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托海北岸灌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萨尔托海北岸灌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青河县萨尔托海北岸灌区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县境内,处在乌伦古河流域的上游河段,地理坐标:东经89049013,北纬46165930。西距阿勒泰市310km,北距青河县城约95km,南至乌鲁木齐约450km,有县级公路可直达工地,交通便利。青河县处于乌伦古河上游,全县水资源很丰富,但至今水利用率仍很低。全县草场面积辽阔,可利用草场面积的71%,由于草场严重缺水,加之超载放牧,使草场退化极为严重,水源涵养功能日趋减弱,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许多草场荒漠化,土地贫瘠,自然肥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青河县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县,是阿勒泰地区的重要牧业基地和肉食供应大户,是
2、典型的草原畜牧业县。由于缺乏饲草饲料,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抗灾保畜,因此要摆脱畜牧业生产的困境,就必须利用本县境内丰富的水土资源,种植草料地来置换大量荒漠草场,使草原生态得到恢复和保护,按照全舍饲的模式,合理配置人工草地,实行牧区定居和对天然草地的有序放牧,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饲草饲料基地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萨尔托海北岸灌区工程,此次已列入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实施方案新增饲草料地项目,该工程灌溉面积3.21万亩,全部采用地面灌溉方式。工程的兴建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发挥萨尔托海引水枢纽工程的效益,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解决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的局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照
3、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及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的要求,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凡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新上的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都需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机构审批。1.方案编制总则1.1编制目的项目区位于乌伦古河流域的上游河段,属大陆性寒温带干旱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0,极端最高气温34.3,极端最低气温-49.7,多年平均降水量157.6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35.3mm,山区平均风速1.5m/s。水土流失类型为微度水力侵蚀、中度到重度风力侵蚀。根据项目区环境状况及水土流失特点,确定本方案的
4、编制目的为:在搞清项目区环境状况及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预测本灌区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及造成的危害。依据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针对项目建设新增的水土流失和项目区危害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特点,结合工程设计,对取料场、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和弃渣场等,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配置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使新增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保护水土资源的目的,并为领导部门决策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提高科学依据。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8.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5、国务院令第253号 1998.11.29)。1.2.2部委规章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 水保【1994】513号 1994.11.2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5号令 1995.5.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缴使用管理暂行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三区”划分的公告。1.3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1.3.1技术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的通知;水土保
