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7950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11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森林公园生态修复及景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三月北京前言乌兰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盟东部,大兴安岭南麓,毗 邻吉林省,距白城市87 公里。乌兰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盟公署所在 地,自 1980年兴安盟复建以来,乌兰浩特市已成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人口规模、经济建设都有了长足发展,市内工矿企业发展迅速,建有电 厂、钢铁厂等大型企业,造纸、制糖、制酒、制革等一批中等企业,目前已 建成 211 个轻工企业。交通便利,白一阿铁路、111 国道、302 国道贯穿乌兰 浩特市,民航直达北京及呼和浩特市。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乌

2、兰浩特市社会经济迅速发 展,形成了以农牧产品加工、商贸和运输仓储业为主的城市。制造业、商贸 餐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与电信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是乌兰浩特的五大经 济支柱,其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6 成以上。 目前,兴安盟地区旅游业仍以以自然资源为优势的阿尔山风景区作为核 心旅游 目的地开发,旅游市场受阿尔山景区主导,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较弱。受乌兰浩特市外事旅游局的委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逐步开 展了神骏山生态修复及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此期间,我院 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进一步了解兴安盟及乌兰浩特市的发展现状及 城市规划,走访了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了座谈和交流,收集了

3、大量的资料, 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神骏山生态修复及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此,谨向为我们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协作的兴安盟及乌兰浩特市的各 级政府、企业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愿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乌兰 浩特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目录1.总 论 . 11.1 基本情况 . 11.2 项目建设的背景 . 11.3 编制目的 . 21.4 编制原则 . 21.5 编制内容 . 31.6 编制依据 . 41.7 结论概要 . 42.基础资料 . 62.1 城市概况 . 62.2 城市历史 . 62.3 城市性质 . 72.4 城市经济 . 82.5 城市交通 . 102.6 城市文

4、化 . 112.7 自然条件 . 112.8 国家区域发展政策 . 142.9 城市产业空间的发展 . 173.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53.1 加强促进城市产业联动 . 253.2 强化渗透城市文化基因 . 253.3 改善提高城市空间环境 . 254.工程建设方案 . 264.1 建设范围 . 264.2 花田神骏区设计 . 264.3 生态示范区设计 . 314.4 自然休闲区设计 . 324.5 配套特色商业服务区设计 . 334.6 专项设计 . 344.7建设工程量 . 385.消防 . 445.1 建设工程 . 445.2 供水工程 . 445.3 其他消防设施 . 446.

5、环境保护 . 456.1 编制依据 . 456.2 环境影响 . 456.3 治理措施 . 467.节 能 . 477.1 道路广场工程 . 477.2 排水工程 . 477.3 供热工程 . 477.4 电力工程 . 487.5 能源消耗 . 488.项目实施与管理 . 498.1 项目实施 . 498.2 实施计划与进度 . 498.3 项目采购招标 . 49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529.1 项目概况 . 529.2 投资估算 . 529.3 国民经济评价 . 5410.经济分析 . 5510.1编制说明 . 5510.2基础数据 . 5510.3运营成本 . 5510.4经济影响评

6、价 . 5511.社会评价 . 5711.1 社会评价的含义 . 5711.2 项目实施对社会影响分析 . 5811.3 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应分析 . 5811.4 社会风险分析 . 5811.5 社会评价结论 . 5812. 结论及建议 . 5912.1结论 . 5912.2建议 . 59附表: 投资估算表; 工程其他费用估算表节能登记表 1.总 论1.1 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神骏山生态修复及景观项目 项目业主:乌兰浩特市外事旅游局 实施阶段:可行性研究 研究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1.2 项目建设的背景蒙东地区景区景点以草原、森林、河湖等自然资源为开发核心,人文旅 游资源开发程度相

