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养鸡 地上种菜.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8693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养鸡 地上种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下养鸡 地上种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下养鸡 地上种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下养鸡 地上种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下养鸡 地上种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养鸡 地上种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养鸡 地上种菜.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下养鸡 地上种菜(2010.12.22)(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科技苑。这一到了冬季啊,养殖户们就开始忙活一件事,给养殖的家畜家禽搞好保温。不过河北省衡水市有个叫邢晓洪的养鸡户,他现在就不再为保温忙碌了,为啥?因为他养鸡的方法和别人不太一样。邢晓洪养鸡养了30多年了,冬季给鸡舍保温,原来也是年年做,可自打前年养鸡用了新办法,他就显得轻松多了。(采访)河北省衡水市地下畜禽养殖试验基地 负责人 邢晓洪:我这鸡在地下养着呢,暖和着呢,不用保温。原来邢晓洪的鸡舍和一般的鸡舍不一样,它没有建在地面上,而是建在了地底下,风刮不着,雨淋不到,大冬天的尽管外面很寒冷,可鸡舍里的温度能达到18摄氏度,自然

2、用不着保温,而夏季呢里面又很凉爽,所以鸡在里面住着非常舒适,发挥了产蛋性能还提高了饲料转化率。(采访)邢晓洪:一个产蛋周期要下来,这一只鸡光节约饲料就能节约5斤饲料,5斤饲料的成本就在6块钱。和地面上的开放式鸡舍相比,一只鸡能省6块钱,老邢现在养了一万多只鸡,光饲料一个产蛋周期,也就是大约500天,一年多的时间就能省6万多块。把鸡养在地下,不光省钱还省地。省地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地下部分。(采访)邢晓洪:一般的地上鸡舍每栋的间隔距离是两个鸡舍的距离,而我地下鸡舍就不用间隔了,节省了大量的土地。另外,地上面也一点不浪费。(采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宁中华:他把鸡舍建到地下以后,上头照样

3、该种小麦种大棚都不受影响,都不受影响,而且这个大棚种得也都是非常好。(主持人):怎么样?地下能养鸡,地上还能种植,两不耽误,新鲜吧?那么邢晓洪是怎么想到把鸡养到地底下的呢?这还是小时候的一件事给了他启发。(采访)邢晓洪:在我小时候的时候,农村就传染闹鸡病,就是老百姓说的传鸡,那时候家里老人。村里一传鸡在东头闹着,西头我就赶紧把这个鸡,我母亲就把鸡放到地下,躲过这么一段时间。那时说的传鸡就是闹鸡瘟,邢晓洪还记得,当鸡瘟过去后,别人家的鸡,病的病死的死,唯独他家的鸡因为放在菜窖里,躲过了一劫。前两年老邢想扩大规模建新鸡舍,可现在国家对耕地控制很严,租地建鸡舍不容易,于是小时候的这件事给了他启发,如

4、果把鸡舍建在地下,不仅能节省土地,而且可能对预防疾病还有好处。不过对他的想法,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采访)邢晓洪:不相信,说养在地下去,这多少年都在地上饲养,把鸡养到地下去,我就有怀疑。怀疑,你没法通风,它自然进不了风,进不了风鸡就没法呼吸什么的,缺少氧气什么的就没法生存了。万一潮湿,这个潮湿问题解决不了,最后这个鸡也容易得病。鸡跟人一样,你见了阳光精神,鸡见不到阳光它下蛋什么都解决不了,吃食也不行。通风和光照是影响鸡产蛋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咱先说通风,养鸡必须搞好通风,养了30多年鸡的邢晓洪自然知道这个理儿,通风不好直接会影响到鸡的生长和鸡的产蛋。因为鸡会呼出二氧化碳,排泄的鸡粪经过微生物的分解

