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间管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7811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田间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麦田间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麦田间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麦田间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麦田间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麦田间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田间管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麦田间管理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一、影响小麦品质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 小麦品质的优劣不仅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所决定,而且受气候、土壤、耕作制度、栽培措施等条件的影响,品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影响品质。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我们三门峡市气候条件适宜生产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在种植优质专用小麦时,只有运用适当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优质品种的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优良一致、高产高效的目的。 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对小麦品质有很大影响。对强筋小麦而言,棕壤土栽培小麦品质较好,砂姜黑土次之,潮土较差;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小麦营养和加工品质变好,产量提高。过量氮,虽蛋白含量升高,但产量下降;高产田春季追氮后

2、移至拔节期,小麦品质提高。1/2氮素底施,1/3追施,会显著改善强筋和中筋小麦品质。缺磷,影响小麦品质;缺硫,面团稳定时间缩短;增钾,能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加沉降值,改善加工品质。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土壤水分过多,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降低,面团稳定时间变短。蜡熟初期至蜡熟末期,推迟收获,小麦品质提高。收获期遇雨,降落值降低,不论制作什么均不适宜。与强筋、中筋小麦的栽培要点相反,弱筋小麦要求土壤偏砂性,施肥应控制。宜适当增施磷、钾肥,控制减少氮肥,特别要减少小麦生长后期氮肥的施用量。 二、田间管理 1、冬前 浇好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利于年后早春保持较好墒情,以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增加小麦籽粒的氮素积累

3、。应于立冬至小雪期间浇冬水,不施冬肥。浇过冬水,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以破除板结,疏松土壤,除草保墒,促进根系发育。 2、春季 小麦返青期、起身期不追肥不浇水,及早进行划锄,以通风、保墒,提高地温,利于大蘖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加强麦苗碳代谢水平,使麦苗稳键生长。将一般生产中的起身期追肥浇水改为拔节期追肥浇水,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挑旗期至开花期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 3、后期 小麦开花后,特别是灌浆后期,土壤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所以,种植强筋小麦在开花后应注意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要过高,在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的基础上,

4、一般不再灌溉,尤其要避免麦黄水。 小麦病虫害均会造成小麦粒秕,严重影响品质。白粉病、锈病、蚜虫等是小麦后期常发生的病虫害,应特别予以注意,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防治。测定结果表明,蜡熟中期至蜡熟末期千粒重仍在增加,品质指标逐步提高,在蜡熟末期收获,籽粒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 三、对小麦旺苗的控旺措施 麦苗冬前旺长导致生育期提前,养分积累减少,抗寒力下降,不利于越冬。根据旺长原因,小麦旺苗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 幼苗叶片细长,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即进入二棱期。这类麦往往旺后弱,在冬季遇到-10左右的

5、低温持续5小时时,就会受冻。措施:适时镇压。通过镇压抑制麦苗主茎和大蘖的生长,控制徒长。镇压时要选择晴天,早晨有霜冻或露水未干时不能镇压,以免伤苗。镇压后及时划锄,并结合浇冬水,每亩追施碳铵15公斤。必要时,用0.20.3%矮壮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也可抑制旺长,抗御冻害。 2、播量过大形成的旺苗 幼苗生长拥挤,个体发育差,分蘖很少。措施:及时疏苗、补肥、补水。疏苗可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促进个体发育,再结合浇水,补充适量速效氮、磷肥。 3、肥水过量形成的旺苗 麦苗分蘖多,叶片宽大,田间郁闭严重。措施:深锄断根。麦苗行间深锄57厘米,切断部分次生根,控制养分吸收,抑制分蘖,培育壮苗。 4、品种选用