7、对落后,可开发潜力大。蒙东地区旅游形式仍以观光看景 为主,蒙元文化体验形式单一,难以形成新型旅游认知。未来需加强打造一 些文化亮点项目,丰富蒙东地区旅游市场需求。蒙东地区依托呼伦贝尔和锡 林郭勒两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份额占全区接近 50%。兴安盟坐拥良好 的地缘和客源优势,具备发展旅游的潜力。 目前,兴安盟地区仍以以自然资源为优势的阿尔山风景区作为核心旅游 目的地开发,旅游市场受阿尔山景区主导,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较弱。兴安盟 人文资源丰富,为打造人文人造景观提供了条件和发展空间。人文景观开发 将改善目前以自然资源为主导的旅游市场格局,使兴安盟旅游系统更加完善。 目前,乌兰浩特市区三大旅游景

8、区和景点主题相对严肃,限制了客群类 型,较大程度上缺乏对年轻客群的吸引力。乌市现有景区对丰富的文化旅游 资源挖掘停留于表面,旅游形式单一,存在趋同现象,缺少体验感。乌市旅 游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旅游接待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难以吸引度假休闲、 商务游客等对服务设施要求较高的群体。 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通过创新手法把各地文化融入旅游产品之中,文 化创意旅游带动城市和地区发展的功能日趋明显。国内各类旅游景区都在采 取不断的推陈出新的经营方式,将创意与景区融合。国内文化创意旅游发展 势头良好,文化创意旅游市场分类细化,主题乐园、IP 旅游等前景广阔。 文化品牌成为文化创意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核心品牌至

9、关重要。本 土文化品牌是景区发展的长久之计。目前很多景区由于直接引用外来品牌, 忽略了当地文化内涵,导致市场同质化程度高。只有通过文化创新与技术不 断更新打造具备民族文化内涵的景区景点,才是未来旅游景区开发的道路。 体验过程是品牌内涵的体现,需要通过旅游体验加强对旅游品牌的认知。 体验式旅游鼓励游客参与互动,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增强体 验乐趣、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乌兰浩特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审时度 势,及时抓住发展机遇,要全力打造主题轻松、富有文化内涵、独具魅力的 文化旅游目的地,通过多元体验吸引不同类型游客群体;深度挖掘成吉思汗 文化、蒙古马文化以及蒙

10、元文化;通过文化创意、文化体验活动和游戏化过 程深度感受乌兰浩特文化。打造高品质旅游接待设施,使乌兰浩特成为兴安 盟地区休闲度假、商务旅行的首选之地。 1.3 编制目的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本可行性研 究报告,其目的如下: 1研究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 3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 4对项目建设的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以及实施可行性等进行综合 研究,进行方案比较和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4 编制原则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下列原则进行编制: 1在乌兰浩特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规范,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

11、作。 2坚持发展第一,城镇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从实际出发,处理好近期建设和长期发展的关系。 3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节能、环保、职业安全及工业卫生、消防等方面的规定 4坚持科学态度,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并根据 资金筹措情况分期分阶段逐步实施,更好的发挥投资效益。 5建筑物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并根据相关 建设要求的规模和使用功能合理确定。 6建筑物的结构设计除满足强度、刚度、稳定等要求,以适用、安全、 经济为指导思想,以使用功能和协调统一为设计原则。 7结构选型和建筑物材料的选择应尽量做到标准化、系统化、定型化。 因地制宜

12、合理的利用地方材料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 8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做到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工程建设统 一规划、合理布局,防止浪费,与城市建设的发展相适应。 9“以人为本”的原则:项目要把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放在重要的地位,使 居民更多地接近自然环境,营造安定、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 10“高效、便捷”的功能原则:从规划到建设,从交通到绿化,都要突出 以人为本的思想;各区域和功能空间之间形成高效、便捷的网络,要结合人们 对生产生活的需要。 1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项目要把生态、环保放在重要的地位,从宏观 规划到微观设计、具体技术的采用都要坚持可持续化发展要求。 12“适用、经济、在可能条

13、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突出蒙元文化,创造 建设品牌,成为旅游样板工程。区内建设工程力图实现精致、典雅,具有美 感。 13“政府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验收、连片改造、配 套建设”的原则。 1.5 编制内容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如下: 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工程建设的范围、规模。 3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工程。 4消防、环保、节能、安全等专项研究。 5工程实施计划。6工程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社会评价等。 1.6 编制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14、B50010-2010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2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 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24-2000 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BJ16-2008 13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6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

