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 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玄奘是举世公认的佛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和世界文化名人。他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十七年后才
2、回国,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健全的译场,在十九年间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三三五卷。玄奘不仅将梵文译成汉语,而且还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将汉语著作向外国人介绍的中国人。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翻译实践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意即“忠实”“通顺”,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他还在翻译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即:1)补充法(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增词法);2)省略法(即我们现在常说的减词法);3)变位法(即根据需要调整句序或词序);4)分合法(大致与现在所说分译法和合译法相同);5)译名假借法(即用另
3、一种译名来改译常用的专门术语);6)代词还原法(即把原来的代名词译成代名词所代的名词)。这些技巧对今天的翻译实践同样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玄奘的事迹一直在世界各国传诵,现在世界各地也兴起了玄奘研究的热潮,尤其是在印度,某些方面更是超越了国内。作为东方佛教文化象征和中外文化交流杰出使者的玄奘,他的价值愈来愈为东方乃至世界所珍视。玉华山,在今陕西省铜川市北部。玉华山自古风光秀丽,与太华、少华、金华、女华、翠华诸山齐名,这里春天桃花争艳,夏季松风习习,秋日红叶如云,冬月冰笋奇绝,早在隋末唐初,就形成规模宏大的仁智宫和玉华宫,成为唐初三代帝王的避暑行宫。玄奘与玉华山有缘,“本缘般若”。唐高宗改玉
4、华宫为玉华寺后,玄奘来这里设译经道场。用生命最后四年的时间,译出佛经14部682卷,占一生译经总卷数的一半以上。玄奘最后圆寂于玉华山,因为玉华山和他的出生地河南偃师都有一个“凤凰”的地名。所以人们认为,玉华山注定和玄奘有缘。独具殊荣的“皇家译场”显庆三年(658年)正月,玄奘奉旨在长安西明寺译经。此时,玄奘,从印度归来已经十年多,他已经翻译了大量的佛经。但是有一部浩繁600卷的大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唐以前的译本残缺多讹。玄奘久怀重译大愿。终因“京师人众,竟来礼谒”而不能付诸实施。玄奘想起十年前太宗皇帝召他去避暑的玉华山,那里清静幽僻,鸟语花香,是个可以避开“竞来礼谒”的庶务,静下心来译经的理想
5、场所,就立即向高宗皇帝上了一份重请入山表。得到高宗同意后,已经60岁的他满怀抱负地带领“玄门四神足”窥基、神意、嘉尚、普光及弘彦、释诠、大乘钦、靖迈、玄则、玄觉、宝光等一批高僧精英,远行200多华里来到坊州玉华山已经废宫为寺的玉华寺。看到深秋的玉华山依然景色秀丽,他深信:“这里就是阎浮兜率天!”他在这里铺开译场,一译就是四年,以年均译经170卷的拼搏精神,耗尽心血,共译出佛经14部计682卷。这14部佛经是:阿毗达摩发智论20卷、成唯识论10卷、阿毗达摩品类足论18卷、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20卷、辨中边论颂1卷、辨中边论1卷、唯识二十论1卷、缘起论1卷、异部宋轮论1卷、阿毗达摩界身足论3卷、大般
6、若波罗密多经600卷、五事毗沙论2卷、寂照神变三摩地经1卷、咒五首经1卷。英俊英俊玉华寺佛经译场因玄奘法师而设,是玄奘一生中最重要的译经道场。又由于玉华寺是由皇家避暑行宫玉华宫废宫而设,这里的佛教译场是经皇帝批准而设,所以说玉华宫的佛教译场是一所独具殊荣的“皇家译场”。法相宗发祥圣地与祖庭由于玄奘在玉华寺与窥基翻译了有十大论分别注释的成唯识论(共10卷)一书,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创建了佛教的“法相宗”,玉华山成为法相宗的发祥圣地、亦即是其祖庭。法相宗因玉华山而称为“玉华宗”,就连玄奘法师,也被称“玉华法师”。日本佛教法相宗的第一代传人道昭、第二代传人智通、智达,先后来玉华寺拜玄奘法师求学,学成后
7、回国传法。法相宗还东传至朝鲜。法相宗的许多高僧,如神窻、圆测、智信、元晓、义湘都是朝鲜人。译经绝笔与圆寂圣地唐麟德元年(664年)正月初一,玄奘拼尽生命最后的余力,终于译完咒五首经。这时的他,已经精疲力竭。像一点风雨中的灯光。正月初三,玄奘觉得精神稍好,便欲翻大宝积经,终因力气不支,只好作罢。他自觉大限不远,便对寺院僧众,慨然施尽身外物品,从容安排后事。正月初九,玄奘在肃成院过一小渠时,不慎跌倒,小腿受伤,被门人抬归卧室。至十三日,一卧不起,沉沉昏睡,偶有谵语。二十三日,玄奘忽然醒来,向玉华僧众及同来的译经大德、门徒、卫士等,郑重作临终前的欢喜告别。玄奘说:“我来玉华,本缘般若。今经事既终,吾
8、生涯亦尽。”农历二月初五日夜半,玄奘法师停止了呼吸。举世闻名的一代高僧,大唐三藏玄奘法师,安详地圆寂于坊州玉华山中,卒年65岁。从此,咒五首经成为他一生佛经的绝笔。玉华山成了玄奘圆寂的圣地。玉华山的开发与大师精神的弘扬因为玄奘,长安成为世界佛学的中心。玄奘因玉华山而成就功业,玉华山因玄奘而成为佛教名山。近年来,为弘扬佛法、宣传大师功德,铜川市不断加大玉华山开发建设的力度,玉华宫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唯一集皇家避暑行宫、高僧成佛地、度假、冰雪旅游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其中由赵朴初先生题名的玄奘纪念馆早已落成。2006年,北京亿霖木业集团、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和北京经律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在玉华宫“打
9、造中国佛教圣地,创建国家旅游名区”达成协议,投资10亿元人民币,开发建设玉华山佛教文化名胜风景区,计划开发景区32平方公里,恢复以玉华寺为中心的寺庙群,建设玄奘祭祀广场、玄奘佛学院、世界佛都大观园、玉华博物馆等一批佛教文化设施:建设唐皇宫上朝大殿、山门、滑雪场、狩猎园、园林景观、四星级宾馆等一批旅游、娱乐、度假、观光设施。我相信,有玄奘大师的庇护,玉华山的明天会更好!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10、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
11、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2、,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