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5268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影响2.主要参考资料1 Dardanoni Valentino. Precautionary Saving Under Income UncertaintyJ.A Cross-Setional Anayslis Applied Economics.1991,(23):153-160.2 Zeldes Stephemp.Optional Comsumption with Stochastic Income: Deriations form Certainty EquivalenceM.Quarterly Joural of Econom

2、ics 104.1989, 275-298.3 David Barboze.Chinas Inflation Hits American Price TagsJ.WorldBusiness.2008,(2):45-61.4 You Jin-hong,Chen Ge-mai.Estimation of a semiparametric varying-coefficient partially linear errors-variables modelJ.J Multivariate Anal,2006,97(2),324-3415 毛诗琪,熊德平,薛雯雯.通货膨胀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J.价

3、格月刊.2011(07)6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12-621.7 谷继建,张国魁.通货膨胀现状及其对投资影响探究J.1995,(3):36-45.8 李珺.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9 胡小平.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J.金融研究.1995,(3):12-20.10 黄丞,蒋馥,吴建中.中国通货膨胀模型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6(4):78-99.11 杰弗里萨克斯,菲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12-466.12 刘海蒂.经济中通货膨胀的根本及治理这政策分析D.

4、西南财经大学.2008,35-51.13 茅于轼.通货膨胀教授谈J.价格和市场.1995,(5)22-24.14 弃叟.应对通胀:自由经济不能就中国J.乌有之乡,2011.04.2215 王自力.我国通货膨胀的特征与趋势J.中国金融,2008,(6):78-98.16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213-248.17 杨丽.货币银行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设,2007,315-336.18 黄海州.全球通货膨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6,(1):45-55.19 黄宪慧,韩海波.中国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基于因果关系的检验J.经济理论研究.200

5、8,(1):345-366.20 王鹏云.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及对中国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5,(23):66-78.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地位越来越显著。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扩大,人民币不断升值。在此情况下,国内物价水平却不断上升,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很多,有货币方面的原因,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原因,有经济结构的原因。本文针对当前国内通货膨胀的现状,从通货膨胀的概念含义、类型、形成原因及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现象入手,从货币供给途径、成本传导途径、国外商品价格传导途径三种传导途径来分析进出口贸易对我国通货膨

6、胀的影响,并对其具体的影响机理和影响途径加以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进出口贸易;通货膨胀;影响;建议ABSTRACTWith the practice of Chinas opening up and reform policies, our economi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nd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With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foreign trade su

7、rpluses and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ontinues to expand; now China is facing the rising prices brought about by pressur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inflation, including monetary reasons, demand and cost reasons and economic structure reasons. This dissertation is about the current status of t

8、he domestic inflation, starting with the definition and concept, types, reason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oretically analyzes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s influences on the inflation from money supply pathways and the pathways in overseas commodity prices and costs. It analyzes the mechanism

9、 and the ways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n the effects of inflation. At last, it concludes the appropriate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flation, Influence, Proposal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引言1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1.2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11.3 国内外文献综述2第二章 通货膨胀基本理论概述42.1 通货膨胀的定义42.1.1 货币主义的解释

10、42.1.2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说42.1.3 供给学说42.2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42.2.1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42.2.2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52.2.3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52.2.4 结构性通货膨胀52.2.5 通货膨胀的持续62.3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62.3.1 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特点62.3.2 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7第三章 进出口贸易的概况83.1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83.2 进出口贸易的特点83.2.1 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比重偏高83.2.2 对外贸易依存度偏高83.2.3 对外贸易顺差多,外汇储备增加93.2.4 与贸易伙伴贸易摩擦增多93.2.5 贸易国别

11、分布不均匀9第四章 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路径104.1 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104.2影响途径114.2.1货币供给传导途径114.2.2 成本传导途径124.2.3 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13第五章 针对通货膨胀提出的对策建议155.1 针对货币供给途径155.1.1合理利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155.1.2 改变进出口政策和外商投资政策155.2 针对成本传导途径155.2.1 优化进口产品的结构155.2.2 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155.3 针对价格传导途径165.3.1建立重要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165.3.2 加强国际国内价格监测预警165.4 其他相关建议165

