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4234511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73568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64234511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864234511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864234511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864234511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864234511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64234511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64234511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研究.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从海洋运输走向综合物流是国际航运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国际班轮公司开始进入物流领域。近20多年来,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航运企业,铁行渣华、马士基、日本邮船等敏锐地洞察到了航运企业的发展方向,成功地迈进了综合物流服务领域。然而在我国,由于物流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加之我国独特的市场环境,大型船公司开展综合物流服务近几年才刚刚兴起,而新兴事物的发展肯定会面临不少的问题。本论文对我国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发展战略与组织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组织结构理论为基础,以国内三家大型的船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国海运集团以及中国外运股

2、份有限公司(分别简称为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为例,分析并研究了国内大型船公司在开展物流业务时所面临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问题。本论文第一章从描述中国物流市场的现状入手,指出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必要性并提出船公司开展物流业务时在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结合物流公司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理论;在做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第三章及第四章以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以及中外运为例,分别阐述了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业务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现状;第五章具体地分析了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时在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上的问题所在;第六章对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

3、决措施:在发展战略上,大型船公司应以强大的航运能力为依托,以第三方物流作为切入点,致力于成为中国市场具有领导地位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在组织结构上,大型船公司应成立专门的物流公司,并且物流公司宜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理论上对我国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实践上对我国大型船公司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开展物流业务均能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关键词 综合物流,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市场定位ABSTRACTIt is a general tendency from sea transportation to integrated logistics fo

4、r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ompany. In 1970s , the international line company began to enter logistics domain. In recent 20 years, as world-wide well know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ompanies, P&O NEDLLOYD、NYK Line and MAERSK have had an insi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shipping company exquis

5、itely and succeeded entering the integrated logistics domain. But in our country, due to the first stage of logistics market and the distinctive market environment , large shipping companies have just developed integrated logistics in recent years and a newly emerging object must be confronted with

6、problems during its development.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analyze and probe into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group structure for domestic large shipping company while carrying out logistics service.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ompanys dev

7、elopment strategy and group structure and take three domestics large shipping companies as a example, ie China ocean shipping company 、China shipping、China National Foreign Trade Transportation Joint Stock limited Company(respectively abbreviated as COSCO、CS、Sinotrans).The author analyze and study t

8、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group structure for domestic large shipping company during logistics service. In chapter one the author begin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logistics market, then point out the necessity of logistics service for domestic large shipping companies and put

9、forward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group structure for them while carrying out logistics service.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logistics company in chapter two the author elaborate the theories of company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group structure. After abundant investigation,

10、in chapter three and chapter four the author take COSCO、CS、Sinotrans as a example to give accoun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group structure respectively for domestic large shipping companies while carrying out logistics service. In chapter five the author specifically elab

11、orate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group structure for domestic large shipping companies while carrying out logistics business. In chapter six, the author reconsider these two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large shipping company should depend on its

12、 strong shipping ability and take Third Party Logistics as the starting point so as to be the leading integrated logistics service supplier; as for group structure, large shipping company should set up specialized logistics company and the logistics company should adopt matrix group structure.The st

13、udy significance of this dissertation lies in: In theory, it beneficially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group structure for domestic large shipping company during logistics service. In practice, it can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service for domestic la

14、rge shipping company and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company as well.Pan yongjun(Industrial economics)Directed by Luo wenpingKEYWORDS: Integrated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rategy, Group structure, Market target目 录引 言1第一章 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背景及面临的问题2第一节 当前中国物流市场的现状2第二节 大型船公司开展综合物流服务的必要性4第三节 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中的问题6第

15、二章 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组织结构8第一节 企业战略的基本类型8第二节 物流企业发展战略10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11第四节 基本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选择15第三章 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的战略现状19第一节 中远集团发展物流的战略19第二节 中外运开展物流的战略23第三节 中海集团开展物流的战略25第四章 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业务的组织现状27第一节 中远集团开展物流业务的组织现状27第二节 中海集团开展物流业务的组织现状34第三节 中外运开展物流业务的组织现状37第五章 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的战略与组织结构问题分析41第一节 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的战略问题分析41第二节 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

