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资料汇总)某印刷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样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1153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部资料汇总)某印刷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全部资料汇总)某印刷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全部资料汇总)某印刷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全部资料汇总)某印刷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全部资料汇总)某印刷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部资料汇总)某印刷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部资料汇总)某印刷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样本.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目的对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确保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2.0适用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资料和磁盘、光盘内的文件等。3.0职责3.1管理代表负责审核、总经理负责批准质量手册;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程序文件、作业规范的编写,管理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3.3人事部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的归口管理部门。4.0程序4.1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4.1.1本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分为:1)第一层次:质量手册2)第二层次:程序文件3)第三层次:作业规范和其它文件作业规范,包括管理标准(各种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规范、技术标准(国家或行业标准)、部门

2、的相关记录等;其它质量文件:针对特定要求、合同或项目编制的质量计划等,目的是为了适应其特有的活动方式。4.1.2管理者代表依照ISO9001:2000标准要求,及本公司的具体情况,责成人事部负责组织编写质量手册,总经理批准发布;4.1.3管理代表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需要,编制文件总览表,各部门依据文件总览表编写本部门的质量体系文件,总经理批准。4.1.4文件编号:1)质量手册质量手册的编号为QCQM。其中QC为“七彩”之意(以下皆同),QM为质量手册代号,紧跟QM后面的是三个数字表示文件编号。2)程序文件程序文件的编号为QCQP。其中QP为程序文件代号,紧跟QP后面的三个数字表示该程序文件的

3、流水编号。3)规范文件规范文件的编号为QCQW-,其中QW为规范文件代号,紧跟QW后面的三个数字表示该规范的流水编号。4)记录记录的编号为QCQR,其中QR为记录代号,紧跟QR后面的三个数字表示该记录的流水编号。4.3文件发放与回收4.3.1人事部负责依据每份文件首页中规定的发放范围,将该文件发放到各指定部门。质量手册的发放按手册发放范围执行。发放时,经手人和接收人员应在文件收发、回收记录上签收;4.3.2发放受控文件时,发放人员应在文件上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并注明受控编号,更改时予以更新,发放非受控文件时,发放时既没有印章也不进行编号,更改时不予更新;4.3.3因破损而重新领用新文件,分发

4、号不变,并收回相应旧文件,因丢失而给予补发,应给予相应的分发号,发放的部门做好相应的收发记录;4.3.4如非首次发放,发放文件人员在发放有效版本时,同时收回作废文件,接收人员在文件收发记录回收上签收。4.4文件更改4.4.1质量手册需要修改时,由管理代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由管理代表组织更改;4.4.2其它文件需要更改时,由修改部门或个人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由原审批人负责审批,修改后报总经理审批后由原部门执行修改;4.4.3所有修改的原文件必须由办公室统一收回,以确保有效文件的唯一性。办公室需及时更新文件总览表,以保证所有文件均为最新版次。4.5文件保存、作废与销毁4.5.1文件

5、保存a.文件必须存放在干燥、安全的地方;b.受控文件的原件,由办公室保存;c.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画乱改,不准私自外借,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e.对于储存在电脑内的文件,属于受控版本的文件,需以加密的方式存盘保存,并做好备份。4.5.2文件作废与销毁a.所有的失效文件各相关部门负责及时交到办公室,并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回收人在回收的作废文件上加盖“作废文件”印章进行标识,防止非预期使用;b.因某种原因需保留已作废的文件,应加注保留资料标识,加盖“保留文件”印章进行标识,并分开存放;c.无保留价值的作废文件,需要销毁,由办公室填写文件销毁记录,经总经理批准后负责销毁。4.5.3文件借阅、

6、复制 借阅或复制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应填写文件借阅/复制记录,由管理代表批准后,方能借阅、复制。复制受控文件必须由办公室承办人执行。4.6外来文件管理4.6.1凡属政府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客户、供方、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本公司所发公文、文件、通知、客户图纸、标准、其它信息,统称为“外来文件”;接收部门均依照以下规定对外来文件进行管理,并登录于外来文件控制清单表。4.6.2收到外来文件的部门,需识别其适用性,确定需分发的部门,并控制分发以确保其有效,填写文件收发回收记录要求接收部门签收;对外来电子邮件、软盘拷贝的文件、光盘文件,需用杀毒软件对其进行检查确认无病毒后,方可分发使用。4.6.3各部