12、.4.1 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165.4.2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产业转移165.4.3努力促进国际间协作17结论18参考文献19致 谢20第一章 引言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8%,2004达到11547亿美元,外贸依存度即对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到2004年已高达70%。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全年进出口总值达14219.1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出口7619.5亿美元,同比增长28.4%。进口65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从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17604亿美元到2009年

13、我国全年进出口总值已超过20000亿,达到22075.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12061.1亿美元,进口总额达到10059.2亿美元。到2010年全国进出口总值已接近30000亿美元,达到29727.6亿美元。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非常迅速,大大超过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也明显高于同期进口贸易的增长速度。虽然出口的增长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成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它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国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由封闭向高度开放的快速转变过程中。首先受到显著拉动的往往是社会的总需求,而社会总共给的增长则会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贸易顺差导致货币总供给总量扩大。加上

14、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客观上存在货币供给倒逼机制。造成中央政府无法有效地控制货币的总供给,从而产生通货膨胀。1.2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论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采取定性的分析方法,期间也穿插定量分析,在论证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法,适当的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通过查找,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分类和原因等相关基础理论,然后借助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技术线路如图1.1。基础理论研 究文献资料查 阅 通货膨胀的基本理论概述定 义类 型原 因通货膨胀进出口贸易影响机制影响路径图1.1 技术路线图1.3 国内外文献综述国

15、内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讨论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主要经历两个阶段。首先在很长一段使其内围绕着“是否会发生通货膨胀那个”进行了讨论:其次,在脱货膨胀成因上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通货膨胀的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其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一下观点: 吴敬琏认为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发行过多,其余只是间接原因。 胡小平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虽多,但不论哪种原因,归根结底是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失衡的结果。短期的供求失衡并不会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出现表明供求关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 谷继建、张国魁指出,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结构性特征,我国当前的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从2007年经

16、济数据看,主要表现为粮食价格和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其他类别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大。王自力指出,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可控的。由于我国的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加快,将能有效减轻基础货币被动投入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格局,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吴慧娟和吴春明认为在目前看来,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的通货膨胀影响不大,或者说是有利的,但是,这只是短期的,如果不加强管理和保护,直到发生大的通货膨胀,势必会影响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防止由进口贸易而引发的大的通货膨胀,势在必行。冯志新在其文章中说当前我们面临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化的国际大环境,国际间贸易与

17、金融互动关系日益加深,当我国享受开放经济的收益时也同时面临着它的负效应。所以,加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研究,对其减少进出口对国内通货的影响,加强金融市场的调控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国外研究动态西方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超量发行货币,以弥补赤字和筹集军费,导致了物价的上涨。故而这一时期经济学者把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的过度发行,从而使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第二阶段(40年代6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凯恩斯主义的盛行,大部分经济学家一般把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的全面上涨。第三阶段(60年代至今)

18、,资本主义世界普遍陷入了一个通货膨胀,并且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形式也表现为多样化和复杂化,货币主义学派也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有了一定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分析,货币数量的增加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直接关系也被经济学界部分的接受。在通货膨胀定义中,货币过量发行,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作为三个同等的要素被确定。第二章 通货膨胀基本理论概述2.1 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一直以来经济学家对我国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有高度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然而不同的学派对通货膨胀的原因有自己不同的说法。2.1.1

19、货币主义的解释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论是货币数量论的说法,他们在解释通货膨胀方面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通货膨胀导因是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由此看来,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意指通货膨胀的控制有赖于货币与财政的限制。政府不可以让借支过于容易,其自身也不可超额贷款。此观点着重于中央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以及经济生产力,也就是由生产成本(总供应)所推动的通货膨胀。2.1.2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说需求带动理论主要集中于货币供给,他们对通货膨胀的解释是:通货膨胀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和经济

20、供应有关,经济供应不足,则流通中货币过多,使得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点在政府发行过多的货币引起金融危机时特别鲜明,有时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使得物价飞涨。2.1.3 供给学说供给面经济学说假定通货膨胀一定由资金供给过剩与资金需求不足所引起。对这两个因素而言,资金数量纯粹只是标的物。于是,欧洲于中世纪的黑死病流行期间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可视为因资金需求降低所引起;而 1970年的通货膨胀可归因于美国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订立的金本位后所产生的资金供给过剩。供给学派假定,资金供给与需求同时提高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2.2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2.2.1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货币数量论在解释通货膨胀方面的基

