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参考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6635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参考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参考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参考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参考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参考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参考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参考ppt课件.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第十二章),2,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3,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五种要素,由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五要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教学内容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

2、文化背景,4,三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5,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桑代克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俄国乌申斯基1867-1869年出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这本著作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3.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年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4.我国廖世承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6

3、,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7,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含义):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二、我国心理学家把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8,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二)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9,(

4、二)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10,(三)情感发展特点:1、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2、高中生:(1)个性化的情感(2)浪漫主义的热情,11,第二节:认知发展与教育,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

5、02岁):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主要手段。客体永恒性是后来认识的基础。(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12,3、影响发展的因素:4个:(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13,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论述),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认识儿童与成人所具有的质的差异,使教育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1)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

6、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劣势。(2)儿童的智力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是遵循一定顺序,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总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但是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到儿童智力达到一定水平再进行教育,而总要先行一步,以加快儿童智力的发展。,14,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简答),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他主张教学应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促进发展。,15,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一、埃里克森认

7、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的阶段(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23岁)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5岁)4、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5、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8):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人格发展的任务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6、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1924岁):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7、显示充沛感的阶段(2565岁):主要矛盾是充沛感对颓废感,任务是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8、达到完善的阶段(65岁以后):主要矛

8、盾是完善对绝望。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16,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1、在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2、智力测验: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的比内西孟量表(法国),后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修订,1916年发表斯坦福比内量表现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心理测验量表。,17,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X100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平均数100,标准差为15IQ10015(个体测验分数同年龄组的平均分)/同年龄组的标准差3、群

9、体差异:主要是性别差异4、智商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在小学(0.6-0.7)中学(0.5-0.6)大学(0.4-0.5)。,18,5.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6.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型和反思型、整体性和系列性。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美国赫尔曼威特金。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场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为“场独立性”。一般说来,场依存性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而场独立性者更擅长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反思型与冲动型:(杰罗姆卡根)整体性和系列性:英国(戈

10、登帕斯克),19,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20,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二、为何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简答)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21,三、学习的分类:(一)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运动技能。,22,(二)奥苏贝尔的分类: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一个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三)我国心

11、理学家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23,第二节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联结说:(桑代克)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写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桑代克三条主要学习定律:准备律(实际体现了动机原则)、练习律、效果律(最重要的学习规律)。,24,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说: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 2、刺激泛化与分化:如曾被大狗咬,也怕小狗,叫刺激泛化。如让狗区分圆和椭圆光圈,叫刺激分化。,25,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强化: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和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2、强化的程式:指强化的时间和频

12、率安排。分连续式和间隔式。3、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都属于负强化。4、消退5、惩罚:,26,程序教学:这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它适合那些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它基本上是一种自学程序,缺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27,第三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3、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选择)(1)动机原则:三种最基本

13、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28,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一)有意义学习的含义与条件(简答)1、含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29,(二)意义的同化:三种同化模式1、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派生类属:长方形的四个顶角

14、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殊形式,相关类属:杠杆滑轮。2、上位学习:例如学生在熟悉了“胡萝卜、菠菜等这类下位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一上位概念。3、组合学习:如质量和能量、需求与价格、借水流的知识来理解电流。,30,(三)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1)逐渐分化原则(2)整合协调原则(3)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31,(四)发现学习优于接受学习(辨析、简答)发现学习只是比接受学习多了前面一个阶段发现,其他没有任何不同。奥苏贝尔强调:

15、研究者必须消除对接受学习的误解。他认为: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的,它可以而且也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32,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学习概述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第三节 知识的巩固第四节 知识的应用,33,第一节 概述,1、(知识)属于人们的认知经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34,2、知识种类的划分(1)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具体知识(日期、地点、事件、人物)和抽象知识(抽象的概念、命题,如蔬菜、动物、相对论、形状)(2)根据知识的功能: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静态性质)和程序性知识(操