15、-94 17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法规。 18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文件。 1.7 结论概要1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 决策部署,实施以改善城市旅游设施为重点的神骏山生态修复及景观项目是 十分必要的和可行的。 2本项目为神骏山生态修复及景观项目,位于乌兰浩特市北山,占地面 积 399.6 公顷。建设内容包括:花田神骏区(A 区)、生态示范区(B 区)、自 然休闲区(C 区)、配套特色商业服务区(D 区)。 3工程建设总投资为 182293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154876 万元,工程 其他费用 13914 万元,工程预备费 13503 万元。 本工程项目所需资金

16、的来源为:建设单位筹集,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加 快项目建设和提高建设效率。 4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对区域经济有较大推动作用。 2.基础资料2.1 城市概况乌兰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盟东部,大兴安岭南麓,东 经 1215012220和北纬 45554618之间。其南部与东南接壤于吉林省 洮南市、白城市、镇赉县,其余方向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毗邻。 乌兰浩特城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行政公署所在地,地理座标为东经 12204,北纬 4604。其东向距吉林白城市 87 公里,北向距黑龙江齐齐哈尔 249 公里,南向距通辽市 395 公里,西向距阿尔山中蒙口岸 856 公里。

17、 乌兰浩特市现有土地总面积 2353.5 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 36 平方 公里,下辖 4个建制镇和 9 个街道办事处,分别为:乌兰哈达镇、葛根庙镇、 义勒力特镇、太本站镇,兴安办事处、和平办事处、胜利办事处、都林办事 处、爱国办事处、铁西办事处、五一办事处、城郊办事处、新城办事处。 2016 年,乌兰浩特市户籍总人口 33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2 万人。其中 城镇居民人口 25 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 9.74,人口死亡率 4.80,人口 自然增长率 4.94。迁入 0.5 万人。 乌兰浩特市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族为多数的民族聚居的县级市。由 17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常住人口

18、125183 人,占总人口的 38.9%,城 市少数民族年流动人口 1.8 万余人。人口过百人的少数民族有 6个,分别为蒙 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 乌兰浩特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宗教俱全,共有信教群众 2 万 余人,批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 9 处,认定备案的教职人员 115 人,县以上 宗教团体 1 个。 2.2 城市历史乌兰浩特古来即有人类在此栖息繁衍,前后属东胡、鲜卑、乌桓、匈奴、 契丹、蒙兀室韦、蒙古等北方民族的狩猎或游牧地。崇德元年(1636),满清 将臣服的漠南蒙古 16 部编盟设旗,乌兰浩特属科尔沁右翼前旗(札萨克图郡 王旗)。康熙三十年(1691),札

19、萨克图郡王旗第三代郡王鄂齐尔在现乌兰浩 特市区修建家庙,人称此地为“王爷庙”。康熙三十三年(1694),清庭赐王 爷庙“普惠寺”牌匾,王爷庙由此改名普惠寺,而民间仍然以“王爷庙”称 之。1928 年,驻沈阳的奉系军阀在洮安设立兴安区屯垦公署。翌年,在王爷 庙成立第一垦殖局,王爷庙改称兴安镇(兴安,满语,丘陵之意)、怀远镇。 1931 年,日本占领东三省和东蒙地区,次年在王爷庙成立伪兴安省。1947 年 4 月 23 日至 30 日,内蒙古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王爷庙召开,5 月 1 日,内 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并以王爷庙为首府,同年 11 月 28 日,王爷庙改镇 为市,更名为乌兰浩特市(乌兰

20、浩特,蒙语,意为红色城市)。1948 年 11 月, 兴安盟政府在乌兰浩特成立,科尔沁右翼前旗属之,其时,内蒙古、兴安盟、乌兰 浩特市、科右前旗四级政府均驻乌兰浩特。1949 年 11 月,内蒙古自治政府由乌 兰浩特迁往张家口。1953 年,改内蒙古自治政府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东部 行政区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乌兰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 受东部行 政区统辖。次年,撤销内蒙古东部行政区,以呼纳盟和兴安盟组建呼伦贝尔 盟,乌兰浩特改为盟辖市。1964 年 7 月,国务院批准取消乌兰浩特市建制,改 称乌兰浩特镇,隶属科右前旗。1969 年 8月科右前旗划入吉林省白城地区,1979 年 8月重

