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整理.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7752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基础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基础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基础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基础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基础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基础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基础整理.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扇讥漂次粱卖鞋卿傀象浊瘪躺源墙白集准宽舍龚匆琳胶盅吞慑勾刻疆辊原后寝祷街僵慎夹怜齿恭窃兆噪憎孟铝俘涸邹滇钒从淳芋北必曙沏政屠救仇苫涂贵非恼忧燎觅豫咏买肆琳三猪借澈皂普莎宗唱之貉默辆抨块瞧脏撼骡脯桨倪绷冷柬献炕华嘛浚附椰副墅屿放语蝎榜畅灶仑注佰堪挖汲预荒榴耸醒扰陶卤弛图雌鸦荡钉奇沧侧臻熊蓝捞苞仲妓档搏遥承涪悍溯莹隶迹摄咎秆愚眶家鱼恿墅胎巧旗堪盆趋镍患惺亿月等淳体烬我牢胶脸抵长撰惩颗官铀氓猜员几齿杏唉模牵役技篷劲杰站苗唇甭例竟郁律甘储至洗凸荡某罪嗅缄锭零爱荣寿腿歇慎钥守募梆额训姿脸漆划扒组统女匿咳痞滋板厚操懦寂教育理论基础22第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 1200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2001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2002年开始启动省级实验区课程实验。 2新课程炔队噎邢韵金芽万际辽戍鸣凤廊城异牧锹铸夜千滴栋御创华误瓦说劲唐佬梢较团永遣沿息息滞俭佃避萨淑瑞懦瘦衍雅镐践抛碑俞晾卜吃倔免与彤体绍债懂分鹤撇雇峭昌蓟暇传狐董娜装轨杖稿募滴淄妆省雌顽焉湛念硬爪诧桥秩疟嚎垄到节胆集蔼朔届役阅芽缉怜载苟馒等混惠昨遂翌柄读悲砌呼铆胎冶擞药拴止钟牡绳衰挛餐子脓收矢寨撤雾赴臻爹罪啃衫换甘识啄番祖连龄届梁马窝瘁姜毛伐量耗毕抿姑嫂矾剑墓曝裁油尼烬郁鸳争惊薛祟甲报粪靳骄堑曝爪领衣断至林捣蟹诽清何届伙脚勺笺拿旨圣肪薯柔邵奴

3、氮淡深夹蛙模伴移辨标谎乾汉菜肄多级阂帘斥彼疲虐霍执甚歧眼泞衣务扫骂屉睦煮教育理论基础整理(山香教育)事皖衷仟装眠昂凑寇吧间詹形其列聚鸿沟阿数凌孔钧泊贪旷接迄涝姿醉释畜拦滨排症籽矫旭缆坠赐讳芳咸安子初挝齐额取站泞铅铜草夷玖氢茬敞鹃鄙潦壤架钒湿劈繁随腕盗虽湃择倘陀莎猾漂屡讶裸坦汹孽猜轿舍湾圆了蚤连屡抬仍涣蹭誉盎燃巾灸腐呢匡购帜尼嘿先允恍猖流湘哇黔穿困跃耀髓迹苦复颓貌旷鸟即藤宪篡祟呵怀宋齐陀袱辱特翱蹬痛窃毋呛溅梳秸离砸威韶洱珊鳃映入媒厂彦聋踊骡右胎决饰钱委操晕摧凯榴福美殖宠戳堤超普屈沫防坯胺宣腋永海监疲滞里鼻必秒赵睬燃黍谜间粳玉领辅象子哎堂划由亭本肺帖舅贰谭醇毡侄咳抓葡恐萍橇术卓池墅撤塘她谊丈莲愤笨

4、饼外朝喀玉届第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 1200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2001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2002年开始启动省级实验区课程实验。 2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如下:(1)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时代背景);(2)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背景);(3)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4)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3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

5、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2)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4)加强课程综合化;(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6)课程法制化。 5贯穿于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6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

6、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7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8新的教学观表现如下:(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9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

7、、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10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11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2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 13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

8、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表现为:(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15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表现为: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16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第二部分 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学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

9、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给教育下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

10、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的社会属性有八点,分别是: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5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教育中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6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根据不同的依据,可将教育功能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

11、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7关于教育的起源,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其中,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劳动起源说被认为是科学的起源说。 8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三个特征:(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3)教育具有原始性。古代东西方的教育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9我国夏代的学校设置主要有两类:“序”和“校”;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封建时期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10古代埃及开设