5、会释放放出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特别是到了冬季,为了保温,很多养殖户往往会把鸡舍封闭的很严实,通风不畅,造成这些有害的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去,污染鸡舍内的空气,引起鸡中毒,产生呼吸道疾病。这鸡要是病了,它就不能好好吃东西,吃不好也就谈不上产蛋多了。把鸡舍建到地下,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所以邢晓洪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给鸡舍通风。(采访)作为养殖业来说,养鸡也好,还是密闭式的鸡舍都是要搞通风,这个问题不用再多的考虑。但是作为一个地下鸡舍这个通风的问题,必须得先考虑到的,地下鸡舍密闭式封闭很严,就得要考虑一个通风问题,这个通风良好,这个鸡舍才有利于鸡的健康,才比较健康。现在一般常见的地上鸡舍都采用横向

6、通风或者是纵向通风,横向通风可以通过前后的窗子进行空气对流,而纵向通风是在鸡舍一端的排风口安有排风扇,需要通风的时候,把排风扇打开,利用负压的作用,风从一端的进风口进来,经过鸡舍,再从另外一端的出风口排出去。(采访)邢晓洪:这个通风我是纵向通风,属于负压排风,这个空气是从东头进,从西头出,是这样做的。因为地下鸡舍很封闭,两边没有窗子,所以邢晓洪采用的是纵向通风方式,当初他设计的是让风直接从地面上下来进入鸡舍,但是这样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虽然能让空气流通,但对鸡的安全却不利。(采访)邢晓洪:如果直接进来,肯定是对鸡,尤其对两头的鸡,边上的鸡是不好,因为刚直接进来的空气,像夏天外头的气温都比较高。

7、有时候极端空气的温度有时候达到50多度,像冬天可能零下十几度,它肯定进来不好。太热或者太冷的风直接吹进来,都会对鸡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尤其风口边上的鸡更受不了。为了不让风直接吹进鸡舍,邢晓洪在建第二栋地下鸡舍的时候,他在两个鸡舍之间设计了一条通风道,风道呈一个倒下的U字型,分上下两层,风从上面的进风口进来,再从下面返回来,然后再进入两边的鸡舍。如果鸡舍的长度是60米,那么整个风道的长度就是120米,无论是夏季的热风还是冬季的冷风进来,经过这120米的往返距离都会有一个缓冲的作用。(采访)邢晓洪:就是夏天热空气,经过冷却,经过地温的冷却再进入鸡舍。然后,冬天这个冷空气,经过地温的加热,加热以

8、后再进入鸡舍,这样进入鸡舍的空气,既新鲜温度又比较合适。经过这么一缓冲,最后进入鸡舍的风就不会太热或者太冷,风速也小了很多。(采访)男:这个空气从上边进经过U字形再进入鸡舍,这边建有进风口,这个是咱们的进风通道,它为了使冷空气不直接进入鸡舍,有一个缓冲。你看这个鸡舍里记者:这个风很小了,是吧?男:这个风就很小了,你看,这边这个风量要大得多。有了通风道,进入鸡舍的风得到了缓冲,减少了对鸡的应激。冷风、热风、直吹风的问题解决了。但进来的风里,还存在一个隐患,那就是如果空气中含有病菌,直接进入鸡舍,对鸡也是不利的,而对进入鸡舍的空气进行瞬间消毒又很难做到,这又该怎么办呢? (采访)邢晓洪:现在还没有

9、这种设备能够达到空气瞬间消毒的这么一个设备。邢晓洪心想,瞬间消不了毒,可进来的空气要走120米的通道,在这个过程中消毒行不行呢?于是,在专家的指导下,他就在通风道里安装了紫外线灯管,外面的空气进来以后,经过这120米的杀菌消毒,安全系数果然大大提高。(采访)中国农业大学 宁中华教授:空气经过风道的过程中,被紫外线就进行了杀毒。所以,进入鸡舍的空气是经消毒的新鲜空气,对鸡的健康方面都好,这些是在地上养鸡不容易做到的。有了这个通风道,既能保证鸡舍内的恒温,又保证了进来的空气安全新鲜,还有呢,通风好了,别人担心潮湿的问题也没有出现。在这些措施的保障下,邢晓洪养在地下的鸡欢实着呢!为了让鸡住得更舒适,

