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0006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A 三、解释概念: 1、 晶格固定态铵;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的矿化铵和施入的铵。 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 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的养分控制。 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鳌合剂与微量元素鳌合后所制成的微量元素肥料。 5、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 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的吸收。 7、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 8、土壤

2、供氮能力: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 9、土壤缓效钾;被粘土矿物固定的非交换性的钾。 10、绿肥的激发效应;新鲜绿肥施入土壤后能促进原有有机质矿化。 11、玻璃微量元素肥料;将玻璃与微素共同熔融,然后磨成的粉末物。 12、掺混肥;几种单质肥料按一定比例掺混而成的复合肥料。 13、根际;距根表面1厘米以内的根区土壤,其生物活性较高。 14、闭蓄态磷;被铁铝胶膜包闭的磷酸盐。 15、土壤养分容量因素;土壤中养分的总量,表示土壤供应养分潜在能力的大小。 16、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的养分控制。 17、作物营养临界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

3、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 18、土壤缓效性钾 :包括层状粘土矿物所固定的钾和水云母及黑云母中的钾 19、离子间协助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能促进作物对另一种养分的吸收。 20、土壤养分强度因素 :存在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是根系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21、土壤中闭蓄态磷:被溶度积很小的无定形铁、铝、钙等胶膜所包蔽的磷酸盐化合物称闭蓄态磷(OP)。 22、磷在土壤中的化学固定:磷酸盐与可溶性的钙铁铝作用形成一系列的Ca-P、Fe-P和Al-P,使磷的有效性降低。 23、作物营养临界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 24、交换性钾;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可以与溶

4、液中交换性的钾。 25、活性锰;指高价Mn的氧化物中易被还原成Mn2+的那一部分。 26、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论多少,对植物的生长是同等重要的。 27、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的养分控制。 28、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 29、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叶部吸收养分进行营养的叫做根外营养。 30、 归还学说:为保持地力,应向土壤中归还被植物吸收的元素; 31、根际:根周受植物生长、吸收、分泌显著影响的微域土壤; 32、硝化作用:铵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33

5、、 质外体:细胞膜以外的植物组织的连续体; 34、生物有效性养分: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 1 35、 反硝化作用:硝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的过程 36、交换吸附:带电粒子被带相反电荷的土壤胶体可逆吸附的过程 37、养分再利用:早期吸收进入植物体的养分可以被其后生长的器官或组织利用 38、 生理酸性肥料:植物选择性吸收后导致环境酸化的肥料 四、简答题: 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深施有利于根系下扎,扩大根的营养面积,深施有利于增加铵在土壤中的扩散面积,增加根的吸收机会。 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

6、要方式及影响因素? 截获,质流,扩散。氮主要以质流为主,磷和钾以扩散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浓度高时根系接触到的养分数量多,截获多;浓度梯度大,扩散到根表的养分多;水分多是水流数度快,浓度高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的养分多。 3、简述叶部营养的优缺点。 优点: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减少使用量;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转化利用快;能直接促进植物体内的代谢,增强根的活性。 缺点:由于大量元素需要量多,单靠叶喷供应不足。 4、根际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为什么高? 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物质可增加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根际有较多的能源物质,使根际微生物活性较高,有利于难溶性养分

7、的释放。 5、简述钾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 钾能够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和度,减少水分的散失,调节气孔开闭,有效用水,增强作物的抗旱性;促进光合作用,增加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作物的抗寒性;使细胞壁增厚,提高细胞壁木质化程度,并能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作物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 2、土壤中固定态磷在哪些条件下可转化成为有效磷? 施用酸性肥料使土壤酸性增加;根系和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施用有机肥中的有机酸都能与土壤中的钙、铁、铝等络合,将固定的磷释放出来;淹水条件下,Eh降低,使 Fe3+ Fe2+ 将闭蓄态磷释放出来,增加磷的有效性。 3、作物体内酰胺的形成对氮代谢有什么影响? 把作物

