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农夫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6692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农夫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农夫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农夫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农夫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农夫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农夫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教科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农夫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农夫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一根一根折筷子与折一捆筷子的不同,从而明白“团结力量大”这个道理。 3、懂得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一根一根折筷子与折一捆筷子的不同,从而明白“团结力量大”这个道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做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吗?谁能把它折断? 你可真是一个大力士,还有愿意试一试的吗? 这一捆筷子谁能把它折断?

2、2、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有一位农夫就是用这种办法让他的儿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农夫和他的儿子。 二、初读课文。 1、先看文前的自学提示,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 2、课件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识记。 开火车读生字。 抽查学生的识字,自由指读生字。 总结识字方法: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哪个字的? 蠢:春天来了,小虫子又蠢蠢欲动了。 歉:兼管欠账。 搀:免下两点伸出手,扶着奶奶快点走。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完成此

3、填空题:农夫通过事教育孩子。 师:文章主要写了孩子们由不团结到团结的故事。板书:不团结,团结。那么你从文章的哪些词语中看出孩子们的不团结呢?请大家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画一画。 学生汇报。 师:孩子们总是打打闹闹,争争吵吵,让他们的父亲为此日夜担忧。板书担忧。农夫在担忧什么呢?学生思考汇报。 师:有一天,农夫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最有智慧的老人,你们看82页书上的这幅图,这位老人胡子白了,头发白了,我们把他尊称为长者。他用了什么办法教育八个儿子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4、5、6自然段,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同学们说得很准确。课前我们做的那个游戏和文中的一样吗?现在同学们能回答老师刚才

4、的问题了吗? 学生汇报:长者想让八个孩子团结在一起;长者让孩子们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教师总结:对,长者就是让孩子们明白,应该团结友爱、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师:那么让我们再到文中去看一看怎样描写八个儿子实验的过程的?第4自然段。先请学生们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文。 师: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老师把有些词语颜色变了,你认为这些词应该怎样读? 学生:应该重读。那好,同学们再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文。师范读。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再试着读一读。小组比赛读 出示第6自然段。请同学们像刚才的样子自己再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文。全体同学一起来读一读。 师:农夫看到这里,他是怎么做的? 让我们齐读第7自然段。学生齐读课文。孩子们明白了这个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齐读第8自然段。农夫看到孩子们这样团结,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学生汇报。板书:高兴。 师总结板书:文章通过农夫心情前后的两次对比“担忧-高兴”,突出了孩子们由团结到不团结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 听了父亲的话,农夫的儿子们互相道歉,亲亲密密地搀扶着老父亲回家去了。 请你想象一下,农夫的儿子们会互相说什么呢?他们回到家会怎样孝敬父亲呢? 五、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农夫和他的儿子 折一根筷子 团结的力量大 折一捆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