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5481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45 大小: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汇编预案编号: YSDFBR-002(第二版) 编制单位: *加油站 2012年5月2日发布 2012年5月10日实施 *加油站应急预案汇编发布实施令为进一步规范我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完善加油站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加油站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确保社会、加油站及周边村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免遭损失,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当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置事故,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根据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要求,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结合我加油站实际情况编制*加油站事故

2、应急预案汇编已由*加油站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于2012年10月1日研究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加油站安全生产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2012年11月1日应急预案内部评审人员部门姓名签字总经理副总经理安全科长生产科长设备科长财务科长保卫科长*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汇编目录第一章 *加油站事故应急综合预案6第一部分 总 则6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62应急预案编制依据63应急预案适用范围84应急预案体系85应急救援工作原则:10第二部分 危险性分析101加油站基本概况10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0第三部分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31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体系132指挥机构及成员职责143应

3、急救援小组分工及职责15第四部分 预防与预警161危险源(危险目标)监控162预警行动173信息报告与处置17第五部分 应急响应181响应分级182响应程序193应急行动214事故应急救援结束24第六部分 应急信息发布241事故信息发布部门242事故信息发布原则243举报事故结果的处理24第七部分 后期处置251现场保护措施252现场洗消253生产秩序恢复254抢险过程及救援能力评估255预案的修订完善256善后赔偿26第八部分、保障措施261通信与信息保障262应急队伍保障26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64经费保障275其他保障276外部救援保障28第九部分、培训演练281应急预案培训282应急预

4、案演练29第十部分 应急救援奖惩291奖励292考核29第十一部分 附则301术语和定义302应急预案备案303预案的维护和更新314制定与解释315应急救援预案评审与实施31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专项预案32第三章 加油站火灾事故应急专项预案49第四章 加油站应急疏散专项预案62第五章 加油站预防自然灾害专项预案71第六章 加油机火灾现场处置方案79第七章 卸油区火灾现场处置方案84第八章 加油站油罐区火灾现场处置方案89第九章 加油站电器火灾现场处置方案94第十章 加油站车辆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00第十一章 加油站人员烧伤、烫伤现场处置方案105第十二章 加油站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方案110

5、第十三章 加油站溢油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6第十四章 加油站防盗抢现场处置方案121第十五章 加油站油气中毒现场处置方案127第十六章 加油站触电现场处置方案132第十七章 加油站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现场处置方案137第十八章 附件143附件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名单143附件2:加油站地理位置图143附件3:站内设施分布图143附件4:应急撤离路线图143附件5:加油站内外应急信息143附件6:站内应急设施分布图143附件7:报警系统、视频监控分布图143附件8:应急接警记录143附件9:应急演练记录143附件10:加油站应急管理制度143附件11:专家评审意见143第一章 *加油站事故应急综

6、合预案第一部分 总 则 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加油站应急体系建设,增强加油站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确保社会、加油站及周边村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免遭损失,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当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置事故,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特编制本预案。2应急预案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国家

7、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17号令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

8、16-200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1995)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版)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 0007)(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15599-95)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158-1990)临沂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意见临沂市重大危险源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

9、法规要求,结合加油站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加油站事故应急援综合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3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加油站内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目标所在单位救援能力达不到要求,需要启动加油站级救援预案时。本预案以“安全第一、责任为天”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到实处。一旦发生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加油站安全和稳定。4应急预案体系 为了应对加油站各种突发性事故或事件的发生,在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加油站制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源、灭火和应

10、急专项预案,制定了部分现场处置方案。形成了加油站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为内容的应急预案体系。以便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有效的控制工况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加油站应急体系图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灭火和应急疏散专项预案危险化学品及重大危险源应急专项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园区/企业应急预案*加油站事故应急综合预案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临沂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罗庄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行业/部门应急预案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临沂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罗庄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外部相关应急预案加油站内部应急预案5应急救援工作

11、原则:加油站应急救援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加油站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实施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减少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企业自救、属地管理的原则。事故救援应以加油站自救为主,抢夺最佳救援时机,在加油站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下,以属地管理为主,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

12、,实施应急救援。资源整合、联动处置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靠和发挥自身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作用。第二部分 危险性分析1加油站基本概况*加油站位于*,现有从业人员22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名。加油站主要经营:车用燃油(汽油90#、93#、98#,柴油0#)、车辆清洗和便利店销售(昆仑系列润滑油、日用百货、饮料、杂志、烟草、车辆养护用品等)。加油站24小时营业,共分三个班,实行两班倒工作,每天高峰时间全勤上岗,低谷时间轮流休息,实行弹性工作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根据加油站基本情况和现场布局,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目标及对危险目标的评估如下: 油品的性质:加

