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85506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引语:特种野猪肉的食用价值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绿色保健肉食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需求量也愈来愈大。而特种野猪肉具有肉质鲜嫩、野味浓郁、瘦肉率高、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绿色保健肉食品的特点。近几年生猪市场疲软,销售价格持续下跌,致使许多养猪场倒闭,生猪生产已进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微利时代。与之相反,特种野猪在广东新源全国最大的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异常火爆。即使今后按家猪价出售仍多三倍的利润,养一只特种母野猪年利在0.51万元。第一章:引种与驯化一、在野猪引种与驯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野猪属国家保护动物,如规模饲养,应向当地林业或野保部门咨询,办理相关手续证件;2、到外地引种,

2、应办理出入境运输、检疫手续;3、引种前应了解有关养殖野猪的详细技术,或者参加技能培训;4、不要购买偷猎的野猪作种,因为驯化野猪比饲养驯化成功的野猪难度大,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设施是很难驯化成功,死亡率高,失败的比例大,容易造成经济损失;5、南方的野猪因气温条件等原因,在北方很难养活。即使个别饲养成活,也不能作为种猪使用,另外长途运输需要采取一定技术措施,才能减少损失;6、要辨清事实真伪,引种不能贪图便宜,要到正规厂家引种,一次引种最好在二公四母-四公八母为最好;7、初引种野猪最好选择体重在1015公斤、月龄在3个月以内的仔猪,比较容易驯化和饲养,成活率高;没有驯化经验的,最好引进正规厂家驯化成功的

3、仔猪饲养,以免造成损失;8、初引进野猪必须固定人员饲养,严格控制参观,固定喂食、饮水时间,并做好饲养的过渡和疫病预防。二、野猪的驯化被驯养的野猪应关养在建有2米高围墙的人工驯养场内。驯养前拔掉左右2颗獠牙,肌肉注射1次猪瘟疫苗或“三联苗”,再用“灭虱灵”或“螨虱敌”按说明掺水喷洒野猪全身。特别是身体的隐蔽部位要喷洒到,以灭掉其虱子和治疗皮肤病。并适时口服一定的驱虫药和预防拉稀药物。10公斤20公斤的野猪较易驯化。因野猪生性胆小、怕人,在驯化过程中应放入同等数量和体重的家猪,让它们很快合群,家猪带着野猪活动、采食和饮水,使野猪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每天喂食2次,其中下午1次占投食量的60%。当野猪适

4、应了新的环境不怕人时,把家猪赶出。在开始驯养时,饲料以红薯、南瓜、黄瓜、谷粒等生食为主,10天15天后,可以把1/2的生食切碎拌入经粉碎过的玉米、麦麸、米糠、豆饼以及0.5%的食盐中,慢慢改变野猪不吃饲料的习惯,每天要喂适量的青饲料。刚捕来的野仔猪如果不爱吃饲料,可在饲料中加入50克切碎的淡带鱼,野猪就会抢着吃。如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的食用油,能使野猪毛色光亮。三、野猪的杂交利用野猪与家猪杂交后,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猪肉口感好、香味浓的特点。有资料记载:野猪肉含有17种氨基酸,特别是亚油酸含量是家猪的2.5倍。其杂交后代,生长速度快,耐粗饲料,抗病力强,集家猪、野猪之长,具有野味、保健、

5、经济三大优势。被驯化过的原种野公猪在10月龄、体重40公斤以上有性行为时,可与已发情的地方猪种或瘦肉率高的良种母猪自然交配。一般初产母猪在第2次发情的第2天上午配种,老母猪在发情的当天配种。野公猪配种时间约需30分钟,确认母猪被配种2次或母猪的外阴部有很浓的精液流出,说明交配成功,将母猪赶出放回原圈饲养。经15天18天观察,如母猪不再发情,说明已妊娠,经114天左右即可产仔。产下的后代为二元杂交猪,母猪可留作种用,成熟后可与被驯化的其它野公猪交配繁殖,但要防止近亲交配。实践证明,三元杂交效果比二元杂交好;当地猪种和培育猪种做母本,驯化的野公猪做父本,一般比其他的杂交组合好;祖先品种纯、品质好的