8、体内过多的氨以酰胺的形式储存起来,消除体内过多的氨所造成的毒害,在作物体内氮不足时,酰胺可直接参与蛋白质的代谢。 4、作物缺氮和缺硫在外观表现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为什么? 相同处叶片发黄,不同缺硫上部新叶发黄,缺氮老叶发黄,氮和硫都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缺乏都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叶色发黄,但硫移动性差,缺硫出现在新叶上,氮移动行强,缺氮出现在老叶上。 5、简述磷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 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增加其弹性和粘性,增强对局部脱水的抗性,同时磷能促进根系发育,可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提高抗旱性;增加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使冰点下降,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作物的抗寒

9、性;H2PO42-和HPO4-转化,增强作物对外界酸碱反应的适应能力,提高抗盐碱能力。 6、充足的钾肥供应为什么会增加根瘤的固氮量? 2 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从寄主植物获得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寄主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根瘤固氮能力强,钾能提高豆科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 7、在酸性土壤上为什么要施用石灰? 提供钙镁营养,中和土壤酸度,消除铁铝毒害;提高土壤PH值,释放铁铝固定的磷,并能促进有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土壤钙胶体的数量和腐殖质的含量,促进团粒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调整酸度并能直接杀死病菌和虫卵,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简述影响根系

10、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 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溶解和迁移,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通气状况:良好的通气状况,可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PH: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阴离子,偏碱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阳离子; 土壤水分:土壤水分适宜有利于养分的溶解和在土壤中的迁移,但水分过多时会引起养分的淋失。 2、在堆肥过程中如何调节水分和通气状况? 含水量为原材料湿重的60%左右,堆制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的条件,以加速分解并产生高温,堆制后期要创造较为嫌气的条件,以利腐殖质形成和减少养分损失。 3、缺锰时作物体内的硝酸

11、盐含量为什么会增加? 锰能活化硝酸还原酶,促进植物体内硝酸还原,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当缺锰时,硝酸还原受到抑制,所以体内硝酸盐含量增加。 4、简述磷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 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增加其弹性和粘性,增强对局部脱水的抗性,同时磷能促进根系发育,可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提高抗旱性;增加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使冰点下降,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作物的抗寒性;H2PO42-和HPO4-转化,增强作物对外界酸碱反应的适应能力,提高抗盐碱能力。 5、充足的钾肥供应为什么会增加根瘤的固氮量? 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从寄主植物获得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寄主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根瘤

12、固氮能力强,钾能提高豆科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所以能增加根瘤根瘤固氮。 1、简述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 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溶解和迁移,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通气状况:良好的通气状况,可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PH: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阴离子,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阴离子; 土壤水分:土壤水分适宜有利于养分的溶解和在土壤中的迁移,但水分过多时会引起养分的淋失。 2、土壤中固定态磷在哪些条件下可转化成为有效磷? 施用酸性肥料使土壤酸性增加;根

13、系和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施用有机肥中的有机酸都能与土壤中的钙、铁、铝等络合,将固定的磷释放出来;淹水条件下,Eh降低,使 Fe3+ Fe2+ 将闭蓄态磷释放出来,增加磷的有效性。 3、缺铁时作物体内的硝酸盐含量为什么会增加? 铁是铁氧还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铁氧还蛋白在植物体内硝酸还原中传递电子,缺铁时,硝酸还原受到抑制,所以体内硝酸盐含量增加。 4、简述磷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 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增加其弹性和粘性,增强对局部脱水的抗性,同时磷能促进根系发育,可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提高抗旱性;增加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使冰点下降,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 3 应性,提高作物的

14、抗寒性;H2PO42-和HPO4-转化,增强作物对外界酸碱反应的适应能力,提高抗盐碱能力。 5、充足的钾肥供应为什么会增加根瘤的固氮量? 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从寄主植物获得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寄主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根瘤固氮能力强,钾能提高豆科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 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深施有利于根系下扎,扩大根的营养面积,深施有利于增加铵在土壤中的扩散面积,增加根的吸收机会。 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 截获,质流,扩散。氮主要以质流为主,磷和钾以

