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160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管理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管理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管理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管理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 要良好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能够发挥多重功能:延长乡村旅游地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为其塑造良好的旅游地形象,同时,促使

2、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得到提升和改善、因此,良好的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雕窝村为例,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将社区参与复杂的内涵进行逐层分析,发挥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优点,对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情况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从社区参与的角度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8-0052-06乡村旅游是目前中国发展较快的一种旅游形式。这主要是指以乡村社区为旅游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式、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并以农产为旅游者提供食宿服务的一种旅游类型

3、,是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旅游类型,它以乡村地域上一切可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为凭借,通过开发乡村生产文化、乡村民俗文化、乡村村落和民居文化、乡村饮食文化、乡村人文古迹和乡村田园风光等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学习考察、购物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是加强城乡交流、体验乡村民风、领略田园风光的有效方式,也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在北京周边郊区,依托于丰富自然旅游资源的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涌现出许多将乡村旅游业作为第一产业的村落。雕窝村就是北京市平谷区著名的乡村旅游地之一。社区参与的概念是建立在社会学、人类学的框

4、架体系中的。在国外,社区参与被认为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受重视。将社区参与理论应用于乡村旅游地的发展是目前公认的、较合理有效的一种旅游开发及发展方式。合理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能够解决旅游地内部的社区利益纠纷,化解利益矛盾,尤其有利于增强社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构建和谐社会,还可以为探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途径。社区参与是一个包含众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对社区参与程度进行评价需要对社区参与所包含的各方面进行考虑衡量。适用于复杂系统分析的层次分析法为这一复杂的评价目标提供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能够将社区参与复杂的内涵进行逐层分析,对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

5、情况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能够为进一步改善社区参与程度、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1 研究背景自1985年,墨菲(Murphy)的旅游:社区方法一书出版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学术讨论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社区参与理论应用于旅游发展的研究成果较多。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有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涵和模式进行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阶段、层次进行分析,对如何更好地从社区参与角度发展旅游提出对策。在实证研究方面,多集中于对旅游目的地或景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研究。社区参与理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也逐渐被学术界和

6、实践界发掘和重视。例如,对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建立一个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模型,深入分析了社区参与相关者参与的内容和方式,探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动力与保障机制;还有的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社区参与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措施建议。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引入社区参与理论已经得到了部分研究者的共识,但对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如何进行评价,相关的研究还较少。仅有几篇文章涉及到这一主题,如对黔东南巴拉河流域典型民族旅游村寨郎德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定性评价,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运用田野调查、访谈等方式,定性评价了古镇旅游社区参与

7、的现状。这为数不多的几篇关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评价的文章多集中于对实证案例地的社区参与现状进行定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尚未使用较为客观的定量方法。如何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进行更加相对客观的评价、形成较为系统的评价过程正是本文尝试研究的重点问题。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T.L.Saaty,1980)是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系统评价方法。该方法擅长解决多层次、多目标系统的评价和决策等问题。本文选择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案例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状况进行评价,是希望运用这一系统分析方法对“社区参与”这一复杂系统进行逐层分析与评价,通过定量分析

8、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的较客观的评价结果,找出优势与不足,对案例地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进一步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促进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也是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评价方法的研究进行尝试与探索。2 案例地概况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雕窝村区位优越明显,西距北京城区90千米,东至唐山200千米,南达天津120千米,处于京、津、塘3大城市之间。这是一个山区的村落,山场面积占92;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节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5摄氏度。雕窝村周边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展旅游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现有的以京东大溶洞为龙头的旅游景

9、区6个:京东大溶洞、湖洞水、石林峡、百帝宫、飞龙谷、东方石窟。同时,雕窝村紧邻石林峡、湖洞水景区,而湖洞水景区是当地第一个开发旅游的景区,这对带动雕窝村乡村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截至2007年,雕窝村共有住户36户,开展农家乐等民俗接待的住户占到34户,是北京市乎谷区著名的旅游民俗接待村。可以看出,雕窝村的乡村旅游模式为紧密依托自然景点开发的资源依托型乡村旅游,这一特点体现了目前中国较普遍的乡村旅游地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周边旅游景区的开发,同时提供“景区观光农家食宿”模式的乡村旅游产品。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的评价过程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案例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

