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油库数质量管理成品油销售质量管理 数量管理 炼油厂成品油数质量管理手册.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1005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品油油库数质量管理成品油销售质量管理 数量管理 炼油厂成品油数质量管理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品油油库数质量管理成品油销售质量管理 数量管理 炼油厂成品油数质量管理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品油油库数质量管理成品油销售质量管理 数量管理 炼油厂成品油数质量管理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品油油库数质量管理成品油销售质量管理 数量管理 炼油厂成品油数质量管理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品油油库数质量管理成品油销售质量管理 数量管理 炼油厂成品油数质量管理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品油油库数质量管理成品油销售质量管理 数量管理 炼油厂成品油数质量管理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品油油库数质量管理成品油销售质量管理 数量管理 炼油厂成品油数质量管理手册.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品油油库数质量管理第一节计量管理4.1.1 计量管理原则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按照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公司下发的成品油计量管理规范,建立计量量值溯源体系;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计量检测手段,保证计量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开展成品油计量方法、手段、准确度等方面的研究;及时准确地确定成品油生产和经营各环节中油品的数量和损耗情况。4.1.2 计量人员管理交接计量员是指经考核合格,持有交接计量员证件,从事原油、天然气、轻烃、成品油和石油化工产品贸易计量或地区公司间交接计量的操作员和化验员。人员配备:通槽点油库应配备3名以上计量员(其中专职计量至少一名),并

2、持证上岗,库容和吞吐量较大的油库应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计量人员,保证每次作业不少于2人,非通槽点油库应配备2名专兼职计量员,并持证上岗。计量员队伍应保持相对稳定,以确保计量工作正常开展。计量员集中管理的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人数。培训考核:地区公司交接计量员的培训考核,可根据需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自行组织培训考核;2、参加销售公司计量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培训考核;3、委托股份公司有关计量技术机构组织培训考核。交接计量员的发证由销售公司统一管理。4.1.3 计量器具管理1、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合作”的原则,在满足计量器具量值溯源要求的前提下,

3、做到操作简便,经济合理。 2、静态计量器具的配备油库静态人工计量器具配备:量油尺、检水尺、密度计、温度计。辅助器具及材料:取样器、温度计保温盒、玻璃量筒、示油膏、示水膏等。油库静态人工计量器具的配备数量:年吞吐量1万吨以下的油库,应至少配备两套在用器具;年吞吐量1万至5万吨的油库,应至少配备三套在用器具;年吞吐量5万吨以上的油库,应至少配备五套以上在用器具。3、动态计量及衡器计量器具的配备(1)动态计量:容积式流量计用于交接计量时准确度等级应高于或等于0.2级;质量流量计用于交接计量时准确度等级应高于或等于0.2级;速度式流量计用于交接计量时准确度等级应高于或等于0.2级。(2)衡器计量:a)

4、静态轨道衡准确度等级为0.2级或0.5级,详见表1-4-1。表1-4-1 静态轨道衡准确度等级秤 量 m允 差首次和大修后周 期 0 m 500e0.5e1.0e 500e m 2000e1.0e2.0e2000e m 5000e1.5e3.0ee为轨道衡的检定分度值,交接计量用轨道衡的检定分度值为20kg和50kg两种,最大秤量不得大于150t。b)动态称量轨道衡准确度等级为0.2级或0.5级,详见表1-4-2。表1-4-2 动态称量轨道衡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分度值 e0.250kg0.5100kg静态检定允差见表1-4-3表1-4-3 静态检定允差秤量m允 差m = 00.5e0 m 50

5、0e1.0e500e m 2000e2.0e动态检定允差见表1-4-4表1-4-4 动态检定允差秤 量 m允 差0.20.5 m = 00.5e 0 m 500e2.0e500e m 2000e3.0e4.0ec)电子汽车衡准确度等级4、计量器具的检定(1)所有计量器具必须按该检定规程要求的检定周期送指定的政府技术监督部门或授权的检定部门进行检定(详见表1-4-5),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表1-4-5 常用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计量器具种类检定周期(月)检定规程编号量油尺(测深钢卷尺)6JJG398-85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12JJG130-84密度计(工作用玻璃浮计)12JJG42-87容积式流量计

