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人性.神性.动物性《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2805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人性.神性.动物性《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人性.神性.动物性《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人性.神性.动物性《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人性.神性.动物性《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人性.神性.动物性《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人性.神性.动物性《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人性.神性.动物性《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人性.神性.动物性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学 院: 文学院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介绍论文(设计)题 目人性.神性.动物性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选题时间2008年12月完成时间2009年5月论文(设计)字数6371关 键 词西游记 神魔形象 人性 神性 动物性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理论和实践意义:题目来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的问世标志着神魔小说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已经成熟。西游记所塑造的一系列经典艺术想象和“亦真亦幻”的艺术风格深深吸引着我,故此选择此题。相关理论:明清小说研究

2、的相关理论实践意义: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和存在意义。经典作品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是在不断被解读的过程中完成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成熟的开篇之作,通过对它的再次解读,能够对古典神魔小说形象塑造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对研究其他神魔小说有所帮助。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主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对西游记神魔形象的分析,论证了西游记中神魔形象“人性.神性.动物性”三性合一的特点。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神佛皆有人情,妖魅亦通世故”从人际关系社会化和情感体验凡人化两方面论述“人性化”特征;第二部分“解读神性三异”论述神性特征;第三部分“动物世界的童话”论述动

3、物性特征。创新点: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方式,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正文部分对中心论点分而论之,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分而总之,对整篇文章总结性表述,概括论文大旨,再次点出论点,使论点得到强有力的论证。附:论文(设计)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4一、引言 5二、正文 (一)神佛皆有人情 妖魅亦通世故 5(二)解读神性三异 7 (三)动物世界的童话 8 参考文献 9人性.神性.动物性 -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杨朝生摘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更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创作中的一枝奇葩,拥有的强烈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它所塑造的一系列“神奇”的神魔形象给古今中外的广大读

4、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形象“人性.神性.动物性”三性合一的特点是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所塑造的形象中最为独特,最具有吸引力,也是历来研究者最为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正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游记神魔形象“人性.神性.动物性”的特点进行重点解读。关键词:西游记 神魔形象 人性 神性 动物性 Human nature. Divine nature. Animalistic -Monkey to god evil spirit image mold YangChaoShengAbstract:Monkey was China ancient times four given name one is China an

5、cient times in god evil spirit novel creation rare and beautiful flowers, had intense artistic charm. Specially it molds a series of “mysterious” the god evil spirit image has made the deep impression for ancient and moderns in China and abroads reading public, these images “human nature. Divine nat

6、ure. Animalism”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unite the characteristic is in the image which ancient and moderns in China and abroad each kind of novel molds is most unique, most has the attraction, is also the research subject which always the researcher most takes seriously. This article is precisely

7、from three aspects to Monkey the god evil spirit image “the human nature. Divine nature. Animalism” the characteristic carries on the key explanation.Key word:Monkey god evil spirit vivid human nature divine nature animalistic 引言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最伟大的一部神话小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整个故事题材取自唐代“玄奘取经”的故事,经过长期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积累,

8、到了十六世纪(明代后期),经过中国文人创造性的整合加工,创作出百回本经典之作西游记. 时间是文学作品最好的试金石,是检验文学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四百多年来,百回本西游记就如同璀璨的宝石,并没有因为年代的久远而失去光辉,而是历久弥新,以其强烈的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西游记之所以如此成功,来源于它在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论是作品的规模、结构,还是故事性、人物塑造、语言等方面,都达到了神魔小说的巅峰。本文拟通过对西游记塑造的神魔形象加以分析,论述这些形象“人性.神性.动物性”三性合一的特点。 一 神佛皆有人情 妖魅亦通世故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七回是第一部分,

9、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正是通过这一百回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世界的一部绝大神话小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话了。我们

10、可以说,西游记的神话是具有人的意味的神话”。 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上海书店,1982年版。胡适之所以称西游记是一部具有“人的意味”的神话,根本原因在于故事中神魔形象所显现出的“人性化”特征。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主要分为神佛和妖魔两大类,但不管是神佛还是妖魔,他们身上的“人性化特征”都非常明显,说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人际关系的社会化。人之所以为人,关键是在于他身上所具有的社会化属性。从神佛来说,一方面,不管是佛家神仙还是道家神仙,“佛道一家”,虽然他们信仰有所不同,但并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而且终极目标也是一致的。他们结成一个具有社会性质的统一团体,相互之间有着错综复杂而又密不可分