7、门负责收集相关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由办公室统一编号,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分发到相关部门,同时收回旧版本,并做好文件收发、回收记录。4.7每年在管理评审时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一次评审,由办公室负责提报。需要更改时按本章4.4条款执行。4.8作为质量记录的文件执行记录控制程序规定。5.0相关文件和记录5.1记录控制程序5.2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5.3文件更改申请单 5.4文件总览表 6管理印章式样:6.1受控章式样(红色) 受控文件文件编号:6.2作废章式样(红色)作废文件作废日期: 年 月 日6.3 保留章式样(红色)保留文件保留期限至: 年 月 日1.0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所涵盖

8、的记录进行控制,为证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提供证据。2.0适用范围本公司的所有记录。3.0职责3.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记录归档管理。人事部为记录归口管理部门。4.0程序4.1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各部门的记录并负责归档保管;4.2记录的标识编号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4.3记录填写规范,不得随意涂改。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始数据,应采用单杠划去原始数据,在其右上方写上更改的数据,记录必须签名,记录应用圆珠笔或钢笔填写;4.4记录保存和保护4.4.1人事部制定记录总览表,规定各种记录的名称、使用和保管部门、保管期限;4.4.2各部门填写记录后,每月整理归档记录,并统一归档保管;4.4.3记

9、录按类别及日期顺序存放于干燥的地方,人事部每6个月检查各部门使用记录及管理情况;4.5记录发放、借阅和复制4.5.1各部门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向人事部领用所需的空白记录表格;4.5.2需要借阅或复制记录时,应填写文件借阅/复制记录由记录管理人登记备案;4.5.2 非本公司的人员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不得查阅记录文档。4.6记录的销毁处理记录如超过保管期限,由各部门负责人提出文件销毁申请交管理代表批准后,由授权人员执行销毁,并填写文件销毁记录表中的“销毁情况”;4.7各部门的记录格式由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批,交人事部统一管理;4.8如记录格式需要更改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有关规定。5.

10、0相关文件和记录5.1文件控制程序5.2文件发放、回收记录5.3记录总览表1.0目的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以推动体系实施并达到预定目标。 2.0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活动。3.0职责3.1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计划。3.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编写管理评审报告;3.3各部门负责收集并提供评审所需材料和评审中的所有记录,并对评审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3.4管理者代表负责评审计划的制定并协助总经理做好评审工作。4.0程序4.1管理评审计划4.1.1管理评审周期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一般在本年度内审后进行

11、。在特殊情况下,如组织机构、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重大的质量事故和严重的顾客投诉、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可召集临时会议;4.1.2管理者代表在每次管理评审前一星期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总经理批准,计划内容包括:a.评审时间b.评审目的c.评审范围d.参加评审人员e.评审依据f.评审内容4.2管理评审的输入4.2.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包括内部审核和认证机构审核)的结果;4.2.2顾客满意度的调查结果;4.2.3顾客投诉及其处理情况;4.2.4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4.2.5培训质量评价结果;4.2.6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4.2.7上一次评审

12、所制定的措施的实施情况;4.2.8可能影响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包括外部和内部变化);4.2.9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达成情况;4.2.1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适宜性、有效性;4.2.11过程的控制情况;4.2.12产品质量状况;4.2.13其它方面的改进建议。4.3评审准备4.3.1管理者代表在评审前,编制管理评审计划;4.3.2各部门负责根据评审输入要求,收集准备管理评审资料;4.3.3人事部负责通知参加评审会议人员并分发管理评审计划和有关准备资料。4.4管理评审会议4.4.1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输入做出评价;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认责任人和

13、时间。4.5管理评审输出4.5.1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质量方针、组织机构、过程控制方面的评价;4.5.2对产品符合要求进行评价和资源的需求。4.6会议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依据管理评审的输出要求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交总经理批准后,分发至各相关部门。上次管理评审的输出可以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4.7管理者代表负责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跟踪、验证。4.8管理评审的相关记录由管理者代表按记录控制程序保管。5.0相关文件及记录5.1内部审核程序5.2纠正和预防管制程序5.3文件管制程序5.4记录管制程序5.5管理评审计划5.6管理评审报告1.0目的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有关人

