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2191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会计学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会计学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会计学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会计学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研究.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本 科毕 业 论 文题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研究专业: 会计学 考号: 姓名: 电话: 哈 尔 滨 商 业 大 学2012年 3月 22 日摘 要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到其中,财务舞弊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会计学界的学术问题,它已经成为打击中小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阻碍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财务舞弊行为的盛行,尤其是近几年诸如郑百文、银广夏、科龙电器等大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曝光,让大家意识到了财务舞弊的危害之深、影响之大。在国外,由于安然、施乐以及世界通讯等世界五百

2、强企业的财务舞弊丑闻给国际资本市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彻底打击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最终使得美国国会痛下决心出台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的出台标志着资本市场在坚决打击财务舞弊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但是,财务舞弊行为不会就此嘎然而止,随着上市公司舞弊手法不断翻新、涉案金额不断增加,坚持不懈的打击财务舞弊,注定是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财务舞弊的研究,紧接着解释了财务舞弊的基本概念,并从博弈理论、内部人控制理论、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有限理性理论等七个方面阐述引发财务舞弊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识别财务舞弊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财务舞弊的理论假说,并通

3、过实证分析对假说进行了验证,最后得出了结论。在实证分析中,作者选取了1998年至2006年40家因财务舞弊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或调查的上市公司和40家对应的非财务舞弊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个财务指标和内部治理结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对舞弊样本和非舞弊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检验,并构建Logistic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经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和存贷周转率等变量显著性水平较高,对财务舞弊的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财务舞弊的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公司治理AbstractWith the financial reform audit to play a bigger

4、role.In the currentdeeply into the analysis, and then draw with practical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have to solve the problem.Keywords:Financial audit;Audit methods目录摘 要IAbstractII1绪 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1研究目的11.2.2研究意义11.3国内外研究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1.3.1国外研究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1.3.2国内研究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1.4研究内容和方法错误

5、!未定义书签。1.4.1 研究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结 论2参考文献4致 谢31 绪 论1.1 研究背景财务舞弊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会计信息的失真既会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会对相关机构和人员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肆意泛滥,不仅破坏了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用基础,还引发了证券市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证券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得实施以及有关制度的推出,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何针对上市公司的现状及未来变化采取怎样的相应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的目的

6、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在上市公司数量增加的同时,一个令世界各国证监会都头疼的问题发生了,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有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安然公司财务报告造假事件。在国内,较大的财务舞弊案件有海南新华、红光实业、郑百文等多家企业财务报告造假事件。所有的这些财务报告造假案件。所有的这些财务舞弊事件,无论是对国家、企业、还是投资者个人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财务舞弊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虚假的财务报告传递错误信息,误导投资者的经济行为企业投资者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来制定投资方案,虚假的财务报告会

7、传递给投资者一种错误的财务信息,从而直接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方决策的制定,以至于导致投资者的最终经济行为。(2)虚假的财务信息影响了企业财富的公平分配企业财务舞弊案件都是相关财务舞弊人员利用虚假的财务信息为个人或者小集团谋取私利,从而使企业的财富只落入了个别人的手中,以至于影响了企业最终财富的公平分配。(3)财务舞弊导致社会信用的危机财务舞弊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股东对企业,以及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最终导致社会信用危机。从财务舞弊的危害性可以看出,如果不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治理,将会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经济的稳定运行。因此,对上市公司财

8、务舞弊的识别和治理的目的在于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的根本原因,寻找识别财务舞弊的方法,并根据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状况提出治理策略。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繁发生,分析财务无比发生的深层原因,并找出识别财务舞弊现象的方法,通过本研究可以有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制定及其对于公司价值的评估,同事也可以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为证券监管部门、审计中介机构等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从而增强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1.2.2 研究意义(1)财务舞弊识别和治理对国家的意义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的变动直接反映了国有资产在企业的

9、管理下是否增值,是否发生国有资产损失等问题,因此有效的进行财务舞弊的识别可以减少国家资产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证券市场运行的基础是信息披露,而信息披露的核心又是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企业参悟无比的识别和智力可以有效的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证券市场运行的有效性。另外,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缺乏效率和成熟度,而成熟,有效地证券市场的建立以来与公开,公平,公正的财务信息。因此本研究不仅对于我国经济制度,财务制度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升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2)财务舞弊识别和治理对公治理的意义规范的公司治理制度要求企