21、本思想是,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源于下述交易方程:MV=Py。其中M味货币供给量;V味货币流通速度,被定义为名义收入与货币量之比,即一定时期平均一元钱用于购买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次数;P味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水平。方程左边为经济中的总支出,右边为名义收入水平。由此看出,通货膨胀来源于三个方面: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其潜在水平上,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2.2.2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半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当总产量较低时,

22、总需求的增加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当总产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总需求,就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是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后,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不再增加,因而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2.2.3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有余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半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包括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半价格水平的上涨。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有余公会组织的存在,工资时公会和雇主集体

23、议价的工资,并且有余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率,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两者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所谓工资价格螺旋。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实力谋取过高利润导致的一半价格水平的上涨。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可以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只是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2.2.4 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把通货膨胀的起因归结为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从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看,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一些部门生产率

24、提高的速度快,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从经济发展过程看,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一些部门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部门渐趋衰落;从同世界市场的关系看,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一些部门通世界市场的联系十分密切,另一些部门通世界市场没有密切联系。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生产率地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从渐趋衰落的部门转移到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从非开放部门转移到开放部门。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正在趋向衰落的部门以及非开放部门在工资和价格问题上都要求公平,要求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以及开放部门看齐,要求赶上去,结果导致一半价格水平的上涨。2.2.5 通货膨胀的持续通货膨

25、胀不是价格水平的一次性改变,而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似乎有一种惯性。如果经济又了5%的通货膨胀率,那么这5%的通货膨胀率会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这种情况呗成为通货膨胀螺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如果经济中大多数人都语气道通样的通货膨胀率,那么这种对通货膨胀语气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在通胀时期,老公和厂方谈判,要求保证工资上升与物价水平的上涨相一致,意识他们的实际工资不会下降。银行在贷款时业希望确保一定的实际收益率,因此,在确定贷款利率时,要考虑到他们年末收回的货币值低于年初贷出时的货币值。这意味着,在以货币计量的一些名义变量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事实上,

26、无论通货膨胀的原因如何,只要通胀开始,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过程几乎都发挥着作用,及时导致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消失了,通货膨胀业可以自行持续下去。当工人们语气物价会上涨时,他们就会坚持要求增加工资,而工资的上升,使企业成本增加,从而又导致更高的价格水平。2.3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2.3.1 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特点2.3.1.1 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是由货币过多引起。这不是说过多的货币会平均地同时流向各个行业,从而导致所有商品的价格同时的等幅地上涨,相反,过多的货币会首先流入强势部门或行业,然后经这些行业投资或消费来推高一般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水平,导致关联行业价格普遍上涨,收入增加,使得这些关联行业又增加投

27、资或消费,反过来对这些行业的产品价格产生影响。2.3.1.2 目前的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动型。现阶段食品价格上涨显然不是因为需求增加而是因为成本上升。一方面,国际玉米、小麦大涨,间接引发国内玉米、饲料上涨,同时土地、劳动工资、农药等农产品资料也连年上涨。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对食品行业的安全导向及大型企业的扶持,导致食品行业集中度高,牛奶、方便面、食用油、酒的厂商拥有更高的定价权,他们在涨价提高毛利的同时,也是为了缓解成本上升的压力。2.3.1.3 传导性不强。从2007 年4 月份以来全国各地猪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继而引发农畜禽蛋价格普涨,并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行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运

28、输价格等迅速上涨的同时,大部分居民消费工业品价格并没有同步跟上。而家用电器、服装、纺织等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医疗保健、日用品及文化办公用品价格相对稳定。此次物价全面的持续增长,意味着我国已进入了通货膨胀时期。2.3.2 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21世纪初,我国物价水平保持相对稳定(见表2.1),在2001年到2006年里,除了2004年CPI增长速度达到3.9%,RPI增长速度则为2.8%意外,这几年的CPI增长速度都保持在2%以内,而RPI增长速度也较低。自2007年开始CPI增长速度超过4%,RPI增长速度超过了3%。我们知道,当CPI增长速度超过4%时,就有出现通货膨胀的危机。2009年

29、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两个指数又出现了下滑,但是2010年CPI增长速度上升达到了5.4%,RPI增长速度达到了4.9%,今年1月份的CPI增长速度达到了4.5%,RPI增长速度达到了3.2%,由此来看,我国的通货膨胀还在持续,并且如果没有其他特大事件的影响,在今年内应该不会停下。表2.1 2001-2012年物价指数 上一年度或月度=100年份CPIRPI年份CPIRPI2001100.799.22007104.8103.8200299.298.72008105.9105.92003101.299.9200999.398.82004103.9102.82010103.3103.12005101

