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599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 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李怀涛【内容提要】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过生态术语,但他的自然观中蕴含着生态的理念。在早期他持人类学的自然观,尽管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思想,但终究把自然归为人化自然,存在生态理念的局限性。在实现哲学革命变革后,马克思确立了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并具体到生产方式的历史分析中,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科学的生态观。由此出发,他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物质变换裂缝进行了生态批判。马克思自然观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理念,对于回应今天西方生态理论、解决生态危机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都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生态观实践

2、全球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过生态术语,但他的自然观中蕴含着生态的理念。马克思自然观的演进过程显示了他的生态思想变化。在早期他持一种人类学的自然观,虽然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思想,但他终究把自然归为人化自然,体现了生态思想的局限性。在1845年春天实现哲学革命后,马克思确立了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并具体到生产方式的历史分析中,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确立了他科学的生态观。马克思自然观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理念,以至于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世界观。”一、人类学自然观的生态思想及其局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

3、下简称手稿)中,青年马克思由唯心主义立场转向了唯物主义,他赞同费尔巴哈对于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确立了人类学的自然观。与费尔巴哈以感性直观的方式把握自然不同,他在尊重自然的物质性前提下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而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思想。但是,他终究把自然归结为人化自然,归结为人的类的活动特性。 当他以异化逻辑把握现实的人与自然关系时就缺乏科学性,陷入应然的伦理批判。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思想。人本身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自然界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

4、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存发展,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都以自然为基础。人作为一个有机体,应该爱护自然,像珍惜自己的身体那样珍爱自己的无机身体,并要慎重处理无机身体与有机身体的关系。这种自然观体现了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并且作为一种价值理想贯穿始终。 马克思肯定了自然界的先在性,并且认为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是统一的。在手稿中,马克思写到:“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

5、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他还指出,感性的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马克思强调感性的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性。马克思在手稿中还明确地谈到了“人的自然的本质”。从起源上看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界构成了人的类本质。同时,马克思指出,人的能动性可以把整个自然界当作自己活动的对象,赋予它以属人的特性。人跟动物不同,他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把握自然。彻底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在马克思这里始终是统一的。人的本质实现

6、指向整个自然界,整个自然界就是人的对象性的本质。人按照自身的需求变革着自然界,同时也改变了自身。“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因此,不能把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对立起来,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 但是,不难看到,马克思人类学自然观终究是偏重人本主义的,他更强调人化自然。所谓人化自然是通过人的活动而打上了人的烙印的自然界,是属人的对象化世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意志。 “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人化的自然界向人生成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自然界。“但是,被抽象

7、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离开了人的自然界在他看来是无,是不存在的。虽然我们在上文也引用了他强调自然的物质前提性,但他在这里对对象与产物并没有明确的区分,自然首先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所以当他此时谈外部对象的客观存在时,也同时是作为结果、作为产物而出现。直到后来他才更明确地讲自然的先在性。这是他人类学的自然观最显著的特点,其中体现的生态观就会有局限,从人本主义出发,人与自然很难真正在现实基础上统一起来。对此,提出了“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的卢卡

8、奇虽然正确地反对了第二国际对马克思自然主义的机械理解,但他把先在的自然排除在外,理论逻辑上倒是很接近此时的青年马克思。 青年马克思人类学思路统摄的异化逻辑的局限制约着对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解决。当马克思从这种人类学的思维方式出发时,会先验地预设一种理想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本真存在,然后扬弃现实的异化状态恢复到理想状态。这种异化逻辑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由于缺乏对现实的客观条件的把握,仍然是一种目的论的构架。马克思的异化逻辑是基于一种抽象的、理想的“应该”,来对资产阶级社会异化了的“是”(异化现实)进行批判。手稿中著名的异化劳动是典型的人类学思维方式,自我异化导致相互异化。异化的四个规定中,是主

9、体自我活动的异化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决定了人与自己的产品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异化。后来在资本论中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恰恰相反,人与自己的产品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异化决定了主体自我活动的异化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是相异化(人与物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决定了人的自我异化。异化范畴在后期使用时也仅仅是在描述分离和对立的现象,不再是起支配作用的逻辑范式。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看法都带有抽象性质,这种思维逻辑仍旧是思辨逻辑,缺乏现实和历史的基础。他在谈论历史的最终目标时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

10、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不过,这种人和自然矛盾的解决不是建立在科学批判基础上的,而是从异化逻辑推导出来的抽象的批判。 青年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自然观体现了深刻的生态思想,否认马克思有生态思想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但他的人类学的自然观终究把自然归结为人化自然,偏重于人的单方面作用于自然的活动。 尤其受费尔巴哈人类学思维方式影响,对于现实中人与自然的异化现象还停留于一种空洞的外在的伦理道德批判,不能真正回答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马克思自然观的施密特也坚持:“不是像某些流行而又错误的做法那样,把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最终归结于他的早期著作,即1844年巴黎

11、手稿中的人类学思想。”有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考中,停留在马克思手稿中的人类学思路,把生态危机归结为人性问题,或者呼吁尊重自然的权利或者提出进行道德革命。 马克思此时思想中居于主导的是人类学异化思维方式,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他已经在对现实的思考中涉及政治经济学研究,并且试图以经验事实为出发点。所以,手稿中不乏很多闪光思想,马克思再前进一步,随着他思想的革命性变革和深化,他就确立起真正科学的自然观。3 二、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的生态意蕴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实现了哲学思想的革命性变革,确立了实践作为自己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石,根本扬弃了旧哲学主客分离的思维模式,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了人与