6、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5453.6-19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水土保持制图规范(SL73.6-2001)。1.3.2技术资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项目青河县萨尔托海北岸灌区饲草料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期工程)。1.3.3水土保持相关规定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缴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2.建设项目概况2.1灌区工程简介萨尔托海北岸灌区建设的任务是解决305户牧民定居和冬季饲草料缺乏问题,可置换99.16万亩荒漠草场,减轻草原承载力,改善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促进草原畜牧业由粗放经
7、营向集约经营方向迈进。2.2项目区工程概况2.2.1项目名称、位置、性质及投资2.2.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项目青河县萨尔托海北岸灌区饲草料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期工程)。2.2.1.2项目地理位置萨尔托海北岸灌区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县境内,处在乌伦古河流域的上游河段,地理坐标:东经89049013,北纬46165930。西距阿勒泰市310km,北距青河县城约95km,南到乌鲁木齐约450km。2.2.1.3项目建设性质灌区项目属于牧民定居半定居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工程,是新建项目。2.2.1.4工程投资、资金来源及建设单位该工程总投资为3000
8、.00万元,其中国家拨款:2000.00万元,地、县自筹:1000.0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为新疆青河县水利局。2.2.2工程规模萨尔托海北岸灌区总灌溉面积9.5万亩。分两期施工,第一期2005年规划面积3.47万亩,全部采用地面灌溉方式。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确定萨尔托海北岸灌区为等,工程规模为小()型,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2.2.3工程布局萨尔托海北岸灌区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施工交通布设、渠系工程、建筑物工程、料场、临时施工场地、弃渣场等,详见工程总体布置图。2.2.3.1施工交通施工场外交通:A、对外交通利用现有的交通道路;B、外运物资
9、设备利用公路运入工地;C、天然建筑材料利用现有的简易公路。施工场内交通:场内交通在萨尔托海牧业引水工程北岸干渠初步设计报告中已建成,直接利用即可。2.2.3.2工程主体布局灌溉系统项目规划在乌伦古河北岸阶地上,在引水干渠和河流之间,呈狭长形,东西长度70km,南北宽度仅为34km。区内地形起伏大,北高南低,地面坡度较陡,灌溉渠系分别为:干、支、斗、农田及完整的渠系系统。干渠从萨尔托海引水枢纽引水,沿着地形等高线由东向西倾斜,各条支渠在干渠适当位置引水控制相应输配水的那片土地。整个干渠上设3条支渠分水和一条独立斗渠分水闸。根据地形条件,并节省渠道的工程量,斗渠和农渠除个别情况外,彼此垂直以使条田
10、方正,农渠基本上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其纵坡控制在1/300,农渠间距200m,长度600700m,共173条农渠,总长度110.5km。个别特殊地段条田要因地制宜减少或增加,所以条田面积在150亩200亩之间。排水系统本次规划凡地面坡度在1/40以下的缓坡地都引入条田规划之内,排水系统的布置为确保本灌区不发生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所以排水系统布置非常慎重。根据地形和地下水的排泄条件,排水直接排入乌伦古河,、级阶地仅需斗、农二级排水沟;、级阶地不必设农排,仅有斗排与自然冲沟结合,其任务是排泄坡地上由灌溉而集中的地面水。排水非常方便,斗排和农排深度分别为2.0m、1.5m,边坡分别为1:1.75。建筑
11、物青河县萨尔托海北岸灌区,共有349座渠系建筑物,(不包括引水干渠上的建筑物),其中分水闸167座,桥梁111座,农排涵56座,跌水陡坡15座,渠系建筑物统计见表2.2-1。表2.2-1 萨尔托海北岸灌区工程渠系建筑物统计表名称分水闸(座)桥梁(座)农排涵(座)跌水陡坡(座)合计支斗斗农支渠斗渠农渠一支渠4311420101二支渠31313/114独立支渠/71331三支渠7801750298四支渠/2221831合计141534169156153492.2.3.3料场A、砼骨料场(1)1#料场在现在枢纽下游1.6km处,为河流III级阶地,枢纽修建用掉了部分,但仍有大于4 万m3的料可选用。