30、.8100.82011105.4104.92006101.5101.02012.1104.5103.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第三章 进出口贸易的概况3.1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差额全部表现为顺差,而且顺差在逐年增加,增长速度也较快,在2006年突破10000亿人民币。尽管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较之之前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10000亿人民币以上(见表5.1)。持续的贸易顺差成为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外汇储备液在逐年增长。到了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0663亿美元,位居全球一位。此后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到2010年末已达到284

31、73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很大的动力。表3.1 2003-2010年对外贸易差额和外汇储备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对外贸易差额(亿元)2092266883741422020264208681341112324外汇储备(亿美元)4033609981121066315282194602399228473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的中国统计年鉴整理3.2 进出口贸易的特点3.2.1 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比重偏高我国的出口贸易中以加工贸易为主,在各项贸易中,加工贸易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较高,2006、

32、2007年中,加工贸易占所占的比重基本上都达到了50%,而2008、2009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上也在40%以上,到了2010年,该比重又接近50%。表3.2 2006-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方式单位:亿美元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总值9690.712180.214285.512016.615779.3一般贸易4163.25385.86625.85298.37207.3加工贸易5103.86176.66751.85869.87403.3其他423.8617.8907.8848.51168.7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3.2.2 对外贸易依存度偏高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

33、活动对该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该指标还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外贸依存度也随之上升,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3.6%,2007年达到66.2%。2008年和2009年,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我国外贸依存度有所下降,分别为59.2%和44.8%,但是即使是这样,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平均水平也在40%以上,处于偏高状态(见表2.3)。表2.3 2006-2009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年份2006200720082009外贸依存度63.6%66.2%59.2%44.8%3.2.3 对外贸易顺差多

34、,外汇储备增加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中逐步处于出超地位,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顺差逐年增加,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在2006年,我国的贸易顺差突破10000亿人民币,同年,外汇储备突破10000亿美元并持续增加(见表3.1)。3.2.4 与贸易伙伴贸易摩擦增多21世纪以来,2000-2008年国外对我国反倾销调查511起,平均每年57起。同时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占全球的比率逐年增加,对我国提出反倾销指控的国家,已由最初的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蔓延。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商品种类,最初仅仅止于初级产品,现在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都在此列。此外,反倾销涉案金额也

35、日益增大,很多案件都超过了1亿美元,国外对我国所征的反倾销税率偏高。3.2.5 贸易国别分布不均匀在我国所有出口市场中,美国和欧盟是主要出口市场,我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额占我国总出口额的35%以上;而日本和欧盟是我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地,我国对日本和欧盟的进口额占我国进口额的25%以上;其中,我国的顺差额主要来源于美国。第四章 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路径4.1 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大背景下,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国际因素对我国近年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中,国际因素对其正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能够尽可能减少通货膨胀

36、的输入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外贸依存度大于60%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来说,更加刻不容缓。通货膨胀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超额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进出口贸易作为一种“货币和商品的国际运动”必然会作用于我国的货币和商品供求,进而影响其一般物价水平。众所周知,商品和货币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在步步升级的科技革命中逐渐向深、广两个方向发展。事实上,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生产的增长速度。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并行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成为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成为国际通货膨胀的主要媒介和枢纽。进出口贸易能够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较为深层的机理在于各国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

37、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差异。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一般说来,进出口贸易中商品的价值以国际货币计量,相对来说,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只有在生产该商品的整个国际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重大变化时才有一定的波动。而商品的国别价值则直接以该国的货币来表现和计量,因此,具有不少的不稳定因素。在发达国家因为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的装备水平、劳动者的熟练程度以及生产组织管理水平都比较高,尤其是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加速发展,使得劳动生产率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社会总体来说,随着世界商品总供给的不断扩大,货币总供给会跟着价值总量而不断增加,但这种增加量在发

