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9102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目 录11建设项目概况1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工程特性表21.3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6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9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9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33.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13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73.3 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203.4 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

2、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253.5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293.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303.7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313.8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313.9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314 公众参与334.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334.2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34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364.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364.5 公众意见处理办法384.6 公众参与的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395环境影响

3、评价结论405.1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要求405.2 满足国家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要求405.3 选址符合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405.4 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405.5 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415.6 区域环境质量影响分析426联系方式46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466.2环评机构的联系方式46附件:1、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6号文件关于朔州市平鲁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2、采矿许可证。1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建设项目地点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

4、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下面高乡西部约2.6km处,行政区划隶属平鲁区下面高乡管辖。其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7581122905,北纬392923393028。地理位置见图1-1。1.1.2建设项目背景2006年原冯西煤矿经晋煤整合办核200619号文,批准为单独保留矿井,生产能力为21万t/a。之后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行发200856号,批准原冯西煤矿进行矿井机械化升级改造,生产能力由21万t/a提升至90万t/a。2009年4月大同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900kt/a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于2009年12月9日以晋

5、环函2009620号予以批复。目前,90万t/a机械化升级改造项目井下工程已完成,工业场地利用21万t/a矿井时的主井工业场地,现地面除原煤储运系统未完成,其它建(构)筑物也已基本完成,风井场地利用原21万t/a矿井时的副井工业场地,现未施工。2009年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36号文件(附件1),原山西朔州冯西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冯西煤矿”)为单独保留矿井,公司主体变更为山西华美澳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核准名称为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井田面积和生产能力均未变。生产能力为90万t/a,井田面积为2.428km2,批准开采1#11#煤层。2010年3月由山西源通煤矿工程

6、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及选煤厂初步设计,2011年1月5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116号文对初设予以批复。变更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a,设计开采煤层增加8号煤层,为4、8、9-1、9-2、11号煤层;采煤方法同原设计,采用综采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工程特性表1.2.1建设内容兼并重组整合利用原有的工业场地作为兼并重组后矿井工业场地,取消原风井场地,在工业场地设回风井,原煤由输煤栈桥运至矿井180万t/a选煤厂进行洗选。由于180万t/a选煤厂采暖

7、、生活污水处理、矸石排放均依托矿井,故本次评价包括矿井所有的建设内容和选煤厂的采暖、生产污水处理、矸石场等。矿井共设工业场地、爆炸材料库场地、矸石场及取土场四个场地,其中:工业场地利用原有工业场地,在场地内设主斜井(利用原主斜井)、副斜井(新建)和回风斜井(改造原副斜井)三个井筒;爆炸材料库利用原有;矸石场和取土场新选。取土场紧靠工业场地东南侧,本次矸石场覆土和黄泥灌浆土源均取自取土场。该取土场占地5.0hm2,为一黄土缓坡梁峁地,占地类型为其他草地。取土场最大取土量约100万m3,可服务于整个矿井开采年限。拟选矸石场位于工业场地南50m处,处于工业场地下游,该沟宽150-200m,长280m

8、,深30-40m,占地面积6.50hm2,占地类型为其他草地。矸石场储量约220万t,选煤厂年产矸石量40万t,可满足5a的排矸要求。1.2.2生产工艺1.井田开拓方案变更后矿井设计开采增加8号煤层,为4号、8号、9-1号、9-2号、11号煤层,生产能力及井田面积未变。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三个井筒。2.水平划分及标高全井田4、8、9-1、9-2、11号煤层共划分2个水平。一水平开采全井田4号煤层,水平标高1137m;二水平开采全井田8、9-1、9-2、11号煤层,水平标高1079m。3. 大巷布置及运输方式一水平(4号煤层)开拓巷道布置主运大巷、辅运大巷、回风大巷,

9、其中,主运大巷沿4号煤层底板布置,辅运大巷、回风大巷沿4号煤层顶板布置。二水平(8、9-1、9-2、11号煤层)开拓巷道布置主运大巷、辅运大巷、回风大巷,均分别沿9-1、9-2、11号煤层布置。井下煤炭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4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全井田4号煤层共划分为1个采区(一采区),8、9-1、9-2、11号煤层划分为1个采区(二采区)。开采顺序为自上而下,先开采4号煤层,再开采8、9-1、9-2号煤层,最后开采11号煤层。详见采区接替表1-1。表1-1 采区接替表采区名称开采煤层可采储量(Mt)生产能力(Mt/a)服务年限(a)接替一采区4号18.980.915.

