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42303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扬州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扬州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扬州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扬州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政府二一七年五月目 录目 录I第一章 总则1一、调整目的1二、指导思想1三、规划原则1四、调整依据2五、调整范围与期限4第二章 规划背景5一、区域概况5二、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6三、现行规划实施评价7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8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调整目标12一、土地利用战略12二、规划调整目标13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15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5二、国土空间布局优化17第五章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21一、优先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21二、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22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措施22四、严格保护耕

2、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23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4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及建设用地空间管制25一、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25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29第七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31一、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31二、土地用途与空间管制32三、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34第八章 村镇建设控制区及流量指标归还35一、村镇建设控制区调整情况35二、流量指标归还计划35三、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6第八章 土地利用重点基础设施项目38一、重点基础设施用地指标38二、交通运输建设工程38三、水利设施建设工程39四、能源建设重大工程39五、其他项目重大工程39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0一、加强规划实施总体控制40二、健全

3、规划实施行政管理41三、完善规划实施经济机制42四、改进规划实施技术手段43五、推进规划实施民主决策43第十章 附则45一、成果构成45二、规划效力45三、规划实施45四、授权与监管45附表46附表1 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变化情况表46附表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47附表3 主要规划指标分解落实表48附表4 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规划表49附表5 扬州市邗江区已批未变更土地情况统计表56附图54附件54第一章 总则一、调整目的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保障土地

4、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据国家、江苏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编制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系列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创新改革”的工作要求,按照“保护为先、优化为本、调控为要”的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前提,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严控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抓住扬州跨江融合发展试点等战略机遇,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开发格局,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强富美高”新

5、邗江提供基础保障。三、规划原则(一)保护优先、统筹兼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推进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区域。服务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发展必要的用地需求。(二)节约集约、优化布局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稳步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提升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三) 多规融合、充分衔接加强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环境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四) 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合理配置产业用地,新增建设用地重点保障省、市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保障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

6、和社会民生工程用地。四、调整依据(一)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及实施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1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8年);(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7)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05号)。(二)政策及规范性文件(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2)关于印发江苏省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通知(苏政办

7、发201061号);(3)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4)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苏国土资规发20124号);(5)国土资源部关于江苏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方案的批复(国土资函201454号);(6)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7)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苏国土资办发201547号);(8)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0号);(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

8、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1096号);(10)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县级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6117号);(11)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预下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指标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6277号);(12)扬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预下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指标的通知(扬国土资2016160号)。(三)技术标准(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2)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

9、10);(4)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5)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2-2009);(6)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8-2010);(7)关于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指导意见(苏国土资发2016280号);(8)江苏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指导意见(苏国土资发2016284号)。(四)相关规划(1)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2)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3)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4)扬

10、州市邗江区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5)扬州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6)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年);(7)扬州市邗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8)扬州市邗江区各镇镇村布局规划;(9)扬州市邗江区各镇、功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五、调整范围与期限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范围为扬州市邗江区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区域土地总面积为64091.4公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期限具体如下:规划基期年2005年,规划调整基期年2014年。规划期限2006-2020年,规划调整期限为2015-2020年。第二章 规划背景一、区域概况(一)区位

11、条件图2-1 扬州市邗江区在江苏的区位图邗江区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腹部,长江与淮河交汇处,东依上海,西连南京,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贯京杭大运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土地总面积64091.4公顷,现辖10个街道,9个镇和2个乡。区内交通便捷,润扬长江大桥北桥头和宁启铁路扬州客运站坐落境内,328国道、宁通高速公路横穿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二)自然条件邗江区内西北部属于镇扬丘陵地区,东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邗江区沿河区域属于丘陵向沿河平原过渡地形,整个地形西高东低。邗江属北亚热带温暖亚带与温和亚带的过渡性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度,雨量充沛,年平

12、均降水量1063.2毫米;无霜期223天;光照充足,年平均总辐射量115.6千卡/平方厘米。(三)社会经济条件截止2014年底,邗江区总人口71.99万人(户籍人口),其中城镇人口61.93万人。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2.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总值17.10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总值256.19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总值329.45亿元,增长12.4%。2014年末邗江区常住人口82.86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922元,比上年增加714.52元,增长7.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3.5:43.79:52.71调整为3

13、.16:42.26:54.58。按常住人口计算,2014年末城镇化率为86.01%,比上年提高0.56个百分点。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二、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一)土地利用现状2014年末,全区土地总面积64091.4公顷,其中:农用地3121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70%;建设用地2186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11%;其他土地1101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19%。(1)农用地2014年末,全区农用地总面积31210.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899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63%;园地面积2078.3公顷,占3.

