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485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摘 要 一直以来,通货膨胀都是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因为物价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既是反映市场经济冷热情况的“指示器”,也是配置市场经济资源的“调节器”。稳定物价一直是各国政府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2、目标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类价格指数均呈上涨趋势,由于通货膨胀不仅涉及居民的生活、企业的生产,而且与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密切相关,由此通货膨胀问题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从通货膨胀的含义、测量标准以及分类对通货膨胀做了相关的概述;第二章详细分析了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第三章针对与通货膨胀有关的因素,并且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三个方面论述对于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一些对策。关键词 次贷危机;通货膨胀;成因;对策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inflation in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bstract:Ha

3、s been inflation are Governments and economists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 because the price level as an important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and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is inextricably linked. It is to reflect the market economy, hot and cold indicator, but also configure a market economy, resou

4、rces regulator. Price stability has been one of the Governments to pursue macro-economic policy objectives.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types of price index showed a rising trend, due to inflation is not only involved in the lives of residents, businesses, production, and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di

5、rection of the macro-control policies, thus the problem of inflation once again become a hot topic of concern.Firstly, from the meaning of inflation, the measurement standard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flation the overview; the second chapte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inflation in China afte

6、r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Chapter III for factors related to inflation, and by comparing th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governance of Chinas inflation countermeasures.Keywords: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flation; causes; countermeasures 目 录引言11通货膨胀的相关概述31.1通货膨胀的含义31.2

7、通货膨胀的测量标准41.3通货膨胀的分类52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82.1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通货膨胀压力92.2货币供应量的增加92.3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112.4国际因素的推动作用123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研究143.1合理运用宏观政策143.2做好价格监管工作143.3完善市场经济体制153.4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16总结18致 谢19参考文献20 引言通货膨胀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复杂的、综合的宏观经济现象,对其的定义在经济学中也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现在比较流行的定义是: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或是货币价值持续贬值的一种过程。通常,通货膨胀的发生与否及其大

8、小是用某种价格指数的变化幅度来衡量的,国际上一般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D)的增长幅度来观察某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的发生是由货币泛滥引起,而通货膨胀的出现或恶化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导致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因此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危害相当大。只有维持稳定的物价水平,才能确保商品与劳务价格不受通货膨胀的干扰,市场价格机制才能顺利运行,进而提高经济体系资源配置的效率,所以世界各国都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挑战和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双重背景下,经济体系中的各种矛盾和不确定性因素日益突出。

9、因此分析通货膨胀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探索一个适合中国的政策规则,减少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冲击,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促进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找出我国宏观经济因素中对通货膨胀具有诱发作用的因素,即我国通货膨胀的诱因,通过分析如何调控这些诱因来治理和预防通货膨胀,从而进行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随着当今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趋势。在造成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中不但是我国自身的因素在起作用,而且国际因素通过传导机制对此次通货膨胀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应对国际因素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成为了我国经济重要的研究方向

10、。本文认为,将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放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下进行研究,通过对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我国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货膨胀问题一向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且与实际中的经济运行紧密联系。在理论上,中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济学家们提出了相当多的政策建议,对各国各阶段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通过对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深入分析,厘清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天成论文网 1通货膨胀的相关概述1.1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指的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11、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这里的一般价格水平上涨是指总体价格水平的上涨,并不意味着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不排除某些商品的价格不变或下降的情况,并且这种价格的上涨是一个持续过程,不是价格水平的一次性向上调整。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者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大概可以分成“货币派”和“物价派”,“货币派”强调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把通货膨胀和货币发行数量联系起来,认为通货膨胀就是指由货币的过度发行而引起的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和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认为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该派核心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