10、1二采区二采区8、9-1、9-2、11号25.330.922.15.采煤方法4号煤层采用分层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9-1、9-2号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11号煤层采用综采采煤方法。1.2.3生产规模变更后,矿井生产能力及井田变积均未变,设计规模为0.9Mt/a。1.2.4建设周期1.建设工期:20.4个月;2.服务年限: 35.2a,其中:一水平(4号煤层)服务年限 15.1a。1.2.5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为30515.06万元,环保投资1029.2万元(其中已投资196.0万元,新增投资833.2万元),占总投资的比例3.37%。1.2.6工程特性表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与原有工程(90万t/

11、a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的建设要求及衔接关系见表1-2。表1-2 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与原有工程(90万t/a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的衔接关系表项目原90万t/a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建设要求本次90万t/a兼并重线整合工程建设要求依托关系主体工程主斜井利用原21万吨/年矿井工业场地内的主斜井,井筒倾角23,斜长482m,井筒装备带式输送机和检修轨道,担负煤炭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改造利用原主斜井,井筒倾角23,斜长502m,井筒装备带式输送机和检修轨道,担负煤炭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改造利用原主斜井副斜井在工业场地内新建副斜井,井筒倾角22,斜长453m,井筒装备单钩串车,担负全矿井人员、矸石、材料及设备等

12、辅助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和安全出口新建副斜井,倾角6.5,斜长1390m,井筒内运行无轨胶轮车,担负全矿井人员、材料及设备等辅助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和安全出口新建回风斜井改造利用原21万吨/年矿井副井工业场地内的副斜井,井筒断面不变,井筒倾角29,斜长300m,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兼安全出口改造利用原90万吨机改时新建的副斜井做为全矿井回风井,倾角23.6,斜长423m,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兼安全出口。关闭机改时的回风斜井改造利用机改时新建副斜井主井生产系统原煤提升出井后,由带式输送机运至筛分楼分成+50mm、5025mm、-25mm三级,+50mm级块煤人工拣矸后运送至块煤储煤场,5025m

13、m、-25mm级原煤分别由带式输送机运送至筒仓储存,然后由汽车运至宝峰选煤厂洗选外运原煤提升出井后,在主斜井井口房卸载经溜槽在转载点转载到矿井选煤厂洗选新建矿井总平面布置设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爆炸材料库、排矸场利用原工业场地和爆炸材料库,取消风井场地和原矸石场,新选矸石场和取土场辅助工程机修车间450m2,综采设备库540m2,坑木加工房135m2同原设计利用未建黄泥灌浆站,取土场设黄泥灌浆站,土源来自拟选取土场新建办公楼1344m2,灯房浴室及自救器室1152m2,区队办公室及任务交待室1688m2,职工宿舍1330m2,食堂166m2同原设计利用储运工程原煤储存中块煤和末煤各采用1座圆筒储

14、存,其中中块煤筒仓直径为16m,高36.5m,储量为4850t;末煤筒仓直径为16m,仓体高42m,储量为5500t。块煤采用储煤场储存,储量约为8000t原煤出井后由带式输送机运至矿井选煤厂的原煤仓储存新建原煤运输原煤由汽车经进场公路运出场后,然后由元元公路外运。进场公路已形成,满足要求原煤由带式输送机运至选煤厂续表1-2 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与原有工程(90万t/a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的衔接关系表项目原90万t/a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建设要求本次90万t/a兼并重线整合工程建设要求依托关系公用工程供水打深水井1眼,单井供水量为1000m3/d同原设计利用井下正常涌水量257m3/d,经处理后作为