14、员所必须的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培训以满足能力要求。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所有人员。3.0职责3.1人事部负责汇编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编制年度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3.2人事部会同各部门组织进行培训,及培训记录、档案的管理工作。4.0程序4.1对承担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责人员应规定其能力,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考虑;4.2管理者代表依据本公司的特性,组织各部门编制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并经总经理批准,交由人事部汇编后,各部门执行;4.3各部门主管每年年初根据公司发展状况、销售状况等,提报本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规划,交人事部统一汇整,编

15、制全公司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呈总经理批准后按计划进行招聘。4.4部门负责人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4.4.1高中以上学历,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技术职称;4.4.2受过本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4.4.3具备在本行业3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历。4.5培训规划4.5.1各部门主管每年年初根据部门人力培训需求、专业范畴等,提报本部门的职工培训需求,交人事部统一汇整编制成年度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由人事部组织实施;4.5.2培训可采取函授、课题讲座、案例研究、内部讲师培训法、外请咨询或专业机构人员培训法等多种形式进行。4.5.3人事部负责公司介绍、质量方针、目标、顾客意识、服务意识、ISO9001标准等基本知识培

16、训,并负责考核和评估培训效果;4.5.4业务部、质检组、生产部等负责各自部门内人员岗位、技能、质量意识、改进意识等内容的培训,必要时需聘请外部教师进行,并采用考试或考核等评估培训效果。4.6新员工的培训新员工进入本公司,在上岗一个月内必须参加岗前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4.6.1由人事部负责岗前基础培训,包括:A.相关质量意识、顾客意识、法律常识,ISO9001:2000标准基础知识等内容;B.公司的质量手册,公司历史及发展,公司文化建设,公司规章制度等内容;C.企业精神、团队精神、质量意识、顾客意识的灌输。 4.6.2岗位业务技能培训岗位业务技能培训由所在岗位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训

17、练内容包括:岗位相关作业文件、注意事项、相关设备操作规程、现场实际作业及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变的措施等培训内容。4.6.3通过教育和培训,使新进员工意识到:所在岗位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以及可能产生的质量事故;按质量文件操作的重要性及不按文件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个人工作改进可能为公司带来的效益,使员工清楚所在岗位工作的重要性;质量方针的具体含义和如何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等方面。4.6.4转岗员工培训 由于工作需要或因能力不适应而转岗的员工,在到达新岗位之前应进行岗前培训。4641应培训:岗位作业指导书、岗位的有关工艺文件、设备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知识。4642由所在部门的领导安排培训教师及培训时间。

18、4643培训完毕后要进行效果评价:考试、现场考核。由部门领导考核并保持记录。4.7在职职工的培训由职工所在部门负责实施。包括:产品质量的提升、岗位业务技能的提高。4.8在职管理人员的培训4.8.1人力资源管理、电脑知识的培训、档案的管理。4.8.2市场营销、经济学、管理学、领导科学、领导艺术等。4.9在职检验人员的培训4.9.1参加产品知识、质量管理、检验手法等培训;4.9.2检验能力提升(如:检验方法、检验手段、统计技术)等培训。4.10内部审核人员的培训:4.10.1 ISO 9001:2000基础知识、审核知识培训;4.10.2由外部培训机构或认证咨询机构进行培训,发相应内审员证书。4.

19、11特殊工作人员的培训电工等需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以上4.9-4.11中提及的所有人员,在上岗前必须实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4.12依据年度培训计划,人事部会同各部门安排培训老师具体进行培训,培训方法有如下几种:4.12.1 课堂教授法:由较高业务能力的员工及经营者为公司内部讲师或外聘讲师授课。其中公司内部培训教师的资格要求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具备比受训人员更高的、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技术职称;B或受过相关的职业培训、或具备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4.12.2 问题讲座法围绕某一问题由参加者自由讨论,各抒己见,达到提高认识的目的,用于领导层以上的教育。4.12.3 事例研究法以实际的事

20、例为素材,分析背景、原因、发生过程,找出解决办法。4.12.4 模拟训练法用模拟与现场相同的条件、环境、状态,让参加者体验真实现场的条件,练习在实际条件下运用学到的知识。4.12.5 思潮法让参加者在一个完全无拘束的氛围里,毫无顾忌的发表见解,在自由谈论中得到启发。4.12.6 经营练习法让参加者分别作为同行业中的竞争者,向他们提供同样的经营条件和数据,以此为依据自由进行经营决策,以经营的成绩优劣研究决策得失,检查实际运用能力。4.13每次内训完毕后,需由讲师或相关负责人进行评估,评估方式可采用课堂评估、实际操作、试卷问答、心得报告等不同方式进行;也可由各部门负责人现场观察学员反应、培训场所气

