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52223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 昌 工 程 学 院毕 业 设 计 (论 文) 经济贸易 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 学生姓名 张三 班 级 2007级国贸(本)2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二零一一 年 六 月 二十 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Chinese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adjustment and Its Impact总计 毕 业 论 文 17 页 表 格 0 个插 图 0 幅摘 要世界范围内,出口退税都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部分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出口退税都是一种制度性的税收,像我国这样被当作政策工

2、具反复使用的情况十分罕见。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承载着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多元政策目标。那么,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将如何演变?最终又将走向何方?本文通过对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出口退税政策所经历的历次调整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一般规律,展望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方向和趋势。关键词:出口退税 调整 趋势AbstractWorldwide, the export tax rebate on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in most countries, especiall

3、y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export tax rebate is a system of taxation, Such as my be used repeatedly as a policy tool is rarely the case. Chinas current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carries other countries do not have multiple policy objectives. So, Chinas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will evolve? Will final

4、ly go where? Based on the 1994 tax reform the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since the previous adjustment experienced by the analysis, to reveal the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adjustment to the general laws, outlook in China to adjust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direction and trends.Keywords:Export tax rebate

5、s; Adjustment; Trend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出口退税政策概述11.1 出口退税政策的含义11.2 出口退税政策的特征21.3 出口退税政策的功能定位3第二章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42.1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演变过程(四次大的调整)42.2 1998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比较72.3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过程中所体现的特征8第三章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103.1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正面影响103.2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负面影响12第四章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规律及发展趋势154.1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规律154.2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发展趋势16参考文献

6、18致 谢19第一章 出口退税政策概述1.1 出口退税政策的含义1.1.1什么是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其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了重复征税,降低了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了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商品出口,另一方面也减少消费者的支出。出口退税政策是根据凯恩思经济学中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而制定的一项促进产品出口的财政贸易政策,目前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广为采用。为鼓励货物出口,我国按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实行出口货物税率为零的优惠

7、政策。所谓零税率,是指货物在出口时整体税负为零。在我国主要是退还国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退税政策核心有两点:一是商品输出国外,二是退还商品形成过程中的间接税。1.1.2出口退税政策的种类按我国现行出口退税的实际操作来看,出口退税可分为以下三种: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销售环节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退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前实际承担的税收负担,按“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则并按照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后退还给出口企业。出口免税不退税,出口免税与上述含义相同;出口不退税是指适用这个政策的出口货物因在前一道生产、销售环节或进口环

8、节是免税的,因此,出口时也无须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出口不免税是指对国家限制或禁止出口的某些货物的出口环节视同内销环节,照常征税;出口不退税是指对这些货物出口不退还出口前其所负担的税款。适用这个政策的主要是税法列举限制或禁止出口的货物。1.1.3出口退税与出口关税为了避免双重征税,增加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大多数国家都会选择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全额退还国内已征的流转税,即按照“应退尽退”的原则进行出口退税制度的设计。而在“应退尽退”原则指导下的出口退税更多的是一项稳定的制度安排,也就无法作为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尽管从出口退税的运行模式来看,出口退税具备财政补贴的显著特征,但从其作

9、用机制的角度分析,如果我们把“应退尽退”的出口退税作为正常运转的流转税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增值税发挥“中性”作用的必然要求,那么对出口商品不退还或不全额退还国内已征税额的出口退税制度实质上发挥着与“出口关税”相似的政策功能。也就是说,出口商品国内已征税额与实退税额的差额相当于对该种商品征收的隐性“出口关税”。当对某种商品完全不退还国内已征税额还达不到减少出口或增加收益的预期目标,就会对这种商品再额外课征真正的出口关税。在实践中,中国近年来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往往与出口关税政策联系在一起同时出台,这说明“差额退税”的出口退税政策与“出口关税”实质上可以看作政策功能相似但程度不同的同类政策措施。1.2

10、 出口退税政策的特征出口退税是国际贸易发展中对国内商品税征税权协调的结果,根据消费地原则课征商品税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为此就需要退还生产地已课征的商品税,由此产生了出口退税的必要。根据WTO规则,出口商品可以退还所征的商品税,而不构成出口补贴GATT1994附件9注释和补充规定第16条明确规定:“免征某项出口商品的关税,免征相同商品供内销时必需缴纳的国内税,或退还与所缴纳数量相当的关税或国内税,不能视为一种补贴。”也就是说,WTO规则允许的出口退税有两个限定条件:第一,规则内允许的出口退税不能超过国内已征的税额,超过部分实质上构成了出口补贴;第二,在确定国内已征税额时,必须是与出口商品直接

