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27426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Gravimetry&Precipitation titration,5.1 重量分析法概述5.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5.3 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形成过程5.4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5.5 沉淀条件的选择5.6 有机沉淀剂5.7 重量分析中的换算因数5.8 沉淀滴定法,5.1 重量分析法概述,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2 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和称量 形式的要求,5.1.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1.定义 在重量分析中,先用适当的方法将被测组分与试样中的其他组分分离后,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然后称重,由称得的物质的质量计算该组分的含量。根据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

2、离方法的不同,有三种重量分析法。,*2.重量分析法分类(1)沉淀法 Precipitation method 沉淀法是重量分析法中的主要方法。被测组分以微溶化合物的形式沉淀出来,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最后称重并计算其含量。,(2)气化法(又称为挥发法)Gasification method 利用物质的挥发性质,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使试样中待测组分挥发逸出,然后根据试样质量的减少计算该组分的含量;或当该组分逸出时,选择适当吸收剂将它吸收,然后根据吸收剂质量的增加计算该组分的含量。,(3)电解法 Electrogravimetry method 利用电解原理,用电子作沉淀剂使金属离子在电极

3、上还原析出,然后称量,求得其含量。,*3.特点(1)成熟的经典法,无标样分析法,用于仲裁分析。(2)用于常量组分的测定,准确度高,相对误差在0.1%-0.2%之间。(3)耗时多、周期长,操作烦琐。(4)常量的硅、硫、镍等元素的精确测定仍采用重量法。,5.1.2 沉淀重量法的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1.分析过程 过滤 800SO42-+BaCl2 BaSO4-BaSO4 洗涤 灼烧 过滤 1100Mg2+(NH4)2HPO4 MgNH4PO46H2O-Mg2P2O7 洗涤 灼烧试液 沉淀剂 沉淀形 称量形,*2.对沉淀形的要求(1)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保证被测组分沉淀完全。(2)沉淀易于过滤和洗涤

4、。希望尽量获得粗大的晶形沉淀。无定形沉淀,应掌握好沉淀条件,改善沉淀的性质。(3)沉淀纯度高,避免玷污。(4)沉淀易转化为称量形式。,*3.对称量形的要求(1)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定量计算的依(2)稳定,不受空气中水、CO2和O2等影响。(3)摩尔质量要大,待测组分在称量形式中含量要小,以减小称量的相对误差,提高测定的准确度。例如:0.1000g Al3+Al3+NH3 Al(OH)3 Al2O3 0.1888g Al3+8-羟基喹啉(C9H6NO)3Al 1.704g,6.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1 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同离子效应(2)盐效应(3)酸

5、效应(4)络合效应(5)其他影响,5.2.1 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溶解度 solubility溶度积 solubility product条件溶度积:conditinonalsolubility product沉淀的溶解损失是重量分析法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必须了解各种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MA(固)=MA(水)=M+A-固有溶解度或分子溶解度:MA(水)=S0(Intrinsic solubility):溶解度:S=S0+M+=S0+A-活度积:K0sp=M+-=M+M+-A-=M+-Ksp溶度积:Ksp=M+A-=K0spM+-,5.2.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同离子效应C

6、ommon ion effect 组成沉淀晶体的离子称为构晶离子,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向溶液中加入含有某一构晶离子的试剂或溶液,则沉淀的溶解度减少,称为同离子效应。在重量分析法中,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降低沉淀的溶解度。,例如,25时,BaSO4 在水中的溶解度:S=Ba2+=SO42-=(1.110-10)1/2=1.0 10-5 mol/L 若沉淀平衡时,溶液中SO42-=0.10mol/L 则 S=KspSO42-=1.1 10 9 mol/L 一般沉淀剂以过量50%100%为宜;对非挥发性沉淀剂,一般过量20%-30%为宜。,2.盐效应Salting effect(例1)在KNO3、N