12、量变动直接影响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派”则侧重通货膨胀的结果,认为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出现持续性的普遍上升的过程。“物价派”试图从实体经济层面去寻找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该派的主要代表是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其中斯蒂格利茨认为“如果大多数物品的价格上升,这才是通货膨胀”。不同学派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成因分析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各学派在治理通货膨胀政策主张上的分歧。我国学者对于通货膨胀的理解主要是受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的影响。陈文林 (1995)归纳了当时我国学者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并做了详尽的分析论证,他认为通货膨胀的定义必须包括纸币过多、货币币值下降、商品价格上涨以及货币贬值这四大要素,并

13、且缺一不可。据此,他定义通货膨胀为:货币发行量大大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或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货币贬值的现象。这一定义界定了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条件、表现以及结果,并将其作为一种机制、一种过程来理解,从而也就避免了“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还是物价现象”的争论。本文综合了以上各方的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价格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升的货币现象。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是货币超量发行,但其深层次的诱因在于宏观实体经济层面,即这种货币超量发行的是多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的结果。1.2通货膨胀的测量标准(1)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应总量。通货膨胀在

14、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商品的载体,货币流引导着商品流,货币供应量在一定情况下能够反映出通货膨胀的基本状况。当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通常会导致商品供给短缺,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并由此引发通货膨胀。(2)货币结构和流动性在货币指标体系中,不仅有上述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会对经济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货币结构也会对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所谓货币结构,是指M0、M1、M2三个层次的货币在货币总量中所占的比率大小。三种不同层次货币的流动性及影响的经济领域各不同。M0(现金)流动性最强,它的增长变动与生活资料价格关系最密切;M1除了现金以外还包括企业的活期存款。它的增长变

15、动与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价格走势密切相关;M2是M1加上企业定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等,其流动性较差,但与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关系密切。M0、M1主要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如果它们增长较快,往往导致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上涨,如果M2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则说明经济总体运行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3)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货膨胀的紧密关系体现在: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在一定时期内,同样数量的货币在经济中流通的次数越多,从而货币所形成的购买能力就越大,经济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就越大。1.3通货膨胀的分类(l)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划分,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

16、以内,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存在于许多国家中,危害较小,甚至有人认为缓慢而逐渐上升的价格对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有积极的刺激作用;第二是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此时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均具有较快的速度,由于价格上涨率高,公众预期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从而使这种通货膨胀更为加剧;第三是超级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这时价格持续猛涨,货币流通速度大大加快,货币购买力迅速下降致使货币完全失去信任,最终货币体系与价格体系完全崩溃,甚至出现社会动乱。(2)按照公众的预期程度划分,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公众未能预料到价格的上涨

17、,或者价格的上涨速度超乎公众的预料,如国际大宗货物价格的突然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上涨;另一类是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如某国的物价以某一速度年复一年地上升,使公众形成了价格上涨的预期并纳入其经济行为内,此类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征,因而又被称作惯性通货膨胀。(3)按照影响价格的差别划分,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照相同的比例上升,这里的商品价格也包括生产要素以及各种劳动的价格,如利率、工资率、租金等;第二类为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不完全相同,例如工资上涨的比例大于利率上升的比例等。(4)按照表现形式划分,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通货膨

18、胀,即经济中一般的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某一种或一组价格指数的上涨;另一类是隐性通货膨胀,指市场中商品供不应求,但并不表现为价格水平的上涨,而是以比较隐蔽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价格双轨制、有价无货、凭票配给等。改革开放以前,在1951至1977年的27年间,我国的物价水平一般控制在4%以下,但是出现了凭票购买、持币待购、商品黑市等现象,表明经济中存在着隐性通货膨胀。医学论文网 2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次贷危机又称次债危机。它是指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而引起的金融风暴。“次级抵押贷款”是指相对于优质和次优级抵押贷款而言的贷款。其贷款市场面向收入证

19、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因信用要求程度不高,其贷款利率相对偏高。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2001-2004年,信贷环境非常宽松,各个商业银行纷纷放宽购房贷款标准,住房市场持续繁荣,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同时也导致了次级抵押贷款量的增加。为抑制通货膨胀,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先后17次提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最终达到5.25%。由此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的不良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NCFC)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显露。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接管“两房”;9月14日,美国雷曼兄弟破产;9月1