16、的组织结构问题分析43第六章 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战略与组织结构的重新思考46第一节 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战略探讨46第二节 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组织结构探讨49结 论52致 谢53参考文献54引 言长期以来,国际航运企业从事的都是较为单一的港到港海洋运输。随着贸易交货方式的多样化,运输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对于一个大客户来说,货物的交付方式不仅局限于海运,还需要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等方式,通常的港口交货已不能满足货主的需要。由于客户的需要日益多样化,这就使国际航运企业一贯赖以生存发展的纯海洋运输逐渐转移至多式联运的门到门服务,而且还必须全面有效地控制货物送达的时间和提供服务的质量。不少

17、航运企业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在海洋运输的基础上,全面介入物流服务,积极配合货主对运输服务更高层次的要求,以货主为中心全面提高门到门运输的服务水平,将给自身带来多方面的竞争优势。基于上述认为,不少国际知名的航运企业积极开始了向综合物流服务的迈进。中国加入WTO,必将对中国经济,包括进出口贸易及其附属的国际运输行业产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国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迈进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入关后进一步开放包括运输及其附属服务行业,外籍班轮公司和物流企业将获得在中国市场经营发展的更大自由度,使我们中国航运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如果我们不赶快抓紧发展综合物流服务,巩固和强化我们的

18、竞争优势,开辟新的利润源泉,那么残酷的竞争将使我们陷于困难的境地。由此可见,航运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是迎接现实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从中国航运企业目前物流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或者尚是空白,或者刚刚试点起步,距离现代综合物流服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作者在对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业务的现状做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其所面临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问题 。在发展战略上,大型船公司要处理好发展海运与开展物流业务的主次关系问题,充分发挥海运优势,并且要采用适合本企业的具体战略以提高物流业务运作水平。在组织结构上,大型船公司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成立专门的物流公

19、司并设立适当的组织结构,以合理地分工与合作,发挥协同效益,形成集团综合优势。尽管有关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理论由来已久,但将它们运用于研究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业务方面尚不多见。基于上述原因,作者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做了有益的探讨,期望对我国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业务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限于作者水平,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第一章 国内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的背景及面临的问题第一节 当前中国物流市场的现状在西方,物流最早是指军事后勤。二次大战后,物流这一概念被运用于经济领域。被誉为当今“管理学之父”的彼德德鲁克在1962年4月最先提出了“物流”(Physical Distribut

20、ion)这个词汇,同时指出这个区域还是灰色区域乃至黑色区域,他提出物流是“一块经济界的黑暗大陆”、“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物流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在国际上,最普遍采用的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与效益的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上述物流的定义是1992年给出的,1998年物流的定义中使用了供应链的概念(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又进行了完善:“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

21、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由此可见,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考虑的战略措施,物流过程综合了运输、存货、管理、仓储、物料搬运系统及包装和其他相关活动。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接触到“物流”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物流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发展更加迅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发展现代物流已经与高新技术和金融同时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热点。正像许多国家比喻的那样,现代物流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市

22、场激烈的竞争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我国物流市场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需要,是改善国家和各地投资环境的需要,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是应对加入世纪贸易组织后国际竞争的重大举措,要抓紧推进。”这个问题在流通业中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国际方面,我国已经正式加入WTO,对于物流服务业,政府做出承诺,所有的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外国服务供应商进入目前的市场,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

23、活动。目前,丹麦的马士基已经在沿海城市开展了物流运作,日本的佐川急便经外经贸部批准,成立了中日合资的北京佐川急便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也于2002年11月中旬正式营业。这意味着外国物流企业可以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对于正在初步发展阶段的国内物流企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考验。在国内,各种各样的物流公司遍地开花。目前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主要由以下几种形态的物流企业构成:第一种是传统仓储、邮政、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的,如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国邮政集团、中国储运集团等;第二种是随着为海外大型制造或销售商进入中国地区,为其提供物流服务的海外专业性物流服务企业,如Schenker;第三种是以海外航运