15、扩散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浓度高时根系接触到的养分数量多,截获多;浓度梯度大,扩散到根表的养分多;水分多是水流数度快,浓度高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的养分多。 3、简述叶部营养的优缺点。 优点: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减少使用量;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转化利用快;能直接促进植物体内的代谢,增强根的活性。 缺点:由于大量元素需要量多,单靠叶喷供应不足。 4、根际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为什么高? 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物质可增加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根际有较多的能源物质,使根际微生物活性较高,有利于难溶性养分的释放。 5、简述钾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 钾能够提

16、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和度,减少水分的散失,调节气孔开闭,有效用水,增强作物的抗旱性;促进光合作用,增加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作物的抗寒性;使细胞壁增厚,提高细胞壁木质化程度,并能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作物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 1、简述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 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溶解和迁移,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通气状况:良好的通气状况,可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PH: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阴离子,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阴离子; 土壤水分:土壤水分适宜有利于养分的溶解和在土壤中的迁移,但

17、水分过多时会引起养分的淋失。 2、土壤中固定态磷在哪些条件下可转化成为有效磷? 施用酸性肥料使土壤酸性增加;根系和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施用有机肥中的有机酸都能与土壤中的钙、铁、铝等络合,将固定的磷释放出来;淹水条件下,Eh降低,使 Fe3+ Fe2+ 将闭蓄态磷释放出来,增加磷的有效性。 3、缺铁时作物体内的硝酸盐含量为什么会增加? 铁是铁氧还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铁氧还蛋白在植物体内硝酸还原中传递电子,缺铁时,硝酸还原受到抑制,所以体内硝酸盐含量增加。 4、简述磷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 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增加其弹性和粘性,增强对局部脱水的抗性,同时磷能促进根系发育,可吸收深层

18、土壤的水分,提高抗旱性;增加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使冰点下降,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作物的抗寒性;H2PO42-和HPO4-转化,增强作物对外界酸碱反应的适应能力,提高抗盐碱能力。 5、充足的钾肥供应为什么会增加根瘤的固氮量? 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从寄主植物获得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寄主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根瘤固氮能力强,钾能提高豆科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 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4 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深施有利于根系下扎,扩大根的营养面积,深施有利于增加铵在土壤中的扩散面

19、积,增加根的吸收机会。 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 截获,质流,扩散。氮主要以质流为主,磷和钾以扩散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浓度高时根系接触到的养分数量多,截获多;浓度梯度大,扩散到根表的养分多;水分多是水流数度快,浓度高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的养分多。 3、复合肥料的发展趋势。 发展养分含量高的多元和多功能的复合肥;加工简单,成本低的液体复合肥;减少损失与固定的缓效。 4、根际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为什么高? 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物质可增加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根际有较多的能源物质,使根际微生物活性较高,有利于难溶性养分的释放。 5、简述钾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

20、方面的主要功能。 钾能够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和度,减少水分的散失,调节气孔开闭,有效用水,增强作物的抗旱性;促进光合作用,增加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作物的抗寒性;使细胞壁增厚,提高细胞壁木质化程度,并能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作物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 1. 试分析土壤条件与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关系。 土壤pH值: 高低两个方向 土壤Eh值: 变价元素铁、锰,磷 土壤有机质: 螯合作用-金属微量元素 土壤水分状况: 养分移动性 2. 土壤中硫的来源有哪些? 什么地区易发生缺硫? 来源: A 降水 B 含硫肥料 缺硫地区:A 土壤全硫含量低 B 远离含硫工业区 C 长期不施含硫肥料, 如过磷酸钙

21、 3. 钾对增强作物抗性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虫 抗旱: A 气孔调节 B 渗透调节 抗寒: 渗透调节 抗倒伏: 增加机械支持 调节C.N代谢 抗病虫: 机械抵抗 营养抵抗 4. 说明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吸收、同化、运输和贮存方面各有什么异同? 吸收: 铵态氮为被动扩散; 硝态氮为主动吸收 同化: 铵态氮直接同化; 硝态氮先还原后同化 运输: 铵态氮基本不进行长距离运输; 硝态氮在木质部运输 贮存: 铵态氮不能累积,以酰胺形态贮存; 硝态氮可累积贮存 5 5. 叶面施肥有何优点? 它能否取代根部施肥? 为什么? 优点: A 无固定 B 见效快 C 用