14、24%;林地面积303.4公顷,占0.47%;其他农用地面积9835.4公顷,占15.35%。(2)建设用地2014年末,全区建设用地总面积21862.2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880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34%,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10519.2公顷,农村居民点面积8283.7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3059.3公顷,占4.77%。(3)其他土地全区其他土地面积为11018.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为962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01%;自然保留地面积为1395.6公顷,占2.18%。(二)土地利用特点(1)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快,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江六高速

15、建成通车,邗江至南京、江都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在江六高速蒋王互通连接线和328国道邗江段改线工程、418省道邗江段等交通干线的带动下,在区域经济的辐射下,邗江已逐渐形成“一城四板块和两区”的格局,并成为带动全区城镇发展的增长点。“十三五”期间,邗江区各项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出现快速扩张的趋势。面对邗江区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既要满足经济、生态环境的大力发展,国家、省市有关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指标要求,又要保障各项合理建设用地的需要以及防止农用地过度非农化,土地供应与需求、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2)农村居民点布局零散,集约用地水平较低由于历史原因,邗江区农村居民点分散,占地面

16、积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人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点建设基本上处在自发性的发展之中,为了农田耕作的便利,农村居民点多数服务于一定的耕作半径,从而形成了“满天星”式的格局,客观上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三、现行规划实施评价(一)规划实施成效规划实施期间,扬州市邗江区严格执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及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2014年耕地保有量是规划目标的112.0%,有效地保护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了粮食安全。规划实施以来,全社会依法用地、节约用地意识明显增强,土地利用更加规范,城市化、工业化合理用地需求得

17、到有效保障;通过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全区单位GDP占用的土地从2009年的210.6公顷/亿元降低到2014年的106.3公顷/亿元,促进了土地产出效益和节地水平的不断提升。(二)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规划实施过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同城化”、“扬州跨江融合发展试点”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全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要求发生显著的变化,规划建设用地保障压力加大、规划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土地整治难度不断加大,随着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区面临拆迁难度越来越大,拆迁成本越来越高的问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将面临严峻挑战

18、;规划实施的机制不够健全,措施有待完善,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难以聚焦合力等。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1)发展战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领先”,“四个显著提升”。“一个领先”即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四个显著提升”即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区;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初步建成“邗江中心”,宜居宜创特质更加鲜明;民生幸福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普遍过上更加富裕健康的生活;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更加秀美,社会建设和管理全面加强。(二)面临的挑战(1)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建设不可避免地占用

19、部分耕地。另一方面,全区宜耕后备资源有限,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又不宜对其他农用地和生态用地过度垦殖,未来扬州市邗江区将面临的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加大。(2)土地需求量不断加大从近几年全区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会大量占用土地,且需求量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目前统计全区2015年的用地需求量已达到574.9公顷,而经过这几年规划的实施,全区可用作新增建设用地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3)城乡建设用地增长较快,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仍需提高2010年至2014年间扬州市邗江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加1143.3公顷,城镇工矿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均增加,城镇用地增加

20、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未能如预期减少,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三)面临的机遇(1)区域战略要求全面开放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全面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总规划。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构筑国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决策,也是提长三角一体化都市圈分布图升江苏经济整体竞争力的重大机遇,同时还是促进邗江区新一轮开发开放的重要之举。同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进入国家战略,苏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苏中经济国际化水平提高,苏北振兴计划深入实施。苏中地区在全省

21、发展大局中应起到跨江融合、江海联动和承南启北的重要作用。扬州市邗江区将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探索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开展交流合作,主动融入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开放平台建设。(2)“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协调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江苏整体已经被列为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必须全面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城镇化路径,将各领域的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优化完善现有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体系,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3

22、)江苏省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创新了途径为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江苏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方案的批复,江苏省政府于2014年5月召开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会议,在全省正式启动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重点实施“空间优化、五量调节和综合整治”三大战略,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方案,扬州市邗江区结合实际,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要求,建立城乡节约集约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优化机制,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