10、状况的研究方法,是基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作为复杂系统这一特点。层次分析法能够较清晰地解决复杂系统的分层问题,使复杂系统通过层次分析获得清晰简单的结论。本文将通过“建立评价模型确定评价模型各层次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德尔斐打分”这3步对案例地雕窝村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进行评价。31 建立评价模型层次确定与因子设置是层次分析法的关键。通 过层次分析法,可以将社区参与问题分解为几个层次,明确了社区参与需要考虑衡量的方面,但所建立的评价模型以及确定的因子权重应随时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评价结果符合科学、客观、准确的标准。在本研究中,根据对社区参与理论的文献研究与总结,并结合案例地乡村旅游开展情况进行研

11、究分析,将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参与状况分解为社会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决策参与4个方面(评价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一个方面分别提取其内涵因子(评价因子),各因子之间相互独立,并且同时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这两个理论紧密联系,最终得到一个包含全面,各因子内涵独立清晰的“评价目标层评价准则层评价因子层”的评价层次结构,为下一步对各层次各因子进行定量评价提供基础。模型中各因子内涵解读如下:社会参与B1: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的社会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

12、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生活状态和社会行为与乡村旅游活动的交集程度。经济参与B2: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通过经济活动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行为和状态。文化参与B3: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风俗传统、节事信仰等社区意识形态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贡献。决策参与B4: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在当地制定社区发展政策时的参与意愿、参与行为和参与程度。生活参与C1: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的日常

13、生活与乡村旅游活动相重叠的部分。如作息方式、劳作内容、日常活动范围等。生活参与是目的地原真性的重要前提。环境参与C2:指社区居民维护乡村旅游地良好环境的行为参与度。饮食接待参与C3: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饮食餐饮接待的参与程度。一般以当地开展农家饭接待的居民比率衡量,其中也包括在外来旅游企业(饭店,宾馆等)从事餐饮工作的当地居民。住宿接待参与C4: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住宿接待的参与程度。一般以当地开展农家院接待的居民比率衡量,其中也包括在外来旅游企业(饭店,宾馆等)从事住宿接待工作的当地居民、交通参与C5: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服务的参与程度。一般以当地从事交通运

14、输接待外来游客的居民比率衡量,其中也包括为外来旅游开发商承担接送旅游者工作的当地居民。游览活动参与C6: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游览服务(如导游)或在旅游者游览途中提供游憩项目(如经营皮划艇之类)的参与程度。一般以当地从事游览活动服务或经营的居民比率衡量,其中也包括在外来旅游开发商企业中承担此类工作的居民。旅游商品参与C7: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的参与程度。一般以当地从事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居民比率衡量,也包括在外来旅游开发商企业中承担此类工作的居民。娱乐活动参与C8: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娱乐活动项目(服务或经营)的参与程度,一般以当地从事娱乐活动

15、服务或经营的居民比率衡量,其中也包括在外来旅游开发企业中承担此类工作的居民。风土人情C9: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的民俗风情在乡村旅游活动中的贡献程度。如当地特色风俗、节事传统、传说等对外来旅游者的供给程度。宗教信仰C10: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的宗教信仰、宗族拜祭等在乡村旅游活动中的正面影响,如祭祀仪式队外来旅游者的原真性供给。社区发展规划参与C11: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在制定社区发展规划或政策时居民的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程度,以及居民意愿被采纳或考虑的程度。旅游开发规划参与C12: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在制定当地旅游开发规划时的参与意愿、参与行为程度,以及居民意愿被采纳或考虑的程度。32 确定各层次因素的判

16、断矩阵并计算权重设评价目标层权重为1.0,评价层次权重采用九度标度定义、判断矩阵法确定。(1)建立评价准则层判断矩阵并计算各准则权重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模型中,社会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决策参与是4大评价准则。这4个评价准则对应社区参与的主要内容,是衡量一个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的核心要素。经济参与对于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参与模式,其对当地居民的吸引力最大,经济参与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旅游收入,还为外来旅游者提供原生性较强的旅游服务,同时也使当地居民与外来旅游者的文化交流增强。因此,与社会参与、文化参与、决策参与相比较时,经济参与的相对重要性总是高的。文化参与是乡村旅游地文化原真

