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7366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教学案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案例名称:草原牧歌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心小学 作者:陈少娜 联系电话:85185814 草原牧歌教学案例 年级:六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1、 聆听 2、 表演 3、 编创与活动 教学理念: 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的前提。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引趣”上作了些安排:把握好音乐主线,让学生跟着感觉走,始终保持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适当的师生互动,把理性的音乐欣赏和非音乐因素的“趣味”结合起来,表现了师生在共同的活动中感受和提高教学的新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由蒙古族特有乐器马头琴演奏的

2、乐曲和演唱蒙古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银杯并进行表演,使学生在欣赏、表现等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感受和走进蒙古音乐。 教学重、难点: 1、 聆听马头琴演奏的乐曲万马奔腾。 2、 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银杯。 3、 气息的把握、唱准前倚音、下滑音、连音。 教学准备: 课件一套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画面播放蒙古风光MTV,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提问:同学们知道刚才听到、看到的音乐画面是哪里吗? 3、欣赏一段蒙古民间风俗场景。 播放一段蒙古民间风俗场景,让学生们谈感受。 看了刚才画面,同学们,给你印

3、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走进蒙古音乐 马头琴 1、播放万马奔腾,设问:从这段音乐中, 感受到什么?(乐器音色很特别,想到在大草原上很多匹马在奔驰的场面)。 2、介绍马头琴: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音色深沉、粗犷、激昂。常用于独奏、民歌说唱的伴奏。 演奏姿势:坐姿、音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 3、简单介绍马头琴的故事。 4、再次聆听万马奔腾,边聆听边表演音乐。 观察课本上的旋律线图谱。 同学们聆听万马奔腾,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中来,可以做骑马的动作,可以做演奏马头琴的动作。 5、讨论:从刚才的参与音乐表演

4、中,你体会到什么? 、蒙古舞蹈 1、导入: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乐器,体现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而舞蹈在蒙古人的生活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请欣赏这段蒙古舞蹈欢乐草原。 2、介绍蒙古舞特点:节奏明快、舞步轻捷、舞姿多遵循“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特色。舞姿风格热情奔放、朴实刚健、自娱性很强。 3、学跳简单的舞蹈动作,如硬肩、跟步等。 4、谈体会及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蒙古族的拉弦乐器马头琴和蒙古族的舞蹈,你能谈谈蒙古族音乐、舞蹈给你的印象吗? 、歌曲: 1、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蒙古族民歌。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体验。 2、聆听歌曲银杯,体会蒙古族民歌的特色。 学生聆听

5、歌曲银杯。 设问: A你聆听歌曲后有什么感受? B这首歌曲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 C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后回答:旋律悠长、音高起伏较大,情绪比较欢快、热烈。蒙古人在请客时唱的歌曲。 3、教师总结: 银杯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风俗性宴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 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高唱宴歌,载歌载舞以示对宾客的盛情。歌词内容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这首歌曲旋律悠扬、音高起伏较大,中速,在音乐上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 4、体会歌曲感情,学唱银杯。 教师表演歌曲,让学生在心里默唱。 解释蒙古族同胞唱酒歌时的风俗习惯。在敬酒、唱酒歌时,要把酒杯举至

6、头顶;客人要恭敬地接过酒杯并把酒喝干。 教师弹唱,学生放声跟唱 教师指导、练习歌唱时的呼吸、前倚音、下滑音、连音。 教师伴奏,学生齐唱,。 学生分成两组,配合敬酒、喝酒动作唱歌。 三、体验蒙古音乐 1、学习蒙族问候语:你好吗?你好。 2、分组创作表演,模拟在蒙古包中宴请亲朋。 要求:按照蒙古族人民的风俗和礼节,相互问候并唱酒歌银杯。 3、小组表演。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蒙古族代表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和演唱了银杯这首风俗性宴歌,对蒙古族音乐有了一些了解。比如,它特有的音乐风格和舞蹈动作等等,从而使其综合性、多角度地表现了蒙古族音乐的魅力。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今天学习的只是祖国众多民族音乐

7、中的一种,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就能欣赏到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体会到各民族音乐的精神。 五、下课礼仪 学生在银杯的音乐声中下课。 教学分析: 针对学生对蒙古音乐了解较少,在教学设计上,运用了听、看、议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激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奠定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 教学反思: 本教案试图从蒙古音乐入手,探讨与感受蒙古音乐中有本民族特色的弦乐、舞蹈、歌曲以及它们的艺术魅力。让学生通过课前查找有关“蒙古”的资料,使其知道除了课堂以外,还可以从多渠道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材料,使之形成自我寻找答案、自我构建知识的意识;继而在课堂上不断地为学

8、生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使学生在欣赏、想象、表达、模仿、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经验、获得能力。本课例力图激发学生对“蒙古音乐”的兴趣以及进一步了解蒙古音乐文化的愿望,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乐趣和回味,符合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领域。 第一, 感受与鉴赏。从课前热身的蒙古音乐到蒙古文化的 了解都是基于学生自身对蒙古的印象,目的是让课的序幕在一种学生纯自然感受上拉开的,而并非老师强加上去的,老师的角色只是个引导者。 第二,体验与表现。音乐源自于生活,课的开始借用影像片段将同学们的视线、听觉逐渐拉向传统的蒙古音乐。课的主线是蒙古弦乐、舞蹈和歌曲,通过学生欣赏、模仿、表演等来完成,让他们觉得原来遥不可及的音乐与自己的距离如此贴近。 第三、实践与创造。对于学生们的创作与表演,不求完美精细,但求投入开心,使他们体会到真正的蒙古音乐特点。 这三个教学领域我主要通过应用现代化媒体和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两大手段来完成,有了视觉、听觉的刺激,再加上让学生尽量地动起来,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验进而喜欢,并以正确的态度接受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