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和教学水平.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5303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目和教学水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目和教学水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目和教学水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目和教学水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目和教学水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目和教学水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目和教学水平.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目和教学水平教学目标和教学水平 教学目标的定义: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的内涵: 每门具体的学科目标都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的社会公民等。具体而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

3、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目标制定这项工作。制定教学目标有以下依据: 1、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当然,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方面,我们编制的所有目标不应当超标,另一方面,全部目标的合成,也不能低于标准的总

4、体要求。 教学内容 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要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目标的侧重点。比如初中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冠有“单元提示”,在其简短的文字中,已将学习该单元的要求作了交代。在教参课文的课题下面,印有该课的“训练重点”,在其它课文中也作了类似的说明。这些材料都不是闲言废语,它们已把编者的意图告诉了我们。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紧扣这些文字,努力用具体的目标来落实其要求,并把它们当作中心目标或重点目标来对待。 学生实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实

5、际学习能力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在重视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适当照顾“两头”,即对学得较快与学得较慢的学生因材施教。 社会需要 大纲和教材都是静态的,往往几年不变,而社会发展却是动态的,可以说教材内容对时代进步来说,总是滞后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考虑到这一点,适当地根据社会需要,充实必要的内容。 制定教学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整体性原则 要从学科的整体要求出发,一切具体目标都不能与总目标相悖。要力求三个维度有机结合,力求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的要求保持一致。 可行性原则目标要适度、恰当,符合学生实际。普通性目标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发展性目标优生能“吃饱” 可操作性原则 目标要简明、具体、易操

6、作、易检测。课时教学目标主干要鲜明,数量不能过多,否则难以落实。 阶段性原则 明确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如初一主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重视衔接,打好基础;初二以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为核心,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创造性;初三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提高个性素养,促进整体优化等。 科学性原则 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知识,用不同的行为动词作出具体而恰当的描述,严格把握分类的准确性、描述的严密性。 教学水平: 教学水平是教与学得行为包括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应用和教学评价;教与学得水平,包括记忆水平、解释性水平和探究性水平三个等级,不同等级水平的教学所能达

7、到的目标是截然不同的。 教学水平的分类: 这样从分类每一个等级水平教学行为的特征、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出发,教学目标可以演化为教与学得水平(三级水平) 学习行为(三种行为) 学习内容的目标体系。 记忆水平的教学 记忆水平的教学,目的在于识别或记住事实材料,使之再认或再现,不求理解,机械模仿,教学中以教师得出结论为主,反复训练学生记忆功能,这一水平的教学目标有:记忆,记住事实(名称、定义、符号、公理、定理、公式、性质、法则等);模仿,在标准情境中做简单的套用或依照示例做机械的模仿。 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指的是教师变换各种角度对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和解释,设计各种例题和变式,使学生

8、对知识加以领会,并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在一定范围内的新的情境中加以应用,这一水平的教学目标有:说明性解释,对知识、金恩过的实质性领会,用自己的语言或用其他形式加以描述;封闭性转换,从变式情境中区分出知识的本质属性,或把变式灵活转换为精确的表达式。 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指的是有目的地引起新问题情境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介入。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共同进行研究和评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获得对知识、技能的探究性理解,增强科学观点和有效的思考。这一水平的教学目标有:探究性理解,通过对知识、技能的领会,能从多种角度或相对复杂的联系中阐明知识、技能的本质特点;开放性转换,自行开封式的范围和程式,识别有关联的知识和无关联的知识、可靠的依据与不可靠依据之间的差别,独立发下奈何解决问题。 以上三种层次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后一层次的目标常常是在前一层次目标的基础上发展的,它应包含前一层次的目标。如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离不开记忆水平的教学,甚至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也都要以丰富的知识、准确的理解为基础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此外,记忆和理解性水平的教学常常以教师活动为主,而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则常常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这样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以保证教与学能协同有效地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