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ppt课件:第五单元单元检测.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3646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22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ppt课件:第五单元单元检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新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ppt课件:第五单元单元检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新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ppt课件:第五单元单元检测.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新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ppt课件:第五单元单元检测.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新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ppt课件:第五单元单元检测.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ppt课件:第五单元单元检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ppt课件:第五单元单元检测.ppt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第五单元,答案CA.崇chn。B.称chn,簇c。D.黏nin,踵zhng。,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实属佳作。B.校园广场的设计者自出心裁地以革命事件作为广场主题,这就比一般的广场更具历史文化意义。C.喷泉旁边的那几棵柏树修剪得惟妙惟肖,连叶片的数量都基本相同。D.朝阳公园内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游客络绎不绝。,答案C“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能形容树木修剪的情况。,3.(2018湖南湘西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最近,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H星。B.做好农村

2、精准扶贫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C.我校代表队在趣味运动会上,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最终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D.一个黄昏的早晨,有一个年轻的老人,骑一匹雪白的黑马,会晤他亲爱的敌人。,答案AB.一面对两面,可在句首加上“能否”。C.缺少宾语,应在“敢拼敢搏”后加上“的精神”。D.前后矛盾,可以修改为“一个黄昏,有一个年轻人,骑一匹雪白的马,会晤他亲爱的人”。,4.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黑亮的

3、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地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楚。从这家的玻璃窗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A.B.C.D.,答案D全段以“玻璃窗”为观察视角,以从玻璃窗所见的屋内景象为叙述中心,先介绍屋内陈设,再抒写对所见景象的主观感受。,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茅以昇,他是桥梁专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B.梦回繁华的作者是毛宁,这篇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深化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C.蝉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D.苏州园林的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4、作者叶圣陶是现代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创作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广为大众喜爱。,答案D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6.(2019四川达州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3分)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在弱肉强食之地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儿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非常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地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声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儿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文段出自(书名),该作品是(

5、国籍)作家(人名)用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生物学巨著。,答案昆虫记法国法布尔,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熟记与昆虫记有关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文学常识,平时阅读时应该加强积累。,7.(2019浙江绍兴期末)某校八年级(16)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古建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7分)(1)小敏对古建筑情有独钟,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但她的妈妈担心参加主题活动会影响小敏的学习。作为小敏的同桌,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来劝说小敏的妈妈。(3分)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答:,答案(1)(示例)阿姨,您好,小敏非常热爱古建筑,参加主题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她的学习,而且还能提高她学习的

6、积极性,是很有好处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2)(示例)从学校出发,一直往东到十里铺,再往东北到染坊村,然后往北不远就是王岭村。,解析(1)首先,指出劝说对象的误解所在,这样说的话才有针对性;其次,劝说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让对方理解并接受;最后,由于是长辈关系,说话一定要得体,用上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2)答题时,需要根据方向标指明行走方向,表述清楚即可。,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14分)甲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

7、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

8、,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节选自中国石拱桥)乙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11.甲乙两文都引用了马可波罗评价卢沟桥的话,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卢沟桥的特点,而乙文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卢沟桥的之情。(4分),12.根据乙文画横线句子的内容,概括“卢沟晓月”的特点。(3分)答:,(二)(2018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3分)冰雪精灵雾凇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

9、?冰羽晶莹,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晶沉积物。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

10、。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

11、,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选自气象知识201

12、8年第2期。作者张敏,有改动),13.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乙丙/丁B.甲/乙丙/丁C.甲乙/丙丁D.甲乙/丙/丁,14.第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3分)答:,15.选文从雾凇外表的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运用了说明顺序。(3分),16.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2分),17.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3分)答:,13.答案B层次划分需要在梳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本小题首先要理清各句所写的内容,对相关内容进行切分或合并,从而划分结构层次。画线句子所在的第段是对雾凇形成的气象条件的说明。甲句指出“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

13、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丙丁三句是对此条件的具体阐释。乙丙两句具体说明“天晴少云”的条件;丁句具体说明“静风或是风速很小”的条件。根据内容分析,答案应该选B。,17.答案人生的成功如同雾凇奇观的形成,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付出艰辛努力,还要抓住机遇。(意思对即可)解析阅读全文,我们可以知道雾凇形成“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分析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人生启示,如“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经历考验,做好充分的准备”“人生要善于抓住机会,成就美好,成就自己”“生活中,要努力奉献自己,帮助他人”,等等。言之成理即可。另外,答此类题,切忌脱离文本空谈。,

