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陆猪的养殖技术.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8553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滇陆猪的养殖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滇陆猪的养殖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滇陆猪的养殖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滇陆猪的养殖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滇陆猪的养殖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滇陆猪的养殖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滇陆猪的养殖技术.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滇陆猪的养殖技术在云南省陆良县种猪试验场里,云南省畜牧科学院的老师正在向养殖户传授滇陆猪的科学养殖技术,许多养殖户都是通过这样的培训而走上养殖滇陆猪的致富路。滇陆猪是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主持,陆良县种猪试验场、陆良县畜牧兽医局三家联合攻关,从1982年开始共同联合选育出来的一个国家级的猪品种,它于2009年3月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滇陆猪是以两个中国优良地方猪种乌金猪、太湖猪和两个国外著名猪种长白猪、大约克猪为原始育种素材,历经了15年10个世代而培育成功的一个国家级猪品种。在滇陆猪的身上分别含有以上四种猪25%的血统,可以说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血儿。滇陆猪全身的毛都为白色,头大

2、小适中,面部清秀;体型中等;耳朵稍微前倾并且下垂,四肢结实,背部肌肉丰满,有效乳头达到 7对以上,排列均匀、整齐。那么通过这样方式选育出来的滇陆猪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呢?首先在产仔方面,滇陆猪的优势明显。所以滇陆猪产仔一直都保持在11头以上,符合理想的1013头产活仔数,仔猪平均育成率达到90%以上。另外滇陆猪还具有母猪发情明显,配种受胎率高的特点,滇陆猪初情期一般在5月龄左右,7月龄就可以开始配种,配种受胎率一直都保持在92以上。经测定,滇陆猪初产母猪产仔体重平均每头为1.35,经产母猪产仔体重平均每头为1.47。其次滇陆猪还具有饲养成本低、适应性、抗病能力特别强、耐粗饲等方面的优势。200

3、6年,在全国爆发了高 致病性蓝耳病的紧急情况下,滇陆猪也随之受到被传染的危险,但滇陆猪却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据“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病重点实验室”的兽医专家监测结果显示,没有一头被感染发病,显示出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判断肉质好坏的一个标准,那么滇陆猪的肉质到底怎么样呢?由于在滇陆猪的培育过程中导入了两个国外著名的猪种大约克猪和长白猪的基因,所以滇陆猪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优点。30100kg育肥期的滇陆猪平均日增重637.81g,屠宰率平均为71.66%,胴体平均瘦肉率52.91%,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可以说,滇陆猪是集本地猪与外种猪的优势于一身的优良品种。那么滇陆

4、猪的养殖有没有具体的环境限制呢?这么来说,滇陆猪这个混血儿几乎可以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养殖了。老郭想建设一个扩繁场,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吧。首先到当地的畜牧部门来领取相关的养殖许可证,然后到滇陆猪原种场去挑选种猪,并且种猪场会给每一个扩繁场配备一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做技术跟踪指导,技术人员首先会指导怎样来建设猪场或者改良原有的猪场。猪场的建设尽量建在离市区或者村庄比较远的地方,猪舍最好建在背风向阳、通风通光的地方,并且要有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猪场进猪口和出猪口要严格分开,以避免交叉感染,进入猪场的入口路段还要常年撒上消毒剂,以防止外来人员把疫病带入猪场。猪舍的形式可以采用单列式、半开式、双列式

5、、拱式等,无论选用哪种方式,都应该根据养殖成本的高低和当地气候等条件来选择养殖棚的模式。猪舍大小可根据养殖户实际情况来定,一般单圈面积为10左右,用水泥铺地,还要有一定的坡度以方便消毒、冲洗保持猪舍卫生。猪舍建设完以后,接下来就该说饲料,对于养猪来说,只有吃得好,才能长得壮。由于滇陆猪具有耐粗饲的特点,所以在滇陆猪的养殖过程中对饲料的要求不高,滇陆猪的饲料主要有玉米、豆粕、糠麸等,但是具体的饲料营养配方却是非常关键的,并且有严格的配方标准。另外,比如饲草、蔬菜叶等多汁饲料也可以作为滇陆猪的补充青饲料。仔猪到70日龄开始进入种猪挑选阶段,达到种猪标准的作为种猪进入种猪饲喂阶段,达不到的做为商品猪