23、调整目标一、土地利用战略(一)土地利用战略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认真贯彻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强调从“保障规划”向“保护规划”、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从“指标规划”向“空间规划”三个转变,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合理结构,实现并强化规划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促进邗江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土地利用基本策略(1)划定三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优先保护各类生态本底资源,划定生态红线;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科学规划城市用地规模,引导城市用地理性拓展,划定城市开发边界。(2)节约集约,控

24、制国土开发强度通过“控总量、盘存量、提效率、优结构”等路径,调整盘活存量用地,大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不断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有效抑制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的趋势。(3)统筹城乡,引导城市化发展从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以城乡统筹发展引导城市化发展和农村建设,逐步降低进城门槛,使农民有能力进入城镇,有条件居住在城镇,有机会在城镇发展,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同时进一步加强镇、村的规划,加强农村道路、给排水、环卫、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广大乡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二、规划调整目标(一)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以耕地保护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和基

25、本农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至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6987.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为9013.3公顷,确保规划期末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强度,从紧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到2020年扬州市邗江区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23986.2公顷,比原规划下达目标减少了296.8公顷。到2020年,全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124.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控制在1876.9公顷内、占用耕地控制在1422.9公顷内。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69平方米/人。(三)城乡用地格局优化目标着

26、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突出中心城区、经济开发区和城镇建设,优化城镇点轴格局,推动产业用地集聚、协调,引导中心村合理分布,形成功能明确、优势互补、梯度有序、区域协调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20733.0公顷。(四)土地生态建设目标城市规模建设满足生态承载要求,城市空间规划结合自然生态条件,城市发展指标符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城市产业发展达到低碳环保标准,城市文化发展凸显当地资源特色,构建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全面平衡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至2020年,林木覆盖率达到2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014年末,

27、扬州市邗江区农用地面积31210.6公顷,建设用地面积21862.2公顷,其他土地面积11018.6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8.70%、34.11%、17.19%。调整后2020年农用地面积29093.9公顷,建设用地面积23986.2公顷,其他土地面积11011.3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5.39%、37.42%、17.18%。(一)农用地结构调整严格保护耕地,有序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其他土地;提高优质耕地面积与比重,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产能提升工程。至2020年,全区耕地面积不少于16987.7公顷,净减少200

28、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下降3.13%。园地利用坚持用养结合,预防土地退化,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扩大优质、优势园地规模与比重,鼓励生态化、规模化经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增强农业发展活力。至2020年,园地稳定在2078.3公顷之上,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基本稳定。加大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力度,鼓励低效利用的其他农用地调整为林地和耕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至2020年,林地面积稳定在389.2公顷之上,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基本稳定;其他农用地面积基本持平。(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按照“产业集中、人口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适度控制中心城区

29、、镇、村庄、用地规模。重点建设国家级高新区产城融合板块,坚持园区、校区、城区“三区联动”,打造现代科教新城和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扬州市经济开发区依托沿江优势,发挥“南联西延”的串联作用,进一步增强和凸显自身综合竞争力提高扬州市经济开发区在苏中地区的辐射影响力。至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净增加226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上升3.53%。按照城乡统筹发展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农村居民点用地统一规划、规范管理,加快城中村改造,鼓励城镇发展优先利用近郊区居民点,加大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使农村居民点用地有序减少,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更加合理。至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净减少333.3公顷,占土

30、地总面积的比例0.05%。适度增加交通水利设施用地。以国家及区域交通设施为骨架,加快铁路、港口、公路和综合客货运输枢纽建设,着力完善区内城市交通体系,保障道路改新建与改扩建工程的落实。推进防洪除涝工程、供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城乡饮用水工程建设,提升水利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至2020年,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用地净增加18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上升0.29%,其他建设用地净增加10.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上升0.02%。(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加强其他土地开发的生态影响评价,严禁在生态脆弱和环境敏感地区进行土地开发,适度开垦宜农自然保留地,提高宜林地区森林覆盖率。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

31、进行温泉度假区、瘦西湖旅游度假区、江淮生态大走廊、扬州甘泉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园、瓜洲森林湿地公园、北湖湿地公园开发。至2020年,其他土地面积基本持平。二、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以区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三条红线和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通过制定差异化空间综合功能管控措施,有机整合各类空间性规划核心内容和空间要素,统筹布局城镇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任务,形成融发展与布局、开发与保护为一体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城镇发展空间,以邗江主城区为中心,形成“五区一园一中心”邗江经济发展带

