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3893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策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调研文章: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策张跃霞(2009年7月25日) 大力发展和扶持乡村农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如何做好我乡“三农”工作,改变农村落后、欠发展的农村农业现状,我借自己短暂的三年农村工作经历,谈一下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我乡农村发展经济的现状  农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土地,因此,我乡要发展农村经济,关键是要利用好土地,发展好种养植业,而且要推行规模经营,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目前,我乡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是:   1、农业

2、产业结构布局单一。一是全乡烤烟主要集中在羊满哨村塘头哨、老城、大冲、孔所一带,其它少数村都只是散户种植;二是桑蚕产业至今未成规模,只有少数蚕农零星种植,桑蚕技术人员力量薄弱,较少进村入户进行技术跟踪指导,蚕农管护意识不强,造成蚕农致富信心不浓;三是秀地大米未成气候,仅满足农户自给和零星出售。   2、农业带动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以企业为核心的“公司+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我县未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除县烟草公司充当着我县烤烟进入市场的唯一渠道,并在组织生产、技术服务、市场保障、种子供应等方面为分散的农户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外,县振兴蚕叶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基本未能

3、给予强大支持。   3、矿产资源利用率较低。我乡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都停留在整顿、规范和正在建设当中,加之受市场因素影响,短期之内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二、我乡发展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还比较浓。尽管农业产业化讲了一年又一年,但是,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仍满足于自给自足、小富即安。认为农业只是解决肚子饱不饱的问题,不能为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也有部分人虽然意识到了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但因为缺乏开阔的视野、远大的目光,特别是过于看重眼前利益而难有长远打算,总是为了一点点眼前利益而不履行与企业签定的合同,这种情况在个别蚕农中表

4、现较突出。也有些农民见人家今年种什么卖了好价钱,明年就跟着种什么,没有长远打算。 2、土地流转较难。从农民承包的土地面积来看,农民到手承包的土地少,规模难以形成,而这种小规模的生产劳动,仅满足农户的自给自足,收益无法显现,加上自身经济薄弱,农户根本不敢尝试,当然也无法预测和想象规模种植所能带来的规范效应;另一方面,农业是受自然和市场双重影响的弱势产业,风险较大,且农业收益比较低,高收益农业项目又难以选择,加之地处山区,无法实现现代化种植,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业主对投资农业开发极为慎重,真正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或业主参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业的比较少,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土地的流转,影响

5、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近年来,我乡虽然加大了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提高了农业效益。但是,受财力的影响,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我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地方“晴则旱,雨则涝,汛期一来不见苗”;一些农田灌溉渠渗、漏、崩现象严重,影响农业收成。   4、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目前,除羊满哨村有一个砂场,辽家坳村在农贸市场上有一定收入外,其它村都没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调查显示,全乡10个行政村中,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村8个。羊满哨村虽有砂场收入,但砂场办证等各种费用共计5万元左右,大概

6、需要5年才能还清账务;辽家坳村扩建农贸市场贷款4万元,大概需要6年时间才能将债务还清。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农村现代化建设。   5、农民收入既不平衡又不稳定。烟农由于有企业的带动,收入相对稳定,蚕农目前还未走进效益循环期。没有种烟或种桑养蚕的农户收入一般较低,特别是爱和村的农户,他们的土地耕种面积相对其它村较小,少数家庭几乎不能满足生活需求,加之村民的唯一收入在村里的矿产资源上,而矿洞开采正在整顿、规范、办证过程中,农户几乎没有收入。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克服原有的

7、思维定势,通过资本管理、资源开发、提供服务等多种途径,拓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达到强村富民的目的。  1、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一是盘活存量资产。对发展势头好和有发展潜力的集体经济项目,给予积极扶持,增强其生命力。要充分挖掘集体的水面、荒山、林地等资源潜力,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开发等形式,大力培育新财源。每年初,乡、村两级党组织要对因外出打工无人耕种而搁荒的土地和可供开发的土地、山塘、山坡地等进行调查、造册、登记,同时,积极鼓励种养殖户和引进老板经营。此外,还要积极动员村民配合种养殖户和耕地承包商,积极出租土地给他们承包,使他们能大面积经营土地,增