6、比不纯、不好的好;祖先血统关系远的比近的好。杂交母猪一般年产2胎,每胎产仔8头16头,杂交仔猪2月龄可长到20公斤30公斤。第二章:猪舍的选址地势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光照时间长的地理位置建猪舍。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标准不低于人的饮用水标准的要求。周围环境猪舍要建在距交通要道1000米以上,要远离居民区,远离化工厂,远离其它动物饲养地及闹市区。猪舍的设计由于野猪活动能力和范围要远远大于家猪,尤其是跳跃的高度要远远超过家猪,因此在圈舍周围要设有2.5米以上的护栏,防止野猪跳出。圈舍要牢固,要做到冬暖夏凉,冬季舍内温度不能低于零下5摄氏度,冬天舍内相对湿度不能超过60%;圈舍内要设有自

7、动饮水0器;圈舍内设有专用的排粪排水通道,尽量避免人工清运粪便。如果少量饲养可建单列猪舍,在圈舍内的人形道和猪舍之间设有专用排水沟,坡度要在35度之间,在圈外根据饲养量修建相应容量的贮粪池。如果大量饲养,应考虑修建双列式开门猪舍,同样设有排水沟和贮粪池。猪舍内布局无论饲养量大小,猪舍都要分种公猪舍、种母猪舍、仔猪舍、保育舍和育肥舍。在圈外设有3050平方米的运动场,做配种用。运动场护栏不能低于2米。圈舍内要有通风设施,根据需要进行排风、排气味、降温等。第三章:种猪选择1、种公猪的选择由于野猪的外貌与家猪不同,所以在选择种公猪时要注意选择两眼有神、反应敏捷、食欲正常、背毛有光泽、四肢后高前低、睾

8、丸对称整齐、附睾形态正常,即可作为种猪。一般一头种公猪可与23头母猪组合为宜。2、种母猪的选择首先应选择有5对乳头以上、而乳头对称整齐、乳腺发育正常,最少种母猪乳头不能少于5对,正常情况下最后一对乳头哺乳能力较低。选择母猪时,种母猪的粪、尿正常,背毛有光泽、四肢匀称、两眼有神、反应敏捷、食欲正常、有明显的发育周期,即可作为种母猪。第四章:野猪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的初次配种月龄为1214个月,最适合初次配种的体重在6575千克之间,过瘦或过胖都不适合配种。种公猪的使用年限在5、6年以内,对种公猪实行单圈饲养。饲 料:成年公猪每天投料量2.53.0千克,每天投料23次,用1

9、:2的水料比例投料。(1份水,2份料拌匀)运 动:由于种公猪实行单圈饲养,为加强精子活动,每周要到运动场运动2次以上,每次运动不能小于4小时,运动距离不能少于1.5公里,平时注意洗刷猪身,保持清洁。配 种:每天配种一次为宜,最多不能超过2次,连续配种45天后要休息1天,在配种旺季,饲料中要加入适量青饲料或胡萝卜等,有条件的三天喂一个鸡蛋。做好猪舍冬季保暖、夏季防暑,防止与其它种公猪混群。自动饮水:舍内设置自动饮水器。2、种母猪的饲养管理饲料量:每日投料量在2.53.0之间,每日投料34次。发 情:一般在仔猪断奶57天左右发情,每个发情周期在1824天之间,情期内延续时间为4872小时,明显的发

10、情症状是发情后24小时,外表观察发情母猪阴户肿胀,有时有少量粘液流出,愿意接近公猪,接受公猪爬跨,食欲减退。配 种:在正常条件下,母野猪在仔猪断奶后517天正常发情配种,后备母野猪初配年龄在1014个月龄时,体重应在6575千克,后备母猪过早初配,不仅影响其头产繁育成绩,还会影响其本身发育,降低其终生繁育性能;过晚配种会增加培育费用,而且影响产仔后的泌乳量。母野猪达到性成熟后,即会出现固有的性周期,亦称发情周期(通常,把上次发情到下次发情的间隔时间称为发情周期)。纯种野母猪每年春秋两次发情属于季节发情;驯化后的杂交野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0天,范围多在1824天,发情期一般持续35天,分前、中

11、、后三期,适宜配种时间在发情期中期,即母猪出现发情症状后24小时,只要肯接受公猪爬跨即第一次交配。在第一次交配后经1824小时再配第二次。一般在一个发情周期内交配2次即可,更多交配并不能增加产仔数,甚至有副作用,关键是掌握好配种的适宜时间。种母猪配种前的饲养:青年母野猪在配种前的短期优饲催情,青年母野猪包括后备待配母野猪和初产后再配母野猪。青年母野猪在配种前一段时间内提高饲养水平,实行短期优饲,能增加排卵数。一般配种前15天至配种结束,在原日粮基础上多喂一些能量饲料,如玉米、麦麸等。配种结束后恢复原日粮基础。过瘦的母野猪在断奶后也实行短期优饲适时配种。日粮应做到全价营养水平;对膘情好的母猪,断