7、aNO3等强电解质存在时,沉淀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大,这种加入强电解质而增大沉淀溶解度的现象,称为盐效应。高价离子的活度系数受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大,构晶离子的电荷越高,对溶解度的影响越大。一般由盐效应引起沉淀溶解度的增加不是很大,与其它化学因素相比,影响要小得多,常可以忽略。,3.酸效应 Acidic effect 溶液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对于二元弱酸H2A形成的盐MA:S=(KspA)1/2 例:当H2SO4浓度大于4.5 mol/L时,由于生成了HSO4-而使PbSO4的溶解度迅速增大。,(例2、例3、例4、例5)例如 CaC2O4 的溶解度*pH=4.00时,C2O4=0.39 S=7

8、.210-5 mol/L*pH=2.00时,C2O4=0.0054 S=6.110-4 mol/L*pH=3.00时,C2O4=0.058,C C2O4=0.010mol/L,Ksp=Ca2+C2O42-=SC2O4 C C2O4 S=3.410-6 mol/L(同离子效应+酸效应),4.络合效应 Complexing effect若溶液中存在有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则反应向沉淀溶解的方向进行,影响沉淀的完全程度,这种影响称为络合效应.(例5)络合剂的浓度越大,生成的络合物越稳定,沉淀的溶解度越大.,例如:在pH=4.0时,C2O4=0.39;Y(H)=108.6 CC2O42

9、-=0.2 mol/L,Y=0.01mol/L 求PbC2O4的溶解度:Pb(Y)=1+YKPbY=1+YKPbYY(H)=107.4 Ksp=Pb2+C2O42-=SCC2O42-C2O4Pb(Y)S=0.05 molL 在此条件下无沉淀产生.,5.其它影响因素*a.温度Temperature 沉淀的溶解反应,绝大多数是吸热反应,沉淀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于在热溶液中溶解度大的沉淀,在室温下过滤、洗涤,例如 MgNH4PO4;无定形沉淀(如Fe2O3nH2O)的溶解度小,冷却后难于过滤洗涤,要趁热过滤洗涤。,*b.溶剂Solvent 大多数无机盐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有机溶剂中大一

10、些。例如:PbSO4 S=45 mg/L(水)S=2.3 mg/L(30%乙醇水 溶液),*c.沉淀颗粒 Diameter of particle 同一种沉淀,晶体颗粒大,溶解度小;晶体颗粒小,溶解度大.通常采用陈化获得大颗粒的沉淀.例如:SrSO4 沉淀 大颗粒 S=6.210-4 mol/L 0.05m S=6.710-4 mol/L 增大8%0.01m S=9.310-4 mol/L 增大50%,*d.胶体溶液Colloid solution 胶体颗粒很小,容易透过滤纸而引起损失,因此要避免形成胶体溶液.常采用加热或加入大量电解质措施.*e.沉淀的形态Form and structure

11、 初生成时,“亚稳态”的溶解度大,放置后,“稳定态”的溶解度小.例如“亚稳态”-CoS Ksp=410-20“稳定态”-CoS Ksp=7.910-24,6.3 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形成过程,1 沉淀的类型 2 沉淀的形成过程,5.3.1 沉淀的类型 生成的沉淀类型,首先取决于沉淀的性质,其次与沉淀形成的条件、沉淀后的处理有密切的关系。在重量分析法中,最好能获得晶形沉淀。晶形沉淀 Crystalline precipitate 无定形沉淀 Amorphous precipitate 凝乳状沉淀 Curdy precipitate,几种类型沉淀的比较特点 晶形沉淀 凝乳状沉淀 无定形沉淀直径 0.

12、11m 0.020.1m 小于0.02m结构 规则,紧密 疏松,无规则溶解度 较大 较小纯度 高 含大量水处理 易过滤,洗涤 不易过滤,洗涤示例 BaSO4 AgCl Fe2O3nH2OKsp 1.110-5 3.210-10 1.910-10,5.3.2 沉淀的形成过程 沉淀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有关这方面的理论都是定性的解释或经验公式的描述,很不成熟.沉淀的形成过程如下:,*晶核形成速度小于晶核成长速度,则获得较大沉淀颗粒,且能定向地排列成为晶形沉淀;若晶核生成极快,则形成大量细小微晶,只能凝聚起来得到细小的胶状沉淀.*均相成核:构晶离子在过饱和溶液中,通过离子的缔合作用,自发形成晶核。占