32、和蜀冈-瘦西湖片区、扬州市经济开发区两功能区为重点城镇发展空间,其他城镇为一般城镇发展空间,是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城镇经济的地域。重点城镇发展空间严禁高污染产业进入,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般城镇发展空间,依托自身基础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存量土地调整和再开发,提高人口经济集聚水平和空间开发效率。农业生产空间,是除城镇发展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外的其他地区,是承担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地域。严禁扩大制造业用地规模,推进现有工业集中区整合撤并。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化村庄功能和布局。生态保护空间,包括省定生态红线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以及高程在

33、50米以上的其他地区、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大型水面和湿地等区域,是主要承担生态服务和生态系统维护功能的地域。实施最严格的空间管控,严禁与生态保护功能不符的新增建设用地供给,重点加强粘土开采等生态破坏区域的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重要湿地的生态建设。(二)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坚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按照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将农业基础设施完善、耕地质量好、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经验收合格的土地整治新增的优质耕地,优先将城北乡、槐泗镇、西湖镇、杨庙镇、瓜州镇、蒋王街道、汊河街道、施桥镇等城市周边

34、区域内与已有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集中区,将“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涉及的已有基本农田、地类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其他农用地、零星分散、规模过小、不易耕作及质量较差的已有基本农田划出基本农田,划出的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杨庙镇、甘泉街道、杨寿镇、槐泗镇、方巷镇、公道镇。调整后,基本农田布局更加集中,结构更加合理。(三)划定生态红线区域以确保区域生态安全为底线,对生态功能高、生态敏感度强、生态系统脆弱的区域设置生态红线,以江淮生态大走廊、长江生态涵养带、邵伯湖重要湿地、扬州扬子津生态公园、蜀冈-瘦两湖风景名胜区、滨江西苑游园、八里运河公园、润扬湿地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生态林、水源地及其涵养

35、区,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湿地、行洪区为生态节点;以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高旻寺风景名胜区、瓜洲古渡风景名胜区等风景旅游用地及其生态保护区域为生态廊道;以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长江瓜洲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河道及其生态保护区域为生态廊道;以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以及邵伯湖、长江等大面积水体为生态功能面,构筑邗江区土地生态环境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土地生态空间格局(四)布设基础设施廊道按照邗江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着力打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提升交通运输业服务质量、着力增强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动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邗江区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实现高等级公路全覆

36、盖,保障S353、S463、G233扬州S356至汽渡段等一批交通项目用地的需求。建成港口、管道运输功能强,水利“多条多面”,能源“清洁多样”的综合基础设施用地新格局。(五)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以建设用地规模和强度双控为路径,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推进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维扬经济开发区和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发展。加快重点镇镇驻地改造,加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强镇、商贸重镇和旅游名镇。区域范围内以重点城镇为极核,带动一般镇村的发展,形成特色有别、协调有序的城镇组群,引导人口、产业、资金、技术等要素在片区内合理流动,逐步融入邗江

37、主城区、扬州市区乃至更广大区域。邗江区按照“东优、西拓、南融、北联”总体思路,紧扣“现代商贸新高地、总部研发大平台、宜居宜创首善区”发展总体定位,围绕,以邗江主城区为中心,形成“五区一园一中心”邗江经济发展带。“五区”分别为 扬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加速南园建设,启动建设生物健康产业园,对接创富工场的加速项目,形成数控机床类、生物医药类和其他新兴产业类项目承载区,不断提高扬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维扬经济开发区,加强与北山工业园的融合,通过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资源共享、联动开发等形式,实行优势互补。以项目体量和产业轻重分类,打造汽车研发、电子类、零部件生产、汽车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

38、业等项目的产业集聚区。西区新城区,紧紧围绕城市西部交通枢纽,规划发展现代服务业、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瓜洲省级旅游度假区,深挖古镇、古诗、古渡资源,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有序推进瓜洲古镇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不断提升旅游品牌,努力成为扬州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利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抓住产业转移及新一轮土地利用调整的机遇,集中各类资源,发展乡镇工业。“一园”为环保科技产业园,以扬州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环境优化为重要契机,重点发展静脉产业与环保产业,坚持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做大城乡生活垃圾与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和无