10、现在邢晓洪让工人利用自动清粪器,每天清理一遍鸡粪,鸡舍内的空气质量相当不错。(主持人):设计了一条U型的通风道,风过冷、过热、直吹的问题,还有消毒的问题全都解决了,真是一举两得。这影响蛋鸡产蛋的两大关键因素中,通风是没问题了。剩下一个因素就是光照,光照可是鸡下蛋的一个重要条件。有的养殖户不是担心吗,这鸡住在地底下,不见阳光能受得了吗?那邢晓洪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养鸡的人都知道,光照是影响鸡产蛋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在有光照的情况下鸡才能产蛋,这也是鸡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习性。(采访)中国农业大学 宁中华教授:鸡它主要是有一个光照感应器,这个光照感应器,它能够刺激这个鸡产生性腺激素,

11、促性腺释放激素,释放激素呢,又促使性器官就是卵巢产生卵泡刺激素,卵泡刺激素又刺激它排卵。如果没有光照它就不排卵,不排卵怎么能产蛋,所以是这么一个原理。但是地下鸡舍没有阳光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邢晓洪早就想到了,他说,鸡需要光照,但光照并不仅仅指阳光,现在科学养鸡,光靠太阳的光照是不行的。因为经过科学测算,蛋鸡一天需要的光照时间是有讲究的,多了少了都不好。(采访)中国农业大学 宁中华教授:现在一般要求,蛋鸡最少16个小时,产蛋期的鸡16个小时,16个小时光照就能够满足它需要,最长别超过17个小时,最短别短于16个小时就可以。这就是说,光照时间如果少于16个小时,就不能满足鸡产蛋的需要。夏天日照时间

12、长,每天保证16个小时的光照基本没什么问题,但到了冬季日照时间短,自然光达不到16个小时,所以现在的开放鸡舍都要利用灯泡进行人工补光。并且太阳光还有个不好处,光线的强弱不能控制,阳光强的时候很容易引起鸡过度兴奋,出现啄癖,造成鸡的伤亡。为了给鸡营造一个稳定的小环境,现在规模化、工厂化的养鸡场都采用封闭式鸡舍,光照完全是通过灯光获得的。(采访)中国农业大学 宁中华教授:现在这个问题早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封闭式鸡舍,这鸡从小到大也是不见阳光的,就是靠我们给它人工补充光照,满足它的生理、生产的需要,不用见阳光,没问题。而地下鸡舍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封闭式鸡舍,完全可以靠人工补光来满足蛋鸡

13、对光照的需求。(采访)中国农业大学 宁中华教授:我在地下有人工补充光照的话,我给它多长时间,它的生理指标需要光照多长时间,我就可以给它控制在多长时间,人为给它制造一个小的环境,生活环境。看来只要控制好了光照的时间和强度,就不会影响鸡的生活和产蛋。通风和光照两个大事解决好以后,地下鸡舍比地上封闭鸡舍环境还要稳定很多。(采访)中国农业大学 宁中华教授:应该是说越稳定的环境对鸡的生产、生长它是越有利的,环境越是剧烈的变化,温度剧烈的变化忽高忽低,或者是刮大风、下大雨这种往往对鸡的生产性能影响是比较大的。像这种鸡舍做到地下以后,基本上跟外界环境就隔绝了,除了外界的空气,新鲜空气过滤以后进到地下鸡舍以外

