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3553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oc“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oc“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oc“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oc“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oc“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2004年11月第5卷第6期上海行政学院JournalofShanghaiAdministrationInstituteNov.2004Vo1.5,No6中田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o93l76(2004)06一lO5一(5学术综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蒋为群(上海行政学院,上海200233)2004年8月25日至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和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联合举办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与会期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上海行政学院,上

2、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复且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城市发展规律,发展途径,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结合上海面临的建设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城市发展任务,相互交流,畅所欲育.提出了各有见地的思路和建议.一,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律就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提法.目前国内涉及的有关概念和提法还有国际性城市,世界城市,国际大都市等,反映了对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能级的不同认识.公认权威的表述有美国学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衡量世界城市的7个方面内涵:(1)主要金融中心;(2)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

3、(3)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4)第三产业高度增长;(5)主要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6)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7)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中科院,南京大学专家组成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跨世纪战略研究)课题组,则强调了国际性城市的开放性特点:即国际性城市是在劳动分工国际化,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作用的中心城市.如何认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建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与会代表结合对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研究和上海城市发展的特点及面临问题阐述了各自观点: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

4、研究所副所长周振华研究员认为,一个城市只有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即按照传统观点,是把城市发展与城市竞争力联系在一起,视城市竞争力的提高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强调走城市积累之路.也就是,通过利用这个城市所拥有的本土化资源,将其重新创造为一个知识丰富并拥有不同文化流向的新型城市.然而在现代城市,由于全球化通过越来越广泛的联系,拓展了城市空间流量的范围;信息化通过加快各种要素流动的速度与效率,增大(扩大)了城市空间流量的容量,城市发展日益与提高国际化程度联系在一起,这时应当强调走城市流动之路.对于后起发展的城市来讲,增大城市积累和实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是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基础条件.因

5、此,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可能要两条腿走路.首先要有城市积累,通过利用所拥有的本土化资源.创造收稿日期:20041o-10作者简介:蒋为群男(1952一)上海行政学院副教授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1O5?第6期上海行政学院2004拄一个富有综合竞争力的新型城市,以莫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实力条件.但同时要重点考虑城市相互间的联系及流动,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城市流动以及与全球建立广泛联系在时空上进行拓展,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走出一条新型的国际大都市发展道路.这就决定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建设,要形成其独特的城市结构与功能.一方面是庞杂的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要素流动的交换与计算中心;另一方面其本身

6、又是一个物质的,动态的,庞杂的集合体.只有在这种国际大都市独特的结构形态下,我们才能培育和发展起国际大都市所必须具备的特殊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组织效应和辐射效应的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沈骥如研究员指出,国际化大都市可分为地理交通型,资源型,产业型,政治文化型以及特殊型,上海应成为综合型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市的形成是在竞争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政府有推动作用,但并不完全靠设计,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转型.观察别人不同的路子,对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有帮助.上海行政学院刘志广一方面指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对全球经济发展起控制,决策,协调和服务作用的大城市.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7、的崛起是近两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现象.学术界一般从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角度来研究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形成,认为是世界经济长波导致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而科学技术革命则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根本动因.另一方面他表示不认同这种技术决定论解释,主张制度变迁才是背后的真正动因,即技术变革只有在合理的制度环境下才能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和应用.依据他的分析,当一个地区确立新的制度后,其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会有一个大的飞跃,促使经济发展潜力得到深度挖掘,使经济实现超常增长,取得超额利润,从而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经济发展动力最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区域,而这正是世界经济增长极的定义.但

8、经历一个时间段后,如果原有制度保持不变,其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将进入一个稳定发展阶段,其经济发展也就进人到比较成熟阶段,经济增长也会恢复到常态,实现稳定增长.但这时如果一个新的地区承接了这种制度,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分工和专业化的动态比较利益也就很高,经济发展潜力大,从而可能实现经济超常增长,并吸引国内国际资本争夺新的超额利润,再现昔日世界经济增长极的辉煌,而在这一过程中并不必然要求该地区也成为科技革命的中心,技术贸易和技术转移完全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对于技术革命而言,制度变迁才是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1O6?上海行政学院朱华教授通过分析,归纳出反映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

9、的近代上海经济发展特点:第一,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近代上海是一座因商而兴的城市.国内外贸易始终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和推动力.而贸易的前提就是允许商品,资金,人才的自由流动,即开放.开放成为近代上海主要的经济特征.第二,市场的发育比较充分,规范.外国资本的大量存在并最初占据主导地位,以及由国外移植而来的行政管理模式,使近代上海有机会较充分地借鉴,移植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运行相当规范,交易规则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体系.第三,企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高度的开放对上海的企业带来了非常沉重,甚至近乎残酷的竞争压力.但这种压力,也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造就了上海企业强大的竞

