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亚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61696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亚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亚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亚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亚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亚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亚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亚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亚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亚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亚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阐述了亚麻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从选地、整地、施肥、选种、播种、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亚麻种植户参考。关键词 亚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高产;栽培技

2、术中图分类号 S563.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198-02亚麻的纤维和种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亚麻干茎中含有20%28%的有价值纤维,而且亚麻纤维具有某些棉纤维及其他麻类作物纤维所不能代替的用途。它具有耐久性,在潮湿条件下抗腐性强和散热快、伸缩小、吸水膨胀及导电性小等特点。因此,亚麻纤维除了能结成美观的各种日用纺织品外,在工农业生产及消防、运输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短纤维和麻屑可以用来织布、制地毯、作隔热材料及造纸原料等。亚麻种子平均含23%的蛋白质和32%48%的脂肪。亚麻油具有很高的碘价和良好的干燥性能。因此,在涂料、油漆、橡胶、制革及制药工业

3、中都广泛利用亚麻油。另外,其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1亚麻的特征特性1.1亚麻的形态特征亚麻属亚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由根、茎、叶、花、蒴果等5部分构成。1.1.1根。亚麻的根属直根系,主根较长,略呈波状,主根深1.01.5m。侧根短小细弱,主要分布在510cm土层中。1.1.2茎。亚麻的茎呈圆柱形,表面光滑附有蜡质,茎长一般60120cm,茎粗一般15mm。纤维亚麻适宜茎粗1.01.5mm,过粗的亚麻出麻率低,品质低。1.1.3叶。亚麻叶全缘,互生。由于着地部位不同,叶的形状也略有差异,茎下部叶子较小呈匙状,中部叶片较大呈纺锤体,上部叶片细长呈披针形。每一植株生长叶片50120枚,长1.02.

4、5cm,宽0.30.8cm。1.1.4花。为总状复伞形花序。每朵花有花萼、花瓣各5枚。花的颜色有蓝、紫、白,也有少数红色。亚麻是自花授粉植物,天然杂交率为1%。1.1.5蒴果。呈球形蒴果,顶端稍尖,成熟时呈黄褐色,正常成熟时1个蒴果可结810粒种子。1.2亚麻的生物学特性纤维亚麻的生育期7080d,共分5个时期。1.2.1出苗期。即从播种到出苗,当土壤温度在2025、土壤含水为20%左右时,一般9d就可以出苗。但在生产中由于土壤温度低,需1520d才能出齐苗。当75%的幼苗出土、子叶展开时为出苗期。1.2.2枞形期。在幼苗出土23周,幼苗具有3对以上真叶,形成叶片聚生在植株顶部,呈小松树状,故

5、叫枞形期,一般2030d。1.2.3快速生长期。枞形期后,即转入旺盛生长阶段,植株的旺盛生长是靠节间伸长进行的,此时植株特征是生长点下弯,株高生长迅速,每昼夜植株生长达35cm。在快速生长期必须给予充分的水分、养分条件,才能保证亚麻得到充分的生长。快速生长期为30d。1.2.4开花期。从出苗到开花约5060d,花期为10d。1.2.5成熟期。亚麻开花后25d左右即达到成熟期。工艺成熟期的主要标志是:茎下部表皮变黄色;植株下部叶子开始脱离;蒴果有1/3变黄褐色;少数种子变成褐色,种子坚硬有光泽,其他种子呈绿色。此时的纤维强度大,品质好,产量高。2亚麻栽培技术2.1选地选茬,合理轮作要选择土层深厚

6、、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平岗地或二洼地。前茬主要以大豆、玉米为好,忌重迎茬。轮作年限5年以上。2.2整地保墒整地以秋翻春耙为主。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秋翻,待第2年春播前,采用耙、耢、压连续作业,整平耙细,压碎坷垃,减少水分蒸发,达到保水、保湿、保墒的目的,为适时播种抢墒夺全苗打下基础。2.3合理施肥亚麻每形成50kg干物质(茎、叶及种子),需从土壤中吸收氮650755g、磷185260g、钾310685g。可见亚麻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亚麻不仅需要氮、磷、钾三要素,而且也需要铁、锰、硼等微量元素,缺少任意一种必需元素都能影响亚麻正常发育。根据亚麻根系纤细、吸肥力弱而集中的特点,在耙地前施农家

7、肥15t/hm2,种肥二铵75.0112.5kg/hm2。2.4选用良种目前主要优良品种有:凡尼、双亚6号等。种子在播种前必须用专用亚麻种子精选机进行筛选,使其净度、纯度、发芽率都能达到国家标准。2.5适时播种,合理密植2.5.1播期。一般气温稳定在78时即可播种,我县在4月25日至5月10日为最佳播期。2.5.2播法。采用7.5cm条播或重复播;播深34cm,播量120kg/hm2,播后要及时镇压,确保1次播种保全苗,保苗1 5001 800万株/hm2。2.6防治病虫草害2.6.1防草。亚麻除草以化学除草为主,并结合人工除草。在亚麻苗高1015cm、杂草35片叶时进行药剂灭草,主要用拿扑净

8、1.52.25kg/hm2、二甲四氯7501 125g/hm2,对水450kg/hm2防除杂草,采用人工喷雾,喷洒均匀,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喷后4h内遇雨要重喷。2.6.2防病。用0.3%种子量的炭疽福美或多菌灵防治立枯病、枯萎病。2.6.3防虫。用豆饼粉毒饵(或毒土)防治地老虎和蝼蛄。即用90%敌百虫7.5kg/hm2溶于67.5kg/hm2水中化开后,拌到375kg/hm2豆饼中。待豆饼把药液吸收完阴干,于傍晚顺垄撒在亚麻根际周围,用饼饵75kg/hm2。2.7适时收获,妥善保管亚麻收获最佳时期是在亚麻黄熟中期收获,收获标准:一是麻田植株有1/3变成黄色;二是蒴果有1/3变成黄褐色;三是下

9、部叶片有1/3脱落。收获时要做到三净一齐,即拔净麻、挑净草、摔净土、墩齐根,在靠近根部67cm的部位捆成拳头大小的小把平放或立放,晒至67成干,在田间垛成小园垛。要注意防雨。待种子充分成熟后,方可脱粒。脱粒时用木方搭成6070cm的架子,人工摔净粒,用两道绕捆成2530kg的大捆,交送工厂。3参考文献1 朱炫,杨凤刚,杨俊青,等.纤维亚麻秋播优化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麻业,2005,27(1):22-23.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

10、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

11、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

12、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