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94343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内容提要:本文在考释敦煌、吐鲁番两地所出开元礼残片的基础上,对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开元礼是汉魏以来五礼的规范和,是礼的一般性原则规定,在唐代受到礼经一样的尊崇,其与仪注之间是体、用关系,二者不能完全等同。尽管开元礼中一些礼仪如“养老礼”在唐代并未推行,但它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在唐代中后期是得到遵循的,而且对当时的国家礼仪生活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讲,开元礼在唐代是基本得到行用的。关键词:开元礼残片   开元礼   性质   行用 众所周知

2、,中国自古以来即号称礼仪之邦,一部二百卷的通典,仅礼典部分就达一百卷,占了全书的一半,可谓真实写照。成书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的大唐开元礼(以下简称开元礼),是古代礼制的集大成者,它上承先秦汉魏,下启赵宋,在中国古代礼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迄今为止,中外学术界对唐礼及开元礼的研究业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1,但仍有不少问题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近年来,敦煌吐鲁番文书中开元礼残片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唐礼及开元礼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本文拟在前贤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开元礼的性质和行用等问题进行若干粗浅探讨,不当之处,尚望方家不吝赐教。 一、敦煌吐鲁番所出开元礼残片考释荣新江教

3、授在2003年发表的唐写本中唐律唐礼及他一文中2,首次披露了一件国家所藏敦煌文书、编号为周字七A号的开元礼残片。该文书前后缺,存11行,楷书,书法工整秀丽,兹引录荣先生录文如下:(前缺)1 太祝入奠版于神坐出还罇所2 皇帝拜讫乐止太常卿引3 皇帝诣4 高祖罇彝所执罇者举幂侍中取爵于坫进5 皇帝受爵侍中赞酌汎齊讫大明之舞作太常卿引6 皇帝进7 高祖神坐前北向跪奠爵少东俛伏兴太常卿又引8 皇帝出取爵于坫酌醴齊讫太常卿引9 皇帝入诣神坐前北向跪奠爵少西讫太10 常卿引11 皇帝出户北向立乐止太祝持版进于(后缺)以上划线部分为原文书所抄文字,未划线部分则为荣先生据光绪十二年洪氏公善堂校刊本开元礼(以下

4、简称刊本) 3所补。荣文指出,文书所抄为开元礼卷三七皇帝时享于太庙中的“馈食”条,并比较了该写本文字与刊本的差异,指出写本中的“罇”,刊本作“尊”;第6行“进”字,刊本作“入诣”;7行“坐”、“向”二字,刊本作“座”、“面”;9行“讫”,刊本作“兴”。译者森部丰先生还补充指出,5行“汎”,刊本作“醴”。需要说明的是,文书中的“坫”字,原录文作“  ”。据大字典(简编本)解释称:“  :坫的讹字。墨子备城门:楼居  。孙诒让闲诂:毕(沅)云:疑坫。”4据荣文所附文书图版,似为“坫”,通典中礼典部分的开元礼纂类俱作“坫”。因此,当以“坫”为是。我们注意到,文书5行所记

5、用酒为“汎齊”,如森部丰先生所指出的,刊本作“醴齊”,若文书比定无误,则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时享于太庙”礼,出现了“汎齊”与“醴齊”两种不同种类的酒。按汎(泛)齊、醴齊与盎齊、醍(缇)齊、沈齊,乃古代五种清浊不同的酒,合称“五齊”5,不同的祭祀人员和祭祀场合,多用不同的酒类6,如开元礼卷三七皇帝时享于太庙记:皇帝亲祭,统一使用“醴齊”,亚献太尉、终献光禄卿则统一使用“盎齊”;卷三八时享于太庙有司摄事则记:初献太尉用“醴齊”,亚献太常卿、终献光禄卿用“盎齊”;卷三九皇帝祫享于太庙记:皇帝用“汎齊”,太尉用“醴齊”,光禄卿用“盎齊”。据此,上揭文书不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种类的酒。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们再