24、企业为母体的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如马士基物流、东方海外物流;第四种是民营物流企业,如宝供物流;第五种是国内大型制造和零售企业下属的物流公司,如海尔物流、华联超市。然而,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物流所需的基础设施和专业设备少,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我国大部分的物流仍然是传统的“运输仓储”的模式,真正的“第三方物流”在中国的物流市场中的比例不到10。 参见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24月组织的第三方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现代物流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一个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水平,

25、反映了国家综合国力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中国物流业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开始起步,配送中心稳步发展,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得到加强。但从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来讲,中国的物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物流过程各个环节仍处于独立、分割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体化,没有把它作为利润的第三源泉,流通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仍居高不下。正在加快步伐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物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现代物流业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1年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2001年5月第二

26、节 大型船公司开展综合物流服务的必要性面对国外物流企业抢滩中国大陆,国内新兴物流企业大量涌现的形势,大型船公司深刻地体会到开展物流服务的紧迫性。实际上,从海洋运输走向综合物流,是国际航运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国际班轮公司开始进入物流领域。近20多年来,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航运企业,铁行渣华、马士基、日本邮船等敏锐地洞察到了航运企业的发展方向,成功地迈进了综合物流服务领域。然而,从中国航运企业目前物流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或者尚是空白,或者刚刚试点起步,距离现代综合物流服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认为,在我国大型船公司发展综合物流的必然性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货主需求在质量

27、上的深刻变化,货主希望航运企业能按照供应链管理的模式来提供一揽子的集约化物流服务,而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海运服务。2、中国加入WTO后,航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航运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是迎接现实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从海洋运输走向综合物流服务是国际航运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一)国际航运企业从事单一海洋运输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长期以来,国际航运企业从事的都是较为单一的港到港海洋运输。随着贸易交货方式的多样化,运输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对于一个大客户来说,货物的交付方式不仅局限于海运,还需要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等方式,通常的港口交货已不能满足货主的需要。由于客户的需要日益多样化,这就对国际航运企业一

28、贯赖以生存发展的纯海洋运输逐渐转移至多式联运的门到门服务,而且还必须全面有效的控制货物送达的时间和提供服务的质量。如何调整和扩充航运企业服务范围已经成为航运界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世界贸易高速发展,与之相关的行业包括国际运输业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大量的运力投入大大超过贸易量的增长。整个航运市场供大于求的严峻市场形势使恶性价格竞争愈演愈烈。面对不断扩张的舱位和不断下跌的运价,尽管各船公司采取联盟、 兼并、共用舱位等手段减低成本,虽然有一些成效,但是仍然挡不住利润下滑的大趋势。微薄的利润甚至亏损已经危及国际航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事实表明,航运企业单纯依靠自身的海

29、运业务已经很难走出目前的困境,要想在这场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另觅新路。(二)综合物流服务的出现给国际航运企业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上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的不少先进企业认识到把物流管理与产品配送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于是提出了综合物流的概念。到了8090年代,企业将综合物流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大,包括了原材料的供应商和制成品的分销商,形成了供应链的概念。由于综合物流服务将货物空间位移中的各种便利寓于为客户提供的全方位服务之中,通过全面介入客户的经营,保证企业供应链正确地运行,有效的降低物流总成本,其一出现就爱到了广大货主的青睐和欢迎。同时,综合物流服务

30、的提供者通过对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各物流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将实现远高于单纯从事运输或仓储服务的整体效益,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率。综合物流服务的出现和发展,引起了国际航运企业的高度关注。不少航运企业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在海洋运输的基础上,全面介入物流服务,积极配合货主对运输服务更高层次的要求,以货主为中心全面提高门到门运输的服务水平,将给自身带来多方面的竞争优势。基于上述认为,不少国际知名的航运企业积极开始了向综合物流服务的迈进。发展综合物流服务最终不仅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崭新的行业空间和丰厚的利润源泉,而且极大地巩固和增强了这些企业航运主业的竞争优势。事实表明,发展综合物流服务是航运企业面临的一次崭

