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与制度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60621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与制度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与制度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与制度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与制度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与制度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与制度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与制度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与制度研究 基于沙坪坝区的实证分析 区委党校课题组 本研究以沙坪坝区为例,通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证研究,探索适宜于沙坪坝区的具有具体指导意义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思路和规律,为相应的政策出台和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思考与实例指导。 一、沙坪坝区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路径思考 按照沙坪坝区提出的全域城市化概念,要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经济,为避免过去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 “新的城乡结合部”的现象,在路径选择上农民工返乡创业应该纳入全区总体规划去定位、去布局。课题组认为,沙坪坝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引导、政策支持、服务管理”的原则,除鼓励部分返乡农民工融入城市就业或创业外,积

2、极引导其他返乡农民工到特色园区落户。走特色园区发展道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选择园区发展便于政府服务管理;二是返乡农民工既具有一定资金、管理经验,又具有农业技术,是发展特色农业园的主要力量;三是园区发展可有效带动土地流转,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转移就业,解决属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四是带动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要素向城镇集聚,扩大了城镇人口和经济规模,必将为西部地区城镇化提供推动力。 沙坪坝区可按照全域城市化的布局,一是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园。在中部地区尤其是歌乐山、中梁山一线,抓住林权改革和“森林重庆”建设的战略机遇,建立生态旅游产业园。有

3、效开发利用好当歌乐山脉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规划发展一批上档次的农家乐、度假休闲中心等,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主要吸纳和鼓励中梁一线属地返乡农民工创业,主要发挥他们现有的土地和林业资源优势;二是打造创业特色一条街。以建设西永城市副中心、以陈家桥中心商贸行政服务区为依托,为配合西永微电园、土主物流园、大学城建设,建立餐饮一条街、文化超市一条街、小商品一条街等各类小经济实体。吸纳资金较少、技术水平不高、原本流动性比较大的返乡农民工创业;三是打造都市农业产业园。在曾家镇一带以公司化运作建设精细蔬菜生产区、高档花卉生产区、精品农业展示区、现代农业科技孵化区、都市渡假休闲区以及人鸟

4、天堂、植物大观园等,打造成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吸纳当地返乡农民工创业,主要发挥他们既懂农业技术、又具有资金积累和市场管理经验的优势;四是打造创业工业园。把返乡创业工业园作为井口工业园区、青凤工业园、回龙坝纺织工业园的重要补充,建立纺织、机械制造等企业项目。吸纳资金雄厚、企业管理经验丰富、市场运作能力强的返乡农民工创业。 二、沙坪坝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创新 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一种创举,不能仅当作口号来叫、作为新闻来报导,也不应停留在现有的自发的盲目无序的状态。要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这篇大文章,沙坪坝区要把民工返乡创业作为社会系统工程来实施,着眼于整合农村内在、现实的自主创业力量,着力于“三农”

5、难题的破解,为农民工返乡创业“铺路搭桥”和“保驾护航 ”。目前,沙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机制还很不完善,必须通过加强机制建设,为返乡创业经济提供制度支撑。针对沙区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制约性因素分析,我们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一)创新政府服务机制,改善返乡创业环境 这是用“筑巢引凤”的模式吸引返乡创业。通过加快沙区西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鼓励以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定特色农业园区规划,切实搞好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投资硬环境,增强返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在软环境上,应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见(渝办发2008296号),出台

6、相应的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加快制定并完善鼓励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返乡创业人士保障机制,把返乡创业人士纳入城市社保体系;让所有返乡创业人士享受外来投资者同等待遇,让他们能安心、称心、舒心地在自己家乡创业,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体措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把实施 “返乡创业工程 ”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2、制定完善的优惠配套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3、设立农民工创业园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4、牵线搭桥壮大返乡创业经济。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创业政策 1、放宽对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和经营的政府限制。按照国际通行之规则,允许非正规个体户和微型及中小企

7、业发展,以降低他们与政府规制和行为有关的成本,增加非正规就业的容量。 2、减轻税费,废除抑制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最关键的环节是能不能将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繁多收费和罚款予以改革和根除。只有将权力与利益相分离,将行政和执法与收费和罚款合理分离,才能使政府的有关部门真正执政为民,才能使部门和个人利益驱动权力的冲动得到有效约束,才能使政府变得清正、廉洁和高效,才能使得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有一个公平和良好的体制环境。 3、形成促进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制。在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地下金融基本上是公开的、有规范、有秩序,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甚至比银行的信用好。我们认为,应当在我区首推民

8、间借贷合法化、规范化的试验。也可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农村合作银行,切实增加地方民营经济的金融供给。同时,可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完善贷款担保办法,改革抵押制度等,鼓励和扶持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创新创业融资机制,解决返乡创业资金 创业活动需要资金支持。针对当前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难的问题,各地要加大构建民工返乡创业的信贷担保体系,为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担保,确保返乡创业民工及时有效地得到资金支持。 1、拓宽农民工创业的融资渠道。(1)解决农民工创业资金来源。首先要政策开路,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对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创业者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改善对农民工