13、油站主要对社会车辆提供车用燃料油,即各种汽油、柴油。汽油、柴油均为易燃、易爆、易蒸发、易渗漏、易产生静电和具有一定毒性的液体物质。 油品的危险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 危害程度的范围:以加油站为中心,50m为半径的建筑物、设备及人员有受到危害的可能。 对建筑物设备危害程度的预测:汽油、柴油一旦着火,具有爆炸后的燃烧可能,燃烧中又有爆炸的特点,并且伴有较强的震荡、冲击波和同时散发大量的热量。汽油造成的火灾具有强烈的突发性,高热辐射性及燃爆转换发生的特点。对建筑物、设备有较大的破坏力。 对人员危害程度的预测: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人员会导致轻度中毒、急性中毒、

14、吸入中毒、轻度烧伤、严重烧伤及生命危险。 主要危险部位是:加油现场、卸油作业区、配电室、变电柜。 可能发生火灾种类有:加油站火灾、爆炸;车辆火灾;电气火灾。 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时,即为重大危险源。当系统内存在两种危险物质时,根据q1/Q1+q2/Q2+1计算该加油站油品储存量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该加油站主要从事汽油、柴油的批发零售业务,汽油列入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名称中,属于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而柴油不属于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汽油

15、的储存区临界量为200吨.该加油站的设有容积为30m3的汽油储罐2,其汽油的储存量为:60(容积)0.8(容积系数)0.7(密度)=33.6200吨,构不成重大危险源规定的储存区临界量,故该加油站没有重大危险源,如超过临界量,将视为重大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防范、监控、管理措施,并根据以下要求进行危险源分级。2.2重大危险源分级计算R的计算方法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1,2,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校正系数的取值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

16、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值,见表1和表2:表1 校正系数取值表危险化学品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见表221.51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值取值表毒性气体名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环氧乙烷氯化氢溴甲烷氯2222334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异氰酸甲酯551010202020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4取值。校正系数的取值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值,见表3:表3 校正系数取值表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100人以上2.0

17、50人99人1.530人49人1.2129人1.00人0.5分级标准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表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一级R100二级100R50三级50R10四级R10第三部分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体系 1.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加油站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总 指 挥:经理 副总指挥:站长 成 员:加油员等其他人员。2指挥机构及成员职责 2.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加油站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加油站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

18、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2、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发生重大事故时,积极筹备力量进行抢救、维护,防止重大事故的扩大,并随时向指挥部求助援救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进展情况;组织事故调查;总结事故经验教训;制订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负责本单位“各项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定期组织演练;检查落实好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对本单位分管的各类防护用品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使用。 2.3、指挥中心人员职责分工2.3.1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加油站的应急救援;下达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2.3.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事故抢救

19、措施落实;事故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总指挥出差不在时承担总指挥的职责组织工作。 2.3.3保卫科负责人:发生事故时负责警戒、治安保卫、疏散职工(群众)、道路管制的指挥工作。 2.3.4生产科负责人: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的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的指挥工作。 2.3.5设备科负责人: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及设备管道的安置;抢修措施的落实情况。 2.4、应急救援指挥组职责分工 2.4.1组长:发生一般事故时,负责现场安排抢险(修)工作,及时向指挥中心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落实日常检查监督设备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预防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2.4.2副组长:协助组

20、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现场指挥工作;组长出差不在时,担任组长进行指挥抢险(修)工作。 2.4.3小组成员:负责现场抢险(修)工作,及时向副组长汇报抢险(修)工作的进展情况。3应急救援小组分工及职责(1)抢险组组长:*组员:由事故单位负责人、车间主任或分管科长、工段长、调度、保全工等相关人员组成,不得少于5人。职责:事故发生后,服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及时采取措施协调应急救援、应急救灾。负责对事故现场的诊察,确定事故救援方案,组织救援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治。并及时向指挥部和上级汇报。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工调度工作及环境保护工作。(2)通信组组长:*组员:由加油站保卫科、安全科等相关人员