31、新发展机遇。从海洋运输向综合物流服务转变,已经成为国际航运企业发展的大方向。 资料来源于中远集团高层论坛,叶伟龙“从海洋运输走向综合物流服务”,1999年10月。二、入关使中国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的迈进更加紧迫中国加入WTO,必将对中国经济,包括进出口贸易及其附属的国际运输行业产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国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迈进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入关将使中国航运企业主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虽然说中国入关促使中国进出口贸易量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拉动国际运输需求的大幅增加,从而使中国的航运企业的进出货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由于运力过剩、货源不足造成的经营

32、困难,但是我们更要看到:随着我国入关后进一步开放包括运输及其附属服务行业,外籍班轮公司和物流企业将获得在中国市场经营发展的更大自由度,使我们中国航运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从外籍船公司的角度看,入关后他们会采取以下举措: 1、进一步完善、壮大他们在国内的代理机构,成立自己的专业代理公司,如货运代理以及船舶代理,并因此而降低他们在国内的营运成本,这也将直接导致他们在运价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并能更有效地控制服务质量。 2、利用我们在政策上的进一步放开,而迅速将他们的网络渗透到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流域和内陆地区,而将货运市场的竞争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区,而在这之前外籍船公司还不能完全进入我国

33、内地市场。 从我们中国航运企业的角度看,在加入WTO之后,中国航运企业主业在入关后必将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如果我们不赶快抓紧发展综合物流服务,巩固和强化我们的竞争优势,开辟新的利润源泉,那么新一轮的残酷竞争很有可能使我们陷于更加困难的境地。 其次,入关为外国航运、物流企业在中国发展物流敞开了大门。由于中国入关后将逐步放开包括物流服务在内的服务贸易,这就为外国航运、物流企业在华发展大规模物流服务成为现实的可能。他们必将在广泛铺设中国国内网络的基础上,利用他们在发展综合物流方面的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更加深入地介入中国物流服务市场,在赚取丰厚利润的同时强化其主业的竞争优势,从而给我们向综合物流

34、服务的转变带来更大的困难和阻力。事实上,不少国际著名的物流企业目前正在对中国物流市场进行市场调查,为他们切入中国物流市场进行前期的铺垫。 再者,入关也为中国航运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据对等原则,在我国运输及其相关行业向外国企业进一步开放的同时,中国航运企业也必将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空间。入关为中国航运企业扩大跨国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这对于中国航运企业进一步建立全球物流网络,发展全球化的综合物流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时不我待,中国航运企业由单一海洋运输向综合物流服务的转变目前已经十分紧迫。航运公司必须抓紧时间、迎难而上、加快推进这一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转变。 第三

35、节 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中的问题如前所述,在我国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一项新兴事物的发展难免会遇到困难。目前大型船公司在开展物流服务中面临着不少问题,如:场站及运输设备单一,管理水平落后;计算机信息管理水平严重滞后,物流信息网络尚未建立;整体人员素质距离现代物流服务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缺乏雄厚的后续资金等等。在此,我主要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组织结构方面,分析并研究大型船公司在开展物流服务时所面临的问题。从企业的发展战略角度,大型船公司必须明确将开展物流服务置于何种位置。大型船公司的传统业务均是以海运服务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式联运业务,但是这与现代的综合物

36、流服务仍有相当的距离。船公司在开展物流业务时,必须分清海运与物流的主次关系问题。从整个集团的高度,应当明确是以海运为主,将物流作为其延伸服务;还是充分发挥海运优势,大力开拓物流业务,向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转变。大型船公司的领导层,应该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对这个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做出明智的抉择。从企业的组织结构角度,大型船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有:一方面,为了顺利开展物流服务,船公司必须对原有的围绕海运服务而成立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并增设相应的职能机构。因而组织结构的合理设置是船公司必须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物流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当成立专业的物流公司(分公司)。那么,新成立的物