6、6JJG667-97质量流量计贸易结算不超12个月,其它24个月JJG897-95速度式流量计6JJG198-94标准体积管一般为36个月JJG209-93立式金属罐48JJG168-87卧式金属罐48JJG266-96静态轨道衡6JJG142-87JJG781-92动态称量轨道衡12JJG234-90(以上检定规程应为最新有效版本。) (2)在线检定的计量器具应在该器具使用周期终止前一个月向检定机关申请检定。5、计量器具的管理(1)油库应建立计量器具台账,格式详见附表13:计量器具台账(样表);(2)计量器具在购置、检定后应逐品种逐页逐项分别登记造册;(3)对在用器具、非在用器具及破损器具应

7、在备注栏中标明;(4)所有计量器具(检测器具)应设专箱(柜)保管,器具使用后要擦试干净后入箱(柜)妥善保管。4.1.4 进销存计量管理1、铁路收发计量铁路收发以铁路栈桥为计量交界界面,发货方计量操作,收货方计量监护,计量数据共享,具体操作按照销售公司计量管理规范的规定执行。(1)以铁路罐车计量交接,双方应采用静态容积法进行计量交接。铁路罐车车况应良好,罐车必须经过检定,容积表应在有效期内。(2)以流量计动态装车计量时,流量计必须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计量站或省级以上计量检测机构在线实液检定合格,系统不确定度优于0.35%。当交接数量以流量计为准时,装车定耗由供方承担。当流量计系统出现故障或达不到交接

8、计量要求时,以铁路罐车人工计量数为准。(3)以轨道衡计量时,静态轨道衡计量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动态轨道衡计量应保证罐车以低于15km/h的速度匀速通过轨道衡。轨道衡应经有资质的机构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2、水运收发计量水运油品收发计量交接包括起运港计量交接和目的港计量交接。在起运港交接,发货方采用油罐或流量计计量向承运方交接,船舱计量作为核查;在目的港交接,以目的港油库油罐计量数据进行交接,船舱计量作为核查。(1)以油罐计量进行计量交接时,交接计量油罐必须经省级以上技术监督局授权委托或股份公司指定的计量检测机构检定,检定容积表与检定证书必须在有效期内。(2)采用流量计装船计量时,以流量计仪表数

9、为准,发货方与承运方共同监督计量。流量计须经省级以上技术监督局授权委托、股份公司指定的计量检测机构在线实液检定合格,系统不确定度优于0.35%。当流量计出现故障时,应以油罐计量数据为准。(3)发货方承担装船定额损耗。发货量为岸罐量(或流量计表量、考虑空气浮力修正)扣除装船定额损耗的数量。3、公路收发计量(1)采用流量计交接计量时,以流量计发油前后仪表读数为准。采用流量计交接计量发油,管线和流量计须处于充满油状态,方可进行计量交接。交接用流量计必须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检定期内,系统不确定度优于0.35;(2)采用人工计量交接时,以汽车罐车静态容积计量数为主。用于计量交接的汽车罐车,必须持有效期内,

10、由地市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或其授权的技术机构)检定的检定证书及容积表。用于人工计量的停车场地,必须坚实平整,坡度不大于5/1000;(3)用地衡作计量交接时,采用驾驶员下车称重方法。地衡称重时油品重量按:M=M重-M空计算。式中:M重-装油后罐车重量 M空-装油前空车重量采用地衡交接计量时,地衡必须有在有效检定期内、由地市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合格的检定证书。4、管道收发计量管输油品采用流量计计量交接,以流量计下游的法兰为交接界面,采用油罐计量交接,以计量交接油罐为交接界面。(1)采用流量计交接计量时,以流量计发油前后仪表读数为准。采用流量计交接计量发油,管线和流量计须处于充满油状态,方可进行