11、相关,可以准确计算已征税额数量的税负,而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直接税的税收负担无法准确分配给出口商品,因此不能退税。从上述规则我们可以归纳出口退税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出口退税是流转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属或依附于流转税制度的。当一个国家在生产环节课征流转税时才产生出口退税,美国的流转税主要在消费环节征收,因此就没有出口退税的必要。第二,根据WTO规则,不超过国内已征税额部分的出口退税不构成出口补贴,这意味着对出口商品不退还或不全额退还国内已征税额是不受WTO规则约束的,属于一个国家自主决定的税收政策。第三,出口退税直接作用于出口行业,并通过改变出口商品的成本间接影响厂商对出口和内销的选择

12、。而与出口退税相联系的税制结构特征(主要是间接税比重、所得税优惠)还对出口导向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向产生影响(张斌、高培勇,2007)。第四,由于可以针对不同的出口商品、不同的贸易方式制定不同的出口退税政策,因此出口退税对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如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产生直接的影响。1.3 出口退税政策的功能定位1.3.1出口退税政策在结构目标下的功能定位(差别退税)出口退税政策有着结构目标与总量目标双重的功能定位,其中在结构目标下的功能定位主要表现在以出口结构调整为目标的“差别退税”,即对不同的出口商品按照政策意图制定不同的“差别退税率”,可以看作对不同的商品征收不同的隐性“出口关税”以达

13、到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目标。例如,在现实中国家为遏制资源消耗型产品的出口对“两高一低”产品的出口就取消了退税,而对符合环保要求和自主创新产品的出口则退税率很高。通过这种差别退税率的政策手段,有效地优化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1.3.2出口退税政策在总量目标下的功能定位(普遍差额退税)为了实现总量目标,通常采用的是“普遍差额退税”,即对所有出口商品适用相同的差额退税率,普遍差额退税可以在总量上减少出口或者减少财政支出,但对出口商品结构不产生直接影响。在现实中,“普遍差额退税”与“差别退税”通常是结合在一起同时发挥作用的,而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策目标的调整,特定阶段的出口退税政策有时侧重总量

14、目标,有时则侧重结构目标。第二章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2.1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演变过程(四次大的调整)出口退税制度是中国商品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专项制度,它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建国以来出口退税制度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2.1.1 1994年的调整背景及内容1994年中国实行了全面的税收体制改革,对出口商品实行零关税政策,继续坚持“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和彻底退税”原则。但由于我国征税力度不够等原因,出现了出口退税负担过高的现象;1995年出口持续高速增长更增加了这一矛盾,为此国务院曾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1997年后的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

15、势减弱,对外出口增长幅度放慢,为此,我国两次对出口退税率做出调整,对部分出口商品退税率提高了两个以上百分点。 2.1.2 1998年的调整背景及内容(1)1998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背景 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周边国家纷纷宣布本币贬值以应对危机,而我国中央政府坚持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虽然这一政策坚定了投资者的信心,但这样做却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出口订单减少,部分已经谈好的合同没有签订。一些国家的客户以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为由要求我国企业降低出口价格。周边国家货币贬值,使我国外贸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出口增长缓慢。(2)1998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主要内容金

16、融危机后,我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1998年,月,日,中国决定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两个百分点,其出口退税率从g增加到11。并连续三次提高出口退率,变为5、13、15和17四档。使综合退税率达到15.5,几乎接近征税水平。(3)1998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效果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使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各国经济出现萧条的时期,我国对外出口保持稳步增长。在别国货币持续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承受住了不贬值的压力。中国政府在危机中展现出了较强的应对危机的能力,中国经济在危机中经受住了考验,同时中国也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2.1.3 2004年的调整背景及内容(1)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

17、背景这次改革其背景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首先,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一直存在升值压力。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企业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或者这些国家企业不再生产而是从中国直接进口他们不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使得这些国家由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工会向本国政府施加了很大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多次向我国政府施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其次,由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出口规模逐年增长,相伴随的便是出口退税规模的扩大。在这次出口

