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7274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榴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石榴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石榴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石榴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石榴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榴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榴教学设计生活教育与小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研究课题研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课堂教学与生活教育联系的设计思考 教学准备 课件 设计意图 张仕杰 课题 石榴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 1、学习生字,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 2、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本课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识石榴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吃水果吗?你们喜欢哪种水果? 师:水果

2、真是惹人喜爱啊。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种水果的风采。 知道它是谁吗? 师:对,是石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石榴。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交流 生:石榴。 抓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齐读。 师:很准确,榴,单独读二声,当他和石组成词语的 时候就要读轻声。 生齐读。 二、整体感知,初知大意 师: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走进石榴园,近距离地去了解它。 1学习词语,扫清障碍。 师: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认识生字了吗?能读准了吗?我来考考大家。 师出示:仿佛、甚至、喜讯 指生领读 学生跟读 教学过程 师出示:抽出、扒开 指生领读 这两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出示:酸溜溜 甜

3、津津 师:这两个词有什么特点? 师: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师:看来大家平时很注意积累。再来看这几个词语,生:都是提手旁,表示跟手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有关的动作。都是形声字。 生读 生:它们都是叠词。 生:胖乎乎 、懒洋洋、红通通 通过做练习来熟悉课文内容 谁想读? 出示:郁郁葱葱、晶莹透亮、红白相间、驰名中外 指生领读 师:红白相间的“间”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 谁能说说“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2整体感知,再识石榴。 师:课文中说谁是驰名中外的?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课文,让大家来感受一下石榴的魅力。 师:其他同学也拿好课本,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石榴的。 指

4、生分段朗读课文 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石榴的? 生分段朗读课文 生:石榴 生:课文介绍了石榴的叶、花、果。 。到了,石榴树开出了。来了,树上 结出了。) 师:这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三、细读品赏,悟情体验 1以图促读,深入文本。 师:同学们已初步感悟了文章内容。先来赏赏叶和 花吧!谁来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 学生朗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这石榴花可真美啊,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出示图片 师:这就是课文中描写的夏天的石榴树。大家对照课文来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 生默读第2自然段 师: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石榴花的数量多了? 生:石榴花的数量应该很多, 图上怎么只有几朵? 生:我

5、从“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这句话中的“满”字能及时应用学到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课文中其他看出石榴花很多,“满”字说语句。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他抓住了文中具体的词句,明枝头上花很密、很多,不 还从“满”这个词中感受到了花的多。像他这样,留缝隙,那得多少花呀。 你又是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花多的? 生:我从“密”和“盛”感 受到花多,只有花长得茂盛, 师:一个密、一个盛,一个满让我认识到了这石榴长得多才会一朵挨着一朵,花的数量的确应该再多些。 师出示画面,轻快活泼的音乐声中,画面中的石榴花越来越多,越来越盛。 读这句话。 2理顺脉落,明确写法。 师:我们

6、从这段话中读出了石榴花开得很茂盛,数量很多。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了石榴花的什么特点? 师:这一段话告诉了我们石榴花的颜色、形状和数量。谁愿意再把这几句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课件出示。 师:读得真美,我仿佛看到了一簇簇石榴花竞相开密密麻麻。 师:这么多的石榴花,这么热闹的情景,谁愿意读 生读第2自然段 生:形状像小喇叭 生:颜色火红 学习写作方法 指生读 放,仿佛听到了喇叭声此起彼伏,还有那郁郁葱葱的叶子也在使劲地长呀长呀,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 个场面吗? 师:的的确确是热闹呀,咱们一起来读,感受石榴 园里的热闹。 师:当我们把词语、句子想象成一幅幅画面的时候, 书就会读得有滋有味。 生齐读第2自然段