12、奶前三日应逐渐减少饲喂量,以利于收奶,避免乳房炎的发生。当乳房收奶后至发情配种,日饲量应增加,促使母猪正常发情排卵。配种受孕后及时减少饲喂量。自动饮水:舍内设置自动饮水器。调 情:个别母猪在第一胎产后不愿意发情,可以把公猪和母猪同时赶到运动场内混群活动,尤其对于发情症状不明显的母猪,在两个情期之间必须与公猪混合运动,便于发现发情,促使发情及时配种。3、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对妊娠母猪的饲养首先要防止过肥。一般每天给料量在2.53.0之间,自动饮水。不喂冰冻饲料和发霉饲料。保 胎:妊娠母猪必须实行单圈饲养,防止拥挤、咬架、急剧追赶,防止流产。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防止高温。4、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各个阶段

13、野猪的营养所需比(%)营养成分类别消化粗蛋白赖氨酸钙钙哺乳仔猪12.9719.01.051.000.75保育仔猪12.7617.50.950.950.48育成猪12.2516.00.850.700.49育肥猪12.3414.50.710.700.60种公猪12.3415.00.580.800.56妊辰前期母猪12.3413.50.450.700.60妊辰后期母猪12.3415.00.580.800.60哺乳母猪12.7617.00.650.900.60产前准备:母猪于产前710天转入产房,妊娠母猪的预产期一般为116天(正负)5天,计算方法是:最后一次配种日期的月加3,日加24为预产期。例:配

14、种日期为2004年1月5日即:1月+3=4月,5日+24=29日,即:预产期为2004年4月29日。产房消毒:计算出预产期后,妊娠母猪转入产圈前对产房用清水冲刷,然后用消毒药进行消毒,并保持地面干燥。保 温:产房的温度要控制在23度28度,最低不能低于15度,否则影响仔猪成活率。健康检查;妊娠母猪于产前1520天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发现有体外寄生虫及其它疾病时对症治疗。喂料方法:对膘情好的,产前2周适当减少投料量,对膘情较差的,适当增加投料量,增减量为0.51.0千克,饲料配方见上表。临产母猪的护理:据预产期,发现临产症状,停止投料,只喂给0.5%食盐的麸皮汤,冬季用温水(25度左右)调制。接产

15、准备:发现母猪有临产症状时,用消毒液清洗外阴部、乳房及躯干部,常用的消毒药有百毒杀、高锰酸钾消毒液等。接 产:仔猪产出后,立即用手掏除口腔的粘液,然后用干净柔软的擦布或干草将鼻和全身粘液仔细擦干净,立即送保温箱内,对呼吸微弱的仔猪可用75%酒精涂擦鼻子,同时用手轻轻拍打胸部,直到呼吸正常为止。断 脐:仔猪产出后,将脐带内血液最大限度的向腹部挤压,然后用手指压住防止血液回流,经23分钟将脐带距腹部23公分处断开,用5%碘酊消毒,如出血时可结扎止血。哺 乳:第一次哺乳时,应将体形小、体质弱的仔猪固定在母猪前部的乳头上;体形大、体质强壮的固定在母猪后部的乳头上,这样可以使仔猪发育均衡;一般在母猪排除

16、胎盘后或最后一只仔猪产出后1小时即可给仔猪哺乳。产程超过八小时的要实行人工助产或手术。5、产后母猪的饲养管理限料管理:产后810小时的母猪停止给料,只喂豆粕和麸皮汤,。产后23天内不能给过多料,少给粗饲料,喂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产后5天恢复正常喂料。产后1020天,每日投料量在34千克;2130天每日投料量在45千克;产后31天后改为正常投料量,每天投料2.53千克,每天喂料3次。产后头2天控制饮水,以后保证有足够的饮水。特殊护理:对产后无奶或奶量不足的母猪可补喂一些豆浆、小米粥、胎衣汤、鱼汤等高营养食物。对产后有便秘症状的母猪可补喂一些青嫩饲料,严重的可用一些缓泻药,直到正常为止。整个