13、优势时形成无定形沉淀。*异相成核:溶液中混有的固体微粒,在沉淀过程中起着晶种的作用,诱导沉淀的形成。占优势形成晶形沉淀。,*分散度晶核形成速度沉淀生成的初始速度可以用槐氏(Von Weimarn)的经验公式表示:分散度=K(CQ-S)/S C:沉淀剂加入瞬间沉淀物质的浓度;S:晶核的溶解度;(CQ-S):过饱和度,引起沉淀作用的动力;(CQ-S)/S:相对过饱和度;K:为常数,与沉淀性质、介质及温度等有关。,*相对过饱和度越小,则晶核形成速度越慢,能得到大颗粒沉淀。各种沉淀都有一个能大批自发产生晶核的相对过饱和极限值,称为临界值。*控制相对过饱和度在临界值以下,沉淀以异相成核为主,得到大颗粒沉

14、淀。超过临界值后,沉淀以均相成核为主,得到小颗粒沉淀。例如 沉淀 临界值(表5)BaSO4 1000 CaC2O4 H2O 31 AgCl 5.5,5.4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1 共沉淀 Coprecipitation2 继沉淀(后沉淀)Postprecipitation 3 减少沉淀玷污的方法,5.4.1 共沉淀现象 Coprecipitation 当一种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时,溶液中某些可溶的组分同生成的沉淀一起析出混杂于沉淀之中,这种现象称为共沉淀现象。共沉淀现象使沉淀玷污,这是重量分析法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例如 以BaCl2为沉淀剂测定SO42-时,试液中Fe3+会以Fe2(SO4)3

15、的形式夹杂在BaSO4沉淀中一起析出,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共沉淀现象的分类1.吸附共沉淀-Adsorption coprecipitation2.包藏(吸留和包夹)-Occlusion and inclusion 3.混晶或固溶体-Mixed crystal coprecipitation,1.吸附共沉淀:由于沉淀表面上离子电荷的不完全等衡,使沉淀吸附溶液中的杂质离子现象。,吸附原则:表面吸附是有选择性的。(1)第一吸附层首先吸附过量的构晶离子。此外,那些与构晶离子半径相似、电荷相同的离子。例如 BaSO4)SO42-)Pb2+(2)第二吸附层的抗衡离子: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微溶或离解度很小的

16、化合物,优先被吸附。例 BaSO4)SO42-)Ca2+(Ca2+和Mg2+)BaSO4)Ba2+)NO3-(Cl-和NO3-)离子的价数越高,浓度越大,越易被吸附。例 BaSO4)SO42-)Fe3+(Fe3+和Na+),吸附量与下列因素有关:(1)沉淀的总表面积越大吸附量越大。同质量的沉淀,沉淀颗粒越小则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杂质量越大。故晶形沉淀吸附杂质量少,无定形沉淀表面吸附严重。(2)溶液中杂质浓度越大,吸附越严重。(3)与溶液温度有关。吸附是放热过程,升高溶液的温度,可以减少杂质的吸附。*减少措施:吸附是发生在沉淀的表面,洗涤沉淀是减少吸附杂质的有效方法。,2.包藏(吸留和包夹):在沉

17、淀过程中,由于沉淀生成太快,吸附的杂质离子来不及离开沉淀表面就被随后生成的沉淀所覆盖,使得杂质或母液被包藏在沉淀内部,引起共沉淀。包藏过程符合吸附规则。包藏是在结晶内部,不能用洗涤方法除去,可通过陈化或重结晶的方法予以减少。,3.混晶或固溶体:若溶液中杂质离子与沉淀构晶离子的半径相近、晶体结构相似时,形成混晶共沉淀。例 BaSO4PbSO4;AgClAgBr;BaSO4KMnO4 减少或消除混晶生成的最好方法,是将杂质事先分离除去。共沉淀的量只与杂质的含量及体系的平衡常数大小有关,改变沉淀条件和加强沉淀后的处理和洗涤、陈化,甚至再沉淀都没有很大的效果。,5.4.2 继沉淀(后沉淀)Postpr