10、业董事会的主要责任就是有效的监督,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此时他们正确履行管理责任,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最终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对财务舞弊现象进行识别和智力可以使企业树立正当经营,合法收入的观念;同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可以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保证企业资产变动的合法性,另外还可以有效的减轻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压力,促使会计人员自觉的遵守国家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抑制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最终从整体上增加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企业仍的经济效益。(3)财务舞弊识别和治理对债权人的意义债权人在通常情况下是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作为可靠的资料来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如果企业提供

11、的财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则可以使债权人活得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减少企业评估时所发生的成本,从而有利于制定正确的贷款决策。同时,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利于企业的债权人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根据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制定出合理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和收账政策,从而可以与小的加快企业资金的流动速度,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4)财务舞弊识别和治理对普通投资者的意义投资者个人的利润分配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因此,只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标准制定出的真实,可靠的财务报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才能够保证企业利润的合理分配,从而切实的维护投资这个人的利益,有利于企业和广大普通投资者建立良好得利益关系。财务舞弊的识别和治理不

12、金额以增加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增强财务信息在决策过程中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同时对财务舞弊现象的识别和治理还有利于保护投资者个人的利益,促进是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为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则是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不断稳步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实证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初见成果,而从90年代至今的研究则是更加深入和广泛。1.对舞弊公司财务指标特征的研究 自九十年代,国外就有很多学者致力于用财务数据分析财务舞弊行为,并试图从中找出可以识别财务舞弊的关键指标。 Alb咒cht、Wemz和Wiiliams(1995)通过分析舞弊

13、公司的财务报告,发现了其中有些可以显著反映公司舞弊行为的变化。如舞弊公司财务报告一中出现的无法合理解释的变化、额度较大且较容易获取丰厚利益的交易、持续降低的收益质量、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比费用的增长速度要慢、高额度的无法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或一些其他现金流量问题等都能够作为判断公司舞弊行为的参照依据。 PersonS(1995)发现,较低的资本周转率、较高的财务杠杆、较小的规模和较高的流动资产比例等通常是舞弊公司所共同具有的特征。同时,他还分析了舞弊公司的行业特征,并认为舞弊行为较容易出现在计算机及数据处理服务行业、科学和医药仪器制造行业、家庭用具及电气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制造业等行业。 Benei

14、sh(1999)选择了于 1982年至1992年间有利润操纵行为的74家公司和2332家非舞弊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使用8个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变量,通过Probit方法,最终建立了舞弊识别模型。最终研究结果证明,舞弊发生的可能性与财务报表变量之间存在着某些系统性的关系。当企业出现应收账款的不正常增长、资产质量下降、产品毛利率恶化、销售快速增长等现象时,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ch.SPathis(2002)选用希腊的38家舞弊公司和38家非舞弊公司为实证研究样本,选取十多个财务比率,并利用多标准分析和多变量统计技术,最终总结出了用于识别财务舞弊的多标准判别协助方法。其研究结果还表明,一些财务

15、比率,如存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等在财务舞弊识别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对舞弊公司内外治理特征的研究 公司内外治理特征对财务信息真实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始于上世纪8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财务舞弊。 Deangefo(1981)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审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时,与小规模事务所相比,大规模事务所有更大的能力提供相对较好的服务。这不仅有利于保证被审计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同时还能对减少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起到较强的监督作用。 Jenson(1993)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容易对舞弊发挥监督职能的通常是规模较小的董事会,如果董事会的规模较大,

16、则易受到总经理的控制。这就意味着,如果董事会的规模太大、董事会的股权太小,而公司CEO又同时是董事长时,董事会则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Beasley(一996)以75家舞弊公司和75家配比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董事会成员构成,并研究了其与舞弊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随着董事会规模的扩大,财务舞弊发生越有可能发生;外部董事与董事会相比的比例越大,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越小;而公司是否设有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所占比例的多少与舞弊发生的可能性不呈明显的对应关系。他指出,董事会的构成情况显著影响着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率,而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与否及其组成状况却对减少财务