18、退税改革之前,我国的增值税为中央和地方共享,而在此基础上的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这样就给中央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拖欠企业退税现象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累计应退未退税额,2001年底为1,440亿元,2002年底为2,477亿元,2003年底到达2,770亿元,出口企业对出口退税制度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这严重打击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影响我国的商品出口。可以说出口退税机制的问题已经比较突出,改革势在必行。(2)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的主要内容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对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四点。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平均出口退税率下调

19、3个百分点。加大中央政策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从2003年起,中央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首先用于出口退税。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别负担。累欠退税由中央政负担。(3)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效果新出口退税政策实施后,欠退税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加快了退税速度和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2004年,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共办理出口退税4,200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2,61亿元,包括偿还2004年以前发生的欠退税2,004亿元。例如,江苏开元国际集团在2004年年初,出口退税挂账9.602亿

20、元,到6月份已基本退完,使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得到缓解。同时,中国政府一直在被迫使人民币缓慢升值,降低出口退税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得到一定的平息。,2.1.4 2008年的调整背景及内容(1)2008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改革背景快速增长的外贸出口仍然是此次出口退税政策改革的重要原因。外贸顺差增速过快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据海关统计,2007年1至5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总额4,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进口总额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8.7个百分点,累计顺差857亿美元,同比增

21、长83。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贸易摩擦发生频繁。美国、欧盟、日本等我国主要出口大国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多种贸易壁垒,实行反倾销等手段以限制我国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我国国际贸易环境变得恶化。人民币升值压力一直存在,并伴随贸易顺差而进一步加大。我国出口的产品中相当一部分是初级产品和资源依赖性产品。初级产品的出口获利低,资源依赖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也不高,而且环境损害很严重。初级产品和资源依赖性产品的大量出口使得资源消耗过大加剧了资源短缺,形成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也使我国必须面对改变出口产品结构的现实。(2)2008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改革主要内容我国从2007年7月1日起调整2

2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么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出口退税率结构由原17、13、11、8和5五档调整为17、13、11、9和5五档。(3)2008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效果本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我国控制外贸顺差、缓解国际贸易摩擦的决心。取消和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我国相关出口商品的成本将会增加,从而会对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这次在政策设计时采取了“有保有压”的区别政策,释放了国家优化产业结构

23、、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的明确信号。有利于引导企业减少“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减少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加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从而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2.2 1998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比较2.2.1调整特点的比较1998年的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其诱因是亚洲金融危机,为了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同时保持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必须促进外贸出口。两次提高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出口产品因人民币不贬值而失去的价格优势重现,增强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2004年出口退税改革由国内外因素共同引起。国内出口退税拖欠问题严重,要求改革的呼声四起;国外有要求人民币升值

24、的压力。传统的出口退税政策已经不能解决当时的国内外矛盾,改革成为必然。2008年的改革基于我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及其引起的贸易摩擦。过高的贸易顺差意味着我国经济过分依赖国外市场,所承担的风险与不确定因素增加。近些年来,我国与主要出口国的贸易摩擦迭起,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被屡屡用到我国出口产品上。此时改革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十分必要。2.2.2 调整侧重点的比较1998年的改革是中国政府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采取的特殊的手段与对策。提高出口退税率以达到促进出口,防止经济萎缩的目的。而2004年的出口退税政策改革不仅改变了出口退税机构,而且调整了出口退税的责任人。之前我国的出口退税由中

25、央一力承担,地方不需负担,而且增值税则由中央和地方共同享受,这样就形成了征税方和退税方不统一的现象。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巨大的退税额使中央负担过重,拖欠退税的现象日益严重。为此2004年改革后,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别负担。对截至2003年年底累计欠企业的出口退税款和按增值税分享体制影响地方的财政收入,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2008年的出口退税改革,进一步将重点改为调整出口退税的结构,对于高新技术产品和低污染环保产品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的扶植政策。 2.2.3调整力度的比较与此前历次调整相比,2008年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力度