15、井下洒水开采4号煤层时,涌水量同原设计;开采8、9、11号煤层时,正常涌水量分别为150m3/d、157m3/d、19m3/d利用供电工业场地建10kV变电所,一回10kV专线电源引自杏园110kV变电站,另一回路10kV备用电源利用现有引自西家寨35kV变电站同原环评利用采暖新建锅炉房1座,内设2台DZL4-1.25-A蒸汽锅炉和1台DZL0.7-0.7/95/70-A热水锅炉利用已建锅炉房内2台DZL4.2-1.0/115/70-A型热水锅炉和1台DZL1.4-0.7/95/70-A型热水锅炉利用环保工程大气污染治理锅炉配STC湿式脱硫除尘器,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75%采用多管除尘器+

16、已配设的DCJ-X型冲击式水浴脱硫除尘器,除尘效率99%,脱硫效率80%。增加多管除尘器,利用DCJ-X型脱硫除尘器筛分车间设集尘罩和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原煤不分级水污染防治利用已建的1座矿井水处理站,内设有1台10m3/h一体化净水器,评价要求新增1台10m3/h一体化净水器。矿井水处理后全部用于井下降尘洒水同原设计利用新建1座处理能力为10m3/h的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后,部分用于场地绿化和储煤场降尘洒水,剩余部分经除臭后全部送至宝峰选煤厂作为生产补水利用已建的处理能力为215m3/h的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全部回用于场地绿化

17、、降尘洒水和选煤厂生产补水用水利用初期雨水设1座5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不设初期雨水收集池固体废物由汽车运至矸石场分层、压实堆置,最终覆土、绿化。矸石场修建挡矸坝、涵洞。排矸场位于工业场地北约600m的冲沟内由汽车运至拟选矸石场分层、压实堆置,最终覆土、绿化。矸石场修建挡矸坝、涵洞。排矸场位于工业场地南约50m的自然冲沟内地表沉陷派专人定时巡查,及时治理、修整同原环评绿化对工业场地进行绿化,绿化率25%对工业场地进行绿化,绿化率25%废弃工业场地治理无废弃工业场地对废弃的原21万吨/a矿井时的副井场地进行复垦,关闭副斜井,复垦面积1hm2新增1.3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

18、的相符性1.3.1建设项目选址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下面高乡西部约2.6km处,行政区划隶属平鲁区下面高乡管辖。其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7581122905,北纬392923393028。本矿距平鲁区井坪镇19km,距朔州市约22km,与朔州市、平鲁区均有公路相接。且有公路与大(同)运(城)二级公路干线相衔接,南到太原235km,北到大同130km。又可通过铁路外销京、津、唐等地区,并联结到全国各地。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地理位置见图1-1。1.3.2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相符性1.3.2.1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要求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

19、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6号文件关于朔州市平鲁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原山西朔州冯西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冯西煤矿”)为单独保留矿井,公司主体变更为山西华美澳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核准名称为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设计规模为90万t/a,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1.3.2.2 满足国家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要求本工程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机械化开采工艺,采煤机械化率达到100%,工作面回采率95%,采区回采率最低75%,原煤回收率高,节约了煤炭资源,采煤工艺先进。原煤运至矿井选煤厂洗选后外运,将向社会

20、提供低灰、低硫、高热值的清洁能源。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固体废物均得到了规范化处置,做到了减量化、资源化,符合清洁生产要求。1.3.2.3 选址符合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项目建设区及井田范围不在城市及乡镇规划范围内。朔州市是全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煤炭开采历史悠久,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积极发展煤炭工业的产业和经济发展规划。本次工程利用原有矿井工业场地,工业场地的选址符合土地利用政策。拟选矸石场为一荒沟,周围500m范围内无村庄等敏感点,所在区域及周围无不良地质构造,也无国家重点及省级确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遗迹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敏感点,选址符合一般工业固体

