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人民版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5127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争鸣-人民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百家争鸣-人民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百家争鸣-人民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百家争鸣-人民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百家争鸣-人民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家争鸣-人民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争鸣-人民版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百家争鸣,2016.4.22,2,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第1课,3,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2.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4.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重难点: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4,概念呈现,“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对

2、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战国七雄,春秋五霸,百家争鸣原因,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经济:井田制崩溃阶级关系:“士”的活跃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民间”,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6,材料,1、子曰:“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子曰:“有教无类。”4、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

3、,子欲善而民善矣。”,问题2: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7,“仁”(核心)和“礼”“为政以德”(德治)注重政治和人事,“敬鬼神而远之”,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言论被总结为论语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知识梳理,8,主要思想,仁政:提出“政在得民”,民本:提出“民贵君轻”,孟子,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人格精神:富贵不能淫,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曰:“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孟子曰:“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9,荀子,主要 思想,政治:主张“

4、仁义”,“君舟民水”(民本)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史料1: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 性恶,史料2: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控制)天命而用(利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吸收法家思想,吸收道家思想,材料反映了荀子思想的什么特点?,11,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材料三:民之饥,以其上

5、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四: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阅读下列材料:,请思考: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12,庄子:,(二)道家学派,1.道是万物的本源2.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道”是最高准则;提出“齐物论”;“逍遥”的人生态度,天与人“不相胜”,知识梳理,13,韩非子,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阅读下列材料:,请思考:韩非子子哪些思想主张?,14,韩非子,理

6、论来源,观点主张,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法、术、势三派,道家思想,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发展趋势,作 用,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知识梳理,15,墨 子,阅读下列材料:,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战争使)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墨子,请思考:墨子有哪些思想主张?,16,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兼爱),主张,非攻 尚贤 节俭,特点,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核心思想,知

7、识梳理,贡献:认识论、逻辑学,17,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张?,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知识巩固,18,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在吸收各家之长融合积极因素的过程中形成发展,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

8、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治国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适用时期,以德治国,无为而治,以法治国,兼爱非攻,动荡年代、军阀割据时期,动荡结束之初,恢复生产、稳定民心、巩固统治,适宜于国家稳定,走上正规时期,在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连连看,1.下列孔子的教育主张,反映其教育学生不分等级贵贱的是()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当仁不让于师也,A,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D,3.下列属于孟子提

9、出的思想主张的是()A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 B克己复礼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D存天理、灭人欲,C,4.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A,5“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主张“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A B C D,C,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

10、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B,7.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A.B.C.D.,D,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A,28,孔子,春秋,孟子,荀子,战国,墨子,战国,老子,春秋,庄子,战国,

11、韩非,战国,提倡“仁”和“礼”;德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仁政”;“民贵君轻”;,“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仁义,“兼爱”、“非攻”;“尚贤”;节俭,道;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齐物论;乐天安命、顺从自然,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君主集权;以法治国;奖励耕战;变法革新,课堂小结,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主张对现代中国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依法治国、与时俱进等。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严于律己等。,30,再见!,31

12、,课堂探究: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32,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参考答案,什么是“仁”?和仁有关的成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仁”,处理人与人关系的

13、方式。强调调和矛盾。,什么是“礼”?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学礼,无以立。”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i),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礼”,维护等级制度的统治秩序。,“礼”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仁”则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具备“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践行“仁”的品德。,请思考:“仁”和“礼”之间是一

14、种什么关系?,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巴黎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三孔:孔庙 孔林 孔府,孟 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5、;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2.孟子,相传孟子问齐宣王说:“如果一个人把妻儿托给朋友后远行,回来后发现妻儿在挨冻受饿,他该怎么办?”宣王回答:“应当同他绝交。”孟子又问:“如果管刑罚的官员不能管好自己的下级,又该怎么办?”宣王回答:“撤他的职!”孟子又问:“如果一个国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该怎么办?”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敢正面回答。,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16、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荀 子,“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入从容,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庄周超越世俗的逍遥,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

17、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子却说:“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前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齐物”“逍遥”“无所恃”,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