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事礼仪论文1.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03514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外事礼仪论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外事礼仪论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外事礼仪论文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外事礼仪论文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外事礼仪论文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外事礼仪论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外事礼仪论文1.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外事礼仪目录1. 基本要求.3 1.1 慎重许诺.3 1.2 严守约定.32. 尊重国际惯例.3 2.1 不必过谦.3 2.2 女士优先.43. 个人形象.4 3.1 化妆 .4 3.2 仪容.44. 接触与交谈 4.1善于提问,虚心求教.5 4.2 机智与幽默.5 4.3 中外习惯差异.65.各国礼仪 5.1德国.6 5.2 法国.6 5.3其他国家.76.口译礼仪须知.7 6.1着装.7 6.2守时.7 6.3见面礼节.8 浅谈外事礼仪1. 基本要求 守信约定在国际社会里,人们十分重视交往对象的信誉,讲究“言必信,行必果”。1.1 慎重许诺 在涉外交往中,基层公务员对外方人士所作出的所

2、有正式承诺必须量力而行,慎之又慎,切勿信口开河,草率许诺,也不要使承诺大而化之,模棱两可。1.2 严守约定在国际社会中,信用就是形象,信用就是生命。既然“中国人历来说话都是算数的”,那么基层公务员在涉外交往中就一定要努力恪守约定,兑现承诺,如约而行。2.尊重国际惯例 尊卑有序在外事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是,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换言之,在进行并排站立、行走或者就座时,为了表示礼貌,主人理应主动居左,而客人居右;男士应当主动居左,而请女士居右;晚辈应当主动居左,而请长辈具右;未婚者主动居左,而已婚者居右;职位、身份较低者主动居左,请职

3、位、身份较高者居右。2.1 不必过谦在外国人来看,做人首先需要自信。对于个人能力、自我评价,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勇于大胆肯定。不敢承认个人能力,随意进行自我贬低的人,要么事实上的确如此,要么便是虚伪做作,别有用心。所以在与外国朋友打交道时,千万不要过分谦虚,特别是不要自我贬低,以免被人误会。2.2 女士优先女士优先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里所通行的交际惯例之一。在社交场合,“女士优先”主要应在下列方面得以表现。1.尊重妇女。与妇女交谈时,一律要使用尊称。涉及具体内容时,谈话亦不应令在场的妇女难堪。排定礼仪序列时,应将妇女列在男子之前;2.照顾妇女。在一切社交活动中,男子均应细心地照顾妇

4、女:就座时,应请其选择上座;用餐时,应优先考虑其口味;3.关心妇女。外出之际,男子要为女士携带重物。出入房间时,男子要为女士开门、关门。在女士面前,任何时候都不允许男子吸烟;4.保护妇女。在一切艰难、危险的条件下,男子均应竭尽其全力保护妇女。通过危险路段时,男子应走在前列。在马路上行走时,男子则应行走于外侧。任何危险之事,男子均应主动承担。3.个人形象3.1 化妆 在公务活动中,一般要求职员在美容化妆这一事关大局的问题上,必须遵守如下几项规则:规则之一,应当化以淡妆为主的工作妆。工作妆的主要特征是,简约、清丽、素雅,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它既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又不容许显得脂粉气十足。总的来说,就

5、是要清淡而又传神。规则之二,应当避免过量地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通常认为,与他人相处时,自己身上的香味在一米以内能被对方闻到,不算是过量。如果在三米开外,自己身上的香味依旧能被对方闻到,则肯定是过量使用香水了。规则之三,应当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尤其是要在工作岗位上当众这样做,则是很不庄重的,而且还会使人觉得他们对待工作用心不专,只把自己当成了一种“摆设”或是“花瓶”。特别需要提到一点,女士们千万不要当着一般关系的异性的面,为自己化妆或补妆。3.2 仪容眼是心灵之窗,交往时,要行注目礼,目光与对方接触时间累计应达到全部交谈过程的50-70%,目光切忌呆滞、漠然、偷窥、左顾右盼和挤眉弄眼。微笑是接待活

6、动中必不可少的。4.接触与交谈在社交场合,谈论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形势,当然是一个经常有的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国际上出现重大事件的时候,往往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有时甚至成为一个谈论的热点。其实,社交场合的话题是十分广泛的。除了上面谈到的政治性问题以外,人们所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交通拥护、疾病防治;青少年教育、老龄问题等等,以及体育运动、电影电视、绘画音乐、民情风俗、科技发展、未来世界等等,都可以成为有趣的话题。对于中国特有的事物如中医中药、太极拳、气功、京剧、中国菜等等,外国人也常有意谈及。可见,可谈的话题是如此广泛、多样,完全可以结合所处的环境、场所,谈话对象的职