12、料场为三面坡的台地,开采条件较好,运输方便。料场厚度大于10m,均为水上开采,剥离层厚度1.0m,范围长100m,宽200m,枢纽修建时用掉前缘和中部的厚3m左右的料,剩余部分勘察后判定仍大于4万m3。筛分结果表明级配较好,0.1mm的含量小于3%,可满足砼骨料的规范要求。(2)2#料场在萨尔托海政府上游1.9km河床一级阶地上,地下水位埋深3m,规划面积50500m,有用层厚2.0m,地表剥去0.5m厚的砂壤土,仍为水上开采,砂卵砾石级配较好。(3)3#料场在萨尔托海乡政府下游7km的河床一级阶地上,无用层厚0.5m,为中细砂质壤土,剥去该层,下伏为砂卵砾石,厚度2m,面积80300m,地下
13、水位2.53m,可开采厚度2m左右,料级配好。B、块石料场块石料场主要依据就近取材的原则,在渠线近处的基岩区开采。枢纽下游出山口地段多用北岸花岗闪长岩,距离小于200m,出山口后三级阶地前缘基岩出露,出露岩体多为凝灰岩体、砂岩体,爆破开采或挖渠的废料均可作块石料,缺点是岩石脆性大,成材率较低,为4050%。北边基岩区,开采距离较远,在块石料缺乏的条件下,可考虑沿线开采,距离310km。2.2.3.4临时施工场地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布置施工临时生产、生活用房。水泥的存放点位于砼预制厂处,其它现浇建筑物砼主要沿线布设临时移动库房。2.2.3.5弃渣场本工程布设的4个料场在取料时,要剥离表面的无用
14、层,堆放在各个料场附近;砼骨料场产生的筛分废料78000 m3,亦堆放在砼骨料场附近。工程设计中针对此四部分料场弃渣未提出规划处理方式,本方案视为临时堆渣,即下表中的1#(临)、2#(临)、3#(临)、4#(临)弃渣场。详见表2.2-2。表2.2-2 萨尔托海灌区弃渣场一览表编号位置弃渣量(m3)弃渣来源1#(临)砼骨料场46000表层清理+筛分弃料2#(临)砼骨料场38500表层清理+筛分弃料3#(临)砼骨料场38000表层清理+筛分弃料4#(临)块石料场20000筛分弃料2.2.4工程占地 萨尔托海北岸灌区工程占地类型为荒漠草场,工程占地详见表2.2-3。表2.2-3 萨尔托海北岸灌区工程
15、占地面积统计表具体名称和区域面积(m2)备注临时生产、生活区管理房500临时占地规划生活用房400辅助建材用地1000材料场1200料场砂石料场69000临时占地块石料场12133临时占地居民点249335永久占地渠道及渠系建筑物1331330永久占地场内永久道路152667永久占地弃渣场28500临时占地合计18460652.2.5施工方法2.2.5.1施工交通场外和场内交通直接利用现有公路即可。2.2.5.2主体工程渠道施工开挖:本工程支、斗渠土方开挖应用1.0m3的挖掘机,推土机配合开挖,农渠由人工来开挖,开挖土料弃在渠道两岸。填筑:渠道填方可以采用开挖的土料填筑,填方段用推土机推土,蛙
16、式夯实机或拖拉机碾实。防渗:支渠防渗采用砼预制板,预制板尺寸为50cm50cm,板厚6cm,用0.8m3的搅拌机拌合,2.2kw平板振捣及洒水养护;斗渠和农渠底部可用现浇砼厚15cm,砼标号为C20F150,每8m设一道伸缩缝。渠道两边采用片石砌筑,应该尽早备料,堆放在渠道两侧,一但渠道成型即可迅速组织人工衬砌。排水渠:本灌区排水渠长度虽然不长,但土方工程并不比灌溉渠道少,根据规划排水渠沟的开挖应与道路建设相结合,排水渠沟采用1.0m3的液压挖掘机进行开挖。渠系建筑物施工萨尔托海北岸灌区共计有349座渠系建筑物,其中支斗枢纽14座,斗农枢纽153座,支渠桥4座,斗渠桥16座,农渠桥91座,农排
17、涵56座,跌水15座,采用现浇砼浇筑,用0.8m3搅拌机拌和,人工浇筑振捣和养护。2.2.5.3取料场砂石骨料砂石骨料采用推土机推开覆盖层,然后进行人工筛分、清洗、堆放,利用8t自卸汽车运到预制场或建筑施工场地。块石料场块石料场系利用干渠附近的石山,进行爆破取材,块石为安山岩,质地坚硬,适用于工程建筑。鉴于块石需用量不多,开采时则利用钻孔,人工爆破,用8t自卸汽车运输到施工地点。2.2.5.4道路将排水渠弃料按设计要求均匀堆放至路面上,然后利用推土机将弃土推平压实成型。2.2.5.5临时施工场地施工设计中,清除各场地的表面植被层堆至附近,形成矩形的施工场地。2.2.5.6弃渣场工程施工中针对4
18、个临时弃渣场均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2.2.6施工总工期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规模,计划工程施工总工期为两年。根据工期安排,本工程施工准备期按1个月计,主体工程施工期按两年,总工期18个月计,工程完建期为1个月。2.2.7工程土石方平衡本工程施工土石方主要包括土(石)料场开挖量、主体工程开挖量、改建公路所需土石方量等,经综合分析计算本工程的总弃方量为146545.88 m3。具体见土石方平衡表表2.2-4。表2.2-4 萨尔托海北岸灌区工程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m3项目开挖量回填量弃量渠系工程230151.2236502.32-6351.12建筑物工程451802478320397合计275331
19、.2261285.3214045.88料场料场名称表层清理开采量砼骨料场筛分率为35%利用量弃量砼骨料场4450012000042000122500块石料场0364001640020000合计4450015640058400142500总计476231.2319685.32156545.882.2.8施工料场合理性分析工程涉及的四处料场均处于荒漠戈壁区,总体来讲,工程料场所处区域地形平缓,植被稀疏,开挖对荒漠植被的破坏降到了最低;工程开挖量相对较小,挖深浅,只要对施工中加强预防和治理,不会造成大的水土流失,而且项目区具有一定的自然恢复能力,新增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将会因之降低。综上所述,本工程取
