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纺织城工业区位分析及发展浅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581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纺织城工业区位分析及发展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安纺织城工业区位分析及发展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安纺织城工业区位分析及发展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安纺织城工业区位分析及发展浅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安纺织城工业区位分析及发展浅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安纺织城工业区位分析及发展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纺织城工业区位分析及发展浅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题目:西安纺织城工业分析以及前景展望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 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年 级: 摘要:本文是基于地理区位和工业区位分析的角度对纺织城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从而解答其发展中兴起以及衰落原因,并通过以前的分析对纺织城将来发展的方向做出一定的探索。关键词:纬度 风向 原料供应 交通运输条件 销售范围 生产模式 管理体制 运营模式 市场竞争力纺织城区位特点纺织城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国内重要的纺织工业发展基地之一, 当时的西安东郊灞桥区一带地面宽广、村落较少、水源丰富、水质适宜。不仅如此, 该地区还西通市区, 北邻发电厂,距陇海铁路仅3公里

2、,纺织城区位优势:由于西安市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一年多东北风和西南风 而纺织城地处西安市东边,这使得在大体上不会使得火电厂的废气排放影响到市区居民的生活稳定,电厂的设置提供了地理上基本的保证。厂区临近灞河浐河,使得污水的排放有了便利的渠道,并且厂址的选择是在河道的中下游地区,不会影响到西安市区的取水以及当时西安主要的取水地点并不在浐灞两条河流,在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建厂的基本需求。厂区附近就有大量的棉花供应,并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特点,国家计划在关中尤其是以西安为主的周边各县种植有大量的棉花以满足纺织厂的需求,并将山东,新疆等地区优质的的棉花运送到纺织城,这些都为建设棉纺织厂提供了原材料,也是建

3、厂的必要条件。 该地区西邻市区,临近国道高速公路,并且政府建立了相当完备(在当时看来)的道路基础设施,这些无不使得纺织城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蓬勃发展。纺织城区位劣势:同时也暴露出明显的问题,由于是计划经济,所以原料(棉花)有保证,在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开放,山东、新疆地区的棉花供给变得不再稳定,而关中平原由于水热条件跟山东、新疆地区的差异,并不适合棉花的生长,再加上棉花市场价格比较底,相比于粮食蔬菜种植收入较低,慢慢退出了关中的种植业,本地原料的缺少,更是使得纺织城的境况雪上加霜,最终走下衰落。近年来,尤其是2000年之后的这十年里,由于社会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攀升,工厂的排污成为了重

4、要问题,不但面对着需要建设对污水的处理措施,而且排放指标的体质建立也相应的限制了工厂的产量,原本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却由于排污量的限制使得成为了区位的劣势。另一方面,在西安市近几年的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布局的构建中,希望在浐灞地区建立了以世园会为中心的原生态环境高品质生活区的设想也使得纺织城要以原有产业来振兴自己的道路成为了死胡同。在道路交通反面,由于现在海洋运输业的大力发展,尤其是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日益密切,再加之现代百万吨级的海洋运输船使得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距离缩小,往往从国外进口过来的价格都要小于从内地运输的价格,使得纺织城的销售范围会更加缩小化。纺织城的发展历程: 1952年,国营西北第五棉纺

5、织厂(后更名为西北国棉三厂)正式开建,这是国家“一五”期间在陕筹建的第一个中型棉纺织厂。随后,其他几家纺织企业陆续开211,1954年国营西北第四棉纺织厂(后更名为陕西唐华四棉责任有限公司)开始筹建,1956年国营西北第五棉纺织厂(后更名为陕西五环集团)建成,1961年国营西北第一印染厂(后更名为陕西一印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与此同时, 国营西北第六棉纺织厂(后更名为陕西唐华六棉责任有限公司)的建设也如期完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纺织城也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国棉三、四、五、六厂,西北一印等五座大型纺织印染企业为支柱,以西北电建四公司、纺织科研所等10余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为

6、主体的现代工业集群。蓬勃发展的纺织城尽享计划经济体制的各种便利,并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即便是在上世B8o年代, 纺织城依然显示出了其优势惯性,每年两千万的利润,高于西安当时工资平均水平的收入,使之成为西安流行风尚的发源地,就连纺织女工也成为当时西安市民的最佳求偶对象,这也让纺织城一度成为西安的“小香港” 、 “小上海” 。陕西的纺织工业总产值几乎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45 ,多年来一直是全省第 大行业和第一利税大户、创汇大户。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以国企为主导的传统工业区迅速显现出竞争疲态,纺织城也不例外, 管理落后,负担沉重,创新缓慢几乎成为该区域企业

7、的通病。尤其是进入上世纪9O年代中期以来,纺织城拥有先进装备的比重已经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纺织城在沉寂中迅速被边缘化了。 纺织城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原材料、水电气价格不断上涨,纺织产品售价持续低迷;加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利率上调,影响银行对纺织业贷款紧缩。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使纺织品出口形势日趋严峻。面对不断增长的国内外需求,纺织产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尤其像国内江苏、浙江、山东纺织产业突飞猛进。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国内最大的纺织基地,西安纺织城来说,无疑是内外堪忧。加之,由于产业群的过于集中,原本是优势的厂区社会化,现在成了厚重的包袱,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社会、经济、