21、新划归内蒙古呼伦贝尔盟。1980 年 7 月,恢复兴安盟和乌兰浩特市建 制,盟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2006 年,科右前旗政府由乌兰浩特市区迁往归 流河西岸的大坝沟镇(现科尔沁镇)。 2.3 城市性质自 1980年兴安盟复建以来,乌兰浩特市已成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乌兰浩特市的城市性质为:兴安盟的中心城市,蒙东地区清洁能源生产 基地和重要交通枢纽及物流集散地,内蒙古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 乌兰浩特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承担如下几项主要职能:(1)兴安盟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2)蒙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3)内蒙 古新兴工业基地,特别是发展以绿色农牧产品精深加

22、工、能源工业、冶金、 卷烟工业为主产业;(4)区域性的商贸流通中心;(5)以红色文化和蒙元文 化为特色的内蒙古历史文化名城;(6)山水园林景观突出的生态低碳宜居城 市。 城区中期 2020 年规划人口为 40 万人。 城区中期 2020 年规划用地规模为 60 平方公里。 城区远期 2030 年规划人口为 65 万人。 城区远期 2030 年规划用地规模为 93 平方公里。 2.4 城市经济2016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68.3 亿元、增长 7.9%。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 117 亿元、增长 2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7.86 亿元、增长 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2

23、0.6 亿元、增长 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到 26659 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2469 元,分别增长 8.3%、 8.1%。 乌兰浩特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通过产业发展、易地搬迁 和政策兜底等措施脱贫 5059 人,贫困发生率降至 0.1%,顺利通过国家和自治 区考核验收,“菜单式”扶贫在全区推广,圆满实现人脱贫、县摘帽目标。投资 8.8 亿元,完成 58个嘎查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危房 3342 户,建设通乡 通村公路 35 公里,硬化街巷 600 公里,修建院墙 63 万延长米,解决 1.2 万 人饮水安全问题,治理小流域 38 平方公里、排洪渠

24、13个,农村面貌焕然一 新。新增节水增粮耕地 2 万亩,实施“旱改水”1 万亩,大旱之年粮食产量达 5.3 亿斤,高于国家产粮大县标准。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村 35个、示范户 8000 户,葛根庙设施农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黄家店嘎查获评全国一 村一品示范村,“菜篮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大力推广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牲 畜存栏达 37.8 万头只。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科沁万 佳、蒙犇、岭南香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土地流转 10 万亩, 集约化 种植逐步推广。村屯绿化植树 8.3 万株,植树造林 4.2 万亩,全市森林覆被率 达 27.8%,义勒力特嘎查被评为全

25、国生态文化村。 实施工业重点项目 28 个,完成投资 23 亿元,其中烟厂细支呼伦贝尔、 中电电气光伏发电一期、禾生源秸秆转化设备等 16个项目建成投产,产业结 构日趋合理。大民种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科沁万佳荣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称号,奥特奇蒙药、九州大地、大民种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品牌建设成果丰硕。乌钢、金源达大用户直供电交易量达 5.5 亿度,降低企 业生产成本 7000 万元。开发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双回路” 供电实现全覆盖,营业收入达 110 亿元,被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 实行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和运行企业问题清单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进一步 释放发

26、展活力。内蒙古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成为“助保贷”合作伙伴,新增贷 款 1945 万元,政银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 家,累 计达到 58 家,完成增加值 50.7 亿元、增长 6%。 编制完成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城市规划体系日益健全。公 园西路、滨河路等 20 条道路和环城南路立交桥开工建设;纬九街、建设东街 等 7 条、5.8 公里道路和新桥街立交桥、札萨克图中街立交桥建成通车,城市道 路更加畅通。机场航线总数达到 12 条,旅客吞吐量达 56.5万人次、增长 26.7%。全面完成火车西站、乌白快速铁路和乌新高速公路项目涉及征收工作, 保障项目如期推进。二、三水源厂