10、争能力.第四,具有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结构.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基本是一个自由成长的自然过程.各种产业部门的兴起,发展和产业链的形成,包括公用事业部门,均源于由市场需求直接拉动的私人投资,完全没有政府干预或规划的因素.由此所形成的上海产业结构,虽然不完全合理,例如严重缺乏重工业,但总体来看,门类比较齐全.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途径上海的城市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如何解决上海建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中所面临的问题?选择得当,有效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发展途径不仅对上海,而且对全国都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会代表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各自的关注重点:一是从调整产业结构和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来探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发展途径

11、.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汝熹教授,陈志洪博士和复旦大学管锡展博士认为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中一个重要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呈现出不同特征.与国家一级的经济体相比,城市,都市,国际性大都市等有着不同的产业变动规律,并与城市的功能属性紧密相连.上海可从纽约产业结构的后工业化转型得到两方面启示:首先,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功能属性的转变,制造业的撤让是个必然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生产性服务业和知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补充制造业退出后的就业等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则是提升整个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其次,上海要重视和正确对待中心城区的发展问题.中心城区是城市的核心区,是城市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中心城区是一个高

12、度集聚的区域,各种都市型产业,包括印刷出版,服装等都市型工业和金融业,批发业,商业服务,法律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等众多服务业蒋为群: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在这里高度集聚,产生高量级的经济势能.上海行政学院蒋为群副教授指出,2o03年以来上海经济发展面临三个难题:1,2o03年第二产业比重又超过第三产业,达到50.1%,2004年上半年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即第二产业能否与第三产业同时成为国际大都市经济的支撑产业;2,2000年以来,金融业增加值出现回落,其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年滑坡,已从2o00年15.1%的降至2o03年的10.1%,第三产业(

13、尤其是金融业)如何发挥领军作用;3,上海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内各城市产业同构化严重,都市圈内的产业同构化能否转化为错位竞争.如何看待以上有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现象,应当引入内部性集聚经济的思想.内部性集聚经济反映超大型城市不仅具有整体性集聚经济的要求,而且整体性集聚经济的实现有赖于在所辖区域内多层次极点集聚经济的联动.即超大型城市在产业布局时,要通过次级极点的集聚经济效应,要在走郊区城市化的道路中,将园区经济与卫星新城,副中心的建设相结合,最终壮大城市整体性集聚经济.要利用城郊级差地租,转移城中心区第二产业,挖掘第二产业对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贡献潜力;要突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效益,开

14、拓金融创新,变航运中心为物流中心,以市场化创新推动国际大都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以整体性集聚经济和内部性集聚经济提高城市经济辐射力,以地缘优势推动上海的流量优势,以产业错位竞争壮大都市圈,发挥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二是从创新城市形态来探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发展途径.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张兆安研究员认为上海要建设成为世界城市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是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通过发展功能型产业,提升城市能级;另一条是以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为主,通过创新城市形态,提升城市能级.如果说前一条道路是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世界大城市发展普遍走过的道路,也有不少历史经验可以借鉴.那么,上海建设世界城市要不要遵

15、循这条发展路径?值得推敲.其一,走这条路,不仅难以使上海在短时期内赶超其他的世界大城市,而且还有可能会继续拉大差距.其二,走这条路,还需要上海具备更充足的支撑条件,而实际上能够提升产业能级乃至城市能级的一些推动因素并没有落在上海,很多政策条件也并不成熟.因此,尽管这条道路的许多发展经验可资借鉴,但是,重复这条道路,会导致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进程更加漫长.因此,上海建设世界城市还得选择后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可以表述为:从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着手,通过城市形态创新,带动产业的战略性调整,进而较快地推动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主要标志的世界城市建设进程.在创新城市形态布局

16、方面进行的探索:以轨道交通作为形成全市节点城镇的主线,有助于全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匹配化.轨道交通,开发区和节点城镇三位一体布局的核心,就是要形成哑铃+葫芦型的节点城镇体系.即以轨道交通为轴线,一端是中心城区,另一端是人口规模在801O0万的中等城市,中间再串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节点镇,并以此来形成全市的节点城镇体系.这种城镇发展模式,无疑能够使城镇化,工业化和交通设施建设形成相互依托,相互推动的格局,才能使人们工作,居住和生活的属地化,从而对全市人口布局,商务成本控制和中心城区压力减缓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三是从突破科技与人力资源障碍来探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发展途径.上海行政学院陈勇鸣副教授指出,上海

