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念, 好实践——教师研究的行动与提炼.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58595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观念, 好实践——教师研究的行动与提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观念, 好实践——教师研究的行动与提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观念, 好实践——教师研究的行动与提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观念, 好实践——教师研究的行动与提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观念, 好实践——教师研究的行动与提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观念, 好实践——教师研究的行动与提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观念, 好实践——教师研究的行动与提炼.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黄浦杯征文辅导材料新观念,好实践教师研究的行动与提炼夏雪梅摘要: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的新观念,教师们围绕这些观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践,这些实践有些非常好,有些虽然还存在一些疏漏,却是值得探讨和分析的。通常的论文格式往往不能凸显这些好实践。教师的研究需要将新观念和对应的实践成果化,以此积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教师智慧,为更多教师创造出好的实践提供平台。关键词:课程改革 行动研究 课程实施 教师研究变革时代,教师应该如何行动?在行动后,又如何保存和提炼自己的智慧,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仍然只是孤独地繁忙地奋斗,他们的实践,他们的好做法,或者随着时间而湮灭,或者作为经验总结被

2、封进了堆积如山的行政纸堆,或者被某个研究者作为一种例证或数据的来源,在众多的教师群体数据中模糊了自己的面目。教师很少获得一种面对新事物的思考和行动方法,更缺少将自己的行动提炼成可发表、可交流的话语体系,而缺少这种思考和行动的方法制约了他们对新事物的洞察力和控制力,进而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本文所提出的新观念,好实践的行动和提炼其实就是希望给教师们面对新事物的一种思考逻辑和一种可能的提炼路径,促使教师从实际的问题出发,通过不断的行动-改进-再行动-再改进打破“只说不做”的怪圈,从不做走向做,从不加思考随意地做走向边学边做,边反思边做,边做边提炼,将实践转化成可供交流、探讨的文本。一、新观念,新问题

3、自2001年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和1998年上海二期课改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领域涌现出很多的新观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生涯设计、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探究型课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这些观念很多教师都耳熟能详。但是,教师是否知道在实际的学校和课堂中“新观念”到底应该表现出什么样子呢?下面的这段话表明,当教师直面这些看似很熟悉的新观念时,其实很少考虑它们真正的内涵:刚开始,我觉得对于我们要研究“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早在读师大的时候就已经倒背如流了,我想到了上网去分享与钻研别人的观点,可是搜遍所有网页,除了看到“教师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

4、认知特点进行教学。”之类的套话,我没能找到任何有关的案例和解释,我还去书店找一些书籍,可是跑遍了市区大大小小的书店,还是找不到与之相关的资料,哪怕是只字片语这个一度认为非常熟悉的观点突然之间变得那么不可捉摸,她就时时刻刻在你的眼前,可就是抓不住她,真是一个“活刺猬”。(湖州爱山小学吴彬彬)类似于上文这样的情况,教师很熟悉,课程改革也很提倡,教师在日常中也会注意,但要实际说出1、2、3出来又觉得很困难的观念还有很多。我们从以下几个途径出发,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情:第一, 国家课程方案的内容摘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部分为蓝本,摘录其中与课程教学相关的

5、普适性的内容,比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第二, 课程聚焦。召开教师的焦点团体访谈,探讨:(1)此次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革新点,尤其是对教师的新要求;(2)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第三, 去除一些在当前理论界有一些争议的观点和模糊不清的观点 比如“生活化”这一问题,在当前的理论和实践界就有很多争议,最终选择两个集合中的重叠部分,通过以上三个步骤, 关于这一架构,请参考夏雪梅:教师课程实施程度评估:一种整合架

6、构。教育发展研究。2010(5)。最终形成了如下不同类型的课程与教学的新观念:表1 课程与教学的新观念指向对教学目标的理解1.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三维目标的设计) 2.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指向课堂中的教学运作3.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5.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6.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

7、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7. 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8.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9.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10.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指向课堂中支撑性的环境和氛围11.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12. 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13.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向跨学科的整合14.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15. 加强课程内容

8、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16. 将生涯设计融入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指向对学生的评价17.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18. 评价应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19. 评价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20. 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21.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及相应级别的教学目标为依据22.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从上表可见,这些观念有的是普适性的,有的是学科性的,我们并没有做严格的区分,只是

9、针对不同的指向,做了大致的分类,这样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分清自己以往做的实践主要的指向。这些观念可能并不一定全面,但却从大的脉络上反映了国家和上海的课程改革的基本主旨和脉络。通过与教师的访谈,我们进一步形成了面对这些新观念,教师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表2 新观念实现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遇到的问题例举指向对教学目标的理解1. 情感目标的制定与落实?2. 是不是要在每一节课中都体现三维目标?3. 三维目标应该如何设计?指向课堂中的教学运作4. 怎样避免合作流于形式,一个人主讲,其他人听听,一个人做,其他人抄袭?5. 怎样在课堂上有效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动?6. 如何预设才能有效生成?