20、料场布设合理,只是在施工中要加强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3项目区环境概况及水土保持现状3.1项目区自然环境概况3.1.1地形、地貌测区位于乌伦古河北岸IIV级阶地上,标高890946m,测区河面为最低排泄基准面,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因大面积升降运动阶地发育,一共发育有级阶地。由于构造和地表径流的影响,本区冲沟发育、局部发育成鸡爪沟。微地貌因形态和成因上的差异而有所显示,主要包括冲沟、滩地等各种微地貌特征分述如下:冲沟:垂直于河流发育,切割深度14m,最大切割深度6m左右,宽度随冲沟的规模大小而定,从几米至1.5km,又可将其形态的不同而划分为宽浅式和窄深式两种。滩地:主要分布在测区的冲沟间,地势
21、平坦,表层为砾质土,下伏为砂卵砾石层,为本次规划的灌溉部分。水沼地及洪峰型牛轭湖:主要分布在乌河一级阶地和既成灌区之低洼处,周边长有茂密的喜水植物,基本上都发育有厚0.31.2m的灰色淤泥而成为沼泽。残坡积微丘陵:测区普遍发育并呈零星分布,小者长50150m,大者达1000m以上,宽2070m不等,主要在测区西北角为多,相对高差37m。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值为8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3.1.2地质概况测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石炭系地层,上更新统及全新统部分
22、地层,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冲积、洪积、坡积、由老至新分述如下:石炭系凝灰岩:仅在冲沟底部、冲沟两岸或被严重剥蚀的阶坎前缘地区,全强风化层25m属中等透水层。下更新统冲积层,整个测区均有分布主要是IIIV级阶地面,岩性为浅黄色、灰色砂卵砾石层,表层覆有0.40.6m的砾质土层,卵砾石层成分多为灰白色、白色烟色、石英、硅质岩、凝灰岩、安山岩、熔岩、花岗岩及各种中酸性岩,其砾径为10080mm占510%,80mm63.5mm占7%、63.550mm占7%、5040mm占6.2%、4031.5占6.7%、31.520占20%、20mm10mm占25%、10mm5mm占10%、5mm1mm占7%,其余占1
23、0%。大多呈圆状、椭圆状、扁圆状、透水性好、渗漏系数k=2040m/日,厚度28m。全新统洪积层:表层为砾质粉砂壤土、砾质土、砾在成份以石英、凝灰岩、安山岩为主,一般粒径0.11cm之间,含量515%。大部分以粉砂和壤土为主要成分,土质疏松,下伏为砂卵砾石层,总厚度在4.67.6m。全新统洪积、坡积层:碎石砾质土、碎石成分以石英、凝灰岩、安山岩为主,透水性好,主要分布在阶地的后缘,该层厚1.02.0m。全新统洪积层:主要分布在现代冲沟中,主要由块碎石、砂卵砾石夹粉砂壤土组成。其土的含量很低,渗透系数较大,约为2535m/日,该层厚度0.66.0m。3.1.3水文地质概况地下水的赋存及分布规律测
24、区地下水主要受补给条件及地貌、地质和岩性的控制。IIIII级阶地的砂卵砾石层,成为仅在底部存有少量地下水,甚至无水区,主要受补给源的限制及受构造及地质的控制而形成的。主要以孔隙水的形式存在,部分以裂隙水的形式存在。该地下主要接受来自山前地下水的补给,其水量受夏季的影响很大,赋水层的K值2040m/日,同时受地貌的影响而有所差异,即在冲沟接受洪水的补给而形成较丰富的赋水层。I级阶地的地下水直接为河水所控制,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但因一级阶地阶面窄,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小,枯水期河水面与阶面高差不大,所能调节的水量亦有限。同时该区所能接受的山前远程亦有限。地下水的类型和含水岩组的划分地下水的类型:主要是
25、赋存在第四纪覆盖层中的孔隙潜水和极少的基岩裂隙水,下部的石炭系地层基本不含水,只构成潜水的下边界。含水岩组划分:孔隙潜水含水层厚26m,最厚达8m,主要在IIIV级阶地上,含水层岩性除表层0.51.0m的砾质土、粉砂质壤土。其余均由灰白色中砂、含砾中粗砂及浅黄、深黄砂卵砾石沉积而成。偶见有中砂、粗砂、砾砂、砂壤土的透镜体。其单层的水文地质意义是相同的。总体上构成统一孔隙潜水含水层、赋水层厚度0.82.0m,赋水层的厚度随透节的变化而变化。3.1.4气象乌伦古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远离海洋,属于大陆性北温带及寒温带气候,阿尔泰山脉阻挡了大西洋上空吹来的较湿空气,由于湿空气在迎山面的爬升,形成
26、峰面降水,因此,北部山区具有降水多、湿度大的气候特征,阿勒泰山南部远山区的平原,受到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影响,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根据二台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0,极端最高气温34.3,极端最低气温-49.7,多年平均降水量157.6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35.3mm,山区平均风速1.5m/s,最大冻土深度1.9m。3.1.5水文、泥沙项目区处于乌伦古河河畔,区内河流水仅有乌伦古河,无山洪沟分布。3.1.5.1径流乌伦古河径流补给主要是降水及融雪,径流的年际变化较主要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量大。以二台站为例,二台最大年径流量比最小年径流量大6.5倍,年径量