21、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场址选择的有关要求和环保要求。1.3.2.4 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本项目锅炉烟气采用多管除尘器+DCJ-X型冲击式水浴脱硫除尘器除尘后经40m高烟囱排出,烟尘、SO2排放浓度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时段标准要求;矿井原煤出井口后由主井井口房转载机直接转到选煤厂输送皮带,不设原煤储存设施。矿井水经矿井水处理站采用一体化净水器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黄泥灌浆用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场地绿化、降尘洒水和选煤厂补充用

22、水,不外排。本矿井少量矸石随煤流运出或排弃至井下废弃的巷道中,无矸石产生;锅炉炉渣和脱硫渣先考虑用作村民修筑房物屋顶的材料,或用于铺路综合利用,无法实现外售综合利用时,由汽车运往矸石场单独分区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垃圾运输车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后,对环境影响很小。对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采取隔声、消声等措施后,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区标准限值。本项目采取环评措施后,烟尘排放量为1.86t/a,SO2排放量为10.72t/a,粉尘排放0t/a,COD排放0t/a,满足朔州市环境保护局批复、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审核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3、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地形、地貌井田位于管涔山东麓,地表多被黄土覆盖,经长期切割冲蚀,形成了沟谷纵横的典型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属低山丘陵区。纵观井田,区内基岩露头零星,主分水岭走向为南北向,从分水岭向两侧形成树枝状分布的冲沟,地形较为复杂。地形地势总体上呈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的山梁上,高程为1405.2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部,高程为1274.9m,最大相对高差为130.3m。区内以黄土冲沟、黄土梁峁为主,在较大的沟谷两侧有零星基岩出露。区内较大的冲沟为酸刺沟和红泉沟,其上游呈“V”字型,下游是“U”字型。冲沟两侧由于不断的侵蚀形成树枝状的小冲沟。2.1.2 气候、气象本

24、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冬季多风少雪,寒冷干燥,夏季暖热,雨量集中,春秋短暂,春季风沙大,蒸发量大,易干旱,秋季雨水较少,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为5.8,极端最高气温为34.5,极端最低气温为28.8。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52h;年平均降水量为410.4mm;降水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3.54%。历年蒸发量为2118.4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5.16倍。空气平均相对湿度为54%。年平均风速为3.4m/s,最大风速为23m/s,集中于冬春两季。评价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WNW风。2.1.3 地表水系本区河流属海河流域桑干河水系。西部边界有马关河,东部

25、边界以外为马营河(源子河)。马营河属桑干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左云县骆驼山,干流全长112km,在本区约30km,流域面积2133km2。大沙沟河为马营河支流,源于平鲁县贾家窑及杨家窑一带,全长70km,流域面积1035km2,为季节性河流,现在接受平鲁城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矿坑排水,该河在本区北界外,低于煤层露头线。马关河发源于平鲁县石井沟,全长18km,流域面积136km2,河流洪流量60120m3/s,最大达500m3/s(1921年),河谷清水流量一般为0.170.26m3/s,1990年9月测清水流量为0.0348m3/s,出境排污水量0.07423m3/s。玉货郎沟为马关河最大的季

26、节性支流,发源于平鲁县烟洞村在歇马关南入马关河,全长15km,沟谷切割深70100m,清水流量为3640L/s。井田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各沟谷平时基本干枯无水,唯雨季时才汇集洪水辗转向东、向西流入井田界外的马营河和马关河。根据2008年11月平鲁水利局提供的水文计算成果分析报告,矿井工业场地区域100a一遇的最高洪水位标高为1270.2m,矿井各井口地面标高均高于历年来最高洪水位标高,故洪水对本井田开采不构成威胁。井田内地表水系见图21。2.1.4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4.1 生态环境根据平鲁区生态功能区划,项目区位于“中南部生态人居及采煤工业生态功能区”中的“中南部水土保持生态恢复

27、生态功能亚区”。本区自然植被以针茅、蒿类、百里香、糙隐子草为主,在河谷及低洼滩地有小部分沙棘分布。农作物以耐寒的莜麦、马铃薯、胡麻为主,农业生产力低下,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其次为草地,其它土地所占比例很小,无林地分布。整个生态系统结构组成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整个生态系统抗逆性差。2.1.4.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井田内无地下水井,评价采用相邻的后安煤矿监测点杏园村和刘高登水井对冯西矿地下水情况进行分析。监测时间为2010年12月17日19日,由监测结果可知,现状监测取样的2个水井中,各项监测项目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水标准,说明当地