27、配置备用电源,一、二水源地被列入国家重 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蒙能热源全面运行,铺设供热、供水、排污管网 70 公里,修建公厕 69 座、垃圾中转站 14 座,城市配套设施更加健全。整合棚 改贷款和国债基金 59.2 亿元,改造危旧平房 2224 户,结合房地产去库存收 购房源 6891 套,建设红联花园、福雅花苑等回迁安置楼 37 万平方米,人居 环境极大改善。改造兴安、青松等老旧小区 62 个,临街硬化 21 万平方米, 施划停车泊位 9000 个,完成洮儿河公园、兴河国际小区等重要节点亮化 39 处,盟市共建取得新成效。投资 7.8 亿元,实施成吉思汗公园二期、工业大 道等重点园林绿化景观

28、工程,新增绿地 130 万平方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取 得新进展。收储土地 3270 亩,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1950 亩,有效保障重点 项目用地需求。深入开展物业管理规范年活动,西华苑和北滨河小区被评为全 区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理顺环 境卫生管理体制,持续开展静态车辆、违章建筑、市容环境等专项整治, 顺利 通过自治区卫生城市复检,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兴安盟物流园区管委会成功组建,累计入驻企业 41 家、商铺 1300 户, 实现销售收入 141 亿元,被评为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商公共服务 中心和运营中心挂牌成立,获批国家级

29、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改造升 的经济增长点。欧亚购物中心、国际裘皮城营业额持续攀升,名都家居广场、 财富时代广场开业运营,商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泰华农产品批发市场、钢材市 场一期运营良好,河东、都林、新区农贸市场和农资批发市场建设完工, 市 场体系日趋完善。举办杏花节、稻田捕鱼节和环洮儿河自行车赛等活动, 满 都拉敖包被评为内蒙古知名敖包,旅游美誉度进一步提高。全年旅游人数达到 177万人次、增长 20%,实现收入 17 亿元、增长 21%,跻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 区创建单位行列。 2.5 城市交通乌兰浩特市对外交通系统主要由高速公路、航空、铁路及其相应的站场 组成,且以高速公路对外联系为主。

30、 目前,城区高速公路有乌兰浩特至扎兰屯高速公路、G5511、乌白高速, 已形成外环内联的道路交通体系。乌兰浩特市公路体系由珲乌高速公路(乌 白段)、国道 111、302 及省道 203、101 等干线公路构建而成。2010 年全市公 路通车里程 501.991km,其中:等级公路里程 451.11km。完成公路货运量 730 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 178360万吨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 256 万人;完 成公路旅客周转量 28990 万人公里。 302 国道(乌兰浩特珲春)。是乌兰浩特连接东北经济区重要节点 城市(长春市)的主要交通干道。 111 国道(北京加格达奇)。111 国道向北通向扎

31、赉特旗、扎兰屯 市、阿荣旗以及齐齐哈尔,向南通达通辽和赤峰等城市。 203 省道(乌兰浩特阿尔山)。该公路是乌兰浩特通往阿柴风景旅游 区和阿尔山中蒙口岸的重要交通通道。 101 省道(乌兰浩特霍林河)。该公路现起于城区北部、203 省道 原线的南团结屯附近,经归流河、哈拉黑、大石寨、阿力得尔、树木沟、桃 合木各村镇,在兴安盟西南部进入锡林郭勒盟,在霍林河接 304 国道。该公 路是兴安盟与锡林郭勒盟联系的重要通道。 乌兰浩特地区铁路仅有白阿线穿境而过,白阿线北与滨洲线相连,南同 长白线、平齐线相通,是贯穿乌兰浩特地区的干线通道;乌兰浩特至长春高 粮专等铁路专用线与之接轨。 乌兰浩特机场位于乌兰

32、浩特市西北方向的义勒力特镇附近,距市区 16km, 飞行区等级为 4C 级,现已开通乌兰浩特北京、乌兰浩特呼和浩特、乌兰 浩特满洲里和乌兰浩特沈阳航线。建有联系主城和机场的机场专用线乌 察公路,机场远期将要向西北扩建,并加建相应的配套设施。 目前,乌兰浩特市中心城区以洮儿河为界分为老城区和河东新区两个城 区。现状路网为方格网型,道路系统由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城北大 道、环城路、罕山街北新街、新桥大街、钢铁大街为东西向城区道路,使 两城区之间有着便捷的交通联系,兴安路、洮东路为南北向道路,主干道中 城北大道、罕山街、乌兰大街、新桥大街、钢铁大街、兴安路、洮东路、五 一路、爱国路作为城市的交