21、组成,不得少于2人。职责:事故发生后,服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并组织加油站通讯设施,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事故进展情况。负责现场人员的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并清点现场人数,确保人员处于安全区域,准确向指挥部和上级汇报。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公用工程的综合调度,防止次生事件的发生,确保事故救援工作安全稳定进行。(3)警戒组组长:*组员:由保卫科人员相关人员组成,不得少于5人。职责:服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在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迅速疏散警戒区的无关人员,防止消除证据。对重要的交通路口实行交通管制,必要时设置路障,对出厂区者进行登记,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厂区。察看事故发生波及区内、外

22、范围对附近重大危险源进行警卫。接待指引外来消防、环保、公安、医疗及上级人员。负责指派专人清点人数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组报告。(4)善后组组长:*组员:由加油站工会、财务等相关人员组成,不得少于3人。职责:负责人员伤亡事故的保险赔付、抚恤政策落实等善后处理工作。 负责对伤亡家属的安抚工作。第四部分 预防与预警1危险源(危险目标)监控针对本加油站,确定好危险目标(危险源),加油站要求所属辖区内危险目标单位加强日常巡回检查,对存在可燃气体的岗位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另外岗位操作人员每小时巡回检查校查的严密方式,确保加油站各重点危险源始终处于良好的可控状态。制定监控制度对于日常发现的各类不安全隐患,加油站

23、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指令,要求各单位务必严格按照“四定”措施加以整改。同时,各单位也加强内部自查自改,从而保障各装置、设施、控制指标等处于安全稳定的最佳运行状态。2预警行动 为保证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准确地报警、接警,依据加油站现有资源条件,现对报警条件、报警方式及信号、接警及响应级别规定如下:一般(蓝色):由加油站应急办公室发布预警;较重(黄色):由加油站应急办公室发布预警;严重(橙色)由县(市)应急指挥部发布预警;特别严重(红色)由县(市)应急指挥部发布预警。2.1、报警条件 当危险目标发生突发事件,岗位现有操作人员在采取简单处理方法无法控制危险源,可能发生泄漏、中毒、火灾、爆炸、污染等事故

24、,对人员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应进行报警。2.2、报警内容:报警者姓名、事故位置、发生事故的时间、事故状态、事故介质、周围环境及人员伤亡简要概况等。2.3、报警方式:2.3.1对讲机报警2.3.2内、外部电话或手机报警2.4、报警信号:站内24小时值班电话:0539*3信息报告与处置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后,现场操作人员或最先发现者应立即向当班工长或直接向加油站负责人汇报。负责人接到报警后应立即(10分钟内)口头报告加油站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根据当前所发生事故的状态和实际情况,以最快速度判断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应级别。对于其他较小事故目标所在岗位向应急救

25、援指挥小组报警。如构成一般事故以上事件时,应当1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便明确调配资源,协调行动,立即组织无关人员疏散,对受伤人员采取紧急救治措施。第五部分 应急响应1响应分级依据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处理能力情况,对我加油站应急救援系统分为三级:1.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级(社会救援级)救援体系:1.1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重要环境事件,加油站现有救援能力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向县区消防支队、公安局和安监局等部门请求支援。1.1.2 当发生事故,造成加油站内部人员或周围群众中毒(死亡)的,应及时向当地市级医院或县区医院

26、急救中心求救,并同时上报县区人民政府、县安监局和镇人民政府请求社会支援。 1.1.3 当发生事故,造成附近地上水域、地下水系、大气环境严重污染的,应及时上报环保部门请求社会支援。 1.1.4 当发生事故,我加油站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完的,扩散半径超出500米,对周围村庄群众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应及时上报镇人民政府或县人民政府请求社会支援。1.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级(加油站救援级)救援体系: 1.2.1 发生火灾事故,目标所在单位现有救援能力达不到要求的1.2.2 在危险目标或工艺装置发生爆炸事故的。 1.2.3 在上述危险目标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有可能造成岗位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中毒的,

27、外排水不达标并控制不了的。2.4 在储罐区、装卸区等发生的任何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1.3、级(目标所在单位级):1.3.1 危险目标发生泄漏量很小,依靠目标所在单位的救援能力能处理了的。1.3.2 除上述危险目标之外的危险目标发生事故,威胁不到人身安全的。1.3.3 除启动、级救援体系以外的救援。2响应程序突发安全事故后,现场操作人员或最先发现者有义务采取果断措施,抢占最佳时间控制事态发展,避免事故升级或发生次生事故,当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后,应立即根据事态情况决定向当班工长或加油站负责人汇报,并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各单位负责人接到报警后应立即(10分钟内)口头报告加油站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启动

