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编制说明.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2407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编制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编制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编制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编制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编制说明.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1、根据卫生部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卫办监督函2011668号)要求,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了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项目编号为spaq-2011-54。课题组依据标准制定程序和要求,查阅了国内外的相关资料,本着标准应符合我国国情,方便快速、实用性强,同时与AOAC方法接轨的原则,对方法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研制,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检验方法和编制说明。选择了5家不同行业的食品检测机构对本方法进行验证,发放了检验方

2、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增强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主要起草人:吴平谷、沈向红、王立媛、张 晶、赵永信、潘晓东、谭 莹、应 英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1、各项技术条件的确定1.1 色谱柱的选择: AOAC 994.07采用DB-INNOWAX柱,SN/T0285-1993采用HP-20M色谱柱,食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手册中采用DB-INNOWAX柱,这几种色谱柱均属于极性柱,且填料均为PEG20M。因此本标准规定为DB-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填料为PEG20M):30 m0.25 mm(内径)0.25 m(膜厚)或相当色谱

3、柱。2.2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酒及酱油中含有较多挥发性化合物,特别是酯类化合物对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有一定干扰,氨基甲酸乙酯属于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为89),测定时容易受其他化合物干扰,通过本标准升温模式可以获得较好分离效果,在该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为12min-14min之间。2.3 内标的选择:目前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使用的内标有氨基甲酸丙酯、氨基甲酸丁酯、D5-氨基甲酸乙酯等。考虑到内标物与目标化合物性质越相近越好,且同位素内标稀释法越来越多地用在微量化合物的检测,D5-氨基甲酸乙酯价格也可以接受,因此本标准采用D5-氨基甲酸乙酯作为内标。2.4 质谱条件的确定:选择氨基甲酸

4、乙酯的44、62、74、89m/z和D5-氨基甲酸乙酯64、76m/z为定性离子,根据质谱定性检测要求、离子强度、样品测定抗干扰性,分别选择62、64作为氨基甲酸乙酯和D5-氨基甲酸乙酯的定量离子。2.5 标准曲线:氨基甲酸乙酯在10g/L-1000g/L的范围内,其浓度与氨基甲酸酯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以比值62/64表示)呈线性关系,其回归程式为Y=0.0043X+0.0363, R2=0.9984。因不同样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相差很大,可根据其氨基甲酸乙酯浓度,选择合适的标准曲线范围,建议低浓度选择10g/L-200g/L,高浓度选用50g/L-1000g/L浓度范围内的标准曲线计算

5、样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3、样品前处理条件的确定3.1固相萃取柱的选择及净化条件的优化:本标准采用4000mg/12mL的碱性硅藻土柱进行样品净化,碱性硅藻土柱可以除去样品中大量酸性化合物(如乙酸、乳酸等)。样品中添加0.3g氯化钠(基本达到饱和)提高氨基甲酸乙酯回收率(酱油含有氯化钠,不需要添加氯化钠),样品上柱后,用10mL正己烷淋洗,除去酒样中烷烃等干扰物。3.2洗脱液的选择:分别用二氯甲烷、乙醚及5%乙酸乙酯/乙醚3种溶剂进行洗脱,以D5-氨基甲酸乙酯绝对回收率为指标,其平均回收率分别是71.8%、70.1%、80.2%,本方法采用5%乙酸乙酯/乙醚作为固相萃取洗脱液,洗脱体积为10

6、mL。4、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4.1 精密度:对市售啤酒、葡萄酒、黄酒、白酒、酱油样品进行日内和日间平行测定,结果日内精密度啤酒、酱油等低浓度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为9.1%和11.5%,其余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8.3%之间,符合方法学的要求。日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3.8%6.4%,。其精密度符合方法学的要求4.2 准确度:对啤酒、葡萄酒、黄酒、白酒、酱油进行氨基甲酸乙酯加标试验,每类样品添加34个浓度水平。结果啤酒回收率为72.5%111.3%,平均回收率92.3%;葡萄酒回收率74.2%113.3%,平均回收率94.5%;黄酒回收率82.6%101.7%,平均回收率89.

7、7 %;白酒回收率75.9%107.0%,平均回收率92.4%;酱油回收率96.8%109.0%,平均回收率为102.2%。5、方法检出限及定量限根据仪器灵敏度和3倍信噪比,方法检出限为2.0g/kg,选择5种不同基质的低浓度样品加标5.0g/kg,结果5种基质的样品回收率在84.0%114.%之间,,RSD在5.5%7.7%之间,故确定本方法定量限为5.0g/kg。6、样品测定本方法已用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白酒、葡萄酒、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监测,也进行酱油和黄酒生产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形成进行的过程性监测。其典型样品谱图见图1、2。图1 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总离子流图图2 黄酒中氨基甲酸

8、乙酯的总离子流图三、国内外标准情况1、世界上多个国家已制定了部分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限量标准。如加拿大规定了各类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限量值:佐餐葡萄酒30gL,强化葡萄酒100gL;美国佐餐葡萄酒15gL,餐后甜葡萄酒60gL。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氨基甲酸乙酯列为重点监控物质,规定饮料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不得超过20gL。2、目前国内外氨基甲酸乙酯的检验方法有:AOAC Official method 993.04蒸馏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测定,采用GC-热导检测器直接进样,单点标准定量法,无定量限;AOAC Official method 994.07含酒精饮料和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

9、,采用硅藻土柱层析-二氯甲烷洗脱的GC/MS内标(氨基甲酸丙酯)标准曲线法,定量限10.0g/kg;SN 0285-1993出口酒类中氨基甲酸乙酯残留量检验方法,采用正己烷去杂-二氯甲烷液液萃取-GC/MS外标曲线法, 定量限10.0g/kg。四、方法验证为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选择5家不同行业的食品检测机构对本方法进行验证,验证内容为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定量限、精密度、准确度及相关样品的检测。5家单位的氨基甲酸乙酯在10g/L-1000g/L浓度范围内,浓度和标准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呈线性,相关系数均r0.999,方法检出限(LOD )为 2.0g/kg(S/N=3),通过样品加

10、标确定定量限(LOQ)为5.0g/kg。5家单位对黄酒、白酒、葡萄酒、酱油分别进行的日内和日间6次重复测定,其日内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8.0%,日间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5%8.8%。5家验证单位对黄酒、白酒、葡萄酒和酱油进行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试验,黄酒回收率为93.2 %115.6%;白酒回收率为93.5%118.4%;葡萄酒回收率为99.0%117.0%;酱油回收率为90.0%107.3%。结果显示四种基质的3个不同水平的回收率均在80%120%之间。5家验证单位对白酒、黄酒、酱油等送检的8份样品进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3%6.3%。综上结果本方法的技术参数和适用范围符合方法学的要求。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