18、ecipitation 一种本来难于析出沉淀的物质,或是形成稳定的过饱和溶液而不能单独沉淀的物质,在另一种组分沉淀之后被“诱导”而随后也沉淀下来的现象,且它们沉淀的量随放置的时间而加多。例 CaC2O4)C2O42-)Mg2+)C2O42-CuS)S2-)Zn2+)S2-,继沉淀与共沉淀现象的区别:(1)继沉淀引入杂质的量,随沉淀在试液中放置时间增加而增加,而共沉淀量受放置时间影响小。(2)不论杂质是在沉淀之前就存在的,还是沉淀后加入的,继沉淀引入杂质的量基本上一致。(3)温度升高,继沉淀现象更为严重。(4)继沉淀引入杂质的量,有时比共沉淀严重得多。在重量分析法中,共沉淀和继沉淀是消极因素,而

19、在痕量组分富集分离中,确是一种积极因素。,5.4.3 减少沉淀玷污的方法(1)选择适当的分析步骤。(2)选择合适沉淀剂。如选择有机沉淀剂。(3)改变杂质的存在形式。(4)改善沉淀条件。包括溶液浓度、酸度、试剂加入次序和速度、陈化等。(见表)(5)再沉淀:将得到的沉淀过滤后溶解,再进行第二次沉淀。,5.5 沉淀条件的选择,1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2 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3 均匀沉淀法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5.5.1 晶形沉淀的条件 如何获得纯净和颗粒大的沉淀。(1)沉淀在较稀的溶液中进行。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不大,有利于形成大颗粒的沉淀。为避免溶解损失,溶液的浓度不宜

20、太稀。(2)搅拌下慢慢加入沉淀剂,避免局部过浓生成大量晶核。(3)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增大沉淀的溶解度,降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获得大颗粒沉淀;减少对杂质的吸附。但要冷却至室温后再过滤,以减少溶解损失。(4)陈化:沉淀完全后,让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使小晶粒溶解,大晶粒则逐渐长大;不完整的晶粒转化为较完整的晶粒;亚稳态的沉淀转化为稳定态的沉淀;使沉淀更加纯净。但对混晶共沉淀、继沉淀无效。,5.5.2 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1)在热的、浓的溶液中,不断搅拌下进行沉淀。在热和浓的溶液中,离子的水化程度降低,有利于得到含水量小、体积小、结构紧密的沉淀,沉淀颗粒容易凝聚。防止形成胶体溶液,减少沉

21、淀表面对杂质的吸附。沉淀完毕,用热水稀释、搅拌,使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开沉淀表面进入溶液。,(2)沉淀时加入大量电解质或某些能引起沉淀微粒凝聚的胶体。因电解质能中和胶体微粒的电荷,减低其水化程度,有利于胶体颗粒的凝聚。为防止洗涤沉淀时发生胶溶现象,洗涤液中也应加入适量电解质。(NH4Cl、NH4NO3)。例 测SiO2,在强酸性介质中析出带负电荷的硅胶沉淀,沉淀不完全,向溶液加入带正电荷的动物胶,相互凝聚作用,使硅胶沉淀完全。(3)沉淀完毕,趁热过滤,不必陈化。,5.5.3 均匀沉淀法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通过缓慢的化学反应过程,逐步地、均匀地在溶液中产生沉淀

22、剂,使沉淀在整个溶液中均匀地慢慢地形成,得到大颗粒的沉淀。对形成混晶和继沉淀无效。用均匀沉淀法得到的沉淀,颗粒较大,表面吸附杂质少,易过滤、易洗。用均匀沉淀法,甚至可以得到晶形的Fe2O3nH2O,Al2O3nH2O等水合氧化物沉淀。但均匀沉淀法仍不能避免后沉淀和混晶共沉淀现象。,(1)控制溶液pH值的均匀沉淀法 沉淀CaC2O4:于酸性含Ca2+的试液中加入过量草酸,利用尿素水解产生NH3逐步提高溶液的pH,使CaC2O4均匀缓慢地形成。CO(NH2)2+H2O 2NH3+CO2(2)酯类或其它有机化合物水解,产生沉淀剂阴离子。沉淀BaSO4:加硫酸甲酯于含Ba2+的试液中,利用酯水解产生的