22、量小 D 成本低 不能代替根部施肥: A 量上不能满足需要;B 时间上不能持久 二、简述NO3-N吸收与同化过程,影响因素(10分) 答案 1 以NO3形式主动吸收 2 经过硝酸还原作用分两步还原为NH4,然后同化为氨基酸,再进一步同化。 3 影响因素:硝酸盐供应水平 当硝酸盐数量少时,主要在根中还原; 、植物种类 木本植物还原能力一年生草本 。一年生草本植物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其还原强度顺序为: 油菜大麦向日葵玉米苍耳 、温度 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高,所以也可提高根中还原NO3-N 的比例。 、植物的苗龄 在根中还原的比例随苗龄的增加而提高; 、陪伴离子 K+能促进NO3-向地上部转移,所以

23、钾充足时,在根中还原的比例下降;而Ca2+和Na+为陪伴离子时则相反; 、光照 在绿色叶片中,光合强度与NO3-还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三、在小麦/玉米、小麦/水稻轮作体系中,磷肥应如何分配?为什么?(10分) 答案 1 小麦/玉米轮作,优先分配在小麦上,因为小麦需磷高于玉米、小麦生长期温度的,对磷的需要量高。 2 小麦/水稻轮作,优先分配在小麦上,因为小麦需磷高于水稻、小麦在旱地,磷的有效性低于水稻季。 四、举6种元素,说明养分再利用程度与缺素症发生部位的关系(10分) 答案 氮磷钾镁,再利用能力强,缺素先发生在老叶。 铁锰锌,再利用能力低,缺素先发生在新叶 硼和钙,再利用能力很低,缺

24、素先发生在生长点 五、什么是酸性土壤, 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是什么?(10分) 答案 1 酸性土壤是低pH土壤的总称,包括红壤、黄壤、砖红壤、赤红壤和部分灰壤等。 2 主要障碍因子包括:氢离子毒害、铝的毒害、锰的毒害、缺乏有效养分 六、双子叶植物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对缺铁的反应机理是什么?(20分) 答案 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在缺铁时,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活性提高,增加对Fe3+的还原能力,质子和酚类化合物的分泌量加大,同时增加根毛生长和根转移细胞的形成,其适应机理称作机理。 1) Fe3+的还原作用 机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缺铁时植物根系表面三价铁的还原能力显著提高。 2) 质子分

25、泌:机理类植物根细胞原生质膜上受ATP酶控制的质子泵受缺铁诱导得以激活,向膜外泵出的质子数量显著增加,使得根际pH值明显下降酸化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增加根际土壤和自由空间中铁的溶解度,提高其有效性;二是创造并维持根原生质膜上铁还原系统高效运转所需要的酸性环境。 3) 协调系统:对机理植物而言,缺铁不仅诱导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的形成与激活,而且诱导 6 质子泵的激活,这两个过程之间不论是在发生的时间,还是在发生的部位上,都是密切配合、协同起作用的。这一协同系统保证了植物在缺铁时,特别是在高pH环境中,也能有效地还原Fe3+ 。 七、氮肥的损失途径有哪些?如何提高氮肥的利用率?(20分) 答案

26、1 途径: 挥发、淋失、反硝化 2 措施 硝态氮肥防止淋失 铵态氮肥深施覆土 氮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 缓控释肥料 合理施肥量 五、论述题: 1、以过磷酸钙为例,说明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机制。 当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不断从周围向施肥点汇集,过磷酸钙发生水解和解离,形成一水磷酸一钙饱和溶液。使局部土壤溶液中磷酸离子的浓度比原来土壤溶液中的高出数百倍以上,与周围溶液构成浓度梯度,使磷酸根不断向周围扩散,磷酸根解离出的H+引起周围土壤PH下降,把土壤中的铁、铝、钙溶解出来。磷酸根向周围扩散过程中,在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磷酸钙固定,在酸性土壤上发生磷酸铁和磷酸铝固定。在酸性土壤上水溶性磷酸还可发生专性吸附