21、氛以及培训讲师的水平作培训效果评估,将结果记录于培训记录表的培训效果评估栏。人事部和讲师对培训结果进行检讨,力求不断改进培训质量。4.14各部门主管随时对本部门员工进行现场考核,发现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及时安排补充培训并考核,或在本部门内转换工作岗位,使其具备的能力与从事的工作相适应。4.15每次培训应填写会议/培训签到表及培训记录表,记录培训人员、时间、地点、教师、内容及考核成绩等,培训后将有关记录交人事部存档;人事部将员工培训成绩填入员工培训档案并保管。4.16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员工日常业绩的评价,可随时对本部门的员工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本部门任何工作的员工,报告总经理批准后,采取暂停

22、工作,安排培训。如培训后未能达到要求,可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处置。5.0相关文件和记录5.1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 5.2职工招聘制度5.3全公司人力资源需求计划5.4年度培训计划 5.5员工培训记录表 5.6会议/培训签到表5.7员工培训档案1.0目的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生产和销售所需的设施,识别并管理为实现生产、销售服务等所需的工作环境。2.0适用范围适用于为实现产品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设备和工具、支持性的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3.0职责 3.1人事部对办公所需的设施和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3.2生产部对生产所需的设施和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

23、0程序4.1设施的管理4.1.1本公司为实现产品生产活动所需的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人事部)、设备和工具(包括各种机器设备、动力设备、电脑、打印机等)、支持性服务(水、电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车辆等。 4.1.2设施提供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要求及本公司发展的需要,填写设施配置申请表,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单价(估价)报总经理批准后,由相应部门负责采购;4.1.3设施验收a.采购完成的设施,使用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和验收,并在设施验收单上签名,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内容。设施验收单由使用部门保管;b.验收不合格的设施,使用

24、部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c.使用部门对验收合格的设施(除低值易耗品外)进行编号,建立设施档案,并在设施一览表上登记。4.1.4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a.机修班编制设备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按规定进行操作、保养,且须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每次保养都必须将结果予以记录,详细请参阅各设备的操作规程;b.日常使用遇到无法排除的故障,由使用部门通知机修人员进行检修,并将检修情况记录在相应的设施保养记录上;本公司机修班无法排除的故障,由使用部门填写维修申请单,委托外部机修专家进行检修。4.1.5设施报废a.对无法修复或已无使用价值的设施,由机修班填写设施报废单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核确认,

25、再经总经理批准报废后并交财务,使用部门在设施一览表中注明报废情况;b.对低值易耗的工装、工具、辅具,由使用部门填写设施报废单报部门主管批准,即可报废;c.报废的设施应集中或专门存放,并挂报废牌进行标识。4.2办公环境人事部应识别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所需的办公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业务需要,负责确定并提供办公必须的基础设施,为职员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4.2.1配置适用生产、销售、正常办公的工作场所,并根据需要适当装修;4.2.2配置适用于接待客户的接待室,并根据需要适当装修;4.2.3依照相关国家标准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湿、温度和卫生安全;4.2.4对有特殊商业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或工作

26、区域,应有警示标志并严格限制外来人员的进出。 4.3 车间环境 生产部应识别车间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确定并提供车间必须的基础设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a配置适用的厂房、库房及活动场地,并根据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蚀和潮湿以及防止火灾。b依照相关国家标准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清洁卫生安全的环境。 c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要求。 d确保仓储条件(温、湿度等)满足原材料、成品储存要求。5.0相关文件和记录5.1设施配置申请单5.2设施验收单5.3设施一览表5.4设施维修保养记录表5.5设施报废单5.6维修申请单5.7车间管理制度5.7仓库管理制度1

27、.0目的确保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得到充分识别和加以控制,并实施和保持。客户提供的原材料、半成品、设备、工具的管理与控制。2.0适用范围适用于客户要求的识别,对产品要求的评审。顾客财产的管理。3.0职责3.1业务部负责识别客户的需求与期望,组织有关部门对合同进行评审,并负责评审合同中所需物料、采购的能力。业务部负责客户提供材料(油墨、纸张、设备、工具、技术)的识别、管理,并与客户沟通;3.2质检组负责对合同中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评审;3.3生产部负责对合同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进行评审;3.4分管销售、采购的副总经理负责审批常规合同;3.5总经理负责审批特殊合同。4.0程序4.1客户需求的识别、客户财产