38、达国家与我国之间的分配是不公平的。发达国家凭借自身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主要生产高科技垄断性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这就使其在总价值分配上处于绝对优势,使相当一部分增发货币以高价商品出口的途径传递到我国;反之,我国多是些“量”的扩张,很少有“质”的飞跃,多为了国内资本积累超额发行货币,为“促进出口”使本币贬值,从而不仅没能改善其贸易条件,反而引入了通货膨胀。进出口贸易收支改变了外汇储备量并影响了人民币的汇率,进而影响国内货币供给量,最终间接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因此,发达国家能在社会生产总值低速增长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我国却不一样,难以在社会生产总值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降低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39、由此出现经济增长率递减趋势与通货膨胀率递增趋势同时并存的局面。4.2影响途径对于进出口贸易是如何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影响的,本文从三条途径来进行分析:货币供给途径、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和成本传导途径。其基本的传导过程如图4.1。外国CPI进口产品价格贸易收支进出口需求原材料价格国际储备总需求和总供给工业品价格货币供应量本国CPI图4.1 传导过程4.2.1货币供给传导途径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

40、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长期大量的对外贸易顺差,并因此而形成巨额外汇储备时,国内市场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方面,商品从国内市场被大量输出到国外;但另一方面,为收购出口所得外汇,中央银行要增加货币投放。这样,也会造成流通中通货过多,引发通货膨胀。另外,当国外资本大量流入而引起国际收支顺差过大时,也需要增发大量本国货币,以收购外汇,从而也会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多,引发通货膨胀。从国际收支情况来看,我国长期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见表4.1)。经常

41、项目顺差从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后,每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9年在经历金融危机后,顺差仍然有2611亿美元。资本项目的顺差只有在2006到2008年保持在1000亿美元以内。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巨额顺差导致国家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国家外汇储备逐年增加,2011年达到31811亿美元(见表3.1)。由于外汇不能在市场直接流通,中央银行为买入外汇需要投放大量本币,构成外汇占款。随着外汇占款的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随之增加,由此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扩大,从而引发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将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由于持续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增长迅速,使中央银行的外汇资产比重越来越

42、大。在目前全球经济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大环境下,会极大的影响我国货币的实际价值,给农业、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部门增加了压力,从而引起这些领域价格水平的迅速上涨。表4.1 2004-2010年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差额单位:亿美元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经常项目687134123273540412426113054资本项目1107101052695146318082260数据来源:中国外汇管理局网站4.2.2 成本传导途径由于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的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由

43、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国际市场上大量资源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对我进口贸易造成明显的成本上升,尽管进口的商品数量有所增长,但价格上升幅度远远大于进口量的增长。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攀高,其上涨的原因,主要有3个: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石油需求增加;由于政治、自然等因素导致的石油供应数量的不确定;各种投资基金等投机商的哄抬物价。我国受石油价格的影响比较明显。首先,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其次,我国目前对于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还缺乏发言权,只能被动的接受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第三,作为一种基础能源,石油涉及的产业链比较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比较深。研究表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将大体沿着这样一条产业链,以

44、对整个国内价格体系发生作用:首先,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导致国内成品油和有机化工产品的价格上升,而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又会引起交通运输、用油工业品以及居民燃气价格的上涨;有机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则与国际原油价格同步,随着有机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其下游的塑料、橡胶和化纤等工业中间品的价格也将进一步上升,并由此一步一步向下传导,最终引起整个社会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这种逐次传导的价格上涨机制一旦失控,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映,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目前国内多次石油价格的调整对整个物价的拉动作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另外,在我国,进口的绝大部分商品是生产的必需品,原材料、燃料、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量在总进

45、口额中占的比重比较大(见表4.2)。来自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中国较大的进口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对中国进口额影响较小,而从拉丁美洲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比较显著。其原因主要是中国自该地区进口的大多是原料和燃料等初始生产要素,而这些初始生产要素又是国内无法自产而又必须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这就决定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提高厂商的生产成本,引起物价上涨,它们会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提醒我们今后要注意进口商品和服务的结构。表4.2 2001-2010年我国进口商品总额及构成部分比重年份总额(亿美元)初级品非食用原料矿物原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工业制成品化工品轻纺橡胶矿冶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20012435.5318.89.17.281.213.217.243.920022951.7016.77.76.583.813.216.446.420034127.6017.68.37.182.411.915.546.720045612.2920.99.98.679.111.713.245.020056599.5322.410.69.777.611.812.344.020067914.6123.610.511.276.411.011.045.120079561.1625.412.311.074.611.210.843.1200811325.6732.014.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