16、作性知识,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动态性质)举例:100*80%=80,35,3、知识的(表征存储)是指个体知识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的。4、不同表征方式的分类(重点)A 陈述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B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C 成块知识的组织:图式D 认知结构:层次性,36,5、知识学习的种类:(1)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2)根据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归属学习(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举例:上位学习:学习了铜铁导电再学习金属导电下位学习:学习了蔬菜再学习白菜、萝卜并列结合学习:质量与能量、供求与价格、热与体积等6.知识

17、学习的过程为(理解)(巩固)(应用)。,37,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1、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直观)和(概括化)实现的。2、知识理解的标志:A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B 能根据理解知道如何完成所需要的动作(能正确的执行动作)3、美国加州大学的(维特罗克)对理解的生成过程作了深入分析和解释。,38,4.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A 主动理解的意识和方法(维特罗克)1)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主动地生成知识间的联系,会形成更深、更好的理解2)主动理解的策略和方法:加题目、列小标题、提问题、说明目的、总结或摘要、画关系图或列表B 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1)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识挂起来的观念。2)原有

18、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3)新学习材料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C 学习材料的内容(影响理解的主观因素)1)学习材料的意义性会影响学习者的理解。2)学习材料内容的具体程度也会影响到学习者的理解。,39,5.为了帮助学习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应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A 举例B 类比与比喻C 证明D 复述E 解释F 推论G 应用,40,5、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6、如何进行概念教学(论述)P1291.概念分析(定义、特征、例证、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同位概念)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3.正例与反例的辨别4、变式5、比较,41,7、

19、提高知识理解水平的措施A 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1)常用的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2)提供直观时须注意的事项 1、要注意直观对象呈现的模式 2、注意词与形象的结合 3、注意培养学生对直观对象的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掌握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素描观察法、连续观察法、实验观察法、操作观察法、比较观察法B 运用变式与比较C 知识的系统化D 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E 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42,第三节 知识的巩固,1、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2、知识巩固的途径:A 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B 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

20、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识记效果C 合理地组织复习(1)复习要及时(2)复习要合理(3)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超额学习程度150%时效果最佳。,43,第四节 知识的应用,1、知识应用的过程:A 审题B 有关知识的重现C 课题的类化2、影响知识重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A 旧知识的干扰B 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完备程度C 学生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44,3、根据同化理论,知识的再现即新的意义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中分离出来。当被同化的知识的可分离性强度低于某一关键水平时,它就不能回忆或再认出来,这个关键水平叫(可利用性阈限)4、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P145A 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

21、B 智力活动水平C 课题性质,45,第五章 技能的形成,第一节 概述1、(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2、操作技能的特点:A 客观性B 外显性C 展开性,46,3、操作技能分类,(1)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分为:A 细微型(小肌肉群的运动实现,不需激烈的大运动)如:打字、弹钢琴等B 粗放型(大肌肉群的运动实现,动作执行时有肌肉协调动作)如;体育运动中的举重、铁饼、标枪等,47,3、操作技能分类,(2)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分为:A 连续型(是由一系列连续动作组成,操作动作本身是连续性的)如:开汽车、骑自行车、滑冰、跑步等B 断续型(由一系列不相连续的动作组

22、成)如:弹琴、打字等,48,3、操作技能分类,(3)根据动作对环境依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A 闭合性(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多数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如:自由体操、游泳、跳水等B 开放性(要求对外界变化的情况有处理能力,对事情的发生有预见能力)如:驾驶汽车、球类运动的控球等,49,3、操作技能分类,(4)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A 徒手型(靠自身的机体来实现)如:自由体操、跑步等B 器械型(靠一定的器械来实现)如:打字、单杠、双杠等,50,3、心智技能的特点:(重点)A 对象具有观念性B 执行具有内潜性C 结构具有简缩性,51,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1、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

23、、(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2、(练习)是各种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3、学习者练习曲线的共同点表现在:(重点)A 开始进步快B 中间有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C 后期进步较慢D 总趋势是进步的,52,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A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B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C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内部反馈、外部反馈D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53,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1、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2、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分为以下五个阶段:A 活动的定向阶段B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 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D