26、和范围都是空前的,被列入调整“大名单”的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共有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2.3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过程中所体现的特征2.3.1我国“差额退税”不同于世界各国的“应退尽退”“应退尽退”的出口退税原则与财政能力之间存在矛盾。迫于财政压力,我国退税率频繁调整:在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动期,为刺激对外出口,出口退税率呈上升趋势;在外部经济环境的平稳期,迫于内部财政压力,出口退税率又呈下降趋势。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始终处在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和促进出口增长之间的“两难选择”之中,导致政策摇摆不定。其实,在出口退税与财政负担的关系上,我国始终存

27、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将出口退税看成是财政的负担。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实则有失偏颇,因为它忽视了进出口增长与财政收入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博弈关联。出口退税的确直接减少了当前的财政收入,但长期看,出口退税又促进了企业出口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而扩展了税基,间接增加了财政收入。因此,即使单从财政的承受能力考虑,也应正确处理好当前困难与长期发展的关系,确定更为合理的出口退税率。2.3.2我国出口退税不同于世界各国,承载着多元政策目标我国的出口退税承载了多项政策目标,而且其政策目标转移频繁。如果说1994年全额退还的出口退税政策本身包含了刺激出口、增加外汇储备的政策含义,那么,其后对出口退税政策的多次

28、调整则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政策内涵,包括: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下的贸易摩擦,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外需萎缩等问题。笔者认为,把出口退税作为一项经济政策使用,就应该认识到其政策效果的有限性。丁伯根法则告诉我们:政策工具的数量或控制变量至少要等于目标变量的数量,而且这些政策工具必须是相互独立的。为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的政策。据此来看,出口退税被赋予多项政策目标,其政策效果如何就成为了一个未知数。第三章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3.1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正面影响3.1.1贸易促进影响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外贸易总量大幅度

29、增加,外贸顺差急剧加重, 2007年全年我国外贸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有利于降低我国对外贸易额,抑制快速扩大的贸易顺差。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将影响到出口企业的成本,出口退税率越高,则外贸企业的出口成本越低,使企业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商品的国际需求会因此增大。反之,出口退税率越低,企业的出口成本越高,在国际市场上越没有竞争力,出口便会减少,从而减缓出口贸易顺差的增长。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08年一季度我国累计贸易顺差414.2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净减少50.2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2007年我国

30、出台的一系列旨在降低我国贸易顺差的政策,包括出口退税和出口商品目录的调整,在2008年逐步显现出效果。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出口退税对外贸的作用很大,两者关系显著。3.1.2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正面影响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由于出口退税率随着出口货物加工深度的增加而提高,因此通过对出口退税率的调节可以带动一个国家产品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此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是区别不同产品进行调整的,体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调整我国资源性产品的出口结构,有利于提升棉纺织品、服装及一般机电产品的非价格因素的竞争力,有利于鼓励高科技含量产品出口。从

31、行业看,受到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纺织服装业、钢铁、有色金属等。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07年纺织服装行业的贸易顺差达1,292亿美元,占总顺差的71。因此,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中,纺织服装行业首当其冲。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对纺织行业的影响在于继续缩小纺织行业的利润空间。据行业协会测算,目前纺织全行业平均净利率为3.48,此次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将使该行业净利率下调0.06,但是却不会对该行业造成致命打击;目前我国纺织出口价格比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低10以上,出口产品利润微薄,产品价格涨一些,对外商仍有吸引力。钢铁行业是“两高一资”的主要行业。本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主要针对低端钢铁

32、产品出口,对整体行业影响不大,主要因为:首先,对大型钢企影响不大。本次调整主要是针对高污染类产品出口,而鞍钢、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出口的产品都是一流产品和高端产品,因此对大型钢铁企业影响较小。其次,大量出口的局面短期不会改变。因为,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仍十分强劲,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始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对大宗产品的需求开始复苏.据国际钢协预计, 2010年全球钢铁需求量将达到12.06亿吨,与09年相比增加9.2。;另一方面,国内钢铁面临着产能过剩局面。因此,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有利于通过出口退税杠杆淘汰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实现资源配置的调整,使资源向国家所扶持的方向流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

33、优化升级.3.1.3对财政和人民币汇率的正面影响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有利于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我国自实行鼓励外贸出口政策以来,出口规模迅速扩张,致使我国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大幅增长,年均增长率远远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出口退税资金需求量逐年增大,给中央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只有对出口产品普遍下调出口退税率,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才能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从根本上解决出口退税资金问题。同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也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长期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高速增长,是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理由;另一方面,出口退税作为一种中性的税收政策,其本身并不是调节汇率的手段,但它通过影响进出