20、6日,美国政府国有化美国国际集团AIG;9月25日,美国国会批准7000亿救市计划;10月30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11月25日,美联储再投八千亿美元刺激消费。美国政府采取国有化,注资以及降息的策略解救市场,但形势依旧不看好。因此,本节内容主要分析的是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具体分析如下:2.1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会形成通胀压力。2004年以来,我国GDP增长速度一直在10%以上,而且呈逐年加快的趋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某些经济结构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结构和二次产业结构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愈趋严重。在这样的状

21、态下,投资持续过快而消费持续偏慢的后果是:投资与消费之间循环不畅。高投资缺乏消费的支持,高投资增长将会很不稳定,当高投资无法持续并出现明显的向下调整时,消费增长不足将会变得更加严重,可能引起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过高经济增长和过快投资增长成为了通货膨胀的动因。2.2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通货膨胀和货币的发行量是紧密联系的,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变动的传导机制在于:如果说现在政府发行了大量的货币,那在短期内由于市场上的供给是不变的,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货币来“追逐”定量的产品,此时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亦然。也就是说货币发行过量了,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就会引起通货膨胀。2006年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4.

2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增幅比上年同期低6.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5.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9.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增幅比去年同期低6.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5个百分点。市场现金流通量(M0)为2.1万亿元,增长12.1%。而在2007年通货膨胀水平达到4.8%。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2%,增幅比上月末低1.7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巧.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01%,增幅比上月末低0.6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3.5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

23、M0)余额为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而2008年上半年通货膨胀率为7.9%。2009年1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约1.6万亿元,创下天量记录。2009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共计9.59万亿元,几乎是2008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的两倍。2010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2.6万亿元,同比增长19.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6.7万亿元,同比增长21.2%;流通中现金(MO)余额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7%0 2010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1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1.8万亿元,增加12.0万亿元

24、;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0.9万亿元,增加8.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9万亿元,增加7.9万亿元。2009年与2010年中流动性宽松迹象明显,推动了各种资产价格的上涨,提高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图1 我国M1与M2的增速比较(2002.01-2011.01)图2 我国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月度变动(2007.01-2011.01)图3:我国各项贷款合计余额变动(2007,01-2011.01)(数据来源:Wind资讯)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货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是有关系的。2.3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西方的经济理论认为公众对未来生活水平的预期会影响当前的消费水平。那么我国公众对

25、通货膨胀是否存在上涨的预期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中央银行2007年8月下旬对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季度居民对收入预期谨慎,6成多的储户预期下季度物价将会上涨。根据第二章中的菲利普斯的方程式,当一个国家公众对物价存在上涨的预期,那么就会影响实际的物价变动,两者的关系是正向的。目前中国价格变动受公众预期影响比较显著的是房地产行业。一方面,由于银行贷款利率的上升,使得购房者预期以后的消费期间银行贷款利率还会上涨,使得房价继续上升,因此购房者会选择在当期购买住房,这就使得当期购房需求上升。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银行贷款利率的水平持续上涨,导致许多中、小房地产不得不退出房地

26、产行业,这就使得房地产市场上的供给者就只有那些实力强的房地厂商,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还在逐渐上涨,这也为开发商获取暴利创造了条件,开发商在交易市场上形成价格联盟,共同合谋有价无市的虚假房价交易关系。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消费者被蒙蔽而做出购买的决定,房价也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驱使下,扶摇直上。另外,有少数富人预期房价上涨,因此提前购买了几套住房以等待房地产价格上涨,这就减少了实际的住房供给,造成了住房的供需缺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房价的上涨。2.4国际因素的推动作用国际因素对我国近期的通货膨胀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粮食、能源以及外资等方面。从国际粮食方面来说,以小麦为例。国际市场小麦价格

