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大师镇中心校实施读书工程纪实.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7499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山县大师镇中心校实施读书工程纪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山县大师镇中心校实施读书工程纪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山县大师镇中心校实施读书工程纪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山县大师镇中心校实施读书工程纪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山县大师镇中心校实施读书工程纪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山县大师镇中心校实施读书工程纪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山县大师镇中心校实施读书工程纪实.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风景这边“读”好东山县大师镇中心校实施读书工程纪实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也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发展必备的素质。大量有益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文化积累、发展语文素养。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给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文化的底子,我镇2005年正式启动“蓓蕾读书工程”。现将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一、以方案为统领1.确立活动主题。以“我读书,我阅报;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意为让小学生感受读

2、书的快乐,爱读书,多读书,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2.确立活动指导思想。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实验为契机,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大力开展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充分挖掘资源,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3.明确活动内容。以读书、诵经、阅报为主要内容。推荐优秀阅读书目,开展“大阅读”活动;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诵读古诗、词、文;阅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报刊。4.提供活动保障。(1)开设阅读课。(2)注重晨读晨背。(3)开放图书室、阅览室。(4)建立图书角。(5)建立“好书交换站”。(6)鼓励有条件的家庭为孩子设立书屋或书橱,形成必要的家庭

3、读书氛围。(7)成立文学小社团。(8)建好红领巾广播站,利用好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文化长廊等。5.健全活动组织。 中心校成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各完小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学科教研员、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中心教研组;各完小、班级也相继建立了读书活动组织。实现了读书活动层层有领导,时时重研究,处处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格局。二、以活动为依托1.举办读书节。读书节期间开办了“图书超市”。教师、学生把自己的书拿来交换或拍卖,期间还吸引了一些书商来校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很多家长也参与进来。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举办读书沙龙,师生在读书中交流收获和感言,真正

4、实现了教学相长。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营造了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开办“读书汇报周”期间开展了课本剧表演、故事情景表演;开展了师生读书笔记,师生习作,班报、校刊、黑板报、广播稿等材料展评活动。读书节期间,校园内、家庭中到处飘散着浓浓的书香,到处有读书的身影,到处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校园更和谐了,家庭更温馨了。2.办好“两报、两刊、一站、一社”。切实办好黑板报、手抄报。两周一期,学校组织检查评比。这既锻炼学生的才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创办文学期刊。如,我镇中心小学创办的沂蒙新芽期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编自排的校刊,每月一期。期刊虽然不够精美,但当孩

5、子们把含带有自己文章的书刊带回家时,欣喜之情难以言表。此举极大的鼓舞了学生读书写稿的积极性。从今年起,我们还在大师教研开设“教师论坛、读书笔记、教学反思”等栏目,给教干和老师们交流心得,展示风采搭建平台。办好“红领巾广播站”。对于孩子写作兴趣的激发,形成良好的校风来说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当孩子的稿件被小播音员甜美的声音播出时,心情可想而知,必然会唤起再写的欲望与热情。其间,通过对小播音员、小编辑、小记者的培养与使用,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办好文学社。大师完小的“新芽”文学社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托沂蒙新芽开展了丰富的读写活动。3举办各种竞赛活动。每学年,中心校组织全镇范围内的古诗文背诵大赛。比赛期

6、间,小选手通过回答、展示、诗配画、表演等诠释对古诗的热爱与理解。赛场成了小伙伴们展示的舞台,会场被演绎成为诗的海洋、吟的世界。今年“六一”节,我们将举办首届“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现在全镇上下正在积极筹备当中。去年教师节前夕,我镇举办了“讲师德,铸师魂”演讲比赛。一篇篇文采飞扬的演讲稿,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讲演,既展示了扎根山区的老师们默默奉献的崇高师德,更是老师们读书成果的交融。三、用评价来引领能否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导向、引领功能,是决定读书工程能否健康顺利实施的关键。为此一是中心校和各校各自专门制订了读书工程评估办法,并纳入对学校、班级综合评估,并规定不低于总分5%。用以从根本上保障全镇各校读书

7、工作的开展。二是制定大师镇阅读考级实施办法,统一印发考级推荐书目、考级证书。班级一月一考,学校于学期始集中抽考,教研室不定期抽考,纳入学校综合评估。四、营造读书氛围。1广泛动员,提高认识。活动伊始,中心校组织全镇教干教师召开了动员会,学习小学生蓓蕾读书工程实施方案。号召各校教师深入研讨学习文件精髓,对“蓓蕾读书工程”的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使所有教干教师都意识到,实施读书工程是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学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需要,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需要,是构建大语文教育的需要。引导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板报、标语、宣传图画、致家长的一封信

8、等形式,大力宣传读书活动的意义和活动主题,进一步提高师生和家长的认识,为工程的开展开好局,起好步。2.典型带动,分层推进。一是确立中心小学为试点学校,进行先期实践活动,探索有效做法,为其他学校提供可借鉴经验。二是及时发现其他各校、教师在某一个环节的特色或亮点,跟进指导,以小见大,通过召开现场会推广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其典型辐射作用,带动全乡各校扎实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学习校园”、“书香校园”,做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达到整体提高。3.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其实,不论是校园文化建设,还是“蓓蕾读书”,意图都是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气息中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得到陶冶。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为创建浓郁的