6、次对文书所记进行了认真的比对和核查,结果发现,该写本所记应为开元礼卷三九皇帝祫享于太庙中的“馈食”条,今重新复原文书内容如下:1 太祝进奠版于神坐还罇所2 皇帝拜讫曲终乐止太常卿引3 皇帝诣4 高祖罇彝所执罇者举幂侍中取爵于坫进5 皇帝受爵侍中赞酌汎齊讫大明之舞作太常卿引6 皇帝进7 高祖神坐前北向跪奠爵少东俛伏兴太常卿又引8 皇帝取爵于坫酌汎齊讫太常卿引9 皇帝进神坐前北向跪奠爵少西讫太10 常卿引11 皇帝少退北向立乐止太祝持版进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刊本卷三九并无此段文字,此处文书的复原主要是依据开元礼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四库本)7。按刊本、四库本开元礼记朝廷有事于太庙,不管是皇帝亲

7、祭,还是“有司摄事”,其所祭对象依次皆为献祖、懿祖、太祖、代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九位,如卷三七皇帝时享于太庙、卷三八时享于太庙有司摄事、卷四祫享于太庙有司摄事、卷四一皇帝禘享于太庙、卷四二禘享于太庙有司摄事、卷六皇帝巡狩告于太庙、卷六一巡狩告于太庙有司摄事等,惟独刊本卷三九皇帝祫享于太庙”馈食”条缺了有关高祖、太宗的祭仪,而同卷“陈设”条、“晨裸”条都有高祖、太宗的相关记载。因此,可以肯定的说,刊本卷三九皇帝祫享于太庙“馈食”条脱漏了有关高祖、太宗的祭仪。如荣文所指出的,写本“坐”、“罇”,四库本作“座”、“尊”。此外,写本7行“太常卿又引”,四库本作“太常引”,当有脱漏;写本9行

8、“讫”,四库本作“兴”,此外则无差异,相较刊本、四库本卷三七皇帝时享于太庙“馈食”条而言,写本的差异更大,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写本所抄应为开元礼卷三九皇帝祫享于太庙“馈食”条。荣新江教授指出,文书严格按照唐令所规定的平阙式书写,表明其为官文书无疑,又根据抄本的书式,指出文书的年代属初盛唐时期。这一看法值得重视。不过,开元礼毕竟成书于开元二十年,此时已属盛唐时期,而敦煌所出开元礼残片只能写于开元二十年之后,因此,把该写本的年代订于盛唐时代,当较为妥当。就在荣文发表的同一年即2003年,学界期盼已久的由小田义久教授主编的大谷文书集成(以下简称集成)第三卷也由日本法藏馆公开出版了。是书公布了不少新,

9、而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大谷4922号和8113号两件文书,4922号前后缺,下部残,仅存3行数字,有大小两种字体,书法为楷书,工整秀丽,兹先录文如下8:1 大唐开元2       时3         (后缺)上揭文书虽仅残存四五字,但小田义久先生以其整理和研究大谷文书的数十年功力,敏锐地判断出其属开元礼残片,认为所抄内容为开元礼卷三八时享于太庙有司摄事:1 大唐开元礼卷第三十八2       时享于太庙有

10、司摄事3       小田先生的这一揭示非常重要,因为与该残片书法相同的大谷8113号,亦属开元礼残片,足以证明小田先生对文书性质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详后),从而表明敦煌和吐鲁番两地都出有开元礼写本残片,其意义非同小可。不过,开元礼中,以“时”字起头的条目除卷三八外,还有卷六五“时旱祈于太庙时旱祈于太社”9、卷六六“时旱祈岳镇于北郊(报祠礼同)”10、卷六七“时旱就祈岳镇海渎  久雨禜国门”等。又文书第3行首字残剩笔画颇像“土”字,且此字所抄位置与第2行首字“时”并列,可以推断,3行所抄内容应为另一条目。而上述开元礼条目以“时”字起头诸卷中,只有卷六五与文书所抄较为吻合,因为该卷第二个条目首字亦为“时”字,文书第3行残剩笔画极有可能就是“時”字的右上半部,据此,文书可大致复原如下:1 大唐开元礼卷第六十五    吉礼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