17、已经走完要素(资源)驱动阶段与投资(资本)驱动阶段,正在进入技术(发明)驱动阶段,上海必须走通华山一条路.发展科技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缓解就业压力.科技与人力资源状况已成为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的瓶颈,必须突破.首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立足点必须从依靠港口资源,土地资源,资金资源转向依靠科技资源,知识资源,智力资源,依靠科技教育,贯彻科教兴市战略.其次,要完善城市创新体系.再次,要切实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第四,在发展战略中要把人力资源开发与发展教育作为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核心要素.把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高

18、能级产业来抓,尽快使之成为上海的第一战略产业.第五,要改革人才管理体制,重塑人才运行机制.包括人才发现机制,人才使用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要求第三产业是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主体和支柱产业,已成为共识.但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我国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不可能脱离国情,照搬国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体系.如何在现有的已经放开,搞活的流通领域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的能级,如何正确把握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要求,成为本次研讨会的又一个讨论热点.1.提高第三产业能级,涉及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上海行政学院周炼石教授强调国

19、际性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在启动和发展中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作用,国际性城市发展需要国际资金的中心枢纽,它的发展又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优越的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而国?】07?第6期上海行政学院2004越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反过来将极大推动国际性城市的建设.这是因为国际城市经济的高度发达,要求国际城市必须具有容纳大规模资本流动的极为畅通的多种渠道,是巨大的资金流的集散地,以满足跨国公司资金需求,进出口国际贸易的资金需求,外籍人士生活工作的资金需求,大型国际会展国际娱乐活动的资金需求,大批国际旅游者的资金需求等等.同时国际经济中心城市高度发达的经济实力,跨国公司的集聚,优越的城市环境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

20、,将极大吸引大量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迁人.并在这座城市找到无限商机.当前的重要策略是.确定金融在上海国际性城市功能中的核心地位,紧紧保持总体国际性城市建设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同步性.制订上海国际性城市建设与国际金融中心同步建设的规划,凭借现有的金融领先优势和上海城市建设优势,充分发挥两者的相互推动作用,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以超常规速度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上海行政学院吕晔认为不仅要从量上增加上海三产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更要提高上海服务业的质.高档服务产品的缺乏一方面使上海失去了进一步刺激消费的机会,另一方面增加了外资公司和外籍人员在上海的商业和居住成本.这也是阻碍跨国公司把地区总部移

21、到上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立高端和一站式服务.消除这一瓶颈制约需要服务业跨行业联盟合作才可能实现.应该进一步对外资开放服务业领域,借助于外资企业的国际经验在上海尝试各种服务创新,从而带动国内企业的服务提高和人才供应.上海行政学院鞠立新副教授指出,现代服务业及其国际服务贸易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着名国际大都市的坚强支撑和强大引擎,关键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链被不断地拓展和延伸,因而覆盖几乎所有产业部门的高端服务业当然成为各类产业发展的引领龙头或咽喉,处于各类产业前道序列的金融,保险,投资,科技,研究,咨询,产业设计,以及处于诸多产业后道序列的商贸,广告,航空航运,交通,物流,市场中介和会展等服

22、务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另一方面.直接服务于人的教育,文化,艺术,医疗,体育,旅游,休闲娱乐,传媒影视和出版等服务业的发展势头愈加旺盛.前者可概括为工业性或产业性服务业,后者可概括为人文性服务业或社会性服务业.鉴于制约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不少.因此,必须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要求,紧紧抓住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结构升级和信息技术革命深化的机遇,进一步理清战略思路,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2.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出.既是对现代服务业认识的深化,对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实践意义.?l08?上海大学陈宪教授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就是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中的生产者服务业.它是与消费者服务

23、业相对应的.生产者服务在其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即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这一投入不断出现在生产的各个阶段.纵观产业发展的历史.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走过了从分工到互补,再到融合的历程.在当代.生产者服务业正加速向制造业的生产前期研发,生产中期设计,融资和生产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渗透,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信息技术成为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融合的大平台,其中,生产者服务业成为各产业融合的黏合剂.国际大都市的产业构成都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般保持在600/080%之间.那么,我们能否据此就说它们产业空洞化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在这些城市中所

24、保留的制造业,一方面是拥有关键技术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附加值制造业;另一方面,这些城市是制造业的总部经济.在服务业中,又有50*/,左右是生产者服务业,它们与本地,周边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发生着紧密联系.从经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是很难得出所谓产业结构空洞化的结论的.更为重要的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互补,融合的格局,是这些城市要素比较优势演变和市场动态优化选择的结果.上海从现在起到2010-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从50*/,左右增加到60o/o左右,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步降低,基本稳定在40%左右(这里将农业