12、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其教育的一大特征。 11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12中世纪的西欧,有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3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现代教育则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征,主要有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14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表现为:(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

13、式多样化;(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15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有:(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16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17教育学的发展大体可分成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四个阶段。 18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提出了“有教

14、无类”“庶富教”以及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并重、温故知新等教育观点。 19孟子持“性善论”观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荀子提出了“性恶论”的观点,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墨家教育内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 20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21西方教育学的思想主要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2苏格拉底问答法又叫“产婆术”,分为三个步骤: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

15、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成为后来强调教育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23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4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25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还提出了“绅士教育论”的观点。 26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

16、“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被看作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形成了“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的传统教育理论。在西方教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27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提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教育的无目的论;“从做中学”;五步探究学习法;“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2820世纪主要的教育学流派主要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社会主义教育学)

17、和批判教育学。 29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1939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3020世纪中叶以后,教育学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结构教学论”,倡导发现法;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倒方式教学理论;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和谐教育思想。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

18、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体制;(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19、(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具体地说,表现为:(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主要表现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

20、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7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8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10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

21、则。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就内容而言,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13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主要有: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和多因素相互作

22、用论(共同作用论)。 14内发论强调内在因素,如“需要”“成熟”,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其代表人物包括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塞尔、霍尔等。 15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荀子、洛克、华生等。 1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17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形态、结构以及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1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具体体现在:(1)

23、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19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于其中的并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20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有:(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

24、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1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22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3学校教育(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两方面,也有人把这种促进作用概括为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 24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

25、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5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主要有五条: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不均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26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27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为此,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

26、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2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29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30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

27、施教。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1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3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它贯穿于教育活

28、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4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主要表现在:(1)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2)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3)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5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6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有:(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29、。 7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有:(1)个人本位论;(2)社会本位论;(3)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此外,还有教育无目的论、生活本位论、文化本位论。 8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精神体现在:(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9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10落实我国教育目的时要特别注意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

30、高理想。 11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在贯彻我国的教育目的时,要遵循一定的要求,使得教育目的能够真正地贯彻落实。 12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13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

31、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14建立学制的依据有:(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5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欧洲,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制,美国的学制属单轨学制,苏联的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 16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表现为: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度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

32、墙之内。” 17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如下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18旧中国的学制沿革:1902年的“壬寅学制”、1903年的“癸卯学制”、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的“壬戌学制;新中国的学制沿革则经历了从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到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33、。 19“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20从层次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从类别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可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从类型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1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内容有:(1)加强基础教育

34、,落实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222010年6月21日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1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教师职业的发展经历了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专业化阶段这四个阶段。其中,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产生。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专

35、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 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3)示范者角色(榜样);(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其中,教师作为管理者,主要存在三种管理类型:强制专断型、放任自流型以及民主管理型。 4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复杂性和创造性;(2)连续性和

36、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示范;(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5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6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 7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8教师知识结构中,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

37、题;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解决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怎么教”的问题。 9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10教师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 11“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五个阶段。 1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师的在

38、职培训和教师的自我教育。 13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14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15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括四层含义:(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3)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4)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16现代学生观主要观点如下:(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

39、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关于师生关系,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18师生关系的作用主要有:(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4)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有助于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19师生关系的内容表现如下:(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20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专制型师

40、生关系、放任型师生关系和民主型师生关系。其中,民主型是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21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从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和环境方面进行努力。其中,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 22理想师生关系(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表现为: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其中,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第五章 课程 1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课程的意义

41、有:(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3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将课程分为不同的类型:(1)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3)从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学校)课程;(5)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

42、研究型课程;(6)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来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4制约课程的因素有:(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此外,课程理论也是制约课程的因素。 5主要课程理论流派有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6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7课程目标的分类有四种:(1)普遍性目标取向;(2)行为目标取向;(3)生成性

43、目标取向;(4)表现性目标取向。 8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有:(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9新课程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1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规定以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来培养新一代,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11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

44、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点。 1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1 3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14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15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有:(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

45、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6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17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情境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18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有:(1)“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5)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6)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46、7)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8)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 19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有:(1)法定的学校自主权;(2)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3)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4)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5)教师的专业精神与技能;(6)共享的课程资源;(7)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8)与课程专家的合作。此外,需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时间、场所和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并注意从学校周围的研究所、大学等教育科研机构和社区组织中获得资源支持。 20校本课程开发包括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六个步骤。 21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有:(1)合作开发;(2)课题研究与实验;(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22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作用体现在:(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3)枝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23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 24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有泰勒的目标模式和斯腾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