6、进入育肥阶段,种猪阶段的饲喂必须精心培育,才能为以后充分发挥生产潜力打好基础。种公猪的饲养对猪场来说是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每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配种任务,一年可繁殖仔猪400-600头。种公猪的选育要经过70日龄初选,四月龄二选和180日龄终选。具体要求是看睾丸大并且两侧对称,乳头6对以上,膘情中等,腹线平直而不下垂,初选合格的公猪要进行单圈饲喂,以便于管理,然后再进行二选和终选。初选合格的种公猪进入新圈要进行调教,使它养成吃、睡、便三定位的良好卫生习惯。调教时,可事先把圈舍打扫干净,再在圈舍的出粪口处堆放该猪拉的粪便,接着把种猪放进去,然后再把饲料放在规定的位置,这样坚持35天就可

7、以了。后备公猪的饲喂主要主要分两个阶段,一个是60公斤以前每天饲喂6次,让它自由采食,不限饲。另一个阶段是60公斤以后的饲喂,要结合公猪的体况、精液品质,制定公猪饲料配方,用饲喂量来调节种公猪的肥瘦,以保持78成膘,每天喂两次,平均饲喂量为2千克左右,一直到配种前结束,整个后备阶段饲料营养配比为:玉米67.3%、豆粕15.5%、糠麸13.2%、滇陆种公猪预混料4%。后备种公猪在7月龄时则需进行配种训练,把后备公猪赶到有配种经验的种母猪舍里进行调教和训练,以确保种猪的配种受胎率。同时,为了提高种公猪精液质量和使用年限,除保证种公猪的营养供给外,还应重视种公猪的运动和种公猪的合理利用。为提高种猪的

8、配种受胎率,还要在种猪配种前一个月,定期采集公猪精液进行镜检,评定精液质量,调整饲养管理,保持种公猪正常配种能力。种母猪的选育同样要经过70日龄初选,四月龄二选和180日龄终选。初选合格的种母猪要按体重大小分群转入后备母猪测定舍饲养,每圈可喂3头4头。初选标准是要有整齐对称的乳头、略呈弧形的腹部,和种公猪一样,刚进入后备母猪舍的种母猪也要做好后备母猪的调教工作,使它养成吃、睡、便三定位的良好卫生习惯。经过三次选育后淘汰猪都作商品猪育肥处理。在滇陆猪后备母猪的饲喂过程中,母猪如果太瘦,不发情或是发情排卵少,卵子活力弱,并且容易造成空怀;如果太肥,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那么,滇陆猪后背母猪应该怎样饲

9、喂呢?和种公猪的饲喂不一样,种母猪的饲喂分三个阶段:60千克以前自由采食,不限饲、每天饲喂6次,饲料营养配比为:玉米69%、豆粕19%、糠麸8%、滇陆育肥猪预混料4%。60千克以后适当限饲,每天饲喂两次,平均饲喂量为2千克左右,根据体况肥瘦适当增减,严格控制种用体况,只能达67成膘,不能超过7成膘。一直到配种前1014天要对后备母猪进行短期优饲,用哺乳母猪料加量饲喂,饲喂量增加到2.22.5千克左右,为什么要进行短期优饲呢?良种是养猪的核心,而选好种猪更是关键中的关键,种猪培育好后,就可以进行配种了。正确掌握母猪发情排卵的规律,做到适时配种,就能挖掘滇陆母猪潜在的生产能力,提高它的繁殖能力。在

10、生产实践中,饲养人员掌握了判断母猪发情的判断标准,在行为上滇陆猪由呜叫不安变的相对安静,出现呆立现象。母猪发情后,什么时候配种才是最佳时间呢?经专家研究实践证明,一般在母猪出现发情后第二天下午配第一次,第三天下午配第二次,两次配种相隔时间不得低于10小时。在配种前,要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温水擦拭种母猪的阴户及周围进行消毒,另外在配种时严格执行配种计划,做到不错配、不漏配,认真填写配种记录,严防近亲配种,种公猪的使用年限一般为34年,种母猪的使用年限一般为23年,配种结束后母猪就进入妊娠期了。滇陆猪母猪的整个妊娠期为114天,在种母猪配种后30天如果不出现返情的现象说明配种成功,另外还可以在配种