6、不当形成的旺苗 一些春性及弱冬性小麦品种播种过早,也会导致冬前旺长。这类旺苗冬季最容易受冻。措施:壅土、盖粪。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四、对小麦弱苗的促壮措施 1、缺氮弱苗 首先,根据小麦叶、蘖同伸关系,第四叶与第一分蘖应同时出现。若第四叶很长,而第一分蘖长度只有第四叶的1/2,即为缺氮弱苗。用同样的方法,可依次观察第五、六叶与第二、三分蘖的长势情况。其次,看小麦生长是否缺位。若叶、蘖不能同伸,主要是氮素不足所致,每亩应补施碳铵1520公斤或尿素57.5公斤。 2、缺磷弱苗 主要看叶片色泽和根系发育情况。麦苗缺磷症状是叶尖呈紫红色,整个叶片无

7、光泽,次生根少而短。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亩施过磷酸钙30公斤。 3、缺钾弱苗 主要看叶片的柔软程度。叶软而卷曲,叶色发暗,沿叶脉有白色条纹,为缺钾症状。可亩施硫酸钾57.5公斤,或喷施0.30.4%磷酸二氢钾液50公斤,连喷两次。 4、缺水弱苗 常因麦田底墒不足或漏水漏肥造成。一看小麦心叶,缺水时心叶不长或生长很慢,通常称为缩心苗。二看小麦叶尖有无“吐水”现象,如早晨太阳未出时无“吐水”现象,则缺水。补救方法是及时灌水,且每亩追施碳铵15公斤或尿素5公斤。 5、深播弱苗 表现为小麦幼苗叶片细长,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少。通常是看小麦的地中茎,若地中茎很长,且第四叶出现时无分蘖,即为深播弱苗。对这类

8、苗可亩施碳铵15公斤,结合灌水,促壮增蘖。 6、板结弱苗 雨中或雨前抢种的麦田,土壤板结,通气不良,麦苗根短而不下扎,分蘖生长缓慢,叶、蘖不能同伸,水稻田的麦苗根系呈铁锈色。对这类麦苗应及时进行深中耕,解除土壤板结。 五、麦田化学除草 1、选准对路除草剂 无论是水田种麦还是旱地种麦,无论是丘陵种麦还是平原种麦,一般情况下,防除单子叶禾本科杂草,多采用骠马、骠灵、拉索、异丙隆、麦草灵等;杂草较多的田块,可以将丁草胺与氟乐灵混用;阔叶杂草较多的麦田,多采用巨星、使它隆、苯黄隆、好事达、阔草清等;单子叶与阔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可采用异绿隆、麦草星等除草剂。 2、根据季节、作物苗情,适时适量用药 就季节

9、而言,麦田除草应以秋季防除为主,春季防除为辅。就作物苗情而言,宜早宜小。如用丁草胺与氟乐灵除草,应于麦子播种后出苗前施用。其他除草剂一般在小麦23片真叶、杂草23片叶时施用。杂草密度较大的田块,于翌年 3月初再施药一次。除草剂的用量是6.9%骠马水乳剂每亩6070毫升,48%拉索乳油每亩175200毫升,2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每亩0.2公斤,20%麦草灵可湿性粉剂每亩5克,60%丁草胺每亩100毫升,48%氟乐灵每亩130毫升,75%巨星干悬剂每亩1克,20%使它隆乳油每亩50毫升,10%苯黄隆可湿性粉剂每亩10克,50%好事达每亩34克,80%阔草清每亩2克,70%异绿隆每亩125150克。

10、以上药剂按说明兑水喷雾。 3、综合防治,提高防效 一是选用净度高、含杂草种子少的麦种。二是对草害重的田块实行轮作换茬。三是对田埂、沟边恶性杂草多的地方,可定向喷施农达、克无踪等除草剂,净化麦田周围环境。四是土壤墒情差的,适量加大施药量。五是对土质较沙的田块不宜过量施用除草剂。六是当气温低于10时应停止施用除草剂。 六、麦田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普遍,其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要求在播期进行预防性防治,效果最好。因没有采取措施或防治不到位的,要注意做到及时进行田间检查,及时进行防治。对纹枯病每亩可用20%的井岗霉素25克加水50公斤或50%退菌特100克加水80公斤进行防治,喷洒于小麦茎基部。对白粉病和锈病,每亩用15%粉锈宁100克兑水50公斤喷洒植株。对麦蚜和麦红蜘蛛可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