10、7. 如何根据生成来调整教学?8. 怎样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9. 低年级的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呈现能力的差异?10. 个体差异与大班额教学的矛盾?指向课堂中支撑性的环境和氛围11. 课堂上,怎样的师生交流是有效的?12. 怎样才能在很多提问设计的课堂中让学生感觉不压抑?13. 怎样设计隐性课程让学生能获取良好的环境刺激?指向跨学科的整合14. 怎样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15. 怎样有效运用白板?16. 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关注内容而不是漂亮的动画?17. 怎样才能让课程内容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不冲谈学科味?指向对学生的评价18. 课堂上的评价怎样有效?(提问、课堂作业)19. 怎

11、样设计有效的作业?20. 怎样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设计分层练习?二、怎样的实践是好实践?面对这些新观念,我们需要判断我们的实践是好的还是存在问题。列出上面这些新观念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所有的新观念上都要做得很好,但是,至少不要违背基本的底限。基于以往的实践研究,我们可以将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分成这样几个等级:0不实施。不知道这一维度也不知道怎样做;1符号化。只采用了符号语言但却没有付诸实施;2错误实施。理解和运用违背了基本原则;3机械运用。理解和运用较为肤浅,缺少反思和调整;4常规化。理解和运用形成固定操作模式,较少反思和调整;5精致运用。对这一维度有深入理解,能在以往习惯的做法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反

12、思和调整,使实施效果对学生更加有效;6专业领导。能主动寻求各种资源,进行重大调整,使实施效果对学生更加有效,引导其他教师共同成长。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从不实施到实施,从随意实施到反思地实施,从自己做到带着大家一起做的过程。上面的层级对一般的教师来说可能有点复杂,而且在面向不同观点的时候,简单一点说,我们在判断教师的实践是不是好实践时,有这样几个简单的准则:1. 真实践。观点只有转变为行动才能产生力量,教师可以有很多设想,更要有将设想转化为实践的勇气,只有接受了课堂的检验,才能称为“好实践”。2. 多次实践。很少有“好实践”是一次到位,一次成功的,真正的好实践都是在不断的纠错、修正、改进的过程中

13、完善的,从做了几次就可以判断出思考和行动的深度。3. 有思考的实践。创意重复一百遍就成了惯习,专业人员的行动伴随着思考和改进,教育情境的多样化在于要求我们能够不断的反省,从追问怎样做到追问为什么这样做。4. 合作的实践。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专业的探讨经常和同事讨论,共同改进,这样的实践是“好实践”。比如情感目标的制定、过程与方法很多教师只是在论文里涉及,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没有设计,类似这样的情况,就是处于0不实施和1符号化的层级。比如对“过程和方法”的认识,有教师认为:过程和方法是指教师教学的过程和教学方法,还有教师认为“过程和方法只有在练习中才能达成。要练到一道题可以不假思索甚至条件化地

14、反射出解题过程,那样考试才能出成绩。这个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达到,量要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有质。”“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学,三维目标就是要在每一堂课上都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类似这样的做法或理解就是处在2错误实施这样的层级。比如“合作学习”这个观念,在很多听课中都可以看到,教师只是在公开课上都会用到这一方法,而在实际的课堂中却极少运用,因为教师很明显地是没有挑选合适的小组合作的任务,课堂上说一声大家小组合作吧,小组合作的要求也不清晰,学生很明显的不知道要讨论什么,讨论的内容也不合适,时间上也没有保证,几秒钟以后就说一声好了。这样的小组合作,基本上是处在3机械运用层级一下。当教师们真正直

15、面某一个具体的新课程的观点的时候,当他们确实要在自己的实践中体现这些观点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他们才发现,原来要做到精致的维度,做到有深度的把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判断准则,我们基本上可以将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新课程的理念“固化”,将这些理念在课堂实践中“定锚”,让实践者认识到新的理念在行动中是有可能的,是有可能被常态化,甚至精致化的。三、教师实践与研究的提炼教师的研究和专业人员的研究是不同的,教师的研究应有自己独立的品质,教师的研究并不是为了检验或验证某一个真理,而是寻求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一种主要以实践问题为取向的研究,是一种主要以实践改进为目的的研究,

16、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行动研究。表现在文本的写作上,和“新观念,好实践”这个主题联系起来,就意味着教师的写作表现并不是告诉我们新观念是什么,并且去论证这个新观念的合理性,或者告诉别人自己在实践上取得的成就,而是告诉我们面对新观念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是怎样行动的,行动的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又遇到了怎样的新问题,自己是怎样的改进的。具体到研究的提炼上,我们在和教师一起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有这样几个特点需要关注:1 问题明确。文章来自于新观念实施中的问题,体现鲜明的主旨。问题可以清晰的呈现出来,也可以体现鲜明的主旨,表明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观点。题目可以自