23、SO42-,均匀缓慢地生成BaSO4沉淀。(CH3)2SO4+2H2O 2CH3OH+SO42-+2H+,(3)络合物分解:控制金属离子释放速率。将EDTA-Ba2+加入含SO42-的溶液中,然后加入氧化剂破坏EDTA,使络合物逐渐分解,Ba2+均匀释出,生成BaSO4沉淀。(4)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所需的沉淀离子。用过硫酸铵氧化Ce()Ce(),均匀沉淀生成碘酸高铈。(5)合成试剂法:在溶液中慢慢合成有机试剂。丁二酮+羟胺+Ni2+丁二酮肟镍晶状沉淀,5.6 有机沉淀剂(1)试剂品种多,性质各异,有些试剂的选择性很高,便于选用。(2)沉淀的溶解度一般很小,有利于被测物质沉淀完全。(3)沉淀吸附无

24、机杂质较小少,且沉淀易于过滤、洗涤。(4)沉淀的摩尔质量大,被测组分在称量形式中占的百分比小,有利提高分析的准(5)有些沉淀组成恒定,经烘干后即可称量,简化了重量分析操作。,5.6.1 有机沉淀剂的分类 1 生成螯合物的沉淀剂:作为沉淀剂的螯合剂,至少有两个基团。一个是酸性基团,如OH,COOH,SH,SO3H等;另外一个是碱性基团,如NH2,NH,N,CO,CS等。金属离子与有机螯合沉淀剂反应,通过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的共同作用,生成微溶性的螯合物。,2 生成离子缔合物的沉淀剂 有些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试剂,在水溶液中以阳离子或阴离子形式存在,它们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反应后,可生成微溶性的离子

25、缔合物沉淀。有机沉淀剂的亲水基团多,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疏水基团多在水中溶解度小。亲水基团:-SO3H,-OH,-COOH,-NH2,-NH等;疏水基团:烷基、苯基、卤代烃基等。,5.6.2 有机沉淀剂应用示例 1.丁二酮肟:与Ni2+,Pd2+,Pt2+,Fe2+生成沉淀,与Co2+,Cu2+,Zn2+等生成水溶性的络合物。在氨性溶液中,与Ni2+生成鲜红色的螯合物沉淀,沉淀组成恒定,可烘干后直接称重,用于重量法测定镍。与Fe3+,Al3+,Cr3+等在氨性溶液中生成水合氧化物沉淀,干扰测定,可加入柠檬酸或酒石酸进行掩蔽。,2.8-羟基喹啉 在弱酸性或弱碱性溶液中(pH=3-9)。8-羟基喹啉

26、与许多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生成的沉淀组成恒定,可烘干后直接称重。8-羟基喹啉的最大缺点是选择性较差。,3.四苯硼酸钠 四苯硼酸钠能与K+,Rb+,Tl+,Ag+等生成离子缔合物沉淀。四苯硼酸钠易溶于水,是测定K+的良好沉淀剂。由于一般试样中Rb+,Tl+,Ag+的含量极微,故此试剂常用于K+的测定,且沉淀组成恒定,可烘干后直接称重。,5.7 重量分析中的换算因数 Gravimetric factor-F 在重量分析中,多数情况下获得的称量形式与待测组分的形式不同,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之比称为换算因数(又称重量分析因素),以F表示。称量形式的质量m,试样的质量ms,及换算因素

27、F,被测组分的质量分数w:(例6),5.8 沉淀滴定法,常用的银量法*摩尔法-Mohr method 指示剂 K2CrO4*佛尔哈德法-Volhard method 指示剂(NH4)Fe(SO4)2*法扬斯法-Fajans method 指示剂:吸附指示剂,5.8.1 莫尔法(Mohr)原理 指示剂 K2CrO4,滴定剂 AgNO3测定的对象 直接法:Cl-,Br-。返滴定法:Ag+,注意问题*指示剂的用量:510-3 mol/L K2CrO4的浓度太高,终点提前,结果偏低;K2CrO4的浓度太高,终点推迟,结果偏高。K2CrO4消耗滴定剂产生正误差,被测物浓度低时,需要作空白试验.AgNO3