28、的确认业务部负责识别客户对购买产品的需求与期望,客户规定的订货要求及口头订单、电话订单、书面合同等登录在订单总览表中,记录中应明确:4.1.1客户明示的产品要求,包括质量、规格、包装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交货期、运输方式等;4.1.2客户没有明确要求,但预期或规定用途所必须的产品要求。这类隐含的或潜在的要求,为了达到满足的目的,应作出承诺;4.1.3客户虽然没有规定,但国家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规定的要求等。4.1.4在客户提出由其提供原料时,业务部负责与客户签定有关协议,以明确客户材料对构成产品的责任。4.1.5业务部负责对客户的材料进行识别:隔离分区存放、做好标识、登记与保护,发现不适用时报告顾客

29、。4.2对产品要求的评审在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无论是口头订单(包括电话订单)或书面订单,业务部均应充分识别客户要求及本公司对该产品确定的其它要求,并组织相关部门对订单合同中的产品要求进行评审。4.2.1产品要求的评审应在合同签订或口头订单承接之前进行,并确保:a. 准确理解顾客要求,特别是供需双方对订单理解不一致的要求时应达成共识;b. 客户的口头订单(包括电话订单),客户的要求在接受前得到确认;c.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要求(如价格、质量要求)已予以解决;d.业务部根据顾客提供的样板或资料以及核对本公司的设备、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确认是否有能力满足产品要求的业务。4.2.2评审的分

30、类a. 常规合同(本公司定型产品,有现货的,由业务部将产品名称、纸型、规格和数量等转生产部填写生产通知单并双方签名,一式两份,即完成产品要求的评审;没有现货则依4.2.2.b之方式进行评审)b. 特殊合同(常规合同以外的所有销售合同,如需增加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材料、产品需求量超过正常生产能力的合同等);c.对于公司原来固定的顾客的订单在没有变更的情况下不做合同评审。4.2.3业务部针对特殊合同填写合同评审表,并交由生产部、质检组、采购员,各个部门应针对本部门能否满足产品要求进行评审,将结果填写在评审表中的相应栏位;(评审工作应在接到合同评审表后,当天完成)4.2.4经各部门评审后的合同评审表

31、,由业务人员交给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进行审核,如能够满足合同要求,则予以接受。如果不能满足合同要求,业务人员负责与客户进一步协商;4.2.5在评审中,各部门对产品要求中的内容提出异议时,应及时通知业务人员,业务人员负责与客户协商,征求客户书面意见(包括传真),并执行4.2.3的规定;4.2.6业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负责保存生产通知单、合同评审表、合同及其相关文件的留底,包括对于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的解决及评审结果的实现等跟踪措施记录。4.2.7业务部负责组织生产、技术等有关人员对客户提供的原料、设备、工具的评审,并保持记录。记录应指明有权批准的人员。4.3合同的签订和实施4.3.1对产品要求评审完成

32、后,由业务部负责与客户签订合同;4.3.2合同签订后,由业务员根据客户每批实际订货,交由生产部填写生产通知单送至生产车间;4.3.3客户要求时,业务部负责将每批货完成情况与客户沟通。4.4产品要求的变更当产品要求需要变更时,相应的合同、生产通知单、产品评审表等均应得到修改,应把更改要求通知生产部;必要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并对更改内容重新进行评审。4.5业务部负责与客户沟通4.5.1在产品售前及售中,销售业务人员应通过多种渠道,如:广告、展销会等,向客户介绍产品,回答客户的咨询等服务;4.5.2根据需要将合同执行情况随生产的进展反馈给客户,包括客户要求方面的更改,要与公司内部相关部门

33、及客户协调一致;4.5.3产品售出后,要搜集客户的反馈信息,妥善处理客户投诉,以取得客户的持续满意,执行客户满意度与服务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5.0相关文件和记录5.1文件控制程序5.2客户满意度与服务控制程序5.3合同评审表5.4生产通知单5.5定型产品目录5.6订单总览表5.7客户财产登录表1.0目的对采购过程及供方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材料采购和对供方的评价。3.0职责3.1业务部负责采购的人员都必须掌握和熟悉各自分管的原材料的质量标准;3.2业务部组织有关部门对供方进行评价,编制合格供方名录;并对供方的供货业绩进行定期评价,建立供方档案;并