11、计量交接。交接计量流量计必须在线实液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检定期内,系统不确定度优于0.35%。流量计出现故障时以油罐计量进行交接;(2)采用油罐计量交接时,应以收发双方认可的油罐计量数为准。交接计量油罐须经国家授权的专业计量站或省级以上计量检测机构(或其授权的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方可使用,检定容积表及检定证书须在有效期内。5、油品收发计量管理(1)油库在油品起运后,及时向收货方电告发运油品发货单位、品名、牌号、车(船)号、数量、质量等。(2)在车(船)到达油库时,应根据发货方电告或车站通知,认真核对车(船)号、表号、品名、牌号、运单号、发货单位、装载数量,检查车体状况、铅封情况。并做好计量准备。

12、(3)达到稳油时间后,按规定进行油高(汽车罐车用丁字尺测空高)、水高、油温测量,并取样测密度,做好进货验收计量记录。(4)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确认无疑后通知接卸。如发现有超溢耗时,组织复测和索赔。(5)油库卸油后,填写商品收货(入库)凭证(格式详见附表14),办理入库手续。(6)油罐收油前后均需计量,当卸油管线存油量有变化时,还应同时计算管线存油量。收油后,应填写动转前后油库库存油品计量登记表(格式详见附表15)。(7)收油作业时,计量员应在现场监视收油高度,以掌握收油速度,控制收油在安全高度之内,防止溢油事故发生。 (8)动转罐库存计量。对收发作业油罐进行动转前后两次计量,计算出动转量,

13、并与收发计量数据核对,计算出装车(卸车)损耗,输转损耗和灌装损耗。(9)非动转油罐每三日计量一次,对于卧式小油罐较多的油库,非动转卧式油罐也应至少每五日计量一次。6、库存盘点管理库存盘点是对一个时期油品经营、库存情况进行全面清点,确定库存油品实际数量,核实油品溢耗数量。库存油品盘点计量每月进行一次。盘点时间与财务商品账结账时间相一致。由主管经理、业务、财务、仓储、计量等相关人员共同进行。(1)盘点时应全面逐罐测量,按品种计算实际存量;(2)测试项目齐全。油水总高、水高、油温、按规定取样测密度,计算净油体积、油品重量;(3)非动转油罐盘点计量应尽量在内外温差趋于平衡时进行;(4)库存商品盘点计量

14、时应停止收发作业; 盘点计量后,计算实际库存量,填写盘点计量记录。油库各种油品计量记录(计量记录、付油记录、对账记录)、报表(收发存日报表、库存商品盘点表)、凭证(入库凭单、调拨凭单、内用油提货单)是账务管理基础,记账依据。因此要求数据真实、项目齐全,数字清晰、填制人签章。7、库存帐物管理 库存商品账务按业务特点分别设置油品保管总账、库存保管账、散装油品计量保管账。 (1)油品保管总账记账凭证是以入库凭单和付油日报表作为记账依据,入库以实收数据为保管入库量。保管总账可根据各地实际定期记载; (2)库存保管账:油库按每天购进油品入库凭单,加油站则以每天油品调拨单作入库凭证,出库则以当天付出油品日

15、报表为记账依据。库存保管账要做到日清,一天一记; (3)散装油品计量保管账记账依据:对无收发作业的油罐,油品计量出现数据变化时,其记账依据为非动转油罐计量记录;油罐收油时,除按动转前后计量记录计算动转量外,还应以入库凭证实收量或库内油品转移(移罐)输出罐输转量为依据,并以此计算泵卸损耗或输转损耗;油罐付油时,应按发油罐营业开始与截止时计量数据计算发油动转量,同时按付油日报表付出总量或库内油品转移(移罐)输出罐输转量为记账依据。(4)散装油品计量保管账要反映各个溢耗环节,账面数据要平衡,记账格式必须有日清、月结、累计。记账日期以实际发生日期为准。 (5)各种油品计量记录(计量记录、付油记录、对账

