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7114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论文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论文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论文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论文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 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乡村旅游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项目最早出现在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乡村旅游从形式到内涵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产业结构也得到不断完善,逐渐成

2、为一项比较成熟完善的产业和稳定性较强的旅游方式。在西欧和日本等地区,以农庄度假和民俗节日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首先是从一些大城市周边的乡村开始,如北京房山的民俗接待户、成都市郊区的农家乐等,这些早期的接待点大都分布在风景名胜区周围,设施简陋,主要向游客提供食宿,顺便提供棋牌、卡拉OK、麻将等简单娱乐设施,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项目。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前往农村休闲,有条件的城市近郊农村开始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接待项目,具有代表性的开发模式有:以民族风情为主的云南乡村旅游模式;以

3、古镇、古村落乡村旅游为主的贵州、安徽模式;以城市近郊民俗旅游为主的北京乡村旅游模式和以农业旅游为主的四川乡村旅游模式等。但总体上,由于起步较晚并且缺乏科学系统的乡村旅游理论指导,我国的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认识错位、产品雷同、经营粗放、效益低下等问题,呈现低层次、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无法满足游客对高品质近郊休闲度假游憩的需求1,亟待按照高品质近郊休闲度假游憩地的标准,进行休闲化提升。1 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一种生活方式。参加休闲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蓄和释放,智能和体能的调节以及生

4、理、心理机能的锻炼。度假是利用节假日外出参加的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能够放松身体和精神的康体休闲方式。游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ecreatio,意思是恢复、更新,英文为recreation,即休养和娱乐。休闲、度假和游憩的概念虽然各有侧重,但却为休闲度假游憩目的地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即环境优美、景观协调、文化氛围浓厚;能够提供多种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项目,满足游客放松身心的需要;热情、温馨、周到的个性化服务,使游客感到轻松、愉悦和舒适;关注细节设计,注重游客感受,使游客获得完美体验。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应立足于建设休闲度假游憩地,通过科学规划、严格实施、规范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将提供饮食和简

5、单娱乐的农家乐接待点提升为以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饮食、居住和娱乐为特色;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景观协调、乡村文化氛围浓厚;活动项目丰富、服务完善,具备休闲度假、疗养、游憩功能的综合性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2 乡村旅游各要素的休闲化提升2.1 主题提升主题是对景区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活动项目和服务的高度抽象的表述。准确恰当的主题可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景区的名片和无形资源。但是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大多数乡村旅游景区对乡村文化定位不准、挖掘不深。如大多数景区将主题定为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除了少数景点在吃农家饭方面经营成功外,绝大多数演变为实质性的在农家吃饭、在乡

6、下打牌、打麻将,经营模式单一,导致游客误以为乡村旅游就是去乡下吃吃饭,打打牌,去过两次便觉得索然无味,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后劲。休闲度假游憩景区的主题应体现以下三方面内容:(1)环境方面以绿色乡村、生态乡村、宁静乡村、美丽乡村等为主要内容;(2)功能方面以休闲乡村、度假乡村、娱乐乡村、疗养乡村等为内容;(3)服务方面以欢乐乡村、和谐乡村、舒适乡村、好客乡村、文化乡村等为主要内容。当前,部分景区已经开始提升自己的主题,如江西婺源将其乡村旅游主题定位为中国最美的乡村;重庆万盛区将其乡村旅游定位为休闲秘境·康体山乡;四川省在5·12地震后,将其乡村旅游的主题定位为震后

7、乡村依然美丽;南昌将其乡村旅游主题定为生态·乡·休闲。正在建设中的中法合作安徽徽州乡村旅游合作黟县项目,主题定位为改变黟县原有的单一文化观光模式,促进旅游产品及产业转型升级,把黟县建设成为以世外桃源为意境、以徽文化为底蕴、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亮点的具有国际化标准的乡村旅游度假示范区。2.2 硬件提升景区的硬件可分为基础设施、活动设施和服务设施。2.2.1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中最主要的是便利的交通。度假游憩目的地要求有便利的交通网络,很强的可进入性,特别是要能满足逐渐兴起的自驾群体对道路交通、停车场地的需求。此外,水、电、移动通信网络、邮政服务、医疗、互联网、调频广播、卫

