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ppt-通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ppt-通用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支配权,井田制,卿大夫,尊王攘夷,城濮之战,楚庄王,桂陵之战,长平之战,六国,地主阶级,二、民族融合1.表现:北方的、东胡、西方的戎,南方的越等民族 与中原的 逐步融合。2.途径:通过 交流和频繁的战争。3.影响:为秦朝建立统一的 奠定了基础。,匈奴,经济文化,多民族国家,华夏族,三、社会经济1.农业(1)生产工具 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2)水利工程 春秋:中原地区普遍用 灌溉农田。楚相孙叔敖在 淮水修建。战国: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在秦修建,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春秋,牛耕,桔槔,芍陂,李冰,郑国渠,2.
2、手工业,铸铁柔化处理,金银错,莲鹤方壶,夹纻,海盐,考工记,3.商业和城市(1)商业发达,在 可以买到各地的特产。(2)城市繁荣,主要有齐国、赵国邯郸、楚国郢等。(3)富商涌现,有春秋后期的 和战国后期的吕不韦。,中原市场,临淄,范蠡,(1)生产力的提高,铁器和农耕的使用,使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成为可能,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确立。(2)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3)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对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认识,四、政治改革1.总体概况,铁器,私田,地租,相地而
3、衰征,初税亩,按亩收税,井田制,地主阶级,奴隶主贵族,李悝,商鞅,封建制,度,2.商鞅变法(1)内容“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废分封,行。“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2)影响 为秦国 奠定了基础;成为秦国占 统治地位的思想。和 政策对后来秦朝的统治有消极影响。,重农抑商,度量衡,县制,井田制,统一六国,法家思想,严刑峻法,文化高压,促使战国时期一百多年变法运动的因素有哪些?,提示:(1)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2)直接原因:税收问题。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征”等新税制促使耕地由国有转向私有,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
4、势力越来越大。(3)社会条件: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形成和推动。,五、思想文化1.诸子百家与百家争鸣(1)春秋时期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学说 含有朴素的 思想;政治上主张“”,反对严刑峻法。孔子: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维护,贵 贱有序,教育上主张,编订儒家“”。,辩证法,无为,儒家学派,仁,周礼,有教无类,五经,(2)战国时期 墨家:墨子主张“”、“非攻”和“”。儒家: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思想;荀子:主张“”,具有唯物思想。,兼爱,尚贤,民贵君轻,制天命而用之,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道家:庄子认为世界是,痛恨不公平社会现象。法家
5、:韩非子认为应该按 进行政治改革;主张“”;建立 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我”的主观产物,现实需要,以法为本,君主专制,提示:诸子百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有哪些?,2.文学艺术(1)诗歌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颂三个分。楚辞:屈原创造的新诗歌体裁,代表作。(2)散文:孟子的文章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庄子的散文
6、名篇 有秋水、等。,雅,离骚,逍遥游,(3)艺术 绘画: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是 和 御龙图;四川出土的 表现出精湛的 艺术技巧。音乐:湖北随州出土的 说明了当时音乐 的发展。,妇女凤鸟图,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全套青铜编钟,3.科学技术(1)天文 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 的确切记录出自春秋。春秋时,我国历法已基本确立 的原则。战国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2)物理:里面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如关于光影关 系、小孔成像等的记载。(3)医学 医生扁鹊,被后代医学家奉为“”。扁鹊创立的 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哈雷彗星,十九年七闰,甘石星经,墨经,脉学之宗,四诊法,(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
7、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水平。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了提高,与自然斗争的力量有所增强。社会处于变革状态,学术思想领域比较活跃、宽松。在此基础上,科学技术有了新发展。(2)特点:水平领先世界;体现社会需要,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对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抽象的著述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与特点,1.两个时期战争的异同点,2.对诸侯争霸的评价(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变 革时期,诸侯争霸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变革在军事上的 反映,大国通过兼并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 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2)各诸侯国在争霸战争中,为战胜对方
8、,均重视选贤任能,实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这在客观上加速了 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3)战争打破了各诸侯国旧的疆界,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周 边民族与华夏族的界限逐渐消失,推动了民族融合,为秦建 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1.下表为某个历史时期的统计表,此表反映的典型现象 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B.春秋时期民族融合C.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楚国最强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提取表格信息的能力。D在表格中无法判断,B是表格现象的影响,均可排除。C有一定的干扰性,因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都是诸侯争霸,但从“齐桓公”“晋献公”两
9、条信息可判断出A正确,C错误。,答案:A,2.(2010南通模拟)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 反映的问题是()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D.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历史事物的能力。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在生产力发展,奴隶主的土地所有制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的背景下出现的。吴起和商鞅顺应历史趋势,掀起变法运动,但由于变法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才出现题干中所述现象。,答案:
