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76254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化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化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化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化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毕业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论文信息化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学生姓名: 系(部):会计学系 专 业:审计实务指导老师: 2011年5月16日摘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绩效评价创造了信息技术条件。在信息化环境下,可以为战略业绩评价提供技术条件,更好地去评价企业的综合绩效。信息化与企业绩效评价的结合可以促进企业的绩效管理和绩效改进,为企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了条件。 本文立足于规范的系统分析,以企业绩效评价的目标服务于战略管理为主线,研究有效的企业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把信息化与企业绩效评价结合起来,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来建立一套标准业绩指标体系,即建立一个标准业绩指标数据库,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将企业的

2、实际业绩与标准业绩指标数据库中的相对应部分进行比较,进而找出差异及原因,并进行及改进。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对绩效评价产生的影响及如何确立企业绩效评价标准、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绩效综合评价方法,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贡献。关键词:信息化 企业 绩效评价 研究AbstractThe enterprise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s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eate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di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

3、nt, can provide for strategic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echnical conditions, better to appraise enterprise integrated performance. Informatization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mbining enterprises can promote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for the enterprise to cr

4、eate and main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provided a condition. This article is in the exist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basis of standard system analysis, to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goal - a service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as the main line, the effective enterp

5、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hould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The informatization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ppraisal unifies, proposes to establish a set of informationization standard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namely, to establish a standar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database, enter

6、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ill the actual performance and standard enterprise in the databas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comparing corresponding, finds out part, and the differences and causes and improvement. Analysis enterpris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 on the influence of performa

7、nce evaluation and how to establish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 construc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hoose performanc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Keywords: Informatization enterprise internal performance evalu

8、ation method目录前言5绪论6第一节 绩效评估的历程6第二章 企业绩效评价系统7第一节 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要求7第二节 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基本原理7第三章 企业绩效评价的要素7第四章 企业信息化与绩效评价8第五章 未来发展信息化下的绩效评价9参考文献11怎么出现章节了?怎么没有“第一章”标题呢?只有第四和第五部分才是你的论文研究的内容,其他相关性不大。内容需要重写!前言20世纪90年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金融工具使用的频繁以及市场的瞬息万变,导致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加剧。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战略眼光和长远奋斗目标,

9、就必须形成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的管理会计应为企业战略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提供服务,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价也应如此,而战略性竞争优势即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与保持是有多方面因素而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那些影响企业战略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应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伴随信息化的和全球化的竞争,作为重要管理手段的绩效评价,在新的环境和技术环境下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绩效评价已不能满足企业参与竞争的需求,同时信息化的发展要求财务与非财务相结合的全面绩效评价的产生,所以,绩效评价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当今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一、研究背

10、景 企业绩效评价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新经济浪潮冲击下,传统的绩效测评指标不能全面、动态地反映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主动的主动地进行分析和管理,这些问题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了。在这种形势下,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国外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3个时期:成本绩效评价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财务绩效评价时期(约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外的研究成果:企业绩效评价是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实施企业监管的重要手段;财务

11、效益状况是企业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是企业绩效评价的常用形式;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走向制度化、法制化;企业绩效评价结果与企业经营者的奖惩密切挂钩。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以实物产量为核心的评价方法,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以产值和利润为主的评价方法,以后经济评价又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我国国内相关文献多半是介绍和评述国外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缺乏自身对企业绩效评价问题的研究和创新,所以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起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绩效评体系。二、企业绩效评价的定义及意义 (一)绩效评价定义据财政部统计评价司的阐述,所谓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

12、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绩效评价可以分为经济性评价、效率性评价和效果性评价三类。 ()经济性评价。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效益和设备使用效益上,具体内容有:人力资源利用情况、工作时间利用情况、工作效率情况、设备利用情况、设备时间利用情况、设备能力利用情况等。例如,行政事业单位使用人员过多、质量过高,或使用的设备过于昂贵,这就是缺乏经济性。目前,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用人标准动辄博士、硕士,如果他们所从事的仅仅是简单的行政事务处理,这是否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即使是需要博士的岗位,是否能真正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过多

13、的办公设施和闲置不用的设备,这些都构成一种浪费。 ()效率性评价。主要包括经费节约率、办事完成率、群众来访处理率、国民收入增长率、引进外资率、出口创汇增长率、人均经费额等。在投资项目中(包括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主要评价投资项目建设工期、建设质量、建设成本、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 ()效果性评价。主要体现在预算支出的产出效果上,具体是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在数量方面,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努力扩大工作成果,充分满足社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需要;在质量方面要求这些单位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开展业务活动,使成果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达到既定的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分类只是相对的,在很多时候它们都是相互交叉或

14、重叠的,经常需要把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虑后再做出评价。另外,项目效果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的甚至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悉尼歌剧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该歌剧院的实际建设费用超出预算几十倍,给当地财政造成了极大恐慌,人们怨声载道。数十年后,该歌剧院已经成为悉尼的标志,其效果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二)绩效评价的意义绩效评价系统可以把企业的战略使命转化成具体的目标和测评指标,企业的所有者能够快速、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现状和预测未来。总的来说,绩效评价的意义有以下几点:1.绩效评价系统能够促进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2.绩效评价系统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提高竞