17、拟,也可以参考前述的表1、表2。在问题明确的基础上还要有可读性。2 案例展现过程。案例要能体现行动研究的过程,可以表现出从问题到行动到反省再到改进与反省的回路,也可以与以往的做法进行比较分析,表现出行为或观念上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前后两个教学片段的罗列。3 呈现改进的依据。实践的改进不是拍脑袋,而是基于一定的情境和理由。不仅仅写自己的教学设计或做法,要呈现出为什么要进行改进或新行动的理由,可以是对做法效果的描述,可以是学生的表现,可以是其他教师的评论。4 阐明事理。所谓事理,就是事物的道理。管子版法解:“慎观终始,审察事理”。教师研究中的事理并不一定是很高深的,只要将话说明白,说到位。基于案例做

18、适度的提炼,切忌用一些空话和套话。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在此根据不同的情境提出这样参考结构。这些结构更应该理解为内在的隐性结构,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更灵活的外在结构,使自己的文章不那么僵化,更有创意:(一) 适用于一节课的循环改进的写作1. 与新观念对应的问题 2. 第一次上课及分析(呈现最核心的部分) 3. 第二次上课(呈现最核心的部分) 4. 两次上课的比较(最核心的不同,体现新观念) 5. 针对问题的想法(反思) 适用情境:公开课、观摩课的磨课过程,体现新观念的改进课,一条龙(滚雪球)开课(二) 适用于一个观点或做法不断改进的写作1. 与新观念对应的问题 2. 一般或以往的做法3

19、. 新做法(以案例具体说明) 4. 对新做法的分析(新旧做法的对比分析) 5. 与问题对应的行动反思 适用情境:学校所推广的新模式、新策略,教师自己形成的在某个教学环节或内容上的创新 (三)适用于体现新观念的多个案例(做法)的分析1. 提出案例共同指向的观念或要解决的问题 2. 案例(做法)1解决问题的思路 3. 案例(做法)2解决问题的思路 4. 案例(做法)3解决问题的思路 5. 这些案例(做法)解决了问题吗? 适用情境:备课过程、同课异构,课例研究,提问、导入、理答、情境创设、课堂小结等小环节上的探索 同样的结构写出来的文章也可以有不同的差异,差异就体现在是不是遵循了上面的基本特点。我们

20、可以有多种的结构和变式,只要是体现上面三个要素,都符合征文的要求。以文章为例,表3 文章的对比要素原来的文章症结与对策修改后的文章标题分析学生学情,加强目标分析问题不清晰,标题为经验总结的方式;以问题,主旨切入的方式将更为清晰,独特而具有可读性没教就会了怎么办:数学新授课目标的达成问题结构无,通篇以表格呈现,一列呈现案例,旁边加上自己的点评和感受,没有结构,点评中小标题空泛而无意义;改变大段表格的方式,按照上课出现疑问-重新思考目标-再次设计-效果比较-点明事理的内在结构重新梳理,并用独特的小标题呈现为显性的结构。一、 没教就会了?二、评估学情,重订目标三、两次教学后学习目标的达成比较四、关于

21、学习目标的启示案例四个课堂实录的片段;呈现的是改进前的一堂课片段很长,且片段间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共同指向的问题;只呈现改进前的课,看不出行动研究的过程。截取部分片段,片段非常清晰的指向核心问题。运用片段比较的方式呈现两次目标制定,两次教学设计的差异:1、教师功能不同2、学生达成的目标不同学具使用是否有利于目标达成;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量3、学生学习行为不同改进的依据无只是给出教师自己改进后的片段,认为现在的要比原来的好,表现为教师的自说自话,没有让读者看到依据。呈现出丰富且相互关联、印证的依据,尤其是来自学生的依据: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的调查结果课堂作业的数据阐明事理点评中的小标题为:一、灵活

22、处理教材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条件二、 了解学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根本三、精心设计练习是检测目标有否达成的途径以自己的分析为主,分析比较浅显1、强化学情分析,把握学习起点2、基于学情分析,准确制定学习目标3、精细分解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目标达成这种论文的写作体现了对真实的教师实践行为的关注,也是教科院普教所一直以来持续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致力于平台搭建的主旨体现。正如课程学者所罗门(Solomon)所说,值得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去积累、检验、和分享教师的知识,对其他人产生借鉴意义并最终给我们提供某些问题的答案。 Solomon, P. 2003. The Curriculum Bridge:From

23、 Standards to Actual Classroom Practice. Corwin Press, Inc.168.参考文献: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

24、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

25、;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

26、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

27、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28、”(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