28、地下水水质较好。2.1.4.3 地表水环境现状本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只有一些沟谷平时干枯无水,只在雨季会形成地表径流,因此,评价未进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2.1.4.4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间为2012年4月7日13日。由监测结果可知,评价区内TSP、PM10均出现超标现象,超标率均为100%,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61.0%、146.7%;SO2、NO2日均浓度可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评价区TSP、PM10主要超标原因是当地气候干燥,地表生态植被较差,气尘量比较大,另外交通道路运输起尘量较大,局地气候不利于污染扩散。2.1.4.5 声环境现状本项目工业场

29、地厂界监测点,昼间噪声级在49.652.1dB(A)之间,夜间噪声级在40.943.6dB(A)之间,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区标准限值,说明场地噪声环境较好。这主要与当地为农村地区,周围无工业企业有关。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2-1。表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项目评价范围生态井田边界外扩200m,范围为3.82km2;另外,考虑矿井工业场地4.9hm2,取土场5.0hm2,矸石场6.5hm2,爆炸材料库场地0.2hm2;进场道路1.3hm2。生态评价范围共计4.00km2。地下水根据本地区地下水径流、补给、排泄等条件的分析以及井田范围、废水排放

30、走向、矸石场位置,评价确定地下水评价范围为:重点是井田范围1km范围、矸石场附近地表水本工程井下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综合利用,不外排。因此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分析污水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大气环境以锅炉排气筒为中心,边长5km的矩形区域。声环境工业场地厂界外200m范围区域。固体废物以矸石排放场范围为主。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3.1.1大气污染物变更后,矿井原煤经主提升带式输送机提升出井后,在主斜井井口房转载到矿井选煤厂洗选,故环境空气主要污染源为锅

31、炉房内锅炉和汽车运输扬尘,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和粉(扬)尘。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见表3-1。3.1.2水污染物本矿井的废水有两种,一种是井下排水,其主要污染物为SS;第二种为生活废水,包括浴室、食堂、办公设施等产生的生活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氨氮、SS等。水污染物排放量一览表见表3-2。表3-2 水污染物排放量一览表见污染源产生量m3/d污染物产生情况排放量(m3/d)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产生浓度(mg/L)产生量 (t/a)污染物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生活污水采暖期179.1BOD1504.290BOD100COD2005.72COD400SS1805.1

32、5SS200非采暖期178.1BOD1505.560BOD100COD2007.42COD400SS1806.68SS200矿井水257BOD0BODCOD12011.26COD200SS15014.07SS100表3-1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一览表污染源技术特征污染物产生量治理方式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方式种类浓度(mg/m3)产生量(t/a)浓度(mg/m3)排放量(t/a)烟气量(m3/h)锅炉房采暖期2台DZL4.2-1.0/115/70-A型热水锅炉烟尘160073.18每台锅炉均配置多管除尘器+DCJ-X型冲击式水浴脱硫除尘器,评价保守按除尘效率98%,脱硫效率70%计算321.461820

33、7集中排放,烟囱高度40m,出口内径为0.8mSO261328.031848.411台DZL1.4-0.7/95/70-A型热水锅炉烟尘160012.05320.242998SO26134.621841.39非采暖期1台DZL1.4-0.7/95/70-A型热水锅炉烟尘16007.98320.162998SO26133.061840.92注:采暖期运行157d,每天16h,非采暖期运行208d,每天8h;锅炉燃用本矿4号原煤,灰分25.38%,硫分0.54%,发热量30.83MJ/kg。3.1.3固废污染变更后,井下巷道全部沿煤层布置,矸石量很少,少量矸石随煤流运出或排弃至井下废弃的巷道中,一