28、加油站级应急救援预案。2.1预案执行程序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领导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发出启动预案指令,现场最高领导应积极组织处理。 (2)事故所在单位,应迅速采取措施,组织自救并按疏散图预定路线疏散人员,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宣布预案启动时,要明确启动时间,集合地点、事故发生点等各项内容,并制定应急抢险方案,报告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社会救援。 (4)各应急小组及各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主要负责人应立即赶赴现场,迅速参与救援工作。 (5)各应急小组接到应急救援领导启动预案指令后

29、,各应急分队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到达指定集合地点,迅速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必要时要佩带防护装置,携带必要的救援器材或工具。2.2请求社会救援的事项由于事故的突发性、严重性和不可预见性,事故发生后,本单位难以控制、救援,需请求社会救援的,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请求可以是现场人员,单位负责人或应急领导小组任何人发出,联系电话:医疗救护120,火警119。应急响应程序如下图:突发事件级响应,启动现场预案先期处置与报告(事发部门负责)信息反馈 报告加油站办公室响应级别判定(加油站应急小组)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一般事故事件级响应级响应 重大突发事件向市应急指挥机构报告组织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响应(加

30、油站应急指挥组)确定救援方案,防止事件升级协调配合外部应急支援调度救援资源,确保经费、交通、物资保障级响应否事态能否控制实行交通管制,维护现场秩序,人员疏散,安全保卫能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应急结束(加油站应急小组)善后处置、应急总结3应急行动(一)应急处理措施(1)泄漏事故处理1、抢险抢修队赶赴现场后,应立即在指挥中心或应急救援指挥组的指令下,穿戴好必要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后,进入现场对泄漏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了解,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控制危险源,如有条件可以采取一些堵漏措施,如打卡子、用软木塞(橡皮囊

31、等)堵漏等措施。尽量采用收容措施,对泄漏物质进行回收。2、对于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二)、危险区域隔离 根据事故的危害范围、危害程度与事故发生的位置划分事故中心区域、事故波及区及事故可能影响区域。 1事故中心区域。中心区即距事故现场0100m的区域。此区域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有危险化学品扩散,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人员急性中毒。此区域内划为事故警戒区。 事故中心区的救援人员需要全身防护,并佩戴隔绝式面具。救援工作包括切断事故源、抢救伤员、保护和转移其它危险化学品、清除渗漏液态毒物、进行局部的空间洗消及封闭现场等。非抢险人员撤离到中心区

32、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事故中心区域边界处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2事故波及区域。事故波及区即距事故现场100500m的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作用时间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此区域内划定为事故污染区。 该区域的救援工作主要是指导防护、监测污染情况,控制交通,组织排除滞留危险化学品气体。视事故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转移。事故波及区域人员撤离到该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事故波及区域边界处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3受影响区域。受影响区域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可能有从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此区域内划定为事故影响区。该区救援工作

33、重点放在及时指导群众进行防护,对群众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稳定群众的思想情绪,做基本应急准备。(三)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1.建立警戒区域事故发生后,保卫部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无关人员与机动车辆不得入内。2.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群众)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3、撤离路线对于厂外的群众,往上风向或侧风向撤离。对于厂内的人员,要根据风向,要以班组为单位进行集合,由班组长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对于人数不足确定还滞留在危险区域的要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汇报。(四)、受伤人员现场救

34、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1、现场救护注意事项: 1.1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1.2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1.3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1.4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 1.5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2、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2.1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2.2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术)。 2.3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15-30分钟,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

35、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2.4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 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2.5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2.6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2.7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五)、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事故发生后,加油站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要及时联系临沂市环境监测站对加油站周边环境进行检测,监测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要穿戴

36、好防护用品,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2、对于抢险、救援人员接到报警后,必须无条件服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厂内的,要在10分钟内赶到,在厂外的,要在30分钟内赶到。 3、扑救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必须注意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溅的征兆。总指挥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速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现场监测人员和抢险人员看到或听到统一撤退信号后,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 4、应急救援队伍日常应该经常训练,提高业务水平,对所分管的应急救援器材经常维护保养,确保正常使用。在发生事故时,必须无条件服从总指挥的调度。4事故应急救援结束 当事故现场处理完毕