17、性的重要表现方式。文化体验作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在乡村旅游活动中较为重要。因为前来乡村旅游的旅游者多是生活在城市,这与乡村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异甚远,文化参与是乡村旅游地“乡村文化原真性不丧失”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与社会参与和决策参与比较时,乡村旅游地原真性文化的体验就占据了较高的重要性。社会参与是保证社区生活稳定健康的基础,决策参与是社区发展和旅游开发两者和谐的前提。因此社会参与和决策参与的重要性较为相当。基于上述分析,得到以下比较关系表:4 结论与讨论41 评价结果解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雕窝村进行评价,最终结果基本印证了雕窝村目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状态。411 雕窝村通过经济参与的优先发展

18、带动了整个村的社区参与状况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雕窝村在食、住、游等方面的得分较高,根据实地调查发现,雕窝的餐饮水平在当地居于较高的水准,各民俗户以及提供餐饮的地方较为讲究,各户均有一定量的招牌菜,游客对其餐饮的评价均较好;作为市级民俗村,雕窝的住宿条件也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住宿的游客均反映其卫生条件好,家具、设备的配备比较现代化。412 雕窝村社会参与状况较好,支持了雕窝村作为乡村旅游地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开展旅游业较早,雕窝村的居民已经积累了一定旅游接待经验,并且能够同时确保自己的生活状态与旅游活动不相抵触,而是让两者尽量相容,这是雕窝村比较成功的地方。当地居民认识到良好的环境是雕窝村吸引游客的关

19、键因素,因此对主动维护雕窝村良好环境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413 雕窝村在决策参与上有一定发展,但尚有较大进步空间社区居民的决策参与是社区和谐发展的保证,但目前雕窝村的居民决策参与仍处在比较浅层的阶段。如何满足当地居民的决策参与愿望是急需进行相关研究的方面,以尽快确定改善策略,以保证雕窝村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状况得以健康发展,从而保证整个乡村社区的和谐发展。414 雕窝村在文化参与上基本上已丧失原生态的文化特色通过评价因子的最终权重位次可以看出,对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而言,乡村社区的文化参与十分重要,乡村的风土人情等人文因素是真正能够体现 当地社区参与状态的关键因素。但雕窝村在这方面的分较低,村民多

20、注重经济参与,忽略的文化参与,从而很可能使得游客在当地感觉不到独特的文化风俗,认为雕窝村与其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落无本质区别。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外来文化工作者(如画家、书法家等),在雕窝村开设工作室或长期居住,所以为雕窝村的文化注入了外来力量,如果当地社区居民能够将这一力量为己所用,一段时间后也许可以培育出雕窝村的新生文化,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进行评价,是对社区参与定性评价的一种定量推广。通过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雕窝村评价得分较低,其社区参与状况处于及格刚过的低分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虽然雕窝村居民的经济参与比较充分,但在文化参与方面有较大欠缺,若不加以改善将使得雕窝村的旅游地

21、生命周期加速进入衰落阶段,因为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源泉。如何让村民从文化、决策层面更深入地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中来,是雕窝村亟需解决的问题。42 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的意义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能够延长乡村旅游地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为其塑造良好的旅游地形象,同时促使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得到提升和改善。因此,科学评价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是指导乡村旅游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方面。一直以来,对社区参与状况多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但定性评价往往因为其过多的主观描述而影响其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层次分析

22、法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进行评价,不单纯使用定性的方法对社区参与这一复杂系统仅仅进行描述性的分析。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层次分析法对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进行评价能够避免

23、一些描述性评价的缺陷,得到比较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意见,从而对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参与状况提出更可靠的指导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可以应用于具有一定旅游发展基础的乡村,针对评价的结果,可以对所评价乡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良建议或发展建议,对乡村旅游规划、乡村社区参展规划都具有基础性的研究意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参与状况进行评价,有一个将定性问题定量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定的结论粗糙的问题,可采取多人多轮分析的方法解决。本文仅对案例地雕窝村进行了层次分析法的评价,若有对照样本村进行对照评价,最终对雕窝村社区参与的状况解读将更具有实际意义。若对照样

24、本村数量较多,可以尝试将分数分级,从而可以将雕窝村的评价得分归人某一级别。致谢:本文的研究过程得到张力圆、施德群的帮助,特此表示感谢!责任编辑:廉月娟;责任校对:宋志伟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

25、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26、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

27、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