34、口和外汇收支,能够间接地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因此,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借助非汇率的手段减少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缓解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则成为一种较好的措施。从2004年实行四次普遍调低的出口退税政策以来,我国的出口额年增长率由2004年的35.32下降到2007年的17.57。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中可以看出:通过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出口,减少贸易顺差,降低过高的外汇储备,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3.2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负面影响3.2.1提高了外贸依存度,加大了国家经济风险宏观上看,出口退税政策的运用在客观上确实起到了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并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国内迫切需

35、要解决的就业不足、外汇短缺等棘手问题,在外贸出口额急剧扩大的同时,为了满足出口的需要,我国境内企业在大量耗费国内矿产、土地、环境和人力等资源的同时,也大量从世界各地进口生产所需的各类资源,从形成了对国外消费市场和原材料市场的双重依赖。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80,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带来了许多产业出现供大于求,重要资源、能源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等风险。从微观来看也存在不少问题出口企业把出口退税视为主要的利润来源,患上退税依赖症的企业不断涌现就在出口退税率多次上调的利好效应逐步显现之时,在某些行业,出口企业把出口退

36、税视为主要的利润来源,患上退税依赖症的企业不断涌现。低价竟销情况严重,出口企业长期微利经营、陷入恶性竞争怪圈,产业层次一直得不到提高,反而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市场引起与别国的贸易摩擦,招致进口国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的攻击。出口退税政策的运用在客观上确实起到了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并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国内迫切需要解决的就业不足、外汇短缺等棘手问题,在外贸出口额急剧扩大的同时,为了满足出口的需要,我国境内企业在大量耗费国内矿产、土地、环境和人力等资源的同时,也大量从世界各地进口生产所需的各类资源,从形成了对国外消费市场和原材料市场的双重依赖。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80,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

37、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带来了许多产业出现供大于求,重要资源、能源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等风险。3.2.2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一些意外短期效应(抢时出口和延时出口)出口退税在我国被作为一项政策工具来使用,就必然会有一些意外的效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出口退税率下调时的抢时出口和出口退税率上调时的延时出口。出口退税率下调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减少出口额,平衡贸易顺差。但从近几次调整的情况看,普遍存在企业抢时出口的情况,导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前后我国月度出口规模不断冲高,造成与政策意图相违背的短期效应。例如2007年6月19日,为控制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缓解贸易顺

38、差过大、投资增速持续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等矛盾,同时也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790号),自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共涉及2 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全部商品总数的37,且不设置过渡期,其调整范围之广、调整幅度之大均超过以往。出于对新一轮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强烈预期,2007年上半年,我国月度出口额连创新高2007年16月,我国共出口涉及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率的商品1 956.9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1.6,高出同期全国出口总体增速4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出口总额的35.8。其中

39、,6月出口399.2亿美元,同比增长37.7,环比增长16.5,占同期全国出口总额的38.6,均为年度峰值。7月涉及调整商品出口额达4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7.4,占同期全国出口总额的37.9。进入8月后,涉及调整商品出口规模开始逐步回落,出口增速趋稳。812月出口增速下降至21左右,1012月调税商品在同期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下降至32左右。同样的,出口退税率上调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刺激出口。既然出口退税率下调会导致企业的短期抢时出口行为,那么,出口退税率上调会不会导致企业的延时出口行为,也造成与政策意图相违背的短期效应呢?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

40、我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并于2008年11月出现了7年以来的首次出口负增长。为应对外需萎缩的困境,我国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其中于2008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调整涉及3 486项出口商品,约占海关税则全部商品总数的25.8,其调整范围之广、调整幅度之大均超过2007年7月。但这次调整并没有产生预计中的企业延时出口行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第一,政策调整比较突然,且没有政策缓冲期。第二,外需萎缩对出口企业的影响较大,企业没有充分的条件选择延时出口。3.2.3现行政策仍然加剧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出口现象尽管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在调