16、记录)、报表(收发存日报表、库存商品盘点表)、凭证(入库凭单、调拨凭单、内用油提货单)是账务管理基础,记账依据。要求数据真实、项目齐全,数字清晰、填制人签章。 (6)对于内部用油、业务往来用油应在每月盘点日汇总,适时核销,不允许跨年度处理。 (7)库存保管账应归档存查,保管期不少于5年。各种凭证、记录应分类装订整理归档存查。 8、油品损耗管理成品油损耗的按照按照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公司销售企业成品油损耗管理暂行规范的要求执行,应遵循以下原则:(1)损耗应按运输损耗、油库保管损耗和零售损耗三个环节进行归集确认,不得随意改变损耗发生环节,不得将各环节损耗汇总确认处理。(2)对实际发

17、生的损耗应严格按照损耗确认的标准,分定额内、超定额和非常损失(由于不可抗力发生的意外损失,如自然灾害等。)进行确认,不得随意混淆处理。(3)各环节发生的溢余和损耗应单独确认和处理,不得将溢余和损耗互相抵销后处理。(4)成品油运输损耗应按批次确认处理;油库保管损耗、零售损耗应按月确认并处理,确有原因不能按月处理的,一季度必须处理一次。当年的损耗必须在年终决算前处理完毕。(5)运输损耗按批次单价确认损耗金额,油库保管损耗和零售损耗按油库当前库存加权平均单价确认损耗金额。损耗按其产生的原因分为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蒸发损耗是指在气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储存、输转等作业或按规定的方法

18、零售时,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汽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残漏损耗是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的粘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净和难以避免的洒滴、微量渗漏而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损耗按流转环节分为保管损耗(包括储存损耗、输转损耗、灌桶损耗、装车损耗和卸车损耗)、运输损耗(包括铁路运输损耗、公路运输损耗和水上运输损耗)和零售损耗。(1)各油库应根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公司成品油计量管理规范的规定进行管理,按作业环节建立健全损耗登记统计记录、报表和溢耗审批制度,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降低损耗。(2)损耗处理,必须实事求是,有依据,有凭证,不得弄虚作假。出库前的一切损耗,由经营

19、单位负担,不得转嫁给用户和其他单位。中转代管油品,在运输、保管、收发环节中发生的一切定额损耗,均由委托方负担。(3)运输溢耗处理,收货方负担定额损耗,发货方承受溢余,责任方负担损耗。(4)保管损耗应根据储存、输转、装卸等作业环节分项统计,按月计算与申报。填报散装油品保管损耗(溢余)处理凭证(格式详见附表16)。4.1.5 计量纠纷处理计量纠纷调解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在计量纠纷原因没有确认之前,交接双方应按约定规定的方式进行正常结算1、计量纠纷应在纠纷发生10日内,向有关计量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明确表述的内容包括:(1)申请调解单位名称;(2)纠纷所涉及到的单位和部门名称;

20、(3)油、气或物料名称;(4)合同规定的计量方式;(5)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 (6)计量现场状况及相关原始记录、票据、证据、技术资料等;(7)申请调解单位意见(盖章)。计量主管部门收到申请调解单位的书面申请后,组成相应的调解小组,对计量纠纷双方的计量设施及相关系统进行调查和取证,通过现场调查取证和计量数据分析,确认差量原因,对纠纷双方进行调节,提出处理意见。计量主管部门按照调查报告和处理建议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裁决,裁决结果以书面形式下发纠纷双方。第二节 质量管理 4.2.1 质量管理原则贯彻质量至上理念,坚持源头把关、过程控制,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完善体系、持续改进,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服务用