27、高差系数Cv值达0.52。乌伦古河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5月8月四个月的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的77%,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8亿m3。3.1.5.2洪水乌伦古河的洪水主要由冬季积雪消融或融雪期叠加了雨水而成,最大洪峰期多发生在56月,约占洪峰出现频率的90%左右,个别年份也有7月出现洪峰的,融雪洪水一般是一日一峰,洪峰与气温关系密切,河洪峰年际变化不大。3.1.5.3泥沙乌伦古河径流主要产生于上游区,而上游区的植被条件较好,加之河水主要以融雪水补给,因此悬移质含沙量较少,其年平均含沙量在0.14kg/m3,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35.4万t。3.1.5.4冰情乌伦古河封冻期长,
28、初冰一般发生在10-11月之间,最长封冰132天,最短封冰112天,河心平均冰厚0.75m,最厚为0.91m。3.1.6土壤及土地利用现状灌区的土壤属淡棕钙土,成分系安山岩、花岗岩及凝灰岩的砂砾石层,30cm以内显浅棕色,腐植质层在3040cm出现碳酸钙,沉积层在4080cm位置,个别在1.01.5m位置有石膏层存在,在层区上部较为明显,其养分条件较差。工程区目前为荒漠草场。3.1.7植被灌区上荒漠戈壁植被稀少,主要有梭梭、沙枣、假木贼等灌木及低矮荒漠植被。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贮玉米、向日葵等。3.2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青河县行政区划有五乡二镇,为查干郭勒乡、萨尔托海乡、阿热勒乡、阿尕什敖乡、阿
29、热勒托别乡、青河镇、塔克什肯镇,行政总面积15529.5km2。2000年底,全县统计人口53823人,其中农牧民人口38121人,城镇人口15702人,现有耕地面积11.93千公顷。青河县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自治区级贫困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克服了雪灾、旱灾、洪灾等多种自然灾害,使工农牧业生产成效显著。全县2000年共完成农业总产值14858.6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470万元,牧业产值9388.62万元,全县工业产值3483.80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944元;粮食总产量25851吨,牲畜2000年末存栏数41.16万头(只)。青河县地域辽阔,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都较为丰富,由
30、于受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这些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至今发展迟缓,经济落后。根据青河县制定的“十五”规划,始终把搞好水利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农牧业,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改善乡里的基础设施,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争取农牧民的人均收入在“十五”期间翻一番。3.3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与水土保持现状3.3.1施工前水土流失现状3.3.1.1土壤侵蚀类型由于青河县水土保持规划尚未完成,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建设规划,在水土保持区划中,乌伦古河流域被划分在北疆农林牧综合防治区(一级区)中的准葛尔盆地北部林牧防护区(二级区),该区土壤侵蚀特点是以水力侵蚀为主,占总侵蚀面
31、积的14.06%,强度风蚀面积占侵蚀面积的11.36%,中度以上水力和风力交错侵蚀面积占41.5%,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萨尔托海北岸灌区位于乌伦古河上游河段,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可知工程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水力侵蚀水力侵蚀是在降雨或地表径流的作用下对地表土壤的冲刷搬运过程,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项目区多为第四系河流冲积物,表层是松散的粉细沙和砂壤土的混合物,易随水流而运移,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为200t/km2a,根据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属轻度水蚀。风力侵蚀青河县年平均风速是丘陵平原区较大,山区较小,丘陵平原区的多年平均风速
32、为5.3m/s,山区平均风速1.5m/s,丘陵平原区冬季多地方性东南、西北大风,定时观测最大风速一般为19m/s,最大曾达到31m/s,各月最大风速见下表。项目区地表土质疏松,土壤多为粉沙、细沙。引起地表风蚀的原因:一是人工开垦后地表疏松遇风易被吹走;二是当地气侯干燥此时农作物尚未形成有效的覆盖,易产生风蚀;三是防护林未形成。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指标中风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在现场未扰动的情况下,根据侵蚀模数及地表形态该区属重风蚀区。各月最大风速表见表3.3-1。表3.3-1 各月最大风速表 单位:m/s月份123456789101112风速1919191919231212161616313.3