14、(三)(2018甘肃兰州中考A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田鼠不冬眠乔 娟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装修方面,田鼠可是大动了一番脑筋:里面呢,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反正要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约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约2米

15、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田鼠把偷来的食物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盖好房子后,田鼠爱干啥干啥,如果心情好就出去溜达溜达,找点儿点,心吃。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粮食、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就爱吃什么。如果心情不爽,它会在晚上出去兜兜风,观察观察哪块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做个记号备用。田鼠住在大别墅里,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这时候地里青黄不接,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秋天到了,所有

16、的作物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田鼠嘴里一边长有一个“袋子”,大豆成熟时,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不是的,它可不冬眠,即使满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田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吃得好、睡得好,

17、小田鼠也个个膘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1 000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有删改),1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4分),19.第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20.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语言很讲究分寸。说一说,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3分)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

18、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答:,21.文章说:“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思考:这样说有无道理?为什么?(3分)答:,三、写作(40分)22.北京的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请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美食,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不少于500字。(40分)写作指导审题:题目要求介绍家乡的一种特色美食,就应当先从自己最熟悉的名吃中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写得更加详细,更加真实。介绍美食的同时,也应涉及相关的风俗人情、地域文化等,以此来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如写山东名吃“煎饼卷大葱”,可

19、联想到山东人的特点。立意:确立文章的中心。以前者为例就是让读者真正了解山东名吃“煎饼卷大葱”的特点,进而了解山东、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选材:仍以前者为例,可从煎饼的原料生产、加工制作,大葱的种植、管理,酱的加工制作等方面搜集材料,包括与之相关的一些谚语、儿歌,都在材料的搜集范围之内。构思:首先要了解这一特色美食的原料,包括食材的种类、数量、质量等要求,其次要分步骤,详细介绍它的制作过程,语言力求朴实、简洁。例文家乡的糍粑我的家乡在客家祖地福建宁化的一个小山村里。因气候、水土的缘故,盛产糯谷。这种糯谷被称作“担杆糯谷”,碾出来的米粒洁白细长,质地光泽,做出来的糍粑特别绵软,口感极好。糍粑历史悠久

20、。史料记载,宋代以前中原地区就有糍粑了。家乡的糍粑是由客家人南迁时从中原地区传入的。客家人嗜好糍粑是一种传统习,惯。每年农历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客家人称“十月半”或“完冬节”。此节正值农家晚稻收成已毕,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打糍粑分送亲友的习惯。做糍粑一般是将糯米浸泡在水中24小时,然后捞起滤干,倒入木制饭甑,用旺火蒸熟(至糯米在手上搓烂没有米心方可)。之后将蒸熟的糯米分几次倒入石臼里,再由年轻壮汉用“T”形的木锤沾净水,趁热频频擂压、捣碎,使饭粒粘连,待结成一团,并发出“啪啪”的响声,再高高举起木锤,用力锤打。通常石臼旁半蹲着一个眼敏手捷的女子,在木锤擂打中,趁间隙用手翻动石臼中的糯米饭团,使其

21、擂打均匀;这女子还有另一项“任务”是快速地把粘在木锤的糯米扒下。这些“活”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而抡木锤的“活”也并非一项简单的力气活,这里面还,有一些“讲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和谐美。往往家乡的人在打糍粑时都会有很多人围着观看,其实是在欣赏那简朴的“舞蹈”,技术好坏自然会有人评述,若得到好评,这将是一顶“荣誉”的光环,并与自己的名字相伴。待糯米被擂打得不见米粒、柔韧如胶时就可以起臼。将糍粑分成一块块圆扁的形状,抹上熟油,排列在簸箕内。有的送亲友,有的立即蘸白糖或其他的蘸料,趁温热自己吃,还有的放在簸箕里让风吹干,以备后来者食用。从家乡出来的人,有谁会忘记家乡的糍粑?年纪大的人喜欢糍粑,是因为这打糍粑表明了一年的丰收,表明了家庭有盈余,当然这是客家人追求的幸福;年轻人喜欢糍粑,因为这时可以展示男人的雄壮和女人的勤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