25、12%的增加值忽略不计).在服务业中,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大致为四六开,形成制造业,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三足鼎立的格局.这比较符合上海实际和发展需要的产业格局,对于上海四个中心的形成,都市功能的有效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上海行政学院唐珏岚指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根本原因不只是共享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等静态的集聚效益,更由于有利于信息的获得,技术的创新等动态的集聚经济效益,企业能够在与同行业企业或关联企业的交流和接触过程中及时跟踪技术和市场发展的前沿信息,进行不断创新.为什么生产性服务业会在国际化大都市集聚呢?这是因为大都市具有:(1)丰富的较熟练的人力资源(这是影响生产性服务

26、业集聚的主要因素);(2)后向联系的机会;(3)前向联系机会.综合考虑前向和后向联系,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集聚,并创造了巨大的外部规模经济,使这些服务的生产和传送的交易成本最小化.不断发展的远程通讯技术,使得服务包括信息能被长距离出售,将会增加集聚的效应.上海经济发展进人功能性发展的新阶段.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经验表明,支撑这一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服务业蒋为群: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研讨会综述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上海四个中心目标的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也对提高上海制造业产品的附加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华东师范大学程新章博士提出在当今飞速

27、发展,变化莫测的知识经济市场背景下,外包(Outsourcing)已经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必须的商业策略.利用外包,将企业自身不擅长或不值得做的部分业务外包给专业性的公司,一方面能将企业宝贵的资源和精力更加集中于主业,另一方面还能获得专业化的公司提供的高质量产品.同时,外包还能改善企业的现金流,资本投入等财务状况,降低不可控制的风险.他通过对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认为一个城市要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必须要有强大的服务业作为支撑,因为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外包实践的崛起,而外包的实践反过来对服务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支持,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无疑将使该城市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进而成为国际经

28、济中心.从上海服务业的发展,外包实践和国际经济中心之间的关系看,要使得上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必须要致力于发展服务业.四,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管理体制和方法本次研讨会还讨论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政府管理体制,社区治理和管理的信息化.上海行政学院曾峻副研究员认为国际化大都市在政府管理体制诸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近年来在国际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影响下,发达国家的国际化大都市又对各自的政府管理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使之更能适应国际国内和区域发展的需要.国际化大都市的经验和做法,为上海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迪:1,政治关系明晰,外部监督强而有力.2,市场化程度高,社会组织发达,政府职能的公共性突出.3,政府

29、层级简洁,且公共服务重心下移,实行属地化管理.4,机构精简,政府管理的综合性强.5,政府管理分中有合,一体化水平较高.6,区域合作机制灵活,形式多样.7,法制完备,依法行政比较到位.因此,上海要尽快实现政府职能的实质性突破,尽快建立起成熟完备的现代政府管理体系.1,明确任务,抓住重点,实现上海政府职能的实质性转变.上海各级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规划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能,市场监管职能,国资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城市管理职能等七个方面.2,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职能,完善特大型城市分层管理体制.3,明确政府机构板块,借鉴大部制做法,完善政府机构设置.4,总结综合执法经验

30、,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5,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社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6,开展绩效评估,强化结果与质量意识,建设高效政府.上海行政学院马西恒副教授则从社区治理角度认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兴起实质上可以归结为城市社会结构多支点非平衡态的回复及其寻求新的平衡机制的内在要求,而社区则成为新的城市社会结构形态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依托.社区治理要想真正促进居民社区参与意识的提高并把潜在的参与者变成现实的参与者,除了社区治理机制运转的价值导向必须切实从怎样把居民管好转到怎样使居民过得好的方向上来,还必须把握好社区组织体系的规划和培育这一关键环节.在社区治理模式的设计中,完整的社区组织体

31、系应包括决策和执行系统,监督和信息传达系统,服务和生活保障系统,文化传播系统.它们一方面将社区居民聚集起来,为社区居民的横向联结提供可靠的纽带;另一方面构成社区治理架构的基本支撑,构成社区纵向合作的结点.只有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社区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特质才能得以完整地显现.上海行政学院陈辉指出,当前以电子政务为龙头的新一轮信息化建设正在我国兴起,各地都在争上电子政务,在专业领域内,信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整合,然而在整体上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从城市管理领域来看,城管各专业系统仍显相对封闭和独立,相互间缺乏科学有效的沟通手段,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造成信息孤岛的技术原因是容易克服的,目前,在电子政务建设的信息编码,数据的标准和规范上都有了同意的规定.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却是传统的机构设置和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期望中的互联互通成了联而不通,使得信息资源开发滞后,共享程度低,最终降低信息资源利用的效能.上海要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必须完善城市管理信息化工作.1,统一规划,资源整合,建立上海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化体系.2,明确政府和企业在城市管理信息化发展中的角色.在城市管理信息化发展中,政府的角色是准确地提出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实现对信息化的有效管理,系统开发的任务应该留给企业去做.3,必须有法规政策支撑和规范.(责任编辑:陈祥生)?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