27、和非专性吸附。 2、论述种植绿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种植绿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可概括为: 1) 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含量并能更新土壤有机质; 2)肥作物根系发达,可利用难溶性养分,从土壤深层吸收,富集和转化土壤养分; 3)能提供较多的新鲜有机物与钙素等养分,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4)有利于水土保持,绿肥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覆盖度大,可减少径流,保持水土; 5)促进农牧结合,绿肥大多是优质牧草,为发展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粪肥可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源,提高土壤肥力。 1、论述种植绿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 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含量并能更新土壤有

28、机质;绿肥作物根系发达,可利用难溶性养分,从土壤深层吸收,富集和转化土壤养分;能提供较多的新鲜有机物与钙素等养分,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2)有利于水土保持,绿肥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覆盖度大,可减少径流,保持水土。 3)促进农牧结合,绿肥大多是优质牧草,为发展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粪肥可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源,提高土壤肥力。 2、论述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1)主要损失途径是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 2)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是: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氮肥,根据土壤的供氮能力,在含氮量高的土壤少施用氮肥,质地粗的土壤要少量多次施用,减少氮的损失;根据作物营养特性和肥料

29、性质合理分配氮肥,需氮量大得多分配,铵态氮在碱性土壤上要深施覆土,增加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硝态氮不是宜在水田施用,淹水条件易引起反硝化脱氮;氮肥与有机肥及磷钾肥配合施用,养分供应均衡,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用缓效氮肥,使氮缓慢释放,在土壤中保持较长时间,提高氮肥利用率。 1、论述有机肥料的培肥改土作用。 7 有机肥富含新鲜的有机物质和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增加土壤活性腐殖质含量,可补给和更新土壤有机质;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后增加有机胶体数量,有利于提高水稳性团聚体数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肥性;有机肥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

30、分齐全,可全面供给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富含有机碳,为微生物提供能量来源,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肥释放的有机酸,可增加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有效性,增加土壤有机胶体,可吸附有害物质,减轻土壤污染。 2、论述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1)主要损失途径是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 2)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是: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氮肥,根据土壤的供氮能力,在含氮量高的土壤少施用氮肥,质地粗的土壤要少量多次施用,减少氮的损失;根据作物营养特性和肥料性质合理分配氮肥,需氮量大得多分配,铵态氮在碱性土壤上要深施覆土,增加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

31、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硝态氮不是宜在水田淹水期施用,淹水条件易引起反硝化脱氮;氮肥与有机肥及磷钾肥配合施用,养分供应均衡,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用缓效氮肥,使氮缓慢释放,在土壤中保持较长时间,提高氮肥利用率。 1、论述有机肥料的培肥改土作用。 有机肥富含新鲜的有机物质和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增加土壤活性腐殖质含量,可补给和更新土壤有机质;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后增加有机胶体数量,有利于提高水稳性团聚体数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肥性;有机肥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齐全,可全面供给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富含有机碳,为微生物提供能量来源,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肥释放的有机酸

32、,可增加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有效性。 2、论述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1)主要损失途径是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 2)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是: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氮肥,根据土壤的供氮能力,在含氮量高的土壤少施用氮肥,质地粗的土壤要少量多次施用,减少氮的损失;根据作物营养特性和肥料性质合理分配氮肥,需氮量大得多分配,铵态氮在碱性土壤上要深施覆土,增加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硝态氮不是宜在水田施用,淹水条件易引起反硝化脱氮;氮肥与有机肥及磷钾肥配合施用,养分供应均衡,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用缓效氮肥,使氮缓慢释放,在土壤中

33、保持较长时间,提高氮肥利用率。 1、以过磷酸钙为例,说明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机制。 当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不断从周围向施肥点汇集,过磷酸钙发生水解和解离,形成一水磷酸一钙饱和溶液。使局部土壤溶液中磷酸离子的浓度比原来土壤溶液中的高出数百倍以上,与周围溶液构成浓度梯度,使磷酸根不断向周围扩散,磷酸根解离出的H+引起周围土壤PH下降,把土壤中的铁、铝、钙溶解出来。磷酸根向周围扩散过程中,在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磷酸钙固定,在酸性土壤上发生磷酸铁和磷酸铝固定。在酸性土壤上水溶性磷酸还可发生专性吸附和非专性吸附。 2、种植绿肥在培肥改土中的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含量并能更新土壤有