41、整中不断完善,但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强化了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包括一些低附加值、资源型产品,甚至高污染和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出口持续高增长的同时,出口结构的调整相对缓慢,付出的能耗和环境资源破坏等代价也较大。3.2.4政策实施不稳定,管理制度不健全,骗税现象严重在出口退税实际工作中,征收部门负责出口征税,退税部门负责出口退税,征税与退税分离,出口退税涉及外经贸、海关、税务、工商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协作配合不到位,因此容易产生漏洞。导致我国出口退税骗税现象严重。我国出口骗税现象的严重不仅成为国家税金流失的重要渠道,而且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出口退税资金不足的局面。第四章 出口退税

42、政策调整的规律及发展趋势4.1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规律4.1.1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从中国的经济实情出发,以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从改革开放前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世界经济脱轨,到改革开放后国内内需不足需要开拓国际市场,以外需带动内需,再到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也经历了从时断时续,到建立相对完善的出口退税政策发展外贸出口,再到出口退税政策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出口产业调整的改革历程。可以说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发展轨迹,出口退税政策实施的目的就是扩大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43、的。4.1.2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出口退税政策主要通过出口退税率来发挥其对出口的调节作用,而出口退税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上下浮动。在金融危机时,为了鼓励出口需要提高出口退税水平,一旦危机的影响消失,过高的出口退税率就不再适合,必须回落到正常水平以维持正常的进出口贸易。当出口增长过于迅速且出口产品结构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时,降低部分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可以传达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号,引导企业投入到附加技术高,污染小的产品生产中去。因此,出口退税政策应随着实际形势不断调整,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4.1.3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是在实践中完善政策在

44、实施前虽然经过无数专家的反复推敲与大量数据模拟,但实施后仍然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测的变化与风险。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建立完善健全的体制,因此在新的问题显现出来后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尤为重要。出口退税政策亦是如此。例如,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将中央承担所有出口退税改革为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正是因为在政策改革前中央负担过重,欠退税现象严重,导致出口企业积极性受挫,直接影响出口贸易。但改革后,出口地外贸公司向外地收购产品出口时,这些产品的生产环节的增值是缴纳在生产地的,其中这些地区也分享了部分增值税收入,而出口地企业享受的出口退税则要由出口地政府负担百分之二十!五,这就是所谓的出口地政府为生产

45、地企业的出口产品生产、为出口产品生产地的经济发展“买单”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出口地政府很可能会采取这样的对策:鼓励外贸公司收购本地产品出口,鼓励生产性出口企业从本地购入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工后出口,或者要求外贸出口企业对外地生产的产品实行代理出口,将出口退税任务转嫁给生产地政府。这些政府博弈都会扭曲出口企业的市场行为,破坏外贸经济秩序。出现了生产地征收产品的增值税,由出口地负责退税,收税地政府与退税地政府不统一的现象,造成沿海出口大省入不敷出的局面。有些地方要求出口企业采购本地原料和产品,造成地方保护主义逐渐严重。这些新的问题已经被一些专家重视并正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4.2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

46、发展趋势4.2.1近期发展趋势(金融危机下的政策选择)一场上世纪30年代以来规模最大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外贸易纯度较高的国家,不可避免的会运用出口退税这一政策工具来应对危机。金融危机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是一种鼓励出口产业升级换代的产业政策手段。针对我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占较大比例的实际情况,各地政府应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所占比重增大,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达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的目的。第二,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从平衡国际收支、降低企业成本

47、、减少出口退税率下调影响等因素考虑,还有目前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今后企业长远发展要求,各地有条件的企业可适时调整进出口结构,实行进出口并重的战略,在同等条件下降低国内原材料采购量,转向进口,提升进口的业务比重。这同样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与效益提高。第三,将部分出口产品转移到国内市场销售。在目前纺织品等出口商品退税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国家外汇储备较高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应将目光适当地投向国内市场,把出口被抑制的部分商品转移到国内市场销售。这同样可取得经济效益,并拉动国内需求,促进国内经济的活跃与发展;同时,此举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减少反倾销壁垒。第四,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的速度和管理水平。出口退税政策涉及相关部门很多,政策性、专业性很强,需要外经贸、海关、外汇管理、税务、财政、银行等部门的通力支持和配合,提高出口退税的速度和管理水平。4.2.2中长期发展趋势前文所述,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和其他国家相比,并不是一个“中性税收”,由于“差额退税”而不是国际上通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