27、上涨,相对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需求,导致粮食供应不平衡。另外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生物能源快速发展、粮食需求增长、投机资本炒作等诸多因素影响,世界性的粮食紧缺问题也加剧了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从能源方面来说,国内资源价格形成了强大上涨压力。国际市场资源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有很强示范效应和传导作用。国际油价维持高位,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和供应形成了巨大压力。特别是国内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倒挂,使压力和矛盾尤为突出。虽然国内煤炭价格已在不断上涨,但供给严重不足使国内煤炭价格面临进一步上涨压力。煤价上涨还可能逼迫电价上扬。同时全球铁矿石涨价声不断,总体供需形势毫不乐观。从外资投入来看,2006年的外国直接

28、投资(FDI)达到630.4亿美元,2007年FDI上升为747.68亿美元,同比增长 13.59%;2008年第一季度FDI达274亿美元,同比增长72%,在3个月里完成了2007年引进外资的37%。FDI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从而增加了外汇占款,进一步增加了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形成物价上涨的直接压力。在我国目前结售汇制度下,由于中央银行被动购买外汇资产投放的人民币是作为基础货币流入市场,必然会产生乘数效应,形成数倍于自身投放量的货币供给,于是造成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局面。3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研究3.1合理运用宏观政策(1)积极稳妥进行价格改革,加强流通领域的管理。在价格改革中处理好放开价格与

29、管理的关系。对于竞争性强、市场较完善的商品,可以充分放开价格,通过市场调节;对于垄断性商品和国家重要物资的价格,要加强管理,不能由价格主体任意定价。(2)建立中央与地方两级价格调节制度和商品储备体系。可通过吞吐调节,使商品价格的变动由长期价格来调节,减少价格波动幅度。(3)制定法律法规来约束价格和其他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反对垄断价格和追逐暴利行为。(4)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监控制度,加强成本管理,加强审计的作用。对放开后的价格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管理,同时加强流通领域的透明度,对出厂价和零售价进行明码标价。3.2做好价格监管工作制定政策仅仅是治理问题的第一步,而切实、有效地实施政

30、策才是关键的步骤。考虑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实行价格管制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等到时机成熟,再放开价格。在实际操作中,应该以“重规范、促诚信、优服务、稳物价”为主题,以调控价格、稳定市场、规范行为、维权保障为重点,通过监督、管理、服务并重,着力实现“四有四新”的目标(价格综合调控有新成效、价格诚信建设有新突破、价格服务领域有新拓展、价格执法水平有新提高)。落实到具体的行业领域,主要是要加大对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价格监督管理力度,比如水、电、油、粮食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价格监测制度,准确把握价格调控力度,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我国价格总水平的合理平稳运行。首先应该提倡明码标价,提高

31、公众的维权意识,通过“3.15”等社会活动,同时以舆论宣传为载体,对违法产商进行跟踪报道,促使经营户诚信经营,以此来加强社会公众对物价水平的监督水平。其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建立不同部门间的合作机制,对恶意哄抬物价、串通定价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3.3完善市场经济体制(1)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杜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支出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形成和保持公众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对那些直接影响公众预期的改革方案,应当尽可能清晰化和具体化并不轻易修改。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包括四个层次,即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四支力量,即国家、社会、单位和个人。四个方面,即失业、养老、医疗和意外

32、事故保障,按照“明确范围,互相补充;分清责任,合理负担;区别对待,综合平衡”的原则组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合理结构,构成一个相对稳定并动态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2)加快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法制意识和信用意识,促进社会独立的信用评估机构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立法、执法的力度,规范市场参与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打击任何形式的市场歧视、市场欺诈和不公平竞争行为。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以信用立法规范征信、用信行为和违信责任。3.4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依据汇率决定理论中的利率平价说和资产市场学说,市场化的利率可以增加汇率调节的弹性,弹性化的汇率也需要市场化的利率

