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6685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偏旁部首“彡”。 3、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诗的意思,能背诵这三首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登鹳雀楼 一、揭示课题。 1、学习登鹳雀楼简介作者。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

2、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四、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 2、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3、小组内互相描绘。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在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2 5、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

3、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6、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五、指导朗读、背诵。 1、感情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 试着用今天的方法学习下一首诗。 3、识记字形,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楼”“流”的结构。 第二课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揭题质疑。 1、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题,想想这首诗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2、自由读。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诗的节奏。自己试试。 3、同桌互读、指生读、互相评价。 4、反馈,指名读并随机指导。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4、 1、理解诗句。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借助书中和词语手册的注释,初步了解这首诗的意思。 3 2、理解“西辞、故人、下扬州”的意思。 师板书:扬州、黄鹤楼。为什么贴在这儿呢?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指名说。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故人在这是指谁?(孟浩然)再一起读读这两句诗。 3、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有哪些优美的词语可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指名说谁还能用读过的诗句来形容这美妙的春天?指名说。 4、理解“孤帆、尽、唯见”,感悟离别之情。 默读后两句,边在书上做记号,诗中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种情感? 重点:“尽”、“唯”字衬托了李白送别孟浩然的过程以及对孟浩然无限深情。 机动点拨:这是

5、什么样的朋友离开,这是怎么样的友谊? 理解“孤帆”。 三、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1、黄鹤楼的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 2、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四、布置作业。 4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第三课时:望庐山瀑布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过渡引入: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齐读诗题望庐山瀑布。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李白的生平知识呢? 给大家背诵一首你所知道的李白

6、的诗。 2、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李白的这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谁来说说古诗题目的意思?学生:解释诗题 。 什么是瀑布? 二、读读诗,指导朗读。 1、指生朗读,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应该怎样读? 2、师生合作,共同总结朗诵古诗的方法。 3、指名读,师生共读。 三、交流诗意,汇报收获。 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 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诗句的意思,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师适时点拨。重点抓住“望、挂、飞、直下、三千尺”等词5 的理解。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究竟有多高哪?1米=3尺,3000尺=1000米。这瀑布有1000米那么高吗?不是,这里是强调瀑布的高! 2.有感情朗读古诗,试着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指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四、当堂检测。 近义词 依欲尽 反义词 穷入落 比一比组词 楼尺流之 搂尽梳芝 这三首诗都抓住了 、 、 景物描写的,烟花三月这个季节还可以说成。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赞美瀑布的诗句很多,古代有李白,现代有叶圣陶,今天老师把叶圣陶先生的小诗瀑布也带来了,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赏读这首小诗,找一找两首小诗的哪些诗是相似的? 板书设计: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