34、负责制定采购计划;3.3质检组负责对采购原材料的进货验证;3.4分管业务部采购的副总经理应掌握和熟悉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负责批准供方调查和评定记录,批准采购计划,并报总经理确认。4.0作业程序4.1对供方进行评价4.1.1业务部根据采购原材料(纸张、油墨、胶片、锌版、瓦楞纸)的质量标准和生产需要,通过对供方供应的原材料的质量、价格、交货期、信用度以及服务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合格的供方,填写供方调查和评定记录表,业务部负责建立并保存这些供方的评定记录和相关证明材料。4.1.2对近年来长期有业务往来的供方,业务部要求其提供必要的书面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可以包括以下的内容:A. 生产控制、质量检验方法B

35、. 质量管理体系情况C. 供方其它顾客的满意程度D. 供方的产品质量、价格、交货能力的情况等E. 随时提供有关原材料的质检报告合格业务部综合评估后,直接报副总经理批准为合格供方,呈总经理确认。4.1.3对于新开发的供方,按下面的流程图进行评价:必要的书面证明材料 填写供方调查和评定记录表要求供方送样检测合格后 由业务部负责人、分管副总经理共同讨论,总经理决定 列入合格供方名录。4.1.4供方原材料如出现质量问题,业务部应向供方发出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如连续两次发出处理单,而进料质量还没有明显的改进,应取消其供货资格,如对本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时,应向其索赔。4.1.5业务部每年对合格供方进行一次跟

36、踪复评,填写供方业绩评定表。评定时按百分制,质量分占60%,交货分占10%,价格分占15%,售后服务分占15%,评定的总分低于80分(或质量分低于55分),应直接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如因某种原因特殊留用的需报总经理批准,但仍要加强进货原材料的验证,并执行4.1.4条款,连续两次评分不合格者,应取消其供货资格。4.2采购4.2.1采购计划A. 业务部依据销售预测、生产计划及原材料库存情况,提前一个月拟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原材料采购计划也可以每季度根据生产和销售预测情况拟定一次,原材料采购计划经副总经理审核后由总经理批准实施采购。(小批量采购计划除外)B. 业务部应针对主要原材料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

37、以采购合同的形式做为供方的供货依据;没有正式合同时,业务部应填写采购单,以采购单的形式做为供方的供货依据;适用时,原材料采购计划也可以直接发给供方做为供方的供货依据。C.对于临时采购的其它原材料,由需求部门填写采购单报部门主管审核,经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由业务部实施采购。4.2.2采购的实施业务部按采购合同或填写好的采购单或原材料采购计划,以传真或其它书面形式向供方发出,实施采购;4.2.3采购大宗原材料或需要大量资金支出时,需报分管副总经理审核、由总经理决定批准后,再实施采购;4.2.4采购文件发出前,业务部采购人员应确认该文件是否是充分及适宜并已经批准。4.3.采购信息(文件)4.3.1采

38、购合同、采购单或原材料采购计划应包括拟采购产品的下述信息:A. 对产品质量要求(可直接引用原材料标准或规范);B. 对产品的验收要求;C. 价格、数量、交货期等要求;D. 适当时还包括:对供方的产品、程序、过程、设备和人员、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要求,如对供方生产过程提出要求,要求供方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委托检测的服务要求等附加条件。4.3.2采购文件包括采购合同、采购单、原材料采购计划等由业务部存档,并予以严格保密。4.4采购产品的验证4.4.1采购原材料的验证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A.业务部初验合格后,再交质检组进行验证,参考过程和产品检验程序作业;B.客户在本公司验证;C.由本公司在供方生产

39、现场验证;D.由顾客在供方生产现场验证;对于后两种情况,业务部应在采购文件中规定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4.4.2验证活动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质检报告等方法;4.4.3顾客的验证不能代表本公司质检组对供方原材料验证的结论,仅作为参考依据。5.0相关文件和记录5.1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2过程和产品检验程序5.3供方调查和评定记录表5.4合格供方名录5.5供方业绩评定表5.6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5.7原材料采购计划5.8采购单5.9采购合同1.0目的为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规定、合同要求,对影响产品质量生产过程的主导因素实行有效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2.0适用