37、流公司与集团内原有的其他公司之间如何合理的分工与协作以便更好地开展物流服务,从而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这也是大型船公司面临的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论文将以三家大型的国内船公司中远集团、中海集团及中外运为例,在阐述它们开展物流业务的现状的基础上,从企业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方面分析它们在开展物流业务当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措施,期望对我国大型船公司开展物流业务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二章 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组织结构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中的最关键问题,而企业组织结构是由其战略决定的并为战略服务的。本章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组织结构理论进行综述与探讨。第一节 企业战略的基本类型企业战略是竞

38、争的产物,是企业对其所属的产业竞争环境进行审慎研究后,作出的对企业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与价值定位的总体决策与完整的实施计划,从而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收益。各个公司在产业竞争中,为了生存、发展、获得超常的投资收益,根据企业各自的具体情况与产业环境,采用不同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说,对于每个特定的公司,其最佳战略必然也就能反映公司所处的独特态势。但从总体上看,我们可以归纳出三种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基本战略(既可以分别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为公司长期发展建立进退有据地位,从而在产业中胜过竞争对手。这三种基本战略是:一、成本领先战略二、标新立异战略三、目标集聚战略一、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通过采用

39、一系列针对本战略的具体政策在产业中赢得总成本领先。成本领先战略要求建立起达到经济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它方面也不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中的主体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处于低成本地位的公司可以获得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其成本优势可以使公司在与竞争对手的争斗中受到保护,因为它的低成本意味着当别的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已失去利润时,这个公司仍然可以获得利润。低成本地位有利于公司在强大的买方威胁中保卫自己,因为买方公司的压力最多只能将价格压到效率居于其次的竞争对手的水

40、平。低成本也构成对强大供方威胁的防卫,因为低成本在对付卖方产品(服务)涨价中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导致低成本地位的诸因素通常也以规模经济或成本优势的形式建立起进入壁垒。最后,低成本地位通常使公司与替代品竞争时所处的地位比产业中其他竞争者有利。赢得总成本最低的地位通常要求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它优势,诸如良好的分供方或原材料供应等。对物流而言,可能要求一个覆盖面较宽、效率较高、弹性较大的公共服务平台,保持一个较宽的相关产品系列以分散成本,以及为建立起批量而对所有主要客户群进行服务。由此,实行低成本战略就可能要有很高的购买先进设备的前期投资、激进的定价和承受初始亏损,以取得高的市场份额。而高市场份

41、额又可进而获得采购的经济性而使成本进一步降低。一旦赢得了成本领先地位,所获得的较高的利润又可对新设备、新设施和现代化信息系统进行再投资以维护成本上的领先地位。这种再投资往往是保持低成本地位的先决条件。实行这种战略的企业必须努力处理好这个良性循环,而不能落入被动状态。二、标新立异战略(歧异战略) 标新立异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标新立异,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 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实现歧异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或品牌形象( Fedex 、UPS)、技术特点、外观特点、经销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最理想的情况是使公司在几个方面都标新立异。应当强调,这个战略并不意味着公司可以忽略成本,但此时成本

42、不是公司的首要战略目标。 如果标新立异战略可以实现,它就成为在产业中赢得超常收益的可行战略。标新立异战略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对价格的敏感性下降使公司得以避开竞争。它也可使利润增加却不必追求低成本。客户的忠诚以及某一竞争对手要战胜这种“独特性”需付出的努力就构成了进入壁垒。实施这个战略有时会与争取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相矛盾。它往往要求公司对于这一战略的排他性有思想准备,即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两者往往不可兼顾。较为普遍的情况是,提供标新立异的服务往往成本昂贵,如:广泛的研究、产品设计、高质量的材料或周密的顾客服务等,因而实现产品歧异将意味着以成本地位为代价。但是,即使全产业范围内的顾客

