻炼 运动竞赛 10.简述班级卫生保健的具体内容 答:作息制度 班级教室卫生 教学卫生 保护学生视力 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11.简述教学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课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 严格

42、控制学生的学习负担,切实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 培养学生符合卫生要求的坐、读、写姿势和习惯。 12.培养卫生习惯上班主任应注意哪些方面?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要加强思想教育,又要具体督促; 协同各方,密切配合。 13.简述班级劳动的基本内容 答:自我服务劳动 公益劳动 勤工俭学活动 14.简述学生操行评定的基本要求 有明确的操行评定标准和指标体系; 操行评定必须实事求是,把握学生的主流; 坚持民主评定; 操行评定要言之有物。 15.操行评定空洞无物的原因有哪些? 班主任对学生没有明确的教育要求; 班主任对学生没有深入的了解; 班主任对操行评定的责任心差。 16.班主任在“三好”学生评选中应做到

43、哪些问题? 深入动员,坚持标准; 抓好总结,搞好互评; 表彰先进,搞好善后。 17.怎样做好班级学生学习管理? (1)建立学习检查制度; (2)建立学习经验交流制度; (3)建立学习奖励制度。 第六章 班级活动 名词解释 1. 广义的班级活动:是指在教育者的组织和领导下,为实现我国总的教育目的和小学教育目标,完成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卒子班集体成员参加的一切教育活动。 13 2. 狭义的班级活动:是指在班主任的组织和领导下,或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子自己组织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进行的除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狭义的班级活动亦称班级课外活动。 3. 科技活动:以培养学生运用只是和实际动手操

44、作能力,发展创造才能,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4. 班会:是以班级集体为单位,以一定的目的为指向,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 5. 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的教育主题内容来进行的班会活动,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班集体,发挥集体的教育影响作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答题 1.班级活动的特点 答:自愿性和指导性 灵活性和综合性 开放性和实践性 2.阐述班级活动的意义。 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的重要形式、途径和方法。 班级活动是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有效方法。 (1)班级活动有助于班集体的形

45、成; (2)班级活动有助于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班集体的发展与完善; (3)班级活动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班级活动的内容 答:思想品德活动 科技活动 文学艺术活动 体育娱乐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 4.班级活动的形式 答班级集体活动 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5.简述班级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关系 答:一致性: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质量,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活动与教学一道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班级活动有利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又可丰富班级活动。 不同点:课堂教学更主要地是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而班级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

46、的智能素质,而且还要培养其品德素质,身心素质、审美情绪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班级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教师只起指导、咨询、启发帮助的作用,这不同于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方式。所以,班级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对独立地影响学生的两大教育途径,各自的作用机理、方式、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二者应该区别对待。 6.简述班会活动的意义? (1)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2)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班会有利于班级集体的建设。 7.如何确定班会主题? (1)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学生的现实状况; (2)拟题酝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确定主题

47、; (4)善于抓住班级中的偶发事件,既是确定班会主题。 14 8.确定班会主题的原则 答:教育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9.班会主题的种类有哪些? 答季节性主题 问题性主题 模拟性主题 知识性主题 系列性主题 既兴性主题 实践性主题 10.班主任对班会指导的内容有哪些? (1)班会的内容与形式指导; (2)班会的计划与准备指导; (3)班会组织过程的指导。 11.班主任如何做好班会的总结与深化 答:总结:对班会的总结既可由学生主持人提出,班主任补充修正、集中提炼,也可以由班主任通过对整个班会活动的观察直接总结提出。总结必须针对对班会活动的实际情况,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升华主题,激励全体学生奋发向上,富有鼓励性和号召力,对学生起到启发、诱导、激励作用。 深化:着重引导学生将在班会活动中所得到的新认识和被激发的热情予以升华和强化,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将教育者的要求转变为学生自身教育和发展的要求,从而激励自己的行为。 引导学生总结参加班会活动的收获和体会,以巩固学生在思想上的认识成果, 引导学生自觉落实班会活动中形成的决议或提出的要求 让学生清楚滴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