9、书香氛围,我镇各校除充分利用宣传栏、阅报栏、板报、壁报、手抄报、红领巾广播站外还立足自身实际,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中心小学投资2万元新建高标准宣传栏阅报栏和文化长廊。印有中国古代经典童蒙读物三字经、二十四孝图、弟子规的等大型图板格外引人注目,学生行走间不由吟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每口教室内外、楼道两侧、校园的角角落落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学生随时可诵,随时可读。学校倩丽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气息成为蒙山之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镇各校的校园小道、花坛草坪,就连厕所墙壁都写满了富有人文气息的警示语。每一所学校的学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品位传统文化、在耳濡目染中咀嚼现代文明,育人不单单是课堂上的事,

10、读书正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必需。4.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读书格局。要想全面实施读书工程,仅仅靠课内或校内是不够的,要想提高效率,必须赢得家长的支持与社会的配合,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然而受升学意识及家长素质的影响,读书无用论相当严重。多数家长提供给孩子的不是高质量的课外书,而是习题集或作文选。有些家长不注重自身的示范与引导作用,要求孩子看书而自己却看电视,认为读书学习是孩子的事。学生在家中没有一个良好地读书环境。基于此,我们在全镇范围内统一印制下发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信中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下建议为孩子准备三 亲子读书本常用的工具书: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常

11、备案头,引导孩子遇到生字生词就查一查。为孩子建立小小写字台,收放孩子的学习用品、已用教材与书本、课外书籍。有条件可逐步建立家庭书房为学生提供潜心读书学习的良好条件。每学期抽出时间至少带孩子到新华书店走一趟,或翻翻书,或借书、或买书。借进城机会不忘为孩子买一本孩子喜欢的课外书。少买卡通书、作文选之类,以买名著、儿童读物、科普读物、儿童杂志为主,坚持买正版的书刊。当作奖品、生日礼品、压岁钱送给孩子。经常过问孩子读书的情况,如询问主要内容、感想,进行好段品读、共同交流对书中人物与事件的看法、摘抄优美词句等。有时间、有能力可与孩子一起阅读。保证孩子每天自觉静心阅读至少30分钟课外书。家长必须陪读或亲子

12、共读。每周检查一次孩子背诵经典诗文的情况,所背内容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手册中的相应内容。最好以家庭擂台赛的方式呈现,以激发兴趣。同时要求学校与受益村村干部协商,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大街小巷喷贴颇具文化气息的标语,监督商店不卖低级趣味的书籍,得到了各村的一致配合,确保了周边环境的健康向上。5.校内全方动员,师生全员参与。“教干读书,教师才会读书;教师读书,学生才会读书。”这是中心校孟校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年来,中心校着眼于全镇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开展学习型校园的构建活动,通过发倡议书、会议培训、专家报告、外出学习、订阅专刊等为教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一大批教干教

13、师从中受益,脱颖而出。五、做到“有书会读”。首先,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受北师大版教材编写体例和新课程的启发,我镇教师已逐步领会主题教学编排思想,学生的阅读活动自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如鲁埠联小的魏益海老师学完智慧单元(北师大版三下第5单元)后师生仍沉浸在对文中人物的钦佩之中而方兴未艾,于是教师顺水推舟,相机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祖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课下搜集表现、歌颂智慧的文章,两天后我们将召开一个读书汇报会,届时看谁搜的多,讲得好。两天后,读书汇报课如约举行:詹天佑、晏子使楚、小英雄雨来草船借箭等有的被编成课本剧来表演,有的小同学把文中的人物与情节讲得有声有

14、色,还有的谈出了自己读书后的切身感受与收获。“课内得方法,课外学语文”,试想,长此以往,学生还能不会读、不愿读、不爱读吗?情感态度价值观还用去“说”教吗? 首届读书节其次,制定计划,指导方法,养成习惯。 在阅读的内容上既有统一指向(市县小学生“蓓蕾读书工程”实施方案中的相应推荐书目)又兼顾个性需求。班级、学校定期举办“阅读讲座”,利用身边的“读书大王”、“阅读小博士”等人和事来典型引路,教育同伴怎样阅读,让学生有看得见的榜样,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潜心会文、批文入情的阅读习惯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科学的读书方法。班级每月至少举办一到两节读书汇报、交流、展示课,通过展示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心得、开展讲故事擂台等形式展示读书成果,体验读书乐趣,习得阅读方法。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读书成果展示活动。再次,把握规律,以写促读。依托文章特点,不失时机的训练学生的仿写、改写、续写、写读后感等,坚持重在鼓励,不限字数的指导思想。学生写的过程是迁移、运用的过程,是情感升华的过程,当然也是深化理解的过程。读服务于写,而写又促进读,有利于有目的的读,一首首稚嫩的小诗寄托了孩子纯真的情感、善良的愿望。一个个可爱小生命因“读”而灵性,因“写”而精彩。昨天,我们从阅读中起步;今天,我们在阅读中充实;明天,我们在阅读中圆梦!风景这边“读”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