8、文化的发展仿佛也和纺织业一样滞留在了过去。纺织城发展的经验总结:首先在管理模式上,由于是国有企业,主要是在国有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形式落后缺乏主动性,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开放后竞争力明显不足,在计划经济体质下由于是国家进行的统一调配,所以并没有体现出来它作为工业管理模式的不足,而在改革开放之后,这些问题就不断的暴露出来,企业内部缺乏有效地鼓励措施,工人内部生产的情绪低落,基本的组织管理模式已经完全和社会要求的脱节,并且在后来的企业改造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企业的改造和市场化体质变革趋于停滞阶段,最终导致如今这种局面。相对于管理,纺织城的高密度的密集型产业以及相伴随的大量的劳动人口

9、也限制了它像现代化自动化的生产模式的转型,由于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生产机器,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由于山东、新疆等地区地方性的棉纺织业由于靠近原料地的优势明显,很快的就取代了纺织城在国内棉纺织业所占的地位,加之大量的就业问题以及西安这种大城市所需要的生活费用底线的不断提升,都使得纺织城的发展举步维艰。总之,纺织城的兴起和衰落都和区位条件、政策变化密切相关,从这些历史的真相中不断的教育着我们对于产业的定位以及发展要有与时俱进的态度,只有吸取教训,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政府关于纺织城振兴的意见思路: 随着纺织城地区的总体规划的出炉,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房地

10、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旅游业等新兴行业则成为将来纺织城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堡子村商业圈、新寺十字商业圈是纺织城地区现在和今后的两个中心发展地带,随着西安地铁一号线、城东客运站的建成及纺织城核心区综合改造步伐的启动,灞桥区将在这两个中心区域重点建设集购物、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商贸产业带、潮流商业圈。目前, 贝斯特物流项目已初具规模,位于堡子村商圈的纺织城地区开发建设公司综合楼项目也巳启动;位于新寺十字商圈的江浩国际商城项目已经签约,西安公路枢纽纺织城客运站已经启动。现代物流业依托纺织城地区及周边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网状穿越、四通八达的区位交通优势,在东三环沿线、灞桥科技工业园区和纺

11、织城旧城区,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逐步形成集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信息等于一体的物流产业链, 实现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房地产业则依“水”傍“绿” ,在沪、灞河两岸,依托空间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建成一批亲水型、园林型高尚住宅区,打造西安最适宜人居的区域;围绕老社区、厂区和城中村改造,置换整合资源,集约利用土地, 适当进行房地产开发,改善现有居民居住条件,促进人口集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洪庆高科技工业园项目是正在建设的纺织城企业外迁承接工业园。该园区以纺织企业外迁承接工业园为重点,坚持走新型高科技工业化发展道路,推动产业整合、资产重组和企业创新,在承接纺织企业外迁及东部产业梯度转移

12、的同时,集中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纺织企业转型,实现产业换代升级, 变原来单一的纺织工业为多个产业并举。根据规划,建成后的洪庆高科技工业园区将以纺织服装、航天科技、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为主导,与洪庆北部能源化工基地和中部庆华、向阳公司老工业基地联动发展,形成产值过百亿元的环保型工业产业聚集区,成为西安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业将依托世园会、广运潭,建立旅游二次消费承接区。充分发挥半坡遗址、?产灞河自然风景、纺织城工业遗迹、白鹿原生态农业、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优势,规划旅游线路、策划包装旅游项目,形成集遗迹游览、生态体验、农业观光、文化品鉴等于一体的系列城市

13、假日旅游景观带,打造西安最理想的假日旅游目的地,谋建西部纺织服装基地。个人关于纺织城前景发展的想法: 政府关于纺织城的发展基本属于改造原有的工厂和基础设施,建设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房地产业和旅游业,这是基于西安城市规划体系,使得纺织城放弃原本的纺织业。在我看来纺织城能够作为曾经的西北纺织核心基地也是因为它区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虽然随着生产技术和现代交通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施行,一些优势逐渐不存在了,但是作为临近西安这个大市场以及拥有大量相对廉价劳动力地区,在纺织业上它仍然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只要合理化产业布局以及规模,原本存在的纺织业也是有一定的复苏的可能。在某种层面上来说,西安灞桥地区的首

14、要问题是原有的大量工厂破产导致的大量下岗失业人员,而对于解决大量劳动力问题的方法其中比较好的便是工厂的建立,一方面可以直接吸收原本就有工作经验的工人,另一方面一个工厂的建立可以拉动周边第三产业的发展,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关于纺织业的振兴,我的设想是缩小原有的规模,因为现在供应的市场范围大大缩小,施行市场招标制度,由政府出面公开招标,同时政府投资改建基础设施,因为纺织城的城市规划中也是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这并不矛盾,另外世园会的建设也使得纺织城的投资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关于复兴纺织业的定位,我建议应该指向西北地区,因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纺织产品运送到西北内陆地区运费成本过高,二来国家近几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政策下西部地区的消费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只要把握住市场走向,销路方面还是很有市场的。原料方面可以进行补贴的政策鼓励关中地区农民种植棉花,在产量控制的前提下还是可以满足的。关于产品的定位,由于定位市场是面对中西部地区,还是要这类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相结合,保证产品的受欢迎程度。 最后,我相信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纺织城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正确的出路,实现自己再一次的振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