11、后30天用A超或是B超进行检测,通过A超或B超发出的声响来判断该母猪是否怀孕,怀孕母猪马上转入妊娠舍,根据预产期,在产前710天进入产房。产房必须提前清洗消毒,先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再用千分之一的氢氧化钠喷雾消毒,最后自然晾干空栏710天后,妊娠母猪才可以进入产房。进入产房的母猪要细心管理饲喂。在整个妊娠期内,妊娠母猪的饲喂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指从配种第1天30天的妊娠前期,这个阶段的饲喂和后备母猪的饲喂一样,每天饲喂2次,饲喂量在2公斤左右,饲料营养配比为:玉米58.6%、豆粕17.9%、糠麸19.5%、滇陆妊娠母猪预混料4%。第二个阶段是指从妊娠31天80天的为妊娠中期,这个阶段要

12、根据母猪的体况肥瘦来控制饲喂量,适当增减饲料量,饲料和妊娠前期一样。这个阶段母猪体况不要过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第三个阶段是指从第81天107天的妊娠后期,这个时候由于胎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所需营养增加,所以适当增加营养饲喂量,从原来的2千克增加到33.5千克,以提高仔猪初生的个体重,饲料和营养搭配与妊娠中期一样,产仔当天不喂料,只喂适量的温热葡萄糖盐水或麦麸水,以补充母猪体液消耗。当母猪起卧不安、卧下后呼吸粗急,腹部蠕动频繁,阴户肿胀松弛,阴户内变成紫红色,待洋水破裂流出后,就可以判定母猪在一个小时左右就要产仔,此时应做好产前的接产准备工作。在接产过程中,如果发现羊水流出,母猪用力时间较长

13、,但仔猪又生不下来,此时应给母猪实施按摩助产,轻轻地按摩母猪的乳房,这样能够刺激仔猪活动和母猪腹肌收缩,加快仔猪生产。刚生下来的小仔猪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必须很快地用消过毒的毛巾除去身上的粘膜和口腔粘液,并擦干身上的羊水,使小猪能够自由呼吸,再把小猪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保温箱中,其次是剪脐带。脐带的长短应该保留在34厘米左右。剪断后,脐带将成为细菌进入仔猪体内的一个通道,为了防止感染,剪断脐带后须用5%的碘酒棉球消毒断口,以防感染。再用经过消毒后的断齿钳剪断犬齿,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仔猪打架用犬齿咬伤对方或者吃奶时伤害母猪乳头造成感染,最后分别是用消毒后的断尾钳和耳号钳断尾和打耳号,其中母猪断尾

14、是以母猪阴户顶端的长度(为准),公猪是以到睾丸末端的长度(为准),打耳号是确定仔猪的编号以确保种猪血缘清楚,系谱档案的完整。初乳是一种含有终生健康必需的免疫球蛋白,也是一种高度可消化营养素的浓缩物。它能够为仔猪提供水分、温度、能量、蛋白、抗体,所以必须在24小时内保证每头仔猪都吃够初乳。仔猪吃奶有这样的特性:“02小时找乳头,26小时选乳头,618小时抢乳头,18小时后是占乳头”。在产后3天内,可根据仔猪出生体重大小,按照“弱前强后”原则进行固定乳头,也就是把身体弱的小猪放到前面的乳头,身体强壮一点的放在后面的乳头。由于母猪初乳中和常乳中含铁量很低,不能满足仔猪造血的需要,所以滇陆猪必须在3日

15、内注射铁制剂100150mg如富铁力,牲血素等铁制剂,主要采用深部肌内注射。哺乳期的母猪饲喂对于母猪身体的恢复和仔猪的成长非常重要,要用哺乳母猪料精心饲喂,并且要在产后两天开始逐渐增加饲料,以补充能量,直到吃饱为止。这样持续710天,哺乳母猪的营养配比建议为:玉米66.5%、豆粕20.3%、糠麸9.2%、滇陆哺乳母猪预混料4%,中间可以适当增加青绿饲料,一直持续到产后20天左右,到断奶前5天再开始逐渐减料到原来的80%,到28天断奶后“赶母留仔”,也就是说断奶后把母猪赶到空怀母猪舍进入空怀母猪的饲喂,仔猪留在产床上过渡饲养7天,以减少仔猪的断乳应激,等过渡期结束后把仔猪转到保育舍饲喂。空怀期是