8、星电视等在城市普及的基本生活条件也应该覆盖到景区。来自城市的游客尤其对住宿、饮食、饮水的卫生条件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也是他们选择度假游憩地的一个重要标准。2.2.2 活动设施 主要包括户外活动设施和室内活动设施。户外活动设施为网球场、小型高尔夫球场、日光浴场、跑马场、游泳场、远足场地等。室内活动设施为健身房、棋牌室、游戏室、小型影院、乡村酒吧、氧吧、音乐厅、满足商务度假和会议度假的小型会议室等。活动设施直接决定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额度,是景区赢得游客认同的重要因素。商务旅游、公务旅游和会议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端市场,对景区的硬件设施如会议室、音响设施的要求更高,其接待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景区

9、的发展前景。2.2.3 服务设施 主要是指开展旅游服务的基本设施,如游客服务中心、无障碍旅游设施、自主导游系统、景区引导、指示系统、急救系统、消防系统等,这些设施是景区软实力的象征,也能提高游客休闲度假游憩的舒适度。2.3 空间、景观提升乡村空间开阔,绿地面积大,植物草木葱郁,植被覆盖率高,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开展旅游休闲活动,舒适感比较强。空间和景观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卖点2,游客到乡村来的目的是体验回归自然、身心放松的感觉,因此对乡村景区的空间和景观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在空间方面,景区应拥有较大的占地面积,使度假休憩活动能在比较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开展,游客能体验到空旷感和舒适感。在景观方面,景区的

10、各种景观要素组合高度协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民居、景区功能用房和指示牌、垃圾桶等在选材用料、色彩、造型、设置位置等方面应与自然景观高度协调,对与乡村氛围不协调的景观要素,要进行调整和改造,景观从整体上营造出闲适、恬静的乡村意境。景区各功能区分布科学合理,既能很好的满足游客在饮食、居住、娱乐、购物、游览、求知等方面需求同时,同时又不会让游客感觉到浓郁的商业气息。此外,景区的植被、花卉的种类应该统一规划,使景区四季有花、四季有绿,满足游客亲绿、亲水的心理需求。2.4 活动项目提升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家乐长期低层次低水平发展的主要原因便是旅游产品季节性强、过于单一。度假游憩旅游产品既要体现乡土特色,

11、又要注重游客体验需求。游客要求乡村旅游产品在设计上要注重提高活动项目的文化含量和娱乐性,既可以满足游客寓求知于娱乐的需要,又可以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事实证明,来源于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融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旅游产品深受欢迎3。此外,项目设计上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群体开发出不同的活动 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的目标与战略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

12、,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项目,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度假游憩的乐趣。除了观赏、采摘、游览、垂钓、远足、越野、郊游等常规活动外,还可以在以下领域进行开发:(1)在传统节日如春节、除夕、端午、中秋期间举办节庆活动,乡村的节俗、礼俗等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节日气氛浓厚,可以吸引大量小长假近距离休闲度假的游客;(2)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有关的活动,如挑水、施肥、收割、养殖等活动,经改编和包装后,可以开发出趣味横生的参与性活动;(3)与民间艺术、民俗活动有关的雕塑、泥塑、制陶、木雕、草编、剪纸、皮影、曲目等事项,经过系统整理和挖

13、掘,可以开发出游客参与性的旅游项目。(4)满足游客健身需求的运动性项目,如骑马、自行车、射箭、慢跑等活动。2.5 服务提升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居民是当地民风和文化的载体,与游客的交流也是其服务的组成部分,乡村旅游服务提升的关键是要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规范化、标准化服务。对参与到乡村旅游工作中的居民进行专业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树立良好服务意识,掌握服务技能,开展规范化、标准化服务。(2)注重细节。厨房、卫生间、卧室卫生要做到干净整洁,卧室的光线、噪音、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到最适宜人居的效果。(3)开展个性化服务。满足游客在饮食、运动、娱乐、疗养、出行等方面一些合理的个人要求,