11、的联系与交际,“仙仙相护”,共同维护天界的稳定和现有秩序。因此,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各路神仙纷纷献计献策,甚至玉帝的外甥二郎神也从灌口跑来助阵,与孙悟空大战一场。“仙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神佛世界“人际关系”社会化最典型的一个例证就是王母娘娘定期在瑶池宝阁做的蟠桃盛会。蟠桃会上,东西南北中的五方五老,五斗星君,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这不但是一个显示王母娘娘个“公关能力”机会,更是“仙界”的盛大交际party,是神佛们交往交流的重要平台。这样的社会活动对于维护天界的稳定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神佛世界也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关系,大小神仙各有尊卑。以孙悟空对不同

12、级别神灵的态度为例,西行路上,如果遇到妖精挡道,孙悟空降妖之前,往往把土地老儿揪出来,大呼小叫问个究竟,甚至“先打两下,与老孙散散闷”态度甚为傲慢无理;而面对其他大仙,比如观音菩萨,孙悟空性格再桀骜不驯,也要对观世音表现出应有的尊敬,要么参拜要么下跪,态度甚为尊敬。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此言不虚。仙界这样的等级关系还有类似人间律法的“天条”来作为保障,哪个神仙若要违犯天条,就要接受玉帝处罚。细想之下,这简直就是人间真相的翻版。从妖魔方面来说,他们也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化”妖魔。行行色色的妖魔并非单兵作战,妖魔与妖魔之间,妖魔与神佛之间,联系极其广泛。一方面,妖魔与妖魔之间一般会结成一个个的小集

13、团。比如,孙悟空学艺归来,把猴群按长幼分封了健将、元帅、将军;不仅如此,猴王还与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等结拜为兄弟,俨然一个地方性社会组织,雄霸一方。孙悟空原先的干兄弟,五百年后成为西天路上强力妖魔之一的牛魔王也是如此,他是雄霸一方的地头蛇,拥有庞大的家族势力,与神佛和妖魔交往广泛。牛魔王是取经团队在西行途中遇到的最强有力的对手之一。在取经团队所经历的八十一难中,与牛魔王家族有关的就有八难,即观音菩萨总结的与红孩儿有关的“号山逢怪”、“风摄唐僧”、“心猿遭害”和“请圣降妖四难,与如意真仙有关的“吃水遭毒”一难,与牛魔王正面交锋的“路阻火焰山”、“求取芭蕉扇”和“收傅魔王”三难,其中“路

14、阻火焰山”时孙大圣与牛魔王的大战最为好看,可以与大闹天宫时恶斗二郎神的场面相媲美,昰极为出色的篇章。不过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虽然使出浑身解数还是对大力牛魔王无可奈何,最终要靠如来和玉帝的“联合王维和部队”出马才把问题解决了,这样大的作战规模在西行途中是极为罕见的。西天路上的其他妖魔也大多如此,都会为了共同的利益结成区域性同盟,一同为非作歹,合伙算计取经师徒,目的就是吃唐僧肉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另一方面,妖魔与神佛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看炉童子,通天河的妖怪是菩萨莲花池里的金鱼,黄袍怪是天上的奎星下凡,独角兕来自太上老君的牛。此外狮驼洞的三个魔王,有两个分别是

15、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坐骑,还有一个竟然是如来的小舅舅。九龙狮子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寿星的脚力白鹿变作比丘国的国丈,广寒宫的玉兔下凡到天竺国假冒成公主,龙王的第九个儿子变作黑水河的妖精,老鼠精是李天王的义女等等,不一而足。正因为这些妖魔他们和各方的空前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魔头,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有了“社会人的意味。其次,情感体验的凡人化。何满子先生曾经指出“西游记的艺术魅力,不是在于它写了多少神出鬼没的法术,多少出奇制胜的法宝,而是将人的感情赋予了神魔,那些天地神祗,狮魔牛怪,都有或善良或残暴,或豁达或贪婪,或坦荡或妒忌的心理活动,是读者在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所常见的。” 何满