24、 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E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54,3、安德森的心智形成三阶段:A 认知阶段B 联结阶段C 自动化阶段4、我国的心智技能形成理论三阶段:(重点)A 原型定向B 原型操作C 原型内化,55,5、教师如何完成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任务A 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动作要素、执行顺序,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B 要使学生了解个各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自觉性C 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D 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56,第六章 态度与品德的养成,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

25、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2、态度的成分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其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57,3、(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4、品德的特征:A 形成的后天性B 内容的社会性C 表现的行为性D 结构的稳定性E 抉择的自觉性,58,5、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成分。6、(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7、(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59,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皮亚杰对于儿童道德

26、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两个方面,他采用(对偶故事法)进行儿童道德发展研究。2、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依据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可把这一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60,A 前道德阶段(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B 他律道德阶段(2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表现为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又称“服从的阶段”。又可分为两个亚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单向理解

27、规则。2)权威阶段(58岁)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服从就是最好的道德观念。,61,C 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道德判断有了自律萌芽,公正感以“平等”观念为主要特征。“你要我遵守,你也必须遵守”。D 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时期真正达到自律阶段。以形式上的公正向实质性的公正观发展。3、柯尔伯格对品德研究法是(两难)法。4、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个水平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62,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简答)A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

28、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B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63,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1、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2、(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3、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A 家庭教养方式B 社会风气C 同伴群体,64,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A 认知失调B 态度定势C 道德认知5、(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

29、条件。,65,第四节 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简答、选择)A有效地说服B树立良好的榜样C利用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E给与恰当的奖励和惩罚,66,第七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第一节 问题解决的性质与过程1、(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2、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如要在城市中新开通一条公交线路,应如何设计,这属于无结构问题。3、(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4、有结构和无结构的问题解决特点上一样,解决过程不同。(注意辨析),67,5、问题解决的

30、几个基本特点:A 目的性B 认知性C 序列性6、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两个环节(理解问题)和(搜寻解法)1)建立问题表征2)搜寻解法3)解法的执行与评价,68,第二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A 问题的特征B 已有的知识经验C 定势与功能固着,69,2、如何在教学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A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B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C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D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70,第三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1、(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A 流畅性(在问题上单位时间内的观念数量)B 变通性(对同一问题所作不同类型答案越多,变通性越

31、强)C 独创性(独具慧心,意见越新奇独特,独创性越高),71,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A 环境 1)家庭环境 2)学校教育环境B 智力(注意智力高低与创造性高低的关系,多选)C 个性(影响创造性的个性因素有哪些)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能接受违反“常识”的假设和观念)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72,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论述),A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73,B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

32、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74,C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75,第八章 学习动机,第一节 概述1、(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压力)三种动力因素的相互作用。2、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拉力因素和压力因素必须通过(推力因素)而起作用。3、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76,4、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动机水平的高低有关,但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并不完成成正比。

33、(判断说明)5、一般来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高)点,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低)点。6、学习动机的分类:A 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B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C 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77,7、内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学习动机是指指向学习结果的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8、(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78,10、(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属内部

34、动机)11、(自我提高自驱力),是个全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属外部动机)12、(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了为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属外部动机),79,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1、(斯金纳)用强化说来解释动机的引起。2、美国人(马斯洛)通过对各种人物的观察和对一些人物传记的考察,提出了需要层次说。3、需要层次说的内容:生长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审美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缺失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80,4、动机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5、美国(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

35、和失败进行归因时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81,6、(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最早由(班杜拉)提出来的。7、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的作用:A 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B 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C 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D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82,8、(成就动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通过练习和使用某种力量克服障碍,完成某种任务的愿望或倾向。9、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10、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

36、功者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83,第三节 学习需要的形成与培养,1、学习需要的形成因素:A 家庭、学校和社会B 学生的个性特点2、学习需要的培养:A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B 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C 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D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84,A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1)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 2)帮助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 3)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志向B 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强教学内容的

37、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85,C 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 1)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D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86,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论述)1、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A 竞赛要慎用少用竞赛虽有激发学习动机的效果。但是不宜过多,更不应滥用,否则,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因此,进行竞赛必须慎重,并注意对不同类