7、 3运用比较,训练语感 师:渐渐的石榴花谢了,可石榴园里的热闹并没有 止步,反而因为石榴果实的诞生而越发的不可抵挡。请大家自由读读写果实的第三自然段,哪些句 子让你感受到热闹了,就请你把它画下来。 师: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热闹了? 师:石榴娃娃是很爱美的,它换了好几件衣服呢?你们想知道它换了哪几件衣服吗? 轻声读读课文,到书中去找一找,画一画。 师:你画了哪些词?点课件:青绿色,青中带黄, 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这些词语描述了石榴逐渐成熟的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为了突出这种变化,课文中还用上了一些 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你知道是哪些词语吗? 板书:先逐渐最后 师:作者这样写多有条理,以后我们

8、在作文时就能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受拟人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和好处。让学生学会使用拟人句。 学着用一用。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话,齐读:“石 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 一半儿黄。” 师:熟透的石榴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师出示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的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 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师:还有不少的同学都找到了这两句话,哪些地方让你感到热闹了? 师:这么多的形态,当然是热闹了。 生:这些石

9、榴千姿百态,有咧嘴的,有破肚的,有张望的,很热闹。 生:石榴高兴地笑,还在报告消息,干什么的都有,一师出示“熟透了的石榴裂开了,漏出满满的子儿。”定很热闹。 “这些石榴从绿黄色的叶子中长了出来。” 师:老师这里也有两句写石榴形态的句子,比较着 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 师:是呀,把石榴当成娃娃来写,让他咧开嘴,长了肚子,和人一样有了心情,还能张望着报告喜讯,这样写多可爱,多生动,多有趣,语言多美呀。谁愿意读一读呀。 师: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石榴娃娃还可能兴奋得生:我喜欢书上的句子,虽然石榴不会笑,但是让作者这么一写,我好像看到了石榴和我们一样

10、咧着嘴在笑,还好像听到了他们咯咯的笑声。 生:我也喜欢书上的句子,说石榴扒开叶子张望,比写它从叶子中长出来更生动,让我感到石榴好像都迫不及待地要长大,显得很热闹。 生读第3自然段。 生:石榴娃娃兴奋地跳着舞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晃着脑袋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他们还会怎样蹈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 报告喜讯呢?咱们也试着把石榴当成娃娃说说这生:石榴娃娃激动地挥动着个句子。 双臂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 讯。 4联系生活,理解感悟。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石榴, 谁都会忍不住剥开外皮尝一尝。 词语? 师:这么漂亮的石榴子儿,它的味道怎么样? 生:石榴娃娃欢呼跳跃着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 生:我读懂了

11、“你挨着我,我偎着你”,就是说石榴子挤出示图片,对照图片读第4自然段,你看懂了哪些在一起,很密、很紧。 运用图片,让学生:我读懂了“红白相间”,生结合生活经验是说有红的、有白的,间隔师:吃到嘴里,真是清爽无比啊。 着。 师:把我们看到的,把我们品到的,带到文章中,生:味道酸溜溜的。 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师:石榴园里,石榴树下,郁郁葱葱的绿叶,竞相生:味道甜津津的。 生齐读最后一段。 去理解文章中词不达意语的意思。 开放的花朵,乐观可爱的果实,透亮爽口的子,不 管是数量还是形态,无论是颜色还是味道,无时无生:石榴这么美,这么好吃,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热热闹闹的场

12、景,此时让我们我觉得作者挺自豪的。 再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怎生:我认为表达了作者对家样的心情来写这篇课文的? 师:多么惹人喜爱的石榴呀,作者那么喜爱它,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啊? 师:就让我们和着音乐,把课文再读一遍,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感,也读出我们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深 师:孩子们,水果多惹人喜爱啊,你平时最喜爱哪一种?也像作者这样试着从颜色、形态,味道等不同的侧面写一写你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把它们当成娃娃,当成人写。 乡的热爱和赞美。 生:我也喜欢石榴了。 师生配乐诵读全文 春 长叶 数量 石榴 夏 开花 颜色 爱家乡 设 形状 计 秋 结果 味道 板书课后反思 在品味语言上,学生似乎对直接的赏析不感兴趣,于是我设置了梯度比较阅读,第一组为一段对石榴介绍说明的语言和文章的语言比较,体会了文中描写语言生动形象,运用对比、衬托、比喻、拟人等方法写出石榴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第二组则是两段描写语言的对比,这一环节成了课堂最精彩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