37、,对周围环境监测合格,确认可以恢复生产后,由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总指挥下令对本次应急救援进行终止,指挥小组宣布应急结束。1事故发生所属单位应上报事故发生的简要概况及发生原因的简单分析,造成的事故危害程度(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以及规避类似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2事故发生单位要向事故调查小组提交事故发生前的原始记录、直接目击人员书面叙述现场发生时的实际场景等物证资料及保护好事故现场。3事故单位应将事故救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形成事故报告,存档备案。第六部分 应急信息发布1事故信息发布部门 事故信息对外发布由加油站应急指挥组负责。加油站事故现场指挥部应及时准确地向加油站员工或

38、周边村委会发布事故进行的最新进展情况,以解除或指导人群以正确心态面对所发生的危化品事故,避免恐慌心理。2事故信息发布原则 事故信息的处置要严格按照“快速反应、规范运作、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积极处置”的原则进行。各应急指挥部成员或各单位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要按照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落实工作职责。3举报事故结果的处理针对加油站所发生的一切事故,加油站员工都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报警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协助治理。同时,为激励员工举报事故的主观能动性,一经调查核实,要按照安全事故管理规定对第一举报人予以适当奖励。针对单位内瞒报、慌报或拖延不报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章从重、从严进行查处。第七部分

39、 后期处置1现场保护措施 对于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安排专人进行保护,划出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不得随便入内,不得故意破坏、践踏事故现场,直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超过加油站级应急救援的应由政府主管部门)专业人员赶到之后进行交接。2现场洗消现场洗消工作由目标所在单位负责人具体负责。对于汽油小量泄漏:应尽快关闭阀门。如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3生产秩序恢复3.1由环境监测部门给予现场环境监测至合格。3.2、由保卫科解除各警戒线标志标识,并撤离警戒人员。 3.3、由保卫科通知撤离人员按秩序入厂(

40、通知周围群众回村)。 3.4、由加油站总指挥通知恢复生产,严格按照安全开车程序进行开车。3.5、由各单位安排清理现场,恢复正常生产。3.6、由加油站总指挥宣布具备恢复生产条件。4抢险过程及救援能力评估4.1抢险结束后,加油站应对加油站救援抢险过程进行评估,查找救援过程中的不当之处,进一步完善救援抢险措施。4.2对加油站救援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对抢险人员、加油站器材、抢险措施、加油站安全设施等根据抢险过程进行综合评估。4.3加油站应急指挥小组根据抢险过程对加油站应急预案进行总结评估。5预案的修订完善4.1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召开总结会议,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对本次救援活动进行总结。4.2针对本次事

41、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发现的不足或缺陷,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适时给予修订,不断推进加油站的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水平。当现场清理完毕,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确定不会滋生新的事件,现场环境经监测符合国家、地方标准,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中心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6善后赔偿如有人员伤亡,加油站成立善后处理小组,具体由加油站人事、安全、保卫等部门组成,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妥善安置伤者家属。第八部分、保障措施1通信与信息保障加油站应加强日常通讯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各单位内、外部联系信息网络全天24小时畅通无阻,同时各应急队员均提供移动电话号码,从而确保加油站各级应急组织的信息完好,保证应急时通讯设

42、施畅通无阻。2应急队伍保障加油站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都负有突发事件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专业队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加油站各类化学事故的救援及处置。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3.1、加油站配备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急车辆1部,防毒面具4套,防毒口罩6只,堵漏木塞4只,空气呼吸器1套,灭火器8只。3.2、加油站内消防设施加油站内部共有地上消防栓4个(消防栓平面布置见附件),备用8公斤干粉灭火器6个,消防水池一处,消防沙一处。4经费保障加油站应急救援所需经费,加油站财务部应设立专项安全经费(安全费用提取严格依据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安全经费投入包括应急

43、救援器材的购置、维护、校验,为应急救援队员提供足够的劳保用品、用具,安全应急经费可从加油站安全投入经费中列支,确保应急经费及时到位,为应急救援过程中所亟需的费用提供强劲保障。5其他保障 5.1、后勤单位要为事故发生后的单位和人员提供一切方便,避免因措施不当而导致人为事故漫延或扩大。5.2、各应急专业队伍必须明确相关负责人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并定期组织演练。 5.3、由安全科负责对加油站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进行保管;由生产科负责对工艺流程图进行保管;由安全科负责对消防设施配置图进行保管。 5.4、各相关单位应定期对应急电源、照明进行试验。电修车间负责对应急电源、照明进行维护保养。5.5、各单位对本单位的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要加强保管和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