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红色学习小结.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6483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县红色学习小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县红色学习小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县红色学习小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县红色学习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县红色学习小结.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县红色学习小结新县红色学习小结 x月x日,我们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来到所在地信阳新县开展感受红色文化,学习革命精神。当我们来到新县,踏上这片承载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我对革命前辈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也让我感到如今和平美好生活的可贵。 我们首先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革命博物馆,当我们一走进博物馆,一幅以“风云大别山”为主题的“山魂”汉白玉浮雕再现了当年颇具震撼力的战斗场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参观了风云斗争、大放异彩、重组红军、红旗不倒、将军的摇篮等展厅,看到了从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的初步形成,到“三次反围剿”的巨大胜利,再到全国抗战的全面胜利的革命史。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2、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了红4、红25、红28等主力红军,孕育了许士友、李德生等43位将军,他们横刀立马的英名,南征北战的伟绩和不为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一直为人们所传颂,他们是众多革命志士的接触代表,也是大别山人民的骄傲。望着窗外层恋叠峰、满目翠绿的大别山,我们感受到“如果说大别山是革命的舞台,新县就是舞台的中心。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我领略到了大别山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了大别山儿女的英雄气概。通过对他们事迹的深入了解,使我们认识到革命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要求我们树立崇高理想,坚定革命信念,立足本职,踏实工作,报效祖国。 下午我们乘车到许世友将军故里

3、,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对将军墓吊唁并敬献了花篮。在许世友将军的故居距离新县县城35公里,傍山而筑,门前有口水塘,水塘是正方形,水塘的对面是山坡,水塘边是乡村公路,四间低矮的平房,进门是客厅,客厅左侧是许母李氏的房间,许母房间的左侧是厨房、粮仓、农具等,客厅的右侧是许世友与前妻结婚用的房间。参观的路线是从雕像左侧进入上山,大约半山腰处是许世友的墓,墓地左侧是其母亲的墓。故居屋顶齐全,地面呈梯次升高,门头上悬挂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写的“许世友将军故居”牌匾。房屋东西墙上悬挂着许世友将军不同时期的照片,这些照片记载了将军不同时期的经历,反映了将军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心系劳苦大众、艰苦朴素的本

4、色。展厅中三个用纪念章组成的“忠”字,反映出老将军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许世友将军生前珍藏万枚毛主席像章展厅,展示了将军生前收藏的10295枚毛主席像章,着重反映了将军与领袖不同寻常的关系,体现了许世友将军的赤胆忠心,再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段风云历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及文物收藏价值。此外,五凤松、习武场、纪念广场、砺剑池等景点都记录着许世友将军传奇人生的一件件传奇故事。 展厅中主席的“谁能携枪见毛公,唯有许家大将军”的对联,也充分体现出主席对老将军的欣赏与厚爱。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历经千辛万苦,没有这种“大忠”信仰,是无法实现的。对于母亲的孝是大孝,因为许世友的父亲去世较早,兄妹

5、八人由母亲带大,将军在男孩中排行老三,对于母亲的慈祥、持家勤抓苦作,抚育儿女的艰辛历历在目,为了革命不能尽孝,死后要葬在母亲身边尽孝,将军陪在母亲旁天天尽孝,可谓是“大孝”。对于国家将军是大忠,对于母亲将军是大孝。许世友将军的大忠、大孝教育着每位参观者。 此次红色旅游,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今天,我们在安宁优越的环境中生活,回想战争年代先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我深深体会到,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胜利为我们今天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留下的英雄业绩永远激励我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踏实工作,为高速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