17、舞弊现象不起显著作用。LaPorta(1998)的研究表明: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则越差。随着公司前几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的提高,他们就越从自身利益出发控制对公司行为,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舞弊发生的概率。 RafaelLaP0rta等(1999)的研究也得出了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则越差的结论。在股权较为集中的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可能会利用其控制性地位,将上市公司的现金资源与利润转移到大股东及其附属的公司中,从而侵害其他小股东利益。 Abbott,Parker,Peter(2002)以1991年至1999年间的41家舞弊公司和88家非舞弊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发生财务舞弊

18、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特征。他们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越强,则财务舞弊可能性越低;审计委员会中财务专家越少,财务舞弊可能性越大。研究结果不仅强调了具有独立性的审计委员会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强调了财务专家的存在对于发现财务舞弊的必要性。1.3.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特别是相应的实证研究更是仅处于探索阶段。1.对舞弊公司财务指标特征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财务舞弊的实证研究在本世纪初开始繁荣,很多学者以公司公开财务信息中的财务指标为切入点,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着力研究于财务舞弊的识别模型。 方军雄(2003)的研究是利用我国 1993至2004年间被查处的财务舞弊公司

19、作为样本,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分析结果发现,能够较为明显地反映财务舞弊迹象的财务指标有:应收款项周转率、应收款项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资产质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比率、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他还发现舞弊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速动比率显著地低于非舞弊公司,而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率、资产负债率和应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的实证研究收款项比率则显著高于非舞弊公司。 秦江萍(2006)选用沪深股市1998至2004年间39家舞弊公司的51份年报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最终发现8个指标,即现金债务总额比、营运资金与总资产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20、净利润现金保证率、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报告、每股未分配利润和股权集中度等对财务舞弊行为迹象的识别有较强的解释力。 曾月明、宋新平和葛文雷(2007)利用2005年年报的审计结果,从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A股制造业中,选择了36家财务报告中可能出现舞弊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财务指标设为研究变量,运用Logistic分析法和人工智能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较大的公司会出现高负债、低盈利(甚至亏损)、资产管理水平欠佳的现象。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利用率低、现金持有水平低、资产流动性弱以及主营业务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不配比等也是财务舞弊可能性公司具

21、有的特征。财务舞弊可能性公司通常会采取的舞弊手段有:少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和虚增毛利等。在研究过程中,他们还总结了财务舞弊公司现存的三个方面的舞弊动机,即财务困境、维持持续增长需要和改善公司当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吴革和叶陈刚 (2008)选取了1998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受到中国证监会正式行政处罚的40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40家控制公司为样本,并对其35个财务指标做了详细分析,并运用了专业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单变量和多变量综合分析法、多变量Logistic回归法和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等对样本数据做了进一步分析,最终发现,有13个财务指标,即每股净资产差异率、股权集中度、存货占流动资

22、产、非主营业务利润率的比重等可以作为初步判断财务舞弊的基本指标,同时还发现了8个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具有较强解释能力的财务指标,并建立了能有效识别财务舞弊的回归模型。 张华伦和唐振杰(2009)利用2004年受到中国证监会以及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处罚的财务舞弊公司的年报作为研究样本,以8项与现金流量有关的财务指标为解释变量,运用SPSSn.5中的判别分析功能模块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现金流量指标设计的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判别舞弊公司的舞弊迹象。2.对舞弊公司内外治理特征的研究 除了以财务指标为切入点对财务舞弊进行研究外,国内相关学者还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以实证数据的形式验证了公司治

23、理与财务舞弊之间存在的联系。 刘立国和杜莹(2003)选取了 1994年至2000年的26家财务舞弊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特征两个方面,首次在国内检验了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执行董事比例越大、法人股比例越高及监事会的规模越大,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而流通股比例越高,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越低。 蔡宁和梁丽珍(2003)发现,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对于舞弊的识别没有显著作用: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越高,则其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大;而公司中控股股东的性质与舞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没有显著的关联。另外,他们还发现,上市公司配股活动及公司规模越大,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小

24、;而公司董事会规模越大,则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大。 曹利(2003)在1995年至2003年7月间因对外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而遭到证监部门处罚的舞弊公司中,选取了55个舞弊样本,在对与样本公司财务舞弊有关的动机变量、公司治理变量和财务特征变量进行了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后,又对检验结果显著的变量进行了因子分析,构建出了用于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舞弊公司通常有较高的董事会持股数量和持股比例、较低的股权集中度且其股权结构较为分散,而舞弊公司的资产质量、资产利用效率和现金流量水平都显著差于非舞弊公司。 倪彬彬(2005)以 1999年至2004年度受证监会(或财政部)罚款处罚