17、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要注意保证空气流畅、空气新鲜、保持卫生、防止潮湿,保持圈舍干燥。6、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由于初生仔猪抵抗能力差,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17日龄猪舍温度要保持在2530度之间;830日龄保持2025度,40日龄以上18度以上即可。温度过低或湿度过大都会引起各种疾病,影响仔猪成活率。吃足初乳:因初乳中含有母体的特殊抗原,足够的初乳可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必须保证每个仔猪吃足初乳,最好人为的根据仔猪的体形大小固定乳头哺乳,以保证仔猪均衡发育。补 铁:为保证仔猪正常发育,仔猪出生后3日龄和15日龄注射两次牲血素,每次1毫升肌肉注射。早开食:一般仔猪哺乳期为3050天

18、,在断奶前710日龄开始诱食,每天进行35次,以便断奶后能正常采食。驱 虫:按时驱虫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仔猪出生后2030日龄驱虫一次。方法是口服左旋咪唑或阿维菌素,按说明书剂量标准不能超量。断 奶:无论出生后仔猪做种还是商品猪,都应在哺乳3050日后实行断奶,以便促使母猪尽早发情。断奶方法采用每天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在一周之内完全断奶,刚断奶的仔猪24小时以后每天给食57次,每次不能吃的过饱,防止出现消化性腹泻。分 群:断奶后仔猪约2周左右可以分群饲养,分群时严禁个体大小差别较大的合群饲养,一定把体形、体重基本一致的合为一群,防止出现育肥差。第五章:饲料与管理1、合理分群:根据个体大小、体质

19、状况 特点等进行合理分群,密度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2、做好调教工作:(1)防止抢夺弱食,帮助建立群居秩序,分开排列均匀采食。(2)固定生活地点,使吃食、睡觉、排便三定位,保持圈舍干燥清洁。(3)供给充足饮水,合理搭配日粮(4)定期驱虫。附:特种野猪饲料配方(供参考)特种野猪饲料来源广泛,耐粗饲料,饲料成本只有家猪的40%50% ,不同猪只的配方如下:种公猪配料:玉米30%,麸皮15%,米糠20%,鱼粉5%,食盐0.3%,地瓜或南瓜30%,(大白菜、大头菜、胡萝卜均可)。母猪配料:玉米20%,米糠30%,粗糠15%,地瓜或南瓜30%,食盐0.4%。仔猪配料:玉米30%,麸皮15%,米糠10%,

20、次粉20%,鱼粉5%,南瓜20%,食盐0.3%。以上配方根据其饲养效果,可作适当调整:(饲料品种所缺部分可用代用品,如南瓜可用红薯和土豆代替)。第六章:野猪疾病的防治野猪虽然抗病能力强,但规模化饲养和人工驯化过程中,极易受到家猪各种传染病传染,所以要加强对野猪的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场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疫病防疫和防治办法:(一)、胃肠炎的防治野猪最常见的疫病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肠炎,如果采食太饱会造成消化性腹泻,影响野猪的生长发育。1、避免喂料过多,防止过饱造成的消化不良。不同年龄野猪的给料量参照本资料提供的数据,不能任意改动。2、要有足够的饮水,最好用自动饮水器给水。3、冬季防止室内

21、湿度过大,相对湿度在6065%之间为宜,尤其是野猪睡卧的地方要有垫草,防止在湿地睡卧。4、对以发生消化不良的病猪,首先限制采食量,每天只能给全天饲料的三分之一,给足够的饮水,经34天后,待病猪粪便正常后再恢复给料量;对经限制采食后不能恢复正常的猪,可用一些肠胃道收敛药和消炎药,如:混感全身灵肌肉注射(按说明书用量),口服链霉素0.52.0克,一天2次,也可用其它胃肠消炎药。(二)、大肠杆菌病的防治野猪大肠杆菌病多数因圈舍潮湿或圈舍不卫生及母乳蛋白质过高而诱发本病,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排泄与饲料同样颜色或类似乳汁样的稀便,后期粪便变成灰色或灰白色,个别变成黑褐色,带有腥臭味。个别病猪发烧4041度

22、,有的病猪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对证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1、保持圈舍干燥,防止潮湿。2、哺乳前必需用消毒液清洗母猪乳房后再让仔猪哺乳。3、母猪于临产前2030天各注一次仔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K88STILT8三价灭活苗一次,产后仔猪35日龄注射一次。仔猪大肠杆菌的治疗;对证治疗:胃肠道消炎药和收敛药同时使用,如体温高可同时使用退烧药,在粪便中培养出杆菌时,可用黄连素,硫酸链霉素等抗菌药治疗,用量按说明使用。对没有培养出杆菌的病猪可先减少投料量,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原来饲料中豆粕可以不加,待消化正常后添加),可口服碳末510克,一天一次,连用三天,为防止胃肠粘膜脱落,可同时用胃肠消