38、型的学生进行教育,他其了解竞赛的意义。B 竞赛要注意方式组织竞赛应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采用按能力分组竞赛,使每个学生都有取胜的机会,再者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赛。,87,2、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运用奖惩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小简答题)1)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奖惩观2)奖励与惩罚一定要公平、适当3)奖惩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异,88,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A 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只有及反馈,才能利用学生刚刚留下的鲜明记忆表象,提高学习的愿望,增强学习信心。B 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 教师具体、详细的学习结果反馈,使学生从结果反馈中能获得必要的信息,还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

39、和教育性,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4、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89,第九章 学习策略,第一节 概述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是(学习技巧)与(学习技能的组合)2、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管理策略,90,第二节 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2、识记中的复述策略有哪些:A 利用随意识记

40、和有意识记B 排除相互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C 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D 多种感官参与E 反复新闻记者与尝试背诵相结合F 过度学习(150%),91,3、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A 及时复习B 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C 复习形式多样化D 画线4、(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分为:A 记忆术B 做笔记C 提问D 生成性学习E 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92,5、记忆术分为以下几种:A 位置记忆法B 缩简和编歌诀C 谐音联想法D 关键词法E 视觉想象F 语义联想6、(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

41、略。包括以下几种策略:A 列提纲B 利用图示(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C 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93,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1、(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2、(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元认知知识包括(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使用方面的认识)3、元认知策略的种类: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熟悉各自的概念),94,第四节 资源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的种类:(熟悉各自的注意事项)A 学习时间管理策略B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C 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D 社

42、会资源利用策略,95,第五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1、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A 主体性原则B 内化性原则C 特定性原则D 生成性原则E 自我监控原则F 个人自我效能感原则,96,第十章 学习迁移,第一节 概述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学习迁移的种类A 正迁移和负迁移B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C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97,3、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钢笔字写得好有利于写好毛笔字。4、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如:掌握了汉语语法,影响英

43、语语法的正常掌握。,98,5、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化学中的锂、钠、钾等金属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处于同一抽象或概括层次,它们学习之间的影响即水平迁移。6、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99,7、一般迁移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如: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8、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

44、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如:学完单词“eye“后,再学习“eyeball”时,即可以产生特殊迁移。,100,9、同化性迁移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如: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10、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如:我们头脑中的一些日常概念,不能解释所遇到的事物时,就要建立一个概括性更高的概念来标志某一现象或事物,新概念的建立过程即一种顺应过程。11、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

45、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如:将已掌握的字母重新组合成单词,不同成分的动作被结合成连续的整体动作。,101,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1、形式训练说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迁移理论,也称“官能说”。2、相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共同提出的。3、概括说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4、认知观的代表人物是(奥苏贝尔)。,102,5、奥苏贝尔的认知观是一种重视认知结构的迁移问题理论,他的基本观点有:A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B 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6、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三个变量是:A 可利用性B 可辨别性及稳定性C 清晰性,103,第三节

46、学习迁移与教学,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A 相似性B 原有认知结构C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2、(定势)是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104,3、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论述)A 精选教材B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C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D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105,第十一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积极发展的心里状态。2、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生物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病菌、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物质中毒社会环境因素: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个体心理因素:心理

47、冲突、特殊的人格特征,106,3、保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A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B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C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D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E让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F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07,4、(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焦虑是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四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5、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6、(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7、抑郁症的表现:A 情绪消极、悲伤,失去满足感和生活乐趣B 消极的认识倾向C 动机缺失,缺少热情D 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

48、108,8、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日本森田疗法9、(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10、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11、(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由(沃尔朴)于1958年首创。12、(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13、睡眠障碍可采用(肌肉松驰法)来治疗。14、全身松驰法由(雅各布松)首创,具体做法是“紧张坚持放松”的练习。,109,第十二章 教师心理,1、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A 热心和同情心B 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2、教师的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为“罗森塔尔效应”。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A 课时计划B 课堂教学过程C 课后教学评价,110,4、教师的成长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 关注生存B 关注情境C 关注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5、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A 观摩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B 微格教学C 进行专门训练D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