14、,其它的不受任何干扰。外头的风吹草动,驴叫,原来说驴叫能够吓死鸡,现在驴叫它也听不见,什么叫它也听不见了,所以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一惊一乍的,鸡的情绪就不稳定。而地下鸡舍很安静,只要通风光照做好了,鸡就会感到很舒服,鸡感到舒服了,不仅产蛋好,饲料的转化率也提高了,转化率提高了就相当于节省了饲料。前面已经说了,邢晓洪地下养鸡比原来地上养鸡,光饲料钱一只鸡一个产蛋周期就节约了六块呢,要是再算上防病省下来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采访)中国农业大学 宁中华教授:咱们这个这里头,底下的鸡蛋下的也都比较好,蛋壳颜色也比较均匀,三百多天的鸡了,你看非常健康,外观看着都比较舒服。(主持人):把鸡养到地底下,搞好通

15、风和光照,这就相当于给鸡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小环境,鸡住的舒服,少得病,产蛋当然就不会差。地下的空间充分利用了,地上的空地不就腾出来嘛,那也不能让它闲着呀,邢晓洪就想在地上种点什么,可种啥该怎么种,才能和地下养的鸡配上套呢?有一个现象又启发了邢晓洪。第一年邢晓洪在鸡舍上面和周围的闲置空地一起种上了小麦,等到小麦出苗的时候,他发现了问题。(采访)邢晓洪:跟闲置的土地,地上鸡舍跟那边是同时播种的,过了几天以后发现这个鸡舍上边的提前麦苗出来了,再看看那边没有动静,过了三天比普通的麦田,提前三天出苗。一样的土壤,一样的播种时间,鸡舍上面的小麦为什么会提前3天出苗呢?(采访)邢晓洪:我考虑这是什么问题?

16、这个鸡舍土层它地下鸡舍有一个传导的作用,使苗期提前发苗。小麦提前出苗肯定跟土壤的温度有关。因为鸡的体温会散发出热量,加上地温,地下鸡舍内的温度冬季一般能保持在18摄氏度。这样通过传导作用,鸡舍上面的土壤温度自然会比周围土壤的温度高,小麦也就提前出苗了。发现了这件事,邢晓洪开始琢磨了。(采访)邢晓洪:我开始种上小麦以后,发现这个传导热,是不是大棚也需要温度,光是日光这是一个,有时候大棚冬季也得要给它保温取暖的,这样要建上大棚,不是更有利于种植蔬菜,种植水果都很好吗?说干就干,第二年邢晓洪就在鸡舍上盖了大棚,种上了蔬菜。看着蔬菜一天天长势喜人,老邢心里挺高兴,这可是养鸡的同时又多出的一份收入啊。没

17、事的时候他除了去看看自己养的鸡,就是到棚里看看蔬菜,这看来看去又让他有了新想法。(采访)邢晓洪:这个鸡舍排出来的废气,既不能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我就琢磨看这个事儿怎么能把废气不直接排入大气?把鸡舍鸡呼吸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或者鸡粪产生的氨气直接排放到大棚里,使植物充分吸收、消化掉。鸡呼吸会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正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如果把鸡舍通风时排出的气体再排到大棚里,确实可以被植物吸收一部分。而鸡粪释放出的氨气,如果排到大棚里,也会对大棚内的植物有一定的处。(采访)中国农业大学 宁中华教授:有什么道理呢?氨气它遇到水以后能形成氨水,氨水当然是氮肥了,所以鸡舍内的废气通过排风系统排到大棚里头供给植物,正好是植物的营养需要,所以这样不向大气里头排这些个东西,直接供给植物需要,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畜禽舍向空气中排放有害气体,其实也是一个减排。鸡舍的热量可以提高大棚的温度,鸡呼出的二氧化碳能被大棚植物吸收利用,鸡粪释放出的氨气又可以转化成部分氮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邢晓洪当年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现在的邢晓洪不仅自己养鸡有了劲头,而且他又开始忙着指导别人搞地下养鸡了。(主持人):把鸡养到地底下,不仅鸡养得好了,地上的菜也长好了,既省钱省地还环保,确实值得推广,如果您有兴趣不妨也试一试。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