23、炎药,如:肠炎清、混感全身灵等,用量按说明使用。(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野猪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及弓形体病等,如单一的上呼吸道感染时,病猪食欲正常,只是表现咳嗽、体温不高,如果继发肺炎时,病猪表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明显、食欲不振、发烧、卧地、不愿意走动、眼结膜潮红、有时粪便干燥、背毛无光泽、走路不稳、共济失调。预 防:加强饲养管理,淘汰原有病猪,发现病猪立即隔离,防止圈舍湿度大,温度低,生炉子取暖时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保持空气流通。3周龄以内仔猪肌肉注射1毫升猪链球菌病二价灭活菌;3周龄以上仔猪(含大猪)肌肉注射2毫升猪链球菌病二价灭活疫苗。治 疗:如果是种用猪场发生病猪时必

24、须一次性淘汰,商品猪场发病时可对症治疗。如:土霉素、卡那霉素、泰乐菌素、青霉素、链霉素、樟脑磺酸钠及磺胺类药物等,病猪必须隔离。(四)、其它疾病的预防1、口蹄疫的预防:不论大小猪,每4个月接种一次口蹄疫疫苗,25公斤以下肌肉注射1毫升,25公斤以上注射23毫升。2、猪瘟的预防:不论大小猪,一律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毫升,每年3月和9月接种两次。3、猪丹毒预防:不论大小猪,每年3月和9月各口服一次猪丹毒疫苗。4、猪肺疫的预防:不论大小猪,每年3月和9月各口服一次猪肺疫疫苗。5、猪副伤寒的预防:6个月以内的猪进行一次口服副伤寒疫苗。猪 瘟:目前是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药治疗,发现病

25、猪后立即实行无害化处理,不允许治疗,对同群猪实行紧急接种疫苗防止扩散。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发病,其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多数病猪是犬坐姿势,病程经23天后可见咽喉部、颈下红肿、鼻腔流出血样泡沫(淡红色),在皮肤较薄的地方出现红斑,咽喉粘膜及周围皮下组织有炎性水肿,气管和支气管粘膜肿胀,气管内有泡沫样液体,一般病程在715天左右。治 疗;临床上可选用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35天为一疗程,有条件的可补液治疗。治愈的病猪除肺脏外,其它器官可以食用。猪副伤寒:6月龄以内仔猪易感染本病,但以24月龄为最多。症 状:病猪体计温高404

26、2度,食欲不振、鼻镜干燥、眼结膜潮红,有时呕吐,病初干燥,后期腹泻,粪便有特殊臭味,在耳后、颈部、腹部和四肢内侧皮肤呈现暗紫色,多在46天后出现死亡,死亡率在60%左右;主要病变表现为全身败血,其中结肠和盲肠出现肠壁增厚、坏死、溃疡,在盲肠表面出现糠麸样病变;病猪不能食用,尸体要深埋。治 疗:以抗菌素为主,如:磺胺类药物、卡那霉素、利特灵等实行对证症治疗。(五)、猪病的预防野猪能否发病,同个体天然的非特异性抵抗能力有密切关系,加强野猪的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执行严格的兽医卫生制度,增强猪体健康和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力,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要重视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不喂腐烂、发霉

27、和变质饲料,圈舍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干燥、防寒保暖、防暑降温、食槽和管理用具保持清洁等都是预防疾病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保证猪只生长发育和体格健壮、抗病力强的基本条件。1、分群饲养根据性别、年龄及各种阶段的营养要求确定饲养标准和饲养方法以保证野猪的正常发育和健康,防止营养缺乏病。2、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持猪舍清洁舒适、通风良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野猪的生长,减少疾病发生。3、做好养殖场环境、猪舍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消灭病原体,清除外环境的传播因素。4、加强哺乳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1)、注意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在哺乳期,应给予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较多的饲料使

28、其分泌更多更好的乳汁,保证仔猪的营养来源。断奶前35天,应逐渐减少母猪的精料和高汁料的喂量,防治断奶后发生乳房炎。(2)、注意初生仔猪的保温、干燥和卫生。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早吃初乳可吸收较多的母源抗体而获得被动免疫,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3)、提早补料和饮水提早补料可促进胃肠机能的活动,不仅能增加消化作用,而且可防治仔猪下痢,35日龄提早让仔猪喝到清洁的水,以防仔猪喝污水或尿液而引起下痢或其它疾病。(4)、补喂无机盐、防治仔猪贫血。(5)、稳定饲料种类,定时定量饲喂。(6)、注意断奶仔野猪的饲养管理,防止断奶仔猪腹泻5、制定合理的防疫卫生制度(1)、选好场址,合理布局。(2)、建立防疫制