34、般情况无矸石产生。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有锅炉炉渣及脱硫渣、生活垃圾、矿井水和生产污水处理污泥。固体废物排放量一览表见表3-3。表3-3 变更设计固体废物排放情况表固废名称产生量(t/a)排放量(t/a)排放及处理方式锅炉炉渣11971197由汽车运往矸石场单独分区处置,并对处置场做防渗处理脱硫渣6666生活垃圾9696同原设计,分类收集后由垃圾运输车运至当地生活垃圾一并处置矿井水处理站污泥1515掺入末煤外售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1111脱水后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置3.1.4声环境污染变更后,矿井取消风井场地,在工业场地内设回风井,增设黄泥灌浆站,另外工业场地生产系统及部分建筑物的分布也有所变化,故变

35、更后矿井工业场地厂界噪声将有所增加,但工业场地周围200m范围无声环境敏感点,故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运行期主要噪声污染源噪声级见表3-4。表3-4 工业场地主要噪声源及采取措施前后噪声级表噪声源名称设备型号/台数厂房内单机设备噪声级dB(A)采取措施措施后厂房外1m噪声级 dB(A)主井井口房带式输送机/2条90将皮带机机头封闭在井口房内75主斜井空气加热室KJZ-25型鼓风机/2台90空气加热室设置隔声门窗,机体设置减震基础78副井空气加热室KJZ-40型鼓风机/2台90空气加热室设置隔声门窗,机体设置减震基础78空气压缩机房SA-150A型螺杆式空气压风机/1台110厂房封闭安装隔声

36、门窗隔声降噪,室内墙壁、顶棚进行吸声处理,进气口设消声器,排气管道、储气罐设包扎阻尼,底座设减振器或设计制作隔振基础70锅炉房鼓风机、引风机各1台90锅炉房设置隔声门窗,锅炉鼓、引风机设置减震基础。65坑木加工房圆锯机/1台,磨锯机/1台,截锯机/1台100厂房封闭安装隔声门窗隔声降噪,夜间停止工作75井下水处理站水泵水泵/多台88水泵间单独隔开封闭,水泵与进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动器68生活污水处理站水泵水泵/多台88水泵间单独隔开封闭,水泵与进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动器6835kv变电站变压器70建议变电站四周围墙和顶部设置为混凝

37、土墙体,门窗要有效的隔音效果55黄泥灌浆站泥浆泵88水泵间单独隔开封闭,水泵与进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动器68通风机房FBCDZ-6-19B型通风机/1台103通风机房安装隔声门窗隔声降,设消声器消声并在排气口设扩散塔来改变噪声传播方向,对电机设置减振基础583.1.5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本项目生态影响分为项目占地生态影响和采煤地标沉陷对生态影响。3.1.5.1项目占地生态影响本工程总占地17.9hm2,其中工业场地占地(不包括选煤厂占地)4.9hm2,取土场占地5.0hm2,矸石场占地6.5hm2,爆炸材料库场地占地0.2hm2;进场道路占地1.3hm2。

38、除矸石场和取土场占地为本次新征,其余各场地均利用原有场地。取土场占地类型为其他草地,整个取土场植被稀疏,主要是一些低覆盖度的草本植被。取土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水土流失和破坏原地表植被。矸石场生态影响主要是矸石压占土地破坏地表植被,加剧土壤侵蚀。3.1.5.2采煤沉陷生态影响本项目井田内无村庄,受采动影响的主要有矿井工业场地。对工业场地根据表土层和基岩厚度(表土移动角45,基岩移动角70)计算,留设260m的保安煤柱后,不会受到采煤沉陷的影响。根据地表变形移动预测,首采区有62.15hm2的农业植被受到采煤影响,其中轻度影响面24.18hm2,中度影响面积37.97hm2。全井田有176.3

39、0hm2的农业植被受到采煤影响,其中轻度影响面61.44hm2,中度影响面积114.86hm2。首采区受沉陷影响将造成农作物粮食减产31.54t,全井田受沉陷影响将造成农作物粮食减产91.72t。根据国土部门的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对采煤损毁的土地全部实施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实施土地复垦将减少项目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根据地表沉陷预测及原冯西井田沉陷区植被的影响情况调查,本区开采煤层地表沉陷对低矮植被的影响要轻的多,只要及时充填地表裂缝,沉陷对低矮草本植被的影响不大。通过实施制定的各种恢复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将降到最低限度,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的影响是区域自然环境体系可以承受的。3.2