34、机质; 2)肥作物根系发达,可利用难溶性养分,从土壤深层吸收,富集和转化土壤养分; 3)能提供较多的新鲜有机物与钙素等养分,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4)有利于水土保持,绿肥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覆盖度大,可减少径流,保持水土; 5)促进农牧结合,绿肥大多是优质牧草,为发展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粪肥可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源,提高土壤肥力。 1、论述有机肥料的培肥改土作用。 有机肥富含新鲜的有机物质和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增加土壤活性腐殖质含量,可补给和更新土壤有机质;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后增加有机胶体数量,有利于提高水稳性团聚体数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肥性;有机肥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氮、磷、钾及微

35、量元素等养分齐全,可全面供给作物所需要的营 8 养;富含有机碳,为微生物提供能量来源,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肥释放的有机酸,可增加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有效性。 2、论述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1)主要损失途径是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 2)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是: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氮肥,根据土壤的供氮能力,在含氮量高的土壤少施用氮肥,质地粗的土壤要少量多次施用,减少氮的损失;根据作物营养特性和肥料性质合理分配氮肥,需氮量大得多分配,铵态氮在碱性土壤上要深施覆土,增加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硝态氮不是宜

36、在水田施用,淹水条件易引起反硝化脱氮;氮肥与有机肥及磷钾肥配合施用,养分供应均衡,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用缓效氮肥,使氮缓慢释放,在土壤中保持较长时间,提高氮肥利用率。 1、以过磷酸钙为例,说明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机制。 当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不断从周围向施肥点汇集,过磷酸钙发生水解和解离,形成一水磷酸一钙饱和溶液。使局部土壤溶液中磷酸离子的浓度比原来土壤溶液中的高出数百倍以上,与周围溶液构成浓度梯度,使磷酸根不断向周围扩散,磷酸根解离出的H+引起周围土壤PH下降,把土壤中的铁、铝、钙溶解出来。磷酸根向周围扩散过程中,在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磷酸钙固定,在酸性土壤上发生磷酸铁和磷酸铝固定。在酸性土壤上

37、水溶性磷酸还可发生专性吸附和非专性吸附。 2、论述种植绿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高土壤肥力,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含量并能更新土壤有机质;绿肥作物根系发达,可利用难溶性养分,从土壤深层吸收,富集和转化土壤养分;能提供较多的新鲜有机物与钙素等养分,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2)有利于水土保持,绿肥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覆盖度大,可减少径流,保持水土。 3)促进农牧结合,绿肥大多是优质牧草,为发展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粪肥可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源,提高土壤肥力。 1. 试比较钙和磷在根部吸收的部位、横向运输、纵向运输、再利用程度和缺素症出现的部位等方面的特点。 吸收部位: 钙主要在根尖; 磷主要在

38、根毛区 横向运输: 钙为质外体; 磷为共质体 纵向运输: 钙只在木质部运输; 磷既能在木质部也能在韧皮部运输 再利用程度: 钙不能再利用; 磷再利用程度高 缺素症部位: 钙首先在蒸腾作用小的部位出现; 磷则在老叶首先出现 2. 列出土壤中养分向根表迁移的几种方式, 并说明氮磷钙各以那种方式为主? 它们在根际的分布各有何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迁移方式: 截获、质流、扩散 氮以质流为主: 土壤吸附弱,移动性强 磷以扩散为主: 土壤固定强,土壤溶液中浓度低,移动性弱 氮的根际亏缺区比磷大的多。 3. 试述石灰性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机制和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关键与途径。 固定机制: 二钙八钙十钙 关键:A 减小与土壤的接触 B 增大与根系的接触 途径 A 制成颗粒肥料 B 集中施用: 沟施、穴施、分层施用 9 C 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 D 与生理酸性肥料配合施用 E 根外施肥 4. 分别说明氮肥在旱地施用时,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相应措施是哪些? 途径: 挥发、淋失、反硝化 措施 A 分配硝态氮肥 B 铵态氮肥深施覆土 C 氮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