10、C,1.原因(1)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解除了生产力发展的枷锁,而新的 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生产 关系的变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2)各诸侯国统治者为了争霸战争的需要,特别重视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重农抑商的政策、小生产的组织形式都 是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3)当时冶铁业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兴修、生产经验的积累等 因素,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特点(1)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农业上牛耕和铁器的使用,标志 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手工业中的各个行业也都出现 了技术革新,推动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2)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农业方面,井田制下
11、的集体耕作方 式瓦解,而代之以个体农业为特征的封建小农经济;手工业 方面,奴隶社会“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个体手工业作坊 和商人开始大量涌现,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3)土地制度的巨大变革。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瓦解,代之以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3.原始时代长江流域的农业与黄河流域相媲美,但自战国时 期我国南北发展差距拉大,造成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大 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北方政局相对稳定 B.北方自然条件更加优越 C.铁器得到大力推广 D.北方劳动力资源丰富,解析:本题以战国时期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经济差距扩大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
12、要标志”这一结论的理解能力。铁农具产生之后,首先在黄河流域开始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拉大了南北发展的差距。,答案:C,多个角度,示例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具有进步意义的有()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废分封,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A.B.C.D.,角度一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解题指导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本题的题干中有两个限定条件“商鞅变法”“进步意义”。其中包含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故应排除。废除了贵族特权,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顺应了时代潮流。,答案提示C,1.(2010黄冈检测)战国时期,秦孝
13、公去世,力主变法的商鞅 被车裂而死,但新法并未被废除,故史书上说“商鞅虽死,秦法未亡”。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 B.新法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 C.新法得到奴隶主贵族的支持 D.变法措施得当,未给秦国带来消极影响,角度二考查对商鞅变法历史影响的评价,解析:“商鞅虽死,秦法未亡”反映了商鞅变法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C、D两项的说法都不符合史实。A不是根本原因。,答案:B,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改 革的根本不同之处是()A.涉及军事方面 B.涉及经济方面 C.涉及政治方面 D.领导阶级方面,角度三春秋与战国时期社会改革的异同,解析:春
14、秋时期的改革是奴隶主阶级领导的,战国时期的改革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都涉及了军事、经济、政治方面的内容。,答案:D,1.(2008江苏高考)“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 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学生仅读“齐”“鲁”“楚”,易误选A、B;据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地方行政制度,可排除是中央官制的D项。据“以行政区划为籍贯”可知为郡县制。,答案:C,2.(2010巢湖模拟)吕氏春秋:“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与这一历史 现
15、象关联最为紧密的图片是(),解析:题目材料叙述的是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它推动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答案:B,3.(2009山东基本能力)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 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析:A为墨家思想;B为儒家思想;C为法家思想;D为道家思想,探究了世界的本源问题。,答案:D,4.(2008重庆高考)“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 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战国时期的()A.墨家
16、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解析:材料中“举而上之,富而贵之”意即推选他并重用他,使他变得富贵,可以看出是“选贤能,尚贤”的思想,这主要体现了墨家思想。,答案:A,5.(2009广东高考)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 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解析:诗经由孔子整理编定,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三百多篇,其中的国风反映了当时平民的社会生活内容。,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 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 国强者兼州
17、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2: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材料3: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4: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据材料1提炼出最能反映商鞅变法促进社会转型的语句。(2)据材料2、3概括商鞅变法的积极影响。(3)
18、上述材料是从哪些角度来批评商鞅及其变法的?试举例说明。,解析:本题以后人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为主题,考查了学生独立思考与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基础知识;第(2)问要从经济、政治等角度归纳;第(3)问首先要找准“措施”、“影响”、“性格”等角度,然后分别举例说明。,答案:(1)“坏井田,开阡陌”。(2)富国强兵;经济发展;社会安定。(3)从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影响、商鞅的性格等。材料1“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等(措施),“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等(影响);材料4“天资刻薄”等(性格)。,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