15、争力。3.绩效评价系统有利于企业有限资源的合理运用。 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便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从繁多的指标中找出影响企业短期效益和长期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掌握其中的关联效应,更好地做到企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绩效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确定评价目的三、对绩效评价进行研究的原因及意义(一)研究的原因绩效评价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到了开展。但是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多企业的绩效评估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得不到组织内人员的认同和支持,影响了绩效的改进。对绩效评估实践的跟踪研究表明,从不同的认识出发去开展绩效评估活动,效果差异虽然非常大,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绩效评估得不到

16、组织人员的认同。 众人的这种不满意也意味着他们对绩效评估将不再抱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也不会认同组织根据评估结果所做出的任何调整,甚至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迁怒于绩效评估的组织人员。 从绩效评估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但众所周知,它也是一把危险的双刃剑。一旦在机制上或执行中发生了差错,评估结果得不到组织人员认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重大挫伤,组织中将出现消极内耗,整体绩效无法提升之余还可能大幅下降。因此,为了解决组织成员对绩效评估工作普遍不满的问题,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二)研究的意义企业绩效评价是当今世界企业界和会计界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不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

17、和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害的,因此,对当代企业绩效评价进行研究,结合中国企业绩效评价的现状,探讨中国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有利于建立适合中国企业起中国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使企业提高整体效益,同时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都很有好处。 四、 企业信息化与绩效评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企业管理的变革,同时信息化的发展也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手段。典型的信息系统包括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ERP解决的是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它集人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目标是实现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SCM解决企业之间的协调和企业外部资源整合,

18、目的是实现整个供应链管理;CRM关注客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注客户价值的增加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目的是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绩效评价创造了信息技术条件。在信息化环境下,可以为战略业绩评价提供技术条件,更好地去评价企业的综合绩效。信息化与企业绩效评价的结合可以促进企业的绩效管理和绩效改进,为企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了条件。 标准业绩指标需要根据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如技术环境(包括软件和硬件建设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组织环境、员工技能等,标准业绩指标也可以采用基准指标,比如同行业指标,企业指标。标准指标可以在一定幅度内变动,这个幅度范围是在有关技术专家的评估

19、下确定的,是在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比较地预测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绩效评价是通过对适当数据的采集、整理、分类、分析、解释和传播,来对以往行为的结果进行量化,并据此做出相应决策,采取相应行动的过程;同时在战略管理环境下,标准业绩指标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企业战略业绩的评价。在企业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条件下,标准业绩指标数据库的建立相对比较容易。因为该数据库可以和企业的信息系统联系起来,直接从信息系统提取相应的数据和某些指标。比如,可以从SCM中获得有关供应商和销售商的数据和资料,从CRM中获得有关客户的数据和资料,从ERP中获得有关企业内部经营、企业员工、企业资源的运用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也就是说标准

20、业绩指标数据库可以和企业的信息系统建立链接,这也说明企业要想建立标准业绩指标数据库,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应当具备相对完善的信息系统。 五、未来发展信息化下的绩效评价在工业竞争发展到信息时代竞争的今天,对于指导和评价在信息时代公司如何通过投资于客户、供应商、雇员、生产程序、技术和创新等创造未来的价值,单纯的财务指标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把诸如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雇员的技术和积极性、灵活性、内部过程的灵敏性和可预测性,以及雇员的满意和忠诚等非财务指标纳入到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中来,已经成为企业在信息化的竞争环境下所必须关注的,而解决的好坏将成为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标准业绩指

21、标数据库正是一种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综合,它是对企业财务业绩和非财务业绩的全面评价。它是一种在信息化环境下结合平衡记分卡和绩效棱柱法,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提取,进而评价企业行为的结果,包括企业战略的执行结果、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决策的正确与否、经营是否有效、财务状况如何等,即从企业的战略层面、经营层面和职能层面来进行战略业绩的评价。 在标准业绩指标数据库中,是站在战略的角度以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为取向的,它分为五个模块:顾客、员工、价值链成员、所有者和公众。在每个模块中又包括五个子模块,即利益相关者的满意、战略、流程、能力、利益相关者的贡献,这五个模块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每一个模块都

22、是后面一个模块的前提和基础,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每个模块的子模块都有相应的指标体系(财务与非财务性指标、历史与预测性指标等),通过指标体系的计量与评价来达到责任认定和业绩评价的目的。该数据库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以股东价值为取向的单纯财务业绩评价,走向一种以利益相关者价值为取向的战略业绩评价,不仅是对业绩的评价,也是对实现公司目标的战略实施过程的评价和公司流程运作能力的评价,更能满足企业在战略管理环境下实现战略目标、改进公司流程、提高企业运作能力的需求,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参考文献 1张涛,文新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2杜胜利.企业经营业绩评价M.经济

23、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五版;3孙永风.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综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4袁智慧,陈险峰.中外企业绩效评价历程及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2003,(20):10-15;5张斌.论新环境下我国企业业绩的评价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6孟建民.中国企业绩效评价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5月版;7于永吉.企业经营分析与绩效评价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年9月版;8张蕊.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4月版;9王忠.我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时报,2005(05):20-23;10萧鸣政.绩效考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