14、这是吸引回头客,提高重游率的重要措施。(4)建立健全游客投诉受理机制和对服务人员的约束机制、奖励机制和惩戒机制,促进景区服务提升。2.6 管理提升乡村旅游景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分别表现为空间的开放性、区域的开放性和参与群体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是指景区通道的开放性和区域的开放性:进村的道路不止一条,路口、岔道较多,地形的变化比较大。区域的开放性表现为社区居民居住区域和游客活动区域是联通的空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参与群体的开放性表现为参与到旅游活动中的社区居民、外来经营户和游客人数众多,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和经营水平呈现多样性特征。空间开放的景区,大量原住居民参与到乡村旅游活动中,在保持乡村旅游

15、的乡土氛围和生活气息,展现真实而又多彩的乡村生活面貌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发展、解决了就业问题,但同时也给景区的治安管理、环境管理、卫生检验检疫、消防、游客权益保护、服务质量监督等方面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社区居民都想从旅游发展中获利,而因个人自身条件和在旅游活动中的分工不同势必引起收入的差别,导致一些不稳定因素产生,轻则造成经营者之间关系紧张,重则围门堵路,攻击游客;此外,部分闲散人员利用景区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对游客实施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威胁到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也破坏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因此,景区要在强化管理的同时,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营造一个平安、温馨、和

16、谐的景区。3 乡村旅游休闲化提升战略3.1 政府主导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旅游的休闲化即乡村旅游规范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政府需要在规划制定、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1)乡村旅游休闲化升级过程必须制定规划并严格实施,制定规划要通盘考虑,有一定的前瞻性,必须由专业机构来完成。一般景区不愿承担的所需费用,应由政府部门牵头来制定规划4。(2)由于规划的实施涉及到将数量众多分散经营的农家乐和服务人员组合后按产业布局和功能要素重新划分,涉及到将以前相对成熟的产业体系重新构建,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在面临较大的阻力事,需要政府部门积极推动。(3)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筹措、土地用途的变

17、更和流转问题,需要政府出面有助于明确政策导向,吸引资金和人才到乡村旅游业中来。(4)景区规划和经营过程中涉及土地、农业、林业、公路、环保、规划、建设、电力、水务、公安、消防、工商、税务、文化、卫生、消协等众多行政部门,政府主导有助于部门之间形成合力,促进景区的发展。3.2 乡村旅游行业协会自主管理乡村旅游行业协会介于政府和景区经营者之间,是连接政府与景区经营者的桥梁和纽带,向政府传达经营者的共同诉求,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监督乡村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竞争手段和经营作风,开展旅游促销,具有指导、沟通、监督、自律、协调等功能。在国外乡村旅游业发展成熟的地区,乡村旅游行业协会

18、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多头管理和地理位置等原因,行政管理部门对乡村旅游景区的管理无法做到及时到位。采用乡村旅游协会自主管理可以弥补政府管理的缺失,约束乡村旅游业健康规范发展。乡村旅游协会由管理部门、景区经营者和社区居民代表共同组建,在实际工作中,有助于明确发展思路,形成一致的发展目标,协调各方利益,推动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3.3 集约化发展,差异化经营要满足休闲度假游憩的需要,乡村旅游景区无论在数量还是产业规模上,都应该有较大的提升,分散经营的农家乐模式显然已经无法延续,必须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道路。集约化经营可以将分散的资金、土地和劳动力要素集中

19、优化配置,提高资金、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营销,有利于明确发展目标,避免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造成的无序发展,有利于推进乡村旅游合理布局和相关要素的有效集聚,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增强竞争力。如安徽省黟县的中法乡村旅游合作项目,涉及到20多个村、2 000多幢古民居,覆盖整个黟县盆地。由于同一地域的乡村旅游业因为地域文化相同、自然景观接近、目标客源市场相同等原因,很容易出现产品雷同的情况。产品雷同将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和景区之间恶性竞争,极不利于本区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各景区在基础设施规范化、标准化的同时,在人文景观、饮食、娱乐项目、服务、旅游商品

20、等方面都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差异化经营的道路。4 结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消费群体对景区景观和服务的期望值和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产业整合、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等途径,将分散经营的农家乐提升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景观协调、文化氛围浓厚,活动项目丰富、具备休闲度假、疗养、游憩功能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游憩地,不仅是游客休闲度假游憩的需要,更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参考文献:1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 来J.旅游学刊,1999(2):15-19.2 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 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

21、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4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10-13.5 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p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

22、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

23、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

24、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