33、配合,利率和汇率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手段。正确而且适当的利率调节能够引导资金流向,有效地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增强货币市场对汇率的调控能力,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趋于完善。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放弃直接的利率管理,建立以市场利率为基础、能灵敏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并具有灵活有效传导机制的间接调控利率体系的变革过程。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即是一个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的市场。同时,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对完善金融体制建设起到至关重要

34、的作用。利率市场化绝不是国家完全放弃利率调控,任其按照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只是中央银行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理,而只能通过间接手段影响或调控银行利率或市场利率,实现利率的平稳运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中央银行在间接调控工具的运用上有很大的进展,如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准备金率等,特别是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不断加大,在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中占较大的比重。但这些间接调控手段的作用效果在现行条件下仍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大都停留在资金量的调节上,受制于现行的利率管制,对存款和贷款利率几乎没有影响,对市场利率的影响也不是十分明显,市场短期利率难以担当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作用。从监管能力上看,尽管近几年金融监

35、管力度不断强化,监管效果有所提高,但仍停留在检查层面上,缺乏深度和广度。同时,技术手段的落后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导致效率低下,统计不规范导致信息失真,分析监测仍以主观判断为主,缺乏应用高技术手段的定量分析。所以,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势在必行。总结我国是处于经济转型的大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增长大起大落的危害甚大。只有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才能避免在通货膨胀发展中的政府政策无所适从和经济剧烈波动,经济才能保持高速平稳发展。综上所述,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使用规律观察和演绎推理方法推导出次贷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诱因,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诱发关系的存在与否及其大小,并据以提出相关的政

36、策建议,以期治理和预防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之中,由于我可得的资料有限,以及自身水平方面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方面还做得不够,有待今后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加以完善。文中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老师和读者指正。致 谢 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导师不仅传授我做研究学问的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还给了我无尽的关怀、教诲和指导,使我得以迅速成长。本论文从选题、调研、研究到最后定稿,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导师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高屋建瓴的学术眼光、广纳并蓄的研究方法、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都将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借此机会,谨向

37、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感谢各位老师,感谢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感谢所有的朋友和同学们,多年来大家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共同努力,共同进步,谢谢他们陪我渡过这段令人难忘的日子。最后,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在我学习期间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他们无私的厚爱和殷切的期望,是我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也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再次感谢所有曾经关心我、支持我、帮助我的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电力论文网 参考文献1阎坤: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分析,税务研究,2002年第6期.2张屹山、孙宇:中国当前财政政策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及对策,吉林大学社会

38、科学学报,2003年3月第2期.3米建国: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大思路,新华出版社,2000.4刘溶沧: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几个问题,财贸经济,2001(3).5杨坚白:宏观经济调控与政策,中国的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6房爱卿: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和消费政策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7付东、沈琦:关于应对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7期.8何玉斌:浅谈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第23期.9茅于轼:世界粮食危机与中国通货膨胀J,市场周刊,2008年8月.10梁丽萍:通货膨胀与从紧的货币政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

39、8年8月.11易宪容:中国通货膨胀之原因与特征J,时评.12纪锡靓:关于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问题的文献综述J,商情.13李杰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版.14刘崇献:“当前国内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原因”,价格与市场,2008年04期.15崔百胜:“通货膨胀定标制及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16程峰,李世峰:“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探讨”,价格月刊,2008年03期.17梅新育:“中国通货膨胀压力根源及其影响”,新理财,2007年09期.18唐毅亭,白静:“目前通货膨胀的性质、特点和趋势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09期.19Bruggeman,A.,P.Donati and A.Warne.Is the demand for euro area M3 stable?J.ECB Working Paper,No.255,2003.20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及成因J,统计研究,2005.4:3-9.22陈欣、刘志雄:从物价变动看中国的通货膨胀J,中国物价,2007.12: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