21、户、追求卓越的原则,建立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责任,提高质量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4.2.2 化验室管理油库必须设置油库化验室,并按照技术标准和订货合同的技术条件以及油库油品质量检验计划,对本油库所接收或发出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对所提供的分析检验数据负责。油库主任是油库质量管理第一负责人,对油库储存销售的油品质量负全面责任。1、化验人员管理油库须建立化验人员上岗资格制度,对没有取得操作资格证的检验人员不能上岗,应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考核,并建立油品化验员台帐。油库化验室所有从事质量检验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只有持有销售分公司颁发的化验员证件者,才能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单、

22、产品合格证(格式详见附表17、附表18)。2、化验设备管理油库化验室要按照成品油库建设标准设计及销售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规定规定配备常规的分析化验设备,化验设备必须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建立化验设备运行台账。油库化验室所有化验设备、检验用器具和仪器、仪表等必须按检定标准(规程)进行周期检定和校准,并附有检定合格证和合格标识,标明检定日期和有效期等。油库化验室所有检验仪器设备、器具都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和校准。采用绿色-“合格”、黄色-“准用”、红色-“停用”等标志进行管理,经过检定的量具必须使用修正值。3、化验制度管理。化验室须建立健全化验员岗位责任制,作业指导书、安全管理制度、

23、仪器管理制度、化学试剂、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等管理制度,对标准溶液应按试剂配制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进行配置和标定,并做好记录,建立发放台帐。所用的容器应标识清楚,有准确的名称、浓度(纯度)、配制日期和有效期限等。检验分析用水、试剂和基准物质等应符合分析方法标准的要求。化验室应建立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档案并及时更新。有条件的应积极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建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等管理文件等,取得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证书。4、化验分析管理。检验分析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做到“三及时”(采样及时、分析及时、报结果及时)、“五准确”(采样准确、基准准确、分析

24、准确、计算准确、结果准确)和“三级检查”(自检、互检、班长检查)。检验结果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和分析方法要求进行检验和数据修约后填报,检验结果报告单(原始记录)的格式及内容应按照实验室认证、认可的标准要求。化验室应按有关标准对所收、发的产品留样,对留样进行封存并妥善保管,留样封存标签必须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牌号、样品编号、采样地点(罐、车、船、船仓号)、采样时间、采样人签名等。4.2.3 出入库油品检验1、入库必检项目(1)车用汽油:馏程、机械杂质及水分、铜片腐蚀、烯烃含量、硫含量、博士试验;(2)车用乙醇汽油组分油:馏程、机械杂质、铜片腐蚀、烯烃含量、硫含量、博士试验、水分;(3)变性燃料乙

25、醇:外观、水分;(4)溶剂油:馏程、芳烃含量(橡胶工业用溶剂油增测油渍,油漆工业用溶剂油增测闭口闪点);(5)煤油:馏程、闭口闪点、色度;(6)轻柴油:色度、铜片腐蚀、馏程、闪点、凝固点、冷滤点、机械杂质及水分、硫含量;(7)其它产品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入库必检项目。2、出库必检项目(1)车用汽油:外观(颜色、水杂等)、馏程(不动转罐储存二十天以上,增测实际胶质);(2)车用乙醇汽油:每天所发首车和组分油、变性燃料乙醇换罐后所装的首车要测馏程、机械杂质、铜片腐蚀、烯烃含量、硫含量、博士试验、水分(上、中、下分别测定)、乙醇含量(上、中、下分别测定);(3)溶剂油:馏程;(4)煤油:外观(颜色、水

26、杂等)、闭口闪点;(5)轻柴油:外观(颜色、水杂等)、闭口闪点、色度;(6)其它产品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验项目。4.2.4 质量交接管理1、交接采样管理(1)接卸整装油品,对同品种牌号油品采取组合样检验,按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标准执行。如出现问题,应逐件采样,查明原因;(2)管道输送在输送前对输出油罐进行采样;(3)储存油品对每个品种牌号进行采样;(4)出库油品对输出油罐进行采样;(5)油样保留期限:轻油三个月,润滑油六个月;(6)油样必须贮存在阴凉、干燥、安全避光的暗室内;贮存期间应保持签封完好无损。2、油品出厂质量交接(1)铁路运输,以出厂铁路油罐车为交接界面;(2)公路