40、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变更后矿井井田范围未变,保护目标同原环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受煤炭开采地表沉陷影响的村庄、地下水、耕地等地表植被;受工程污染影响的村庄、地表水;受运煤公路及排矸道路扬尘和噪声影响的村庄等。具体保护目标见表3-5和图3-1。表3-5 环境保护对象一览表环境要素类别保护对象及基本情况影响因素保护要求变更情况生态环境地表植被评价范围内的农田、林地、草地等地表沉陷保证生态系统稳定,保持耕地生产力不降低,维持耕地总量平衡-土壤评价范围内耕作层及表层土地表沉陷控制水土流失量,治理率达到90以上-村庄评价范围内无村庄 地表沉陷居住房屋和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取

41、土场地表植被紧靠工业场地东南侧,面积5.0hm2,占地类型为其它草地取土损毁取土后及时生态恢复,植被覆盖率不低于50%新增地表水季节性沟谷位于井田西部边界外120m处,属季节性河流地表沉陷雨季泄洪不受影响-马关河位于井田西部边界外3.8km处地表沉陷地表水质量标准类标准,水质不受影响地下水浅层地下水煤层开采影响的浅层地下含水层地表沉陷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浅层含水层水质、水量不受影响-村庄水井评价范围内无村庄水井地表沉陷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村民用水不受影响-神头泉域井田及工业场地位于神头泉域一般泉域范围内,不在重点保护区和裸露岩溶区,井田最近距重点保护区约10km地表沉陷对泉域水量、水质不造

42、成影响-声环境厂界噪声工业场地厂界外1m生产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声环境敏感点工业场地厂界外200m范围内无村庄等声环境敏感点生产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类标准-交通噪声进场公路两侧200m范围内无村庄等声环境敏感点运煤汽车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a类标准-环境空气村庄方位(相对锅炉房)距离(km)户数(户)人口(人)锅炉烟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冯家岭NE1.7158260-杏园村NW1.2041184-刘高登WNW2.3855247-一半岭SSW1.6262250-上韩佐沟SE1.4032130-下韩佐沟SSE1.6938152新增李西沟N2.4

43、545225新增白家梁SSE3.4552282新增3.3 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3.3.1生态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3.3.1.1建设期本矿井工业场地利用原有工业场地,无新征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主要为场地施工剥离表层产生的水土流失。工业场地建成后,通过对厂区绿化,将改善工业场地的生态环境。本次拟选取土场占地面积5.0hm2,为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为其它草地,通过表土剥离,在取土场范围之外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并采用削坡开级,护坡工程,取土结束后,对取土场平整土地并将剥离后表土覆盖,可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3.1.2运行期(1)首采区地表沉陷影响面积99.25hm2,轻度影响面积3

44、9.45hm2,占影响面积的39.784%;中度影响面积59.77hm2,占影响面积的60.22%。首采区旱地影响面积62.15hm2,其它草地影响面积37.1m2。全井田采煤沉陷影响面积296.42hm2,轻度影响面积106.94hm2,占影响面积的36.08%;中度影响面积189.48hm2,占影响面积的63.92%。全井田旱地影响面积176.3hm2,其他林地影响面积119.12hm2,采矿用地影响面积1hm2(2)首采区旱地影响面积62.15hm2,其中轻度影响面积24.18hm2,中度影响面积37.97hm2。,按照平均粮食产量为3.15t/hm2计算,首采区粮食减少约31.54t/a。全井田旱地影响面积176.3m2,其中轻度影响面积61.44m2,中度影响面积114.86m2,全井田粮食减少约91.72t/a。(3)评价区非农业植被主要分布在黄土谷坡地带,低矮草本植被以针茅、百里香草丛为主,广泛分布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