9、创业的融资服务。(2)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改革现行的贷款制度,改进资信评估制度 ,建立信用档案和评级发布 、失信惩戒机制 。再次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继续采用信用证制度 、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各种抵押制度,并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的建设。试行农民承包土地抵押 ,可以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发展基金,以企业会员制为基础的农村信贷担保资金等。(3)开放融资渠道。逐步放宽政策,允许民营金融机构进入民间融资领域,促进资金信贷的市场竞争,激活金融机构的信贷机制,使符合条件的民间金融机构浮出水面,积极吸引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入股,形成深入社区、根植乡镇企业、互信共荣的机制。 2、构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信

10、贷担保体系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要体现政策性。针对农村各级政府财力紧张的实际,中央有关部门要设置专项资金,为信贷担保机构注入基金或加大经常性的政策贴息,防止担保机构担保资金不足,承保能力有限问题的出现;二要体现风险性。要充分体现信贷担保机构商业化运作的性质,防止担保机构产生所有风险都由政府承担的想法,减少和杜绝乱贷或滥贷现象的产生,确保担保机构为那些真正想创业而且能够创业成功的返乡民工提供信贷担保,并对贷款用途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慎用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 3、财税扶持,解决资金问题。进一步改善金融环境,金融机构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量身定做 ”特色金融产品 ,如开办

11、同一区域、行业优质民营企业联保、互保贷款等,满足农民返乡创业的多样化需求。对符合市场要求、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采取信用贷款与抵押贷款组合、整贷整还等方式在贷款额度、时限上适当放宽限制,满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 。增强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支行的金融功能 ,开展创建信用社区 、村镇活动 ,放宽农村地区抵押担保品范围,试行林权抵押、合同抵押、存库等形式,将返乡创业农民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适当提高贷款度 ,给予财政贴息 。可借鉴重庆永川做法 ,安排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资金。为扶持自身发展壮大 、培植税源 ,对农民工返乡申办个体工商户、创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以及纳入当地重点优先发展产

12、业规划的商贸型企业、服务型企业、涉农项目 (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在3年过渡期内给予税费减免扶持。 (四)创新创业培训机制,提高返乡创业农民工素质 1、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利用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和科技人员,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机制,以本地区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校企结合,开展招标培训,将农民创办的乡镇企业员工培训纳入“蓝色证书”工程范围。 2、发现培养创业农民,提高农民工创业人员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着力打造农民经纪人队伍。一要充分发挥农村能人、致富大户的示范 、带动和帮扶作用。二要加快培育各类农民经纪人队伍,要对经纪人队伍进行扶持和引导,提高素质,提升档次,使经纪人队

13、伍成为促进农民创业的生力军。要充分认识打工者在外出就业中的转变成长,尊重他们返乡创业的自主权,为更多的农民工创业创造好的政策环境。农民自主创业、人人创业的势头越旺,农村发展的活力就越强,自主创业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具有更强大的爆发力。要重视农村劳动力创业的社会贡献,采取措施用好人才。农村劳动力在家乡建功立业 ,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作用得到肯定,既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创业者在带动群众发展经济中施展才干,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创业。 3、建立农民工创业的培训机制。培训机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农民工创业观念、意识的教育,提高对创业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机制包括:一是制定农民工就业

14、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统筹政策,制定并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指南。二是加强培训机构的整合力量,重视教师队伍和培训机构的能力建设,着力打造我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工创业品牌,着力提高农民工创业培训质量。三是改变创业培训形式,开办小班次、互动式、一对一创业培训、项目提供、创业指导、政策扶持、跟踪服务一体化的创业培训模式。 (五)创新维权服务机制,降低返乡创业风险 加强公共服务,维护合法权益。一是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服务机制,在区外农民工集中地设立“沙区驻外办事处”,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在区级成立“返乡创业农民工权益保障机构”。在各社区社保所设立返乡创业农民工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站,依法及时维护返

15、乡创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返乡创业农民工联席会议制度,着力解决返乡创业农民工突出问题,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解决好返乡创业农民工融资贷款、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切实解决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及时研究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建立返乡创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指定学校,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土地流转,保护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土地权益,启动“安居乐业”试点工作,对返乡创业农民转移户籍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土地的,给予奖励和补助。四是切实保障返乡创业农民工民主政治权利。借鉴奉节的做法,奉节目前在做好北京、江苏宜兴、四川成都、山西临汾四个己建支部工作的同时,今年在广东惠州、湖北荆州新建

16、两个外出创业群体党支部。在农民工党员相对集中的永安镇等地建立“农民工党员管理服务示范区”。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外出创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五是做好返乡创业农民工公共卫生、文化生活、进城安居、子女教育及出行方面的公共服务工作,确保农民工安心创业、放心创业、尽心创业。 (六)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宣传和激励机制 相关宣传部门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士返乡创业典型的宣传。加大情感联络,通过举办乡情恳谈会、老乡联谊会、创业典型推介会等形式,增进老乡之间的友谊,加深他们对家乡的了解,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情;同时通过组织返乡创办企业典型人物现身说法,激发他们强烈的返乡创业热情,提高全社会对返乡创业的认识,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回故里,或是开展农民工创业活动大赛,开展就业与创业项目博览会,以带动农民工创业活动的开展,服务家乡经济建设。 目前在我区,一部分在打工过程中完成经验、技术和资本积累的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已经成为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如要利用好这些人带回来的技术、资金、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亟待建立科学有效的创业机制。因此,我们认为,区政府在输出劳动力的同时,应该大力实施“民工回归工程”,构建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回流”机制,形成劳务输出与回流创业的共振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