27、运输,以装车鹤管(管线)出口为交接界面;(3)水路运输,以发货方发油罐或流量计的下游出口法兰为交接界面;(4)管输,以流量计下游出口法兰为交接界面;不以流量计交接时,以双方认可的油罐为交接界面。3、与客户的质量交接(1)铁路运输,以收货方油库栈桥的铁路油罐车为交接界面;(2)公路运输,以到达收货方油库或加油站的汽车槽车为交接界面;(3)水路运输,以到达目的港的船舱为交接界面;(4)管输,以流量计下游出口法兰为交接界面,不以流量计方式交接时,以双方认可的油罐为交接界面。4、质量交接内容(1)油品质量合格证交接;(2)运输工具检验;(3)油品封样、留样;(4)铁路、公路油罐车施封。4.2.5 进销

28、存质量管理1、入库油品质量管理(1)无论从何单位购进的油品,都应签订有关油品质量的协议书并按照规定的规格标准进行验收,杜绝调入淘汰产品和不合格产品。(2)槽车到达油库后,经检查铅封完好,车号、油品名称、牌号、合格证与发货电报相符者,经检验合格,方能卸车,发现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及时做好记录,并与发货方取得联系,研究处理办法。盛装接卸油品的储罐必须经认真检验合格后方可装油。(3)要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切实做到“三不收”,即无质量合格证不收,质量不合格的不收,铅封不完整不收。对于无法辩认品种牌号或质量不合格的,应做好记录,及时与发货方取得联系,协商处理办法。(4)用新投入运行的储运设施接卸油品时

29、,应按有关规定清洗干净。遇有雨、雪、大风沙尘天气应暂停接卸,防止水、沙浸入油内。2、储存油品质量管理(1)散装同品名不同规格和同品名同规格的含不同添加剂和不含添加剂的油品都要分罐储存;(2)油库必须建立“油品质量档案”,记载油品质量变化情况;(3)根据实际情况,每三至五年清洗一次油罐,建立储油罐清洗记录;(格式详见附表19)(4)储存油品质量检验周期:汽油和柴油3个月;煤油、120#、200#溶剂油、润滑油、脂:6个月;对油品质量有疑异时,及时检验。(5)定期设法排除罐底积水。3、出库油品质量管理(1)签发检验单时,要以自测数据为主,不能自测的项目,可抄录炼厂的有关数据。对直拔油品,油库要保存

30、质量合格证(炼厂出具),并留足样品备查;(2)油品发运必须严格执行“四不发”规定,即油品不合格的不发;装载容器技术不符合要求、不清洁的不发;无质量检验合格证的不发;铅封不完全不发;(3)铁路油罐车发运油品,必须附有随车质量检验合格证。同品种同牌号油品的龙车不少于三个(首、尾、中各一个)。每个到站不少于2个,单车一个;(4)对用户自备的提油容器,要建立检验制度,发现脏、漏者不予灌装;(5)认真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性质不稳定的油品,应尽量缩短储存期。4.2.6 质量事故处理凡因违章作业、误操作、分析差错、容器管线不洁、产品混串等原因,造成所销售的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合同协议的质量要求)或降级降价的

31、,以及用户因产品质量问题要求退货或赔偿、对用户造成经济损失或被媒体曝光、质量监督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等,均属质量事故。质量事故按区域分为内部质量事故和外部质量事故。按事故影响程度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一般质量事故是指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不含100万元)以下的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是指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或由于质量问题被国家级新闻媒体曝光、经股份公司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或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确认质量不合格,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质量事故。对发生的油品质量事故,应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对隐瞒不报者,予以严肃处理,填写质量事故报告书(格式详见附表20)。质量事故的处理应本着“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的原则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