43、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所要求的较高价格。三、目标集聚战略目标集聚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集聚战略的核心是围绕着很好地为某一特定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这一战略的前提是:公司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内的竞争对手。结果是,公司或者通过较好满足特定对象的需要实现了标新立异,或者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得。尽管从整个市场的角度看,集中战略未能低成本或歧异优势,但它的确在其狭窄的市场目标中获得了一种或两种优势地位。 王方华 吕巍 :企业战略管理,复旦大学

44、出版社,1997年版,第255257页。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环境变化性以及与竞争者复杂的博奕过程等因素的影响,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有各自的风险。企业必须审慎地分析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从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适合本企业的具体战略,使企业至少在某一方面拥有超越对手的优势与能力,这是企业在竞争中实现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第二节 物流企业发展战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务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企业规模两极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如波音和空中客车两个公司垄断了世界大型客机市场,NOKIA、MOTOLORA两个公司占了世界手机市场的近一半。企业规模两极化,导致了物流业客户群与客户需求的巨大

45、变化,由此而来的在物流管理理念与方式上的巨大变化,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引入,导致了物流需求的深刻变化,美智公司对大量客户进行调研以后,得出了物流需求变化的以下三个趋势:一、现有客户将减少所使用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数目 也就是客户希望供应商能按照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如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来提供全国性的一揽子的集约化物流服务;而不再是象以前有一大堆供应商来分别提供单一功能的、单一地区的运输、仓储服务。二、提供高附加值的“咨询式物流服务”将比单纯执行式的物流服务更受欢迎 客户希望物流供应商有强大的工业工程(IE)能力,能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IE在竞争中的重要

46、性日益提高。三、 客户将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信息技术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能与客户的信息网络接口,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已经成为客户挑选物流供应商的大前提,能提供适时信息与适时监控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物流供应商的基本品质,IT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面对物流业务需求在质量上的深刻变化,物流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应先在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与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再就下面三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讨,即:1、 产品组合战略重点是空运、海运、仓储还是物流;是大批量大货量物流,还是小批量小货量高附加值物流;是面向一般用户为主还是努力形成战略伙伴以主客户为重点。这里需要分析自身优势与竞争者的力量。2、 市场竞争战略(

47、1)全面成本领先战略:我们能否在空运货代、海运货代、仓储、陆运、物流等领域全面地开展价格成本竞争,我们的成本能否全面地低于竞争者。 (2)差异化战略:在同样的货代或陆运业务中,我们可能在服务内容、质量上与对手有明显差异否,能否以这些差异来赢得客户。 (3)专门化战略集中一点战略:是否集中力量在某一领域取得优势,如果可能,那么又是哪些客户或哪些具体领域比较合适,为什么。3、 技术创新战略抢先战略:国内、国际第一名,我们是否有这个力量。紧随战略:紧随国际国内第一,是否恰当,是否现实。 模仿战略:再慢一步,是否会丧失市场。 市场服务战略:加强售后、售中服务,弥补不足,是否适合我们企业。综上所述,物流

48、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首先应正确把握本企业的市场定位及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然后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相应的战略决策。例如,以提供上海市内超市的物流配送服务为主要业务的虹鑫物流公司,坚持低成本战略(每吨货物的运费仅为2元),并追随客户的要求,强调客户的贴身服务,在超市配送这一领域抢占了先机。总之,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是物流企业制定战略的正确方法。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营管理活动,建立一个良好的组织并使之有效地运转是不可或缺的根本前提条件之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组织既是一种结构,又是一种实现管理目的的工具和载体;既是一个合作的系统,又是一种配置资源并进行运作的过程,因此,组织在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管理学的意义上来说,所谓组织结构,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按照一定的规则、程序所构成的一种责权结构安排和人事安排,其目的在于确保以最高的效率使目标得以实现。一般地说,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包括三种基本形式,即U型结构、M型结构和H型结构。一、现代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