40、范围适用于直接影响本公司产品质量的生产全过程控制。3.0职责 3.1生产部是过程控制和管理部门,负责生产计划、工程单、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生产过程的组织协调和现场管理,并负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 3.2生产部负责生产作业规范文件的编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工艺技术问题;确定关键工序、关键设备、特殊工序。 3.3各车间主任按规定对生产环境卫生进行管理,确保各作业区环境整洁,区域划分清楚,有适当的安全标志,通道畅通,各类物品在定置区域内堆放整齐,并做好相应标识。4.0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见附页)成 品5.0工作程序 5.1生产计划 5.1.1生产部根据生产能力和业务部合同情况及合理库存量

41、,预测每月的生产计划,通知业务部采购准备原料;固定产品(固定顾客每月或固定期所需固定产品)依据总体销售预测数量拟定生产计划。 5.1.2生产部依据预测的生产计划,包含临时性的增加,均由业务部下发每批货的销售合同,生产部依据通知单,协调安排生产计划。 5.2生产前置作业 5.2.1生产部负责传递生产通知单,在生产需要前二个工作日(急件除外)必须提供给生产车间; 5.2.2车间主任接到生产通知单后,安排领料员按需求到仓库领料;保管员按单发料,发料前需对物料进行校核,并填写出库单,由领料员、保管员双方签字认可。 5.2.3原材料运送到车间暂存,操作员工如发现原料有异常现象,必须向本部门主管、质检组反

42、映,并拒绝不合格原材料投入车间生产工序。 5.2.4工作人员进入车间,穿戴安全防护的服装,按公司规定的要求,并保持干净整洁。 5.2.5设备操作人员进入车间后,例行检查设备、仪器是否有异常情况。各岗位人员检查相应作业文件、记录是否齐备,并做好开机前的一切准备工作。5.3生产作业 5.3.1各车间主任按照在使用处的有效文件版本。如:印刷机作业指导书、版房作业指导书、自动裱纸机作业指导书、UV机作业指导书、啤机作业指导书、贴合机作业指导书、包装作业指导书、切纸机作业指导书等等和设备操作规程,要求员工按规定操作。 5.3.2在生产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机器、设备、人员作业状况,保持地面干净整洁,做到安全生

43、产和清洁卫生。 5.3.3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原料、半成品、成品随时进行整理,保持清洁,保持堆放合理有序。生产现场要按5S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规范来进行管理。 5.3.4生产过程中对原料、半成品、成品保持标识清楚,并记录生产批次、数量、日期等;5.3.5生产过程中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防护,避免因防护不当造成不合格,具体执行产品防护控制程序;5.3.6交接班时,上一班人员应将本班生产、质量等情况填写交接单,移交下一班,双方车间主管签名认可后方始交接;临时代班时,也应做好以上交接工作。5.4工序控制 5.4.1一般工序控制 a.投入工序加工的主原料、副原料、半成品都应是检验合格的; b

44、.工序加工应落实工艺纪律,坚持按产品工艺、生产通知单、操作规程生产; c.工序加工应落实执行自检和专人检验制度,工序之间交接应填写转序单; d.工序加工应按生产作业文件规定使用生产设备、监视测量装置,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和监视测量装置的操作规程规定; 5.4.2特殊工序的控制 本公司生产过程没有“特殊工序”。 5.5设备操作、保养和维修5.5.1生产部针对设备编制设备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按规定进行操作、保养,且须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每次保养必须将结果予以记录。5.5.2上班前,操作人员负责打扫和擦拭机器设备,保持清洁无油污;下班前,打扫和擦拭机器设备,需停机时确认是否已关闭电源、开关等;机器故障由

45、机修人员检修。5.5.2日常使用遇到无法排除的故障,由车间主管通知机修人员进行检修,并将检修情况记录在相应的设施维修保养记录上;本公司无法排除的故障,由机修班填写外修申请单,委托外部机修专家进行检修。5.5.3针对主要生产设备建立设施使用履历表,记载该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情况。 5.6质量控制 5.6.1操作员除应遵守各种生产作业规范和设备操作规程外,在作业过程中需自检,把下一流程或工作站当作自己的客户,杜绝不良产品流入下一工序。5.6.2操作员应将经自检合格的成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要求,主动通知质检组进行检验;质检组对每一工序均应进行检验,并在转序单相应栏目上填写质量检验结果。5.6.3产品检验单判定为合格品的,由车间移交成品库,办理入库手续。5.6.4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