29、度,防病传人。(3)、猪舍清扫、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4)、驱蚊蝇、灭鼠。(5)、注意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病情,以及采取防治措施。6、制定和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根据猪群的免疫状态和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结合当地的具体疫情而制定的预防接种计划;制定免疫程序应根据当地的疫情、疾病的种类和性质、猪的抗体和母源抗体的高低、猪只日龄和用途、以及疫苗的性质等情况而制定。7、定期驱虫(1)、药物选择:应选择高效、安全、广谱、副作用小的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的各种制剂为首选药物。(2)、驱虫模式:对怀孕母猪于产前2030天用一次抗寄生虫药,配种前用一次。公猪每年至少用药两次,但感染严重的场,每

30、年应用药46次,仔猪20日龄用药一次,8090日龄用药一次。后备母猪配种前用药一次,新买小猪驱虫两次,间隔1014天。8、预防中毒(1)、防止亚硝酸盐中毒(2)、防止马铃薯及有毒青饲料中毒(3)、防止发霉饲料中毒(4)、防止饼、粕、糟、糠饲料中毒(5)、防止食盐中毒(6)、防止药物中毒(六)、野猪的给药方法1、经口投药法(1)、拌料(2)、饮水2、药物注射法(1)、皮下注射法:部位在耳根后或股内侧,局部剪毛、消毒。多用于易溶解、无强刺激性的药品及菌苗。(2)、肌肉注射法:肌肉内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较快,仅次于静脉注射,又因感觉神经较少,故疼痛较轻,广泛用于临床;注射部位在臀部或耳根后4指处颈部内

31、侧或外侧。野猪养殖技术规程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野猪外貌特征、野猪养殖、野猪养殖场建设要求、野猪繁殖、野猪饲养管理、野猪饲料和营养标准、野猪主要疾病防治技术指标。2、定 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野猪外貌特征野猪头强大伸直,呈圆锥形,体幅狭后躯小,前躯较发达,背腰短,鬓甲高于臀部,背部向后急剧倾斜,四肢管骨细长、坚实,不仅利用第三、第四趾着地,也可以第二、第五趾着地,皮粗厚,背毛密硬,毛色呈暗色,具有保护色彩。2.2主要性状:3、野猪养殖3.1适宜养殖体重:1015千克,最大不超过50千克3.2适宜养殖日龄:初生90天以内的仔猪3.3养殖前疫病防治:注射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肺疫、猪瘟等疫苗

32、和驱虫3.4饲料:野猪进入养殖舍后,一周内只供给清洁饮水、原粮、红薯、瓜类、花生秧和牧草等3.5饲养员:固定饲养员,严格控制参观4、野猪场饲养建设要求4.1场址选择4.2场区布局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4.3圈舍设计4.4运动场:设公用运动场,面积100平方米以上。5、野猪繁殖5.1种公猪5.2种母猪6、野猪的饲养管理6.1饲养管理主要要求6.2种公猪饲养管理6.3母猪饲养管理6.4仔猪饲养管理7、野猪饲料和营养标准7.1应多加青绿多汁饲料进行配比,如添加胡萝卜、南瓜、地瓜及各种牧草等7.2饲料品种:按生长阶段和生理期分为8种7.3野猪饲料营养标准:野猪饲料营养标准应符合表1规定 表1野猪饲料营养标准8、野猪主要疾病防治8.1猪瘟:20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以后每六个月一次8.2猪丹毒、猪肺疫8.3仔猪副伤寒8.4仔猪水肿:仔猪1418日龄接种仔猪水肿灭活苗8.5猪传染性胃肠炎:怀孕母猪产前6周和2周各注射1ml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同时以相同剂量鼻内接种8.6仔猪大肠杆菌8.7定期驱虫8.8预防中毒:防止亚硝酸盐中毒、马铃薯中毒、发霉饲料中毒、食盐中毒、药物中毒8.9野猪用药方法:8.9.1口服用药:拌料、饮水8.9.2皮下注射:股内侧或耳根后,适用于易溶解、无强刺激性的药品及疫苗8.9.3肌肉注射:臀部或耳根后4指处,颈部内侧或外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