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1533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雪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雪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雪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雪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雪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雪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雪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雪教学设计江 雪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诗文,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2、抓住诗中“千”“万”“孤”“ 独”等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读诗想画面,入境悟情感。 教学思路:联系旧知,读出诗中之画 抓住文眼,读出“千万孤独” 意境探寻,体会独钓的孤傲 拓展延伸,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读出诗中之画 1、出示峨眉山月歌望洞庭两诗中的插图。 俗话说:“景随情至,情由景生。”看到眼前的美景,你会不由自

2、主的吟诵什么诗呢? 2、望洞庭是谁写的?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与刘禹锡同年中进士,一起参加永贞革新,又一起被贬。他一生坎坷,年仅四十七岁就与世长辞了。他留下来的诗歌仅一百多首,但历来评价很高。就如苏轼所说,兼有简洁、靖深、温丽、含蓄之长,在自然、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幽远的情思。 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被贬永州后写下的一首诗江雪。指导读课题。 4、出示古诗。画中有诗,诗中也有画,你能从这首诗中读到怎样的画面? 同学们先读一读古诗,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指名读。正音。齐读古诗,正确流利。 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课文,自由练说。 指名说

3、,师点拨。相机理解“千山”“万径”的意思,了解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方法。出示课件理解“蓑笠翁”:你看,他身上穿着的是蓑,头上戴着的是笠,整个词的意思就是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 二、抓住文眼,读出“千万孤独” 1 1、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在这样空旷而又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此时,你能感受到渔翁的心情吗?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绝”和“灭”: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如果没有“绝”和“灭”这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热闹、繁华,

4、生机勃勃,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变得如此荒凉。 这么寒冷的天气,鸟儿无处觅食,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呆在家中取暖。 把四句诗当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千万孤独,渔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啊! 2、谁能把渔翁的孤独寂寞读出来。 三、意境探寻,体会独钓的孤傲 1、同学们,学到这,大家对渔翁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指名质疑:如: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难道他不怕冷吗? 2、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师板书学生猜想的原因,如捕鱼为生、独享清静、排解忧伤、喜爱钓

5、鱼等。 3、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还记得老师上课时的介绍吗?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 4、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5、小结

6、:这首诗是他当时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 6、指导朗读 2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画外音: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好像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你看,他形单影只,是多么的孤独寂寞。 指名读。 你看,他沉默不语,似乎满腔悲愤无处诉说。再指名读。 你看,他目光前视,仿佛有一股不屈的傲气。能背出来吗? 全体起立,咱们齐背古诗,再次感受诗人柳宗元面对重重困难而顽强不屈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1、清朝王士祯也写了一首关于江上独钓的古诗。

7、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要求提供王士祯的生平简介。 3、我相信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一幅图。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秋江独钓图? 4、老师课件出示简图。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图吗? 小结:看来每一个的理解不同,心中画出的图景也不同,所以想象也是体会诗意的一种好办法。 5、那么,这一首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

8、列出多少条。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 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时间不一样。还有补充吗? 小结: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在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6、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7、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你们看,老师从网上下载了那么多的资料。这些诗人,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一些什么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到他们的诗中去寻找答案。 环境寒冷凄凉 心情孤独寂寞 精神顽强不屈 3 教学反思: 教学这首诗时,我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作为教学的重点。由于学生对诗人在特定经历下的思想情感难以理

9、解,所以我把体会诗人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旧知,读出诗中之画,再抓住文眼,读出“千万孤独” ,接着探寻意境,体会独钓的孤傲,最后拓展延伸,学习题秋江独钓图。一步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上,我努力做到两点: 1、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古以来,诗画本为一家,许多优秀诗词其实就是一幅幅秀美的图画。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就会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事或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所以我先让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再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既理解了诗意,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欣赏诗的优美意境,为进一

10、步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接着,我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读出诗的画面美、意境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通过抓关键字、感情朗读等方法,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使渔翁孤舟独钓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 2、了解背景,情感共鸣。教学江雪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渔翁孤独寂寞,这样的教学是不到位的,所以,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体会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愤世恨时且又不愿同流合污、孤独、高傲的感情,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也是本课教学的内容。然而,由于写作背景复杂,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阅历、个性等方面的不足,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出示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无疑于“推波助澜”,能激起学生的心灵震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江雪中的渔翁形象,我又带领学生拓展阅读了另一首诗题秋江独钓图。通过一首古诗带学其它古诗,让学生通过对两首诗的辨析对比,进一步地重新感悟渔翁,让渔翁的形象更加饱满。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心境不同,所以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这样教学不仅由课内到课外,帮助学生积累了知识,丰富了情感,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