12、自然的辩证统一。与神圣家族中马克思高度肯定法国唯物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费尔巴哈是德国哲学共产主义的基础不同,与前面高度赞扬费尔巴哈“天才发现”不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上来就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成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开始批评法国唯

13、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缺陷并且确立了新的实践的观点。在社会生活中,实践构成了人的本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批评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同于旧哲学的“直观的”理解,而是通过实践为中介来进行。费尔巴哈“感性的直观”的方法,使他在理解自然的时候,只是把自然当作直观对象,忽视自然总是与人相联系的,忽视了主客关系中主体的能动作用,他不懂实践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意义。虽然他有时候谈实践,但实践在他那里没有上升到人的存在的高度,反而被他贬低为“犹太人的卑污的实践”。他倡导的是

14、直观,认为这才是真正属人的,是超越自私、解决人与自然的真正的活动。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所谓的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他举例说,甚至樱桃树也是由于商业活动才移植过来的。“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依靠商业的结果才在我们这个地区出现。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依靠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可靠的感性所感知。”这就是说,没有人类生产活动,即便是貌似自在存在的自然物都不可能存在。在人与自然统一的问题上,费尔巴哈仅仅把自然界作为直观的对象。“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

15、,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因此,费尔巴哈所把握的自然界只能是抽象的自然界。同时,对于法国唯物主义,“关于环境的改变和教育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世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的,所谓环境决定论显然是物决定人的思路,忽视了整个世界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不是主体范畴,实践不是主体的行为或

16、狭义的主体活动,这跟早期人类学的自然观的批判路径比显然是进步。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仅仅关注客体,并不是说他就完全站在与之相对立的主体角度。马克思是从主客体统一,从主体和客体间的中介性来把握实践的。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承认自然界的地位优先性。自然界绝对地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并且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不以人类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同动物一样都是被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即便是人类通过有意识指导的劳动对自然界进行加工,也是以尊重自然物的自身条件为前提的。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其处理与自然界的关

17、系的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人不可能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界。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能动的存在物;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人是一种追求超越性的价值的存在,只有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的自然物对人来说才是有价值的。可见,自然界价值的发现和实现要符合人的尺度,即尊重人的价值。这才能使自在自然不断地向人化自然转变。所以,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而不是单纯的一方作用于另一方。 莱斯在评价马克思讨论人与自然的辩证法时说:“自然是全部人类活动的应用场所,是一切社会组织形式所共同的劳动过程的普遍基础。人在活动中改变了自然世界,但也改变了自身。”马克思提出实践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中介,找到了真

18、正联结两者的关系纽带。在这其中,被实践中介了的自然界不断地被人化,而成为人类的无机身体;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实践基础上,使人类及其社会自然化。因此,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实践的观点是反生态的,是仅倡导从主体角度征服驾驭自然、向自然开战,是把世界变成大工厂,这种说法显然是误读了马克思。 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有个不断深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因为实践的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过渡到物质生产的历史分析,揭示了真实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人对自然的控制和调节能力。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使人们改变生产关系。人们必须从一定的社会关

19、系出发,这个社会关系是一定生产力决定的,但人们又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改变生产关系。可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在这里,人与自然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他们的对立统一是随历史而发展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马克思认为,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

20、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因此,正是由于人的存在,自然史要与人类史相联系来考察。自然界是先在的,人的存在首先依赖于自然界。在自然的先在前提下,人同时也把自然作为实践的对象。人类社会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这种科学的自然观体现了和谐的生态意蕴,是马克思解决现实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基础。 三、对资本主义物质变换裂缝的生态批判马克思科学的自然观体现的生态思想具体运用于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批判,体现在资本论中对物质变换裂缝的深刻的批判。他先提出物质变换思想:“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

21、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就是“物质变换”。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主要来源于德国农业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物质变换概念逐渐成为“研究有机体与它们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论方法中的关键范畴”。 马克思曾高度评价李比希把整个自然界描述为循环的有机体,而且他自己在60年代在解决人类劳动和环境的关系时就使用了物质变换这个概念。因此,物质变换概念“既有特定的生态意义,也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在物质变换理论中,马克思坚持了自然先在性:“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劳

22、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切物质变换的存在并得以维持的条件就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及物质变换的平衡状态。“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客观存在,具有自然自身的必然性,其中的物质变换是具有客观规律的,正如“铁会生锈,木会腐朽”,人们只能研究并遵循自然界物质变换的规律。 劳动活动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劳

23、动过程中必须遵循规律的约束作用。同时,劳动又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类可以通过历史性的劳动过程,合理调整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从人与人关系,从社会关系中深刻揭示物质变换的科学内涵。物质变换离不开劳动过程,它总是存在于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具体的生产方式中。马克思看到了物质变换的社会属性,充分肯定了物质变换的社会生产关系之维。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逻辑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变换“无法弥补的裂缝”。他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同时,明确剖析了资本逻辑:“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

24、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这根本在于为价值而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二重性。人与人的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物本来是作为人交往关系的中介,是属于人的,现在中介反而吞噬两极,物成为关系本身。人要依赖于物才能实现其社会存在,物开始支配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关系的特性。在资本取得支配地位后,“在这种形式上,资本就意识到自己是一种社会权力;每个资本家都按照他在社会总资本中占有的份额而分享这种权力。”正是由于资本与雇佣劳动的颠倒,过去劳动不是表现为活劳动的物的因素,而是相反表现为支配活劳动的权力。“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增殖,就是说,是占有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利润。”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对利润的无限追逐是其唯一目的。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资产阶级可以冒着“绞首的危险”,为资本增殖扫清障碍,全然不顾造成的生态环境恶果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竭尽所能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