33、.1.2水土流失危害1、风沙直接伤害农作物,影响农作物产量灌区大风往往与沙尘暴天气联系在一起,从而发生大面积的风沙危害,4-6月份大风沙天气使作物幼苗风干,干热风大致为6月下旬至7月,一般作物正处于花乳熟期,对干热风特别敏感,一有干热风就会使不孕小穗增多和子粒干瘪而减产。2、土壤肥力降低造成弃耕或作物受灾减产灌区土壤经雨水的冲刷、搬运,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因营养不良致使节间变短、花少、小穗数少、粒小,甚至未成熟植株死亡,影响产量。3、人类环境恶化风沙严重影响灌区人民的身心健康,降低了灌区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此外,水土流失还表现在农田被风蚀,耕地出现沙化,使可利用土地减少;草场资源
34、衰退;降低了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综上所述,项目区以风蚀为主,如果不及时治理,将导致林、草、植被减少,群落退化,生长条件恶化,耕地及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人、地、水矛盾加剧,水源难涵养,恶化生态环境,加剧洪涝灾害,制约持续发展。3.3.2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状况项目区人民为抵御汛潮洪水的冲蚀和风力侵蚀,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农田防护林带及农田水利的建设。在灌区内部沿道路、渠道和条田四周种植防护林带,完善灌区内部农田防护林体系,减少风沙袭击,对风力侵蚀发挥了积极作用。灌区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维修和兴建干支渠以增加灌溉面积;另外,还修建排水沟,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有关部门
35、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严禁破坏野生林、草、植被和无序开荒,土地沙化基本控制。4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4.1预测时段划分根据工程建设施工进度安排,总工期为两年,实际施工期17个月,水土流失预测可分为基本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两个时段进行预测。从灌区工程建设的特点来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基本建设期。工程建设主要引发水土流失的因素有:施工期料场和渠道的开挖,生产生活区用地,施工道路的挖填,弃渣堆放,人员机械活动等,这些因素都将使灌区地表原状土壤结构和植被受到扰动、破坏,原有水土保持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免造成大的水土流失。由此可见,工程基本建设期是本灌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时段,
36、所以应将基本建设期作为水土流失预测的重点时段,期限为2年。在灌区建成后的运行初期,施工建设造成的地表裸露区域(料场、机耕道以及渠道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扰动地面的自然恢复期约需2年,所以运行期预测期限定为2年。本次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将依照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确定各施工部位在基本建设期内的预测时期(T1),再根据各分项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确定其工程建设后的自然恢复期(T2),则各侵蚀区的预测时段T为T1 与T2之和。具体见表4.1-1。表4.1-1 各防治区预测时段表 单位:月预测期主体 工程渠道及渠系建筑物居民点T1T2T1T212020取料 场等砂石料场块石料场临时生产、生活区改建公
37、路T1T2T1T2T1T2T1T21524803020弃渣场1#(临)2#(临)3#(临)4#(临)T1T2T1T2T1T2T1T216241624162416244.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4.2.1水土流失预测内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规定,本方案水土流失预测的主要内容为: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弃土、弃石、弃渣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及流失总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危害。4.2.2水土流失预测的方法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的预测方法通过查阅灌区的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际查勘,对项目建设区、生产运行