16、指断奶后至下一次怀孕前的时间,这个时期的母猪要保持中等肥度的体况,太肥不利于下次配种,饲喂根据肥瘦来控制多少,一般一天在2千克左右,空怀母猪的营养配比建议为:玉米63.8%、豆粕18.7%、糠麸13.5%、滇陆空怀母猪预混料4%。在滇陆猪仔猪的饲喂和管理中,主要分两个阶段来饲喂和管理,第一个阶段是指从3日龄28日断奶,这个阶段为乳猪培育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指28日龄70日龄的为仔猪培育阶段,这两个阶段主要遵从“两早、两料”的培育原则,“两早”是指早诱食、早补饲,两料是指乳猪料和仔猪料,早诱食就是说仔猪产下7日要在产床上放诱饲盘,并放入教槽料,引诱乳猪吃饲料,早补饲是指:15日龄的乳猪必须开始补充

17、饲料,这时的乳猪,母乳与饲料一起吃,饲料用乳猪料,建议饲料营养配比为:玉米60%、进口鱼粉4%、豆粕9%、发酵豆粕10%、豆油3%、乳精粉10%、滇陆乳猪预混料4%。乳猪到28日龄正式断奶,开始进入到仔猪培育阶段,断奶后7天是仔猪很难适应的阶段,断奶仔猪常出现拒食,饿急了又过量采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因此,断奶5天内的仔猪应限制饲喂,只给断奶前采食量的80%-90%,并采取少添勤喂的饲喂方式。仔猪在产房过渡七天饲喂后转入保育舍进行保育饲喂。保育饲喂是用乳猪料和仔猪料过渡使用,从乳猪料过渡到仔猪料的时间为1014天,这个时候不限制饲喂量,自由采食,仔猪料的饲料营养配比为:玉米67.8%、

18、豆粕16%、发酵豆粕7.2%、麦麸3%、均衡油粉2% 、滇陆仔猪预混料4%。等仔猪长到70日龄后进入青年猪阶段,这个时候就开始进行猪种选育,符合猪种标准的选为种猪,不符合种猪标准的作为育肥猪进入育肥饲喂阶段。育肥猪阶段消耗了猪一生所需饲料的75%80%,约占养猪总成本的50%60%,因此,这一阶段的饲料效率对养猪整体效益至关重要。滇陆猪育肥阶段的饲喂主要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60公斤以前的饲喂,这个阶段能量摄入量通常是增重和瘦肉生长的限制因素,我国的猪日粮能量普遍偏低。在满足氨基酸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高能日粮,以便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采用自由采食,不限制饲喂量,一般一天34次,建议饲料

19、营养配比为:玉米69%、豆粕19%、糠麸8%、滇陆生长猪预混料4%。另一个阶段是指从60公斤到80公斤左右出栏的饲喂,每天饲喂23次,可根据肥瘦来控制饲喂量,商品猪的上市要肥瘦适中,这样才能买到好价钱,建议饲料营养配比为:玉米70.5%、豆粕16.5%、糠麸9%、滇陆育肥猪预混料4%,饲喂时,最好做到定时、定量、定人,等饲喂到100千克后就可以出栏上市了,但出栏体重不要超过130千克规模化养猪疫病控制是一项综合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应从环境控制做起,抓好日常饲养管理和保健、封闭饲养、免疫接种、卫生消毒、监测、种猪选育和净化等各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整个防疫过程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一个科学的防疫体系能够大大的降低疾病的感染几率,而根据滇陆猪的生产实践和一些疾病的流行规律再制定一个科学的、实用的、适合于滇陆猪的免疫程序对滇陆猪的整个防疫过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猪舍内外应该经常打扫,舍内及运动场内的粪便要及时清理,还要定期用1:50的氢氧化钠对猪场及圈舍进行喷雾消毒。商品猪出栏必须要经过卫生检疫部门检查系谱和疫病记录后,出示检疫证明才能上市,商品猪出栏必须走专用的通道,以免疫病传入。可以说,滇陆猪新品种的选育成功,对完善我国优良猪种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在增加养殖户的收入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