39、害化产业,做强工业固废回收利用、再生资源产业,做实环境保护制造与服务业,建设循环经济特色鲜明的环保科技产业示范园区。“一中心”为蜀冈生态中心,通过新建、扩建和提升,将蜀冈西峰生态公园与隋炀帝陵、瘦西湖风景区、西区体育公园连为一体,推动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互融、人居环境与旅游休闲互动,打造成全区中部、扬州西北部、东西走向融“生态、文化、人居、休闲、健身、运动”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生态长廊。扬州市经济开发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眼未来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优质产业集群。坚持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战略取向,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汽车、装备制造、日常生活用品等优势传统产业,加快物流、创意研发、软件信息、

40、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向两端延伸,服务业向特色化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五章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一、优先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一)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按照“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保护优先、优化布局,优先劣出、提升质量”的原则,围绕“守住红线、保护红线,引导城市串联、组团、卫星城式”的总体要求,在已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的基础上,优先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357.8公顷。划定后扬州市邗江区城市周边基本农田面积增加了1346.0公顷,城市周边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33.92%。划定后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模、集中连片程度、

41、耕地质量和地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二)强化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管控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应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加强保护和建设。扬州市邗江区此次在城市周边新划入基本农田后,与现状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结合城市周边河流、湖泊等自然生态边界,共同构成城市周边生态屏障: 东部屏障以中心城区已建成区及京杭大运河为主;南部屏障以邗江区瓜洲镇等区域的基本农田、扬子津森林公园及沿江高速公路为主;西部屏障以西部屏障以西北绕城高速及邗江区的杨庙镇、西湖镇、蒋王街道、甘泉街道等区域的基本农田为主;北部屏障以西北绕城高速、瘦西湖风景区及槐泗镇的基本农田为主。构建形成了“水、城、田、林”融为一体

42、的城市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基本农田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城市无序蔓延扩张的作用。二、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 (一)落实全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在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基础上,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调整方针,对全区的基本农田进行布局优化,划足补齐全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9013.3公顷,划定后的永久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不得低于原有质量等级。现状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经验收的土地整治项目新增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零星分散、规模过小、不宜耕作、质量较差等不宜作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按照质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划出;现有集中连片,有良好农业设施

43、保障的现有基本农田继续保留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二)优化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按照集中连片、稳定现状、充分发挥农用地多重功能的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基本农田集中区土地利用以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为主,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后全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9152.1公顷,其中城市周边范围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703.8公顷,城市周边范围外划定永久基本农田7448.3公顷。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一)加大公共财政对基本农田建设扶持力度的要求,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等资金,按照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部门管理、项目运作的原则,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

44、斜;制定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切实提高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二)定期通报基本农田变化情况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监管网络,开展动态巡查。开展基本农田动态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利用卫星遥感手段,定期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非法占用基本农田行为。(三)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考核的内容,签订责任书,明确由地方各级政府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负责,定期进行目标考核并兑现奖惩措施。 四、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 (一)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提高全社会节约用地意识,实施更

45、加严格的供地政策,完善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占用耕地的经济成本,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源头控制”,稳步降低单位固定投资和单位产出占用耕地规模。加强建设项目选址引导,鼓励各类建设在不影响生态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其他土地。规划到2020年,全区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1422.90公顷以内。(二)合理引导其他各类耕地减少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科学引导,引入耕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和提升地力的方向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抗灾能力,及时修复和补充灾毁耕地,将灾毁耕地规模降至最低,确保规划期内耕地不减少。(三)加大耕地补充与质量建设力度理顺“投资-收益”机

46、制,完善项目管理模式,扩大公众参与水平,加强对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积极推进沃土工程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通过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等,落实耕地补充任务,增加优质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能。规划到2020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1422.9公顷。鼓励剥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前提下用于新开垦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重视土壤健康状况,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合理调整受污染土地用途,积极治理受污染土地,为粮油、蔬菜生产提供优质、健康的土地保障。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强化优势特色农业围绕优势主导产业,调优布局结构,加大基础投

47、入和公共配套,依据本地农业资源禀赋,建好北部沿湖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北山丘陵林果花卉产业带和城郊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农业载体建设提档升级,创成北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积极配合扬州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成省、市级农业示范园区9个,按序时完成“村有百亩、镇有千亩、区有万亩”的三级园区建设任务;农业产业化发展迈出新步伐,高效农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1.2万亩,其中新增设施园艺面积6000亩,设施渔业比重达26%;龙头企业得到培育壮大,力争每年新增5亿元以上农业项目1-2个。积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传统农业向经济型、生态型、观光休闲型多元化方向转型。(二)倡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保障粮食供应的基础上,重点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注入科技与品牌附加值,更加精细化地对接市场需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倡导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