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酒精(msds).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6382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酒精(msds).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工业酒精(msds).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工业酒精(msds).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酒精(msds).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酒精(msds).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化学品中文名称: 工业酒精化学俗名或商品名甲醇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企业名称中山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企业应急电话有害成分甲醇浓度/浓度范围95%CAS NO.67-56-1危险性类别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食入、吸入、皮肤吸收。健康危害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

2、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环境危害对鱼类和水中植物不会引致危害。燃爆危险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食入立即就医。除非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否则不可催吐。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1、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等特征。2、对急救人员之防护:应在空气新鲜处。3、对医师之提示

3、:无特别解毒剂;应给予看护;医生需根据病人的反应做出判断,给予治疗。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靠近火源时消防员保护设备使用自给式呼吸器。应急处理1、 个人应注意事项: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戴防酸碱手套,穿胶鞋。2、 环境注意事项: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3、清理方法: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尽可能

4、切断泄漏源。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要过快,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5、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最高容许浓度2100mg/m3。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手防护戴防酸碱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外观与形状:无色透明液体 PH值:无意义熔点():-114.1沸点():64.152.0相对密度(水=1):0.7900.05蒸汽压(20):5.732kPa饱和蒸气压(KPA):

6、无资料燃烧值(KJ/MOL):1365.5自燃点():793引燃温度():363燃烧热:1365.5KJ/mol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甘油等有机溶剂。闪点():12.8 测试方法:闭杯气味:低刺鼻爆炸上限%(V/V):19.0 爆炸下限%(V/V):3.3主要用途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稳定性稳定。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急性毒性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蒸汽影响黏膜及呼吸系统。含量过高可引起头晕、头痛、

7、恶心。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不适用。局部效应皮肤和眼睛接触可能产生刺激危害。致敏感性皮肤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皮疹,引起灼痛、脱皮等症状。泄露到土壤时,会快速蒸发及流入地下。泄露到水中时会蒸发(预估半衰期为5.4 天),及可能被生物分解。释放到大气中会进行光分解,预估半衰期为1 到数天。对鱼类和水中植物不会引致危害。不含对废水处理系统内的细菌造成抑制作用。废弃物性质危险废弃物 。处置方法交供应商回收,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国际运送规定:可燃性液体。如需要DOT 法规数据,可参阅运输法规。UN编号1170运输注意事项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适用法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 年2 月17 日国务院发布),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其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参考文献供应商所供物质信息资料表。修订说明制定 审批 日期2010-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