38、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的面积分别进行测算。弃土、弃石、弃渣量的预测方法通过查阅灌区资料及现场实测和预测,了解其开挖量、回填量、剥采比、单位产品的弃渣量等,预测各时段的弃土、弃石、弃渣总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的预测方法对因开发灌区毁坏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林草植被的面积、数量进行分类统计。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及流失总量的预测方法通过实际勘察,结合本工程设计基础资料、地形图、降水、风速等其他有关资料,掌握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的扰动情况,了解渠道、料场、道路等的开挖形式和弃渣场的堆放形式,据此推算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危害的预测方法通过实际勘察,查阅图纸
39、及对以上4部分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土地沙化、退化的可能性等。4.3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根据以上所述方法对本灌区水土流失情况进行预测,综合分析灌区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的情况和危害。4.3.1原地貌、土地和植被损坏情况预测根据青河县萨尔托海北岸灌区饲草料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期工程)资料,结合野外调查,灌区原地貌、土地及植被因工程建设损坏情况预测见表4.3-1。表4.3-1 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和植被面积统计表地形地貌施工占地名称面积()占地用类戈壁砾石滩地管理房500荒漠草原生活用房400建筑料场1000道路占地15266
40、7材料场占地1200砼骨料场占地69000块石料场占地12133居民点249335渠道及渠系建筑物1331330弃渣场28500合计18460654.3.2弃渣情况预测灌区工程建设生产的弃渣主要为料场开挖以及取料场无用层剥离等。根据工程可研报告中所述工程弃渣主要为料场在取料时所剥离的表面的无用层,在工程规划中没有提出处理方式,此部分弃渣量为142500m3。4.3.3损坏水土保持措施预测因该灌区所在地貌为荒漠戈壁,受资金和地形条件的限制,目前该区根本无水土保持措施。因此,在灌区建设中损坏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原生地貌植被,损坏水土保持措施的面积也就是原地貌、土地及植被因工程建设而损坏的面积。主要
41、包括:管理房、生活用地、建筑料场、材料场占地、砼骨料场占地、居民点占地、渠道占地等,总记1846065。4.3.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侵蚀量预测用下列公式计算:Ms=AFPMs 土壤侵蚀量(t)A加速侵蚀系数F加速侵蚀面积(hm2)P原生地貌侵蚀模数(t/ hm2a)4.3.4.1原生地面侵蚀量的预测对于原生地面侵蚀量,A=1,则模型转换为下式:Ms0=FiPoi地面原生地貌侵蚀模数的确定:工程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57.6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35.3mm,确定项目区属于微度水蚀,在此初步确定水力侵蚀模数为200 t/ km2a 。按实地调查的砾石覆盖率和地表结皮及林草覆盖率,计算可
42、知项目区风力侵蚀模数为:项目渠道区:1000 t/ km2a料场区:750 t/ km2a 防治责任范围内原生地面侵蚀总量预测计算结果过程及结果见表4.3-2。表4.3-2 原生地面土壤侵蚀量预测表(不包括弃渣场)防治区面积风力侵蚀模数水力侵蚀模数年风力 侵蚀量年水力 侵蚀量预测时段侵蚀总量()t/ km2at/ km2attat渠道及渠系建筑物13313301000200133126611597场内永久道路1526671000200153310.1731料场砂石料场6900075020052143.25214块石料场12133750200920.677临时生产、生活区310010002003
43、10.251居民点2493351000200249500.1751合计1817565179736419014.3.4.2扰动地面侵蚀量的预测对扰动后的地面侵蚀量用公式预测:Ms=AFPMs 土壤侵蚀量(t)A加速侵蚀系数F加速侵蚀面积(hm2)P原生地貌侵蚀模数(t/ hm2a)公式中的A值,因加速侵蚀面所处的区域不同、地面组成物质不同而不同。原生地面被扰动后,地表结皮、林草抑制效益消失,只有不同铺压密度的砾石能起到一定的抑制效益。经计算扰动后项目区风力侵蚀模数为:项目渠道区:4500 t/ km2a料场区:4050 t/ km2a工程建设期扰动地面侵蚀量预测表见表4.3-3。表4.3-3 建
44、设期扰动地面土壤侵蚀量预测表(不包括弃渣场)防治区面积风力侵蚀模数水力侵蚀模数年风力 侵蚀量年水力 侵蚀量预测时段侵蚀总量t/ km2at/ km2attat渠道及渠系建筑物13313304500200599126616257场内永久道路1526674500200687310.17122料场砂石料场690004050200279143.25952块石料场1213340502004920.6734临时生产、生活区310045002001410.254居民点24933545002001122500.17199合计1817565814236475684.3.4.3弃渣场原生地面侵蚀量的预测弃渣场原生地面侵蚀量的预测方法与渠道区以及料场相同,1#(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