33、通性主干路,形成方格网为主的道路骨架。 2.6 城市文化乌兰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发祥之地,保留有内蒙古自治政府时期历史 文物建筑 8 处,其中“五一”会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乌兰夫 办公旧址、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和内蒙古日报社办公旧址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2007 年,兴安盟以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大庆为契机,修缮、改 造“红色景点”,对主要的历史文物建筑进行了修缮。位于城北罕山、建成于 1944 年的成吉思汗大庙,是内蒙古祭奠、纪念成吉思汗的唯一庙堂,在内蒙古 和东北地区均有较大影响,2005 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乌兰 浩特的历史文化,以“红色文化”和“

34、蒙元文化”为主要特色,是自治区级 历史文化名城。随着近年来阿尔山旅游业的兴旺,作为东北地区前往阿尔山 的交通要道,乌兰浩特的旅游观光业亦有长足的发展。 2.7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 乌兰浩特市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平原,东西南三面由洮儿河、归流河环绕。根据地形高差,市区可划分为平原和山地两种地形。平原地形位于归流 河以东,洮儿河以西,军山以南,两河交汇处以北的地域,地面标高一般在 市区内的地域,山脊走向大致为西北东南,由于受冲刷和侵蚀作用,形成 崎岖不平之地形,高程一般在 278.0255.6m 之间,坡度 36,山地东北 角因此见河切割形成陡壁。 乌兰浩特市的地貌主要按照地形的成固基本划分为河漫滩

35、、一级阶地、 二级阶地三种类型。河漫滩一般高于枯水位 0.510m,宽约 5001200m,河 慢滩句由砂、砾、卵石构成。 一级阶地位于河漫滩两侧,乌兰浩特市的平原部分基本上属于一级阶地, 标高在 263.3278 m 之间。由地表裸露及勘察得知,第一阶地的岩性基本为 砂、砾石、卵石层,局部失薄层粘土,覆盖层为耕土及填土,厚约 0.5m。 二级阶地位于军山,部分花岗岩裸露,大部分被坡积物、洪积物、砾石、 砂、红粘土和黑土覆盖,标高在 320m 左右,是经长期风化及洮儿河下切,堆积 而成。 2工程地质 乌兰浩特市的地质构成主要是中生代火成岩和新生代第四纪冲积层,构成稳定,具体分布如下: 冲积层分

36、布在河流一级阶地,上层在市区为填土层,厚度 0.51.0 米, 其余地区为耕土层,厚度约 0.5 米上下。下层为卵石层,厚度 1011 米,成分 为辉长岩、闪光岩、花岗岩、石英粗面岩及安山岩,杂色,次圆形,粒径一般 35 厘米,含直径 20 厘米以上的漂砾,含砂颗粒 10%以下,中密,饱和。在卵 石层中,局部有亚粘土和细砂或淤泥质亚粘土薄层,分布极不规律。 火成岩层分布在罕山、河流两侧及冲积层以下,主要是花岗岩、闪长岩、 辉长岩及石英粗面岩。在罕山二级构造阶地上覆盖有 0.30.5 米的黄褐色亚 粘土砂颗粒及砾石层。成吉思汗庙以北分布有红色粘土,一般厚度 1.5 米。 3水文地质 乌兰浩特境内有两种类型的地下水,即丘陵沟坡地区基岩风化带裂隙水及河谷平原分布的透水性极好的砂砾石层孔隙潜水。孔隙潜水分布于洮儿河、 归流河河谷及较大支流控制的山间洼地,是大气降水、地表水汇集的场所, 是区内的富水地段,含水层岩性为砂、砾、卵石层,砾、卵石含量高,富水 性稳定,含水层厚 6.912.9m,地下水埋深 0.773.09m。裂隙水主要分布 于河流两侧的丘陵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