7、业、兴趣、各人的知识、水平,就地取材,引出话题,由浅入深。这样既可以避免“冷场”,又可惜此增进了解和友谊,丰富自己的知识。4.1善于提问,虚心求教 这就要求提问时要尊重对方,要自然适当,不要提出使人为难的问题,也不要使人感到你是在有意探听别人不愿谈及的事情。如果别人对你提出的总是有所回避,就不要一再追问,而应设法转移话题。提问还可起引导话题、转换话题的作用。4.2 机智与幽默有时讲几句富有哲理的话、俏皮话,或讲一段笑话,会使谈话活跃、气氛欢快,甚至可以排难解结,使某些难于解答的总是迎刃而解。毛泽东在参加莫斯科会议时,变到与会各国休戚相关的密切关系时,引用了中国的一个通俗故事,说是两泥菩萨,打碎

8、了把泥调和后,重塑了两个,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还劝赫鲁晓夫要团结,不要搞大国沙文主义,他说:“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一个好汉要有在个帮,一个篱笆要有三个桩”。他的这些生动的、富有哲理的譬喻,赢得了许多与会者的赞赏。1692年我国打下一架U-2高空侦察机,许多外国记者想乘机了解中国导弹的发展情况,就向陈毅外长提问U-2飞机是怎么打下来的?陈毅风趣地回答说:“是用竹杆子捅下为的呀!”引起大家哄堂大笑,从而避免了生硬地回答“无可奉告”。当然,默与讽刺是区别的。人们不应当无端地讽刺与影射对方。4.3 中外习惯差异例如,外国人见面打招呼常用“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等。有些中

9、国人常用的“上哪儿去啦?”“干什么去?”等,迹近查问别人的私事,外国一般不用。在外国熟人之间相遇,相互说一声:“Hello!”作为打招呼和问候,也是常风的。年轻朋友之间还有的只说一声:“嗨!(Hi)”就显得更加随便。别人正交谈,不要凑前旁听;如果你有意参与他谈话,则应视情况相机加入,不可勉强。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适当照顾所有在场人员,不要只同其中一二人攀谈,而冷落其他人。5. 各国礼仪5.1德国 德国人握手礼 :一是握手时务必要坦然地注视对方 ;二是握手的时间宜稍长一些,晃动的次数宜稍多一些,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着装 :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在一般情况之下

10、,德国人的衣着较为简朴。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喜欢戴呢帽。妇女们则大多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得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5.2 法国 吃法国菜的礼节: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假如吃多过一道主菜,吃完第一道(通常是海鲜)之后,侍应会送上一杯雪葩,用果汁或香槟造,除了让口腔清爽之外,更有助增进你食下一道菜

11、的食欲。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应该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进食时身体可略向前靠,两臂应紧贴身体,以免撞到隔壁。吃法国菜同吃西餐一样,用刀叉时记住由最外边的餐具开始,由外到内,不要见到美食就扑上去,这样十分失礼。5.3其他国家有些国家还有一些传统的见面礼节,如东南亚佛教国家是双手合十致意,日本人是行鞠躬礼,而中国旧时传统则是抱拳。对这些礼节应有所了解,在一定场合也可使用。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亲脸、贴面颊等。口译翻译个人卫生在参加活动前,不要吃葱、蒜、韭菜等辛辣食品;必要时可含上一点茶叶,以除臭味。有病的同志不要参加外事活动。比如,感冒在中国不算什么大病,但在西欧、北美等地区的

12、人对感冒很讨厌。脸部、手、臂等外露皮肤有病的人也应避免对外接触,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有口臭毛病的人应注意口腔卫生。6. 口译礼仪须知6.1着装 服装的种类、样式、颜色千差万别,而个人的着装则因场合不同、季节变化、个人爱好而不尽相同。从原则上讲,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多着深色礼服,而一般场合则可着便服。对女士而言,按季节与活动性质的不同可穿西装(下身为西裤或裙)、民族服装、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旗袍和连衣裙等。夏季也可穿长、短袖衫配裙子或长裤。任何服装均应注意清洁、整齐、挺直。衣服应熨平整,裤子烫出裤线。衣领袖口要干净,皮鞋要上油擦亮。穿中山装要扣好领扣、领钩、裤扣。穿长袖衬衣,要将前后摆塞

13、在裤内,袖口不要卷起。除军人、学生外,女士衣着尽量不要千篇一律,样式花色宜有所差别。女士夏天可光脚穿凉鞋;穿袜子时,袜口不能露在衣、裙之外。6.2守时 口译翻译要遵守时间,不得失约作为主人或客人的随行人员,译员可与主人或客人同时到达;如果自行前往会谈地点,须要早于会见双方到达。口译翻译在谈话时的礼节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6.3见面礼节口译翻译在见面时的礼节握手是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时的礼节。在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则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与女士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握手也有先后顺序,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后再握。多人同时握手致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时,应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要看着第三者握手。 参考文献:1. 2. 3. 4.涉外礼仪教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