25、的55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违规行为、性质、手段和动机角度等违规特征。分析结果发现,财务舞弊企业主要采取的舞弊方法有:虚列账目、违规并表和虚开发票等,通常使用的舞弊手段有:高估收入和资产、低估成本和费用等。摘帽和避免退市是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行为的主要压力来源;较高的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成员较少的持股量及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等特征为公司的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 陈国欣、吕占甲和何峰(2007)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选取了在1994年至2005年间因财务舞弊而被证监会、财政部、深交所、上交所公开处罚的126家财务舞弊公司和126家正常公司,并利用29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通过Lo

26、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了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研究结果发现,舞弊可能性更大的上市公司通常具有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盈利能力弱、独立董事人数少以及没有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等特征。 陈关亭(2007)选取了 1999年至2004年间发生财务舞弊的41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财务舞弊的机会和压力因素,以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了财务舞弊识别模型。他发现财务舞弊的主要压力是避免T处理和退市,而为财务舞弊提供机会的因素主要有:股权集中度较高、独立董事比例较低、董事会会议次数较少、董事会成员持股量较少、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监事会无效、变更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等。 袁春生和韩洪灵(2008)的研究发现,董

27、事会在控制财务舞弊行为中具有监督作用,董事会规模越大,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小。但是随着董事会规模的不断扩大,董事会的监督能力呈现先增强而后减弱的规律。 连站彬(2008)选用1994年至2006年间的137家受监管部门处罚的舞弊公司为样本,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研究了存有舞弊行为的公司基本特征、公司治理特征、舞弊行为特征、外部审计特征和舞弊后果特征。研究表明,舞弊公司的规模普遍较小、流通股比例较高、盈利状况欠佳、股权集中度较低、董事会次数较多、第一大股东控股程度较低以及高管人员持股数的自然对数较高;舞弊公司通常采取虚增收入、虚减费用以及利用关联方交易和资产重组等手段进行舞弊。同时发现,在这些样本

28、中,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公司的舞弊行为的比例极低,而舞弊公司从舞弊开始到受监管部门处罚的周期也较长。 刘桂良,叶宝松和周兰(2009)选取了2003一2007年度5645家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中的209家舞弊公司财务舞弊的影响因素做了统计分析,从舞弊公司的本体、审计师的选择和证监会的监管三个方面得出了舞弊公司的财务舞弊特征。通过利用Logistic统计回归方法对财务舞弊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选择大规模事务所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财务舞弊;独立董事比例与财务舞弊成“U”型关系,即适当的独立董事比例可以有效监督公司的经营状况,而过高或过低的独立董事却不利于监督效果;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与财务舞

29、弊不相关,管理层持股的水平与财务舞弊不相关,净资产收益率和财务杠杆也与财务舞弊不相关。1.4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结 论财政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对审计人员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通过本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5)提高财政审计人员素质。通过发生,为建设廉洁、高效、公正、透明的政府而充分发挥的作用。致 谢 光阴接再,岁月如梭,两年的二学位学习生活转瞬即逝。回首过去的两年,感慨颇多,忘不了老师的谆谆教导,忘不了同窗好友的情谊。这篇论文的完成意味着一段学习生活的结束,更意味着另一段生活的开始。 在此,衷心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陈晶霞,在整个论文写作期间,从选题、立意到确定大纲

30、、把握文章结构,再到具体写作、定稿,陈晶霞老师都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使我在相关的写作和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没有老师的指导,我的写作不会如此顺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一切,他们给予我的关怀爱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行距20磅黑体小二1 Lawrence SModern financial auditing practicesMCommercial Press1990,49Times New Roman小四2 AlunSi LFinancial audit methods MText and CasesNew York: Mcgraw Hill INC2000,24263 刘正均,肖振东财政审计调查研究J审计研究2006,(3):1418宋体小四4 苏明今后中长期加强我国财政审计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7,(5):2023 5 指导教师评语:学校提供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毕业论文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