28、 滴定同浓度NaCl TE%0.1000 mol/L+0.06%0.0100 mol/L+0.6%,*滴定酸度 莫尔法要求的溶液的最适pH范围是6.510.5。若酸性大,则Ag2CrO4沉淀溶解。Ag2CrO4+H+=2Ag+HCrO4-若碱性太强,产生Ag2O沉淀。2Ag+2OH-=2Ag2O+H2O 若溶液中有铵盐存在时,防止Ag(NH3)2+产生,pH范围是6.57.2,*干扰 与Ag+生成微溶性沉淀或络合物的阴离子干扰测定,S2-、CO32-、PO43-、C2O42-等。与CrO42-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如Ba2+、Pb2+。大量有色金属离子如Cu2+、Co2+、Ni2+等干扰测定,预先除

29、去。高价金属离子如Al3+、Fe3+等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干扰测定。,5.8.2 佛尔哈德法(Volhard)-NH4Fe(SO4)2 直接滴定法滴定Ag+在含有Ag+的酸性溶液中,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用NH4SCN(或KSCN,NaSCN)的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首先析出AgSCN沉淀,当Ag+定量沉淀后,过量的SCN-与Fe3+生成红色络合物,即为终点。酸度0.11mol/L,终点时Fe3+的浓度0.015 mol/L。滴定时,充分摇动溶液。,返滴定法测定卤素离子*溶液HNO3介质中,首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AgNO

30、3。滴定在HNO3介质中进行,本法的选择性较高,可测定 Cl-、Br-、I-、SCN-、Ag+及有机卤化物*AgCl的溶解度比AgSCN大,终点后,SCN-将与AgCl发生置换反应,使AgCl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SCN,产生误差。,*措施(1)将溶液煮沸,使AgCl沉淀凝聚,过滤除去沉淀。(2)加入有机溶剂如硝基苯或1,2-二氯乙烷12mL。保护AgCl沉淀,阻止了SCN-与AgCl发生转化反应。(3)测定溴化物和碘化物时,不发生沉淀的转化。但测碘化物时,指示剂必须在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后加入,否则Fe3+将氧化I-为I2,影响准确度。(4)提高Fe3+的浓度,减小终点时SCN-的浓

31、度,减小滴定误差。当控制溶液的Fe3+浓度为0.2mol/L时,滴定误差将小于0.1%。(5)酸度大于0.3 mol/L,选择性高、干扰少。,5.8.3 法扬司法(Fajans)-吸附指示剂 吸附指示剂(adsorption indicator)一类是酸性染料,如荧光黄及其衍生物,它们是有机弱酸,解离出指示剂阴离子;另一类是碱性染料,如甲基紫、罗丹明6G等,解离出指示剂阳离子。AgNO3 AgCl)Cl-+FI-=AgCl)AgFI-黄绿色(荧光)粉红色,措施(1)加入糊精保护胶体,防止AgCl沉淀过分凝聚。(2)Cl-在0.005mol/L以上;Br-,I-,SCN-浓度低至 0.001 mol/L时仍可准确滴定。(3)避免在强的阳光下进行滴定。(4)酸度范围不同,见表。(5)胶体颗粒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略小于对待测离子的吸附力。太大终点提前,太小终点推迟。AgX吸附能力 I-SCN-Br-曙红Cl-荧光黄,7.8.4 混合离子的沉淀滴定,如样品中含有Cl-、I-,I-首先沉淀析出,Cl-开始沉淀析出时,如样品中含有Cl-、Br-,Br-首先沉淀析出,Cl-开始沉淀析出时,,可分步滴定,不可分步滴定,本 章 作 业,p210 1,4 p211 5,8,9,14p212 17,20,22p213 25,27,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