8、加土地的附加值。要大力推行反租倒包等土地、山林流转方式,促进土地向农村能人、土地承包商集中,培育家庭农场、合作农场、股份林场等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实行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   二是发展效益农业。发展效益农业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挥村级组织的引导服务功能,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程度。一是村委会对原有集体统管的集体留用田地统一开发建设成效益农业示范基地,然后再统一发包或租赁给大户经营,在带动更多农户发展效益农业的同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围绕当地效益农业的发展,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家庭分散经营搞好全程化、系统化服务。   三是搞好土地经营。在充分尊重农户在承

9、包期内对承包土地拥有使用权、收益权和流转权的基础上,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成立土地经营公司,采取承租流转、土地置换流转、代耕流转等多种流转形式,将流转出来的土地移交给种养殖大户和引进老板统一经营。   2、大力营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环境   一是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资金扶持力度。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扶持当地经济薄弱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尤其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山区开发、绿化造林、生态保护、农业综合开发、乡村道路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促进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二是建立结对帮扶责任制。确定一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

10、,落实县属各部门进行结对帮扶,建立结对帮扶责任制。同时,选派工作得力的干部到薄弱村任职,以强化乡镇干部的联村帮扶责任。   三是切实减轻村级集体负担。严格禁止各种乱摊派、要吃喝行为。扶持经济薄弱村集体兴办的生产经营项目,一般不要求村集体提供配套资金或过多地举债建设,干部下队,不允许在吃喝方面有其它过分的要求。兴办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除依法批准的外,不得强迫村集体或村民出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土地流转等,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   3、充分发挥村干部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的作用   农村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

11、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因此,我们要结合村级“两委”换届这一契机,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不拘一格选人才,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选拔一批政治坚定、工作努力、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人进入村“两委”班子,特别是要选好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班子选准配强后,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解决村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村干部学习市场经济、WTO等有关经济发展知识,加强村干部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提高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水平和管理技能。同时,适时组织村干部到发达地区取经学习,让他们在交流中查找自身的差距,转变思想认识,树立“为官一任、致富一方”的发展意识。   4、

12、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由于各村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因此,要根据各地的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下才能获得丰收。因此,我们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的原则,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二是引导农民选准主导产业。就我乡来说,我乡要建立起“烟、桑、菜、辣椒、木、米”等6大农业商品基地,使我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突破性发展。因此,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产业,努力

13、形成“一乡多业”、“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把规模调大、质量调优、结构调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三是引导农民利用好烤烟、桑蚕企业。企业由于具有明显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所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就自然担负起了开拓市场、创新技术、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和组织农户经营的重任,成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好我县的烟草公司、振兴蚕叶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形成“公司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努力提高我乡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鼓励农户与企业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要善于利用烟草公司、振兴蚕叶有限公司,引导农户与企业形成利益共享、

14、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只有充分利用好企业,才能提升我乡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农民增收。   四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很多农民对新生事物往往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由于资金不足,许多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中一般不敢轻易冒险。不管你说得如何好,他们既不相信,也不行动,只注重实际,相信实实在在的例子。因此,要使广大农民接受新的农科实用技术,发挥好党员干部在运用新的农科实用技术方面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   常言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因此,村干部都要身先士卒,带头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带头大种大养,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通过“现身说法”,消除群众怕风险的思想顾虑。要树立乡、村党员示范户,培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种养大户。让党员示范户做出样子给村民看,通过党员示范户引导和带动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科技推广中的示范作用,通过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和“猪沼烟”、“蚕沼桑”、“猪沼果”、“猪沼菜”、“猪鱼”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生态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增加种养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同时,要逐步建立村干部示范和联系户制度,解决群众在发展生产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难题,努力使村干部成为带领群众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心骨”,使全乡形成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良好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