16、子,神魔小说概说M,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古典小说十讲第59页.西游记中的神佛和妖魔或多或少都显露出一颗尘俗的心,他们身上有着世俗人的个各种欲望,其性格、情感的许多方面雨社会人极端相似。孙悟空当初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观学道,习得七十二般变化后禁不住在道友面前卖弄一番,这一卖弄不要紧,却惹怒了菩提祖师,祖师于是这样训斥猴王“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引自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菩提祖师的这一番训斥完全是市井语言,没有一点神仙的样子和脱俗出尘的味道,简直与凡人没有什么区别

17、。孙悟空五百年前的干兄弟牛魔王之所以要与孙悟空作对,原因是孙悟空等人收了他的儿子,灭了他的龙王朋友,杀了他的狐狸精情人,使他的亲情、友情、爱情遭到了取经团队的严重破坏,尊严受到践踏,牛魔王再也无法平静的生活,因此才不惜以死相搏。其他比如,孙悟空为唐僧哭泣也相当具有表现力。“书中不止一次写到了孙悟空的哭泣,他多为唐僧而哭,为取经事业而哭。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七回,因三打白骨精被逐,再回花果山的云路中,又想起唐僧,止不住的腮边落泪。第二次是在平顶山被银角大王遣三座大山压住,遇苦思三藏,逢灾念圣僧,止不住泪落如雨。第三次,在枯松涧为红孩儿三昧真火所败,投入涧中水激而休克,被八戒用按摩法救转,开口便叫师傅

18、啊,止不住泪满腮边。感动得沙僧道:哥啊,你生为师父,死也还在口里。” 胡胜,正说:神与魔的世界M,团结出版社,2007,第88-89页。孙悟空的三次哭泣是最能够说明他的凡人化的情感体验。再有就是文殊菩萨井下浸乌鸡国国王三年,原因竟是当年菩萨化作一个凡僧,向国王化斋。菩萨几句话难住了国王,国王误把他当坏人用绳子捆了放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如来为替菩萨报当年三日水灾之恨,便让菩萨坐下青毛狮子把国王推下井,浸他三年。如来手下阿傩、伽叶二尊者向取经师徒要人事,因为师徒无人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竟然只传了他们无字经,佛祖还为他们的行为辩护说“经不可转传,亦不可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

19、国赵长者家中与他颂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卖的忒贱了,叫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着,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昧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引自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诸如以上等情节都是对神魔情感体验凡人化得有力注脚。未读西游记之前,我对神魔的看法和态度是:神就是神,魔就是魔,神魔势不两立。神是至高无上的,威严庄重,不可冒犯,不拘言笑,是正义与美的化身;魔则邪恶阴险,祸害生灵,无恶不作,是黑暗与恶的象征。但读过西游记之后,这种公式化概念化思维定势化的观念被完全颠覆,神佛也好,妖魔

20、也罢,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喜怒哀乐,他们的言语和活动无不闪现着人性的光芒。正所谓“神佛皆有人情,妖魅亦通世故”。二 解读神性三异通过以上论述很好的说明了神魔的“人性化”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神魔和人完全相同。神魔还有其之所以成为神魔的独有特性-神性,也就是神异性。这一点其实并不难理解,神魔的神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生活环境的奇特。神佛一般生活在天庭,天上的时光与人间相比显得非常浓缩,所谓“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八十三回孙悟空在无底洞发现老鼠精是李天王的义女,上天与李天王理论,二人产生了冲突,太白金星为化解矛盾,对大圣说:“一日官司十日打,你告了御状,说妖精是天王的女儿,天王说

21、不是,你两个只管在御前折辩,反复不已,我说天上一日,下界就是一年。这一年之间,那妖精把你师父陷在洞中,莫说成亲,若有个喜花下儿子,也生了一个小和尚儿,却不误了大事?”【引自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本性”】孙大圣深知其中厉害,翻然醒悟。生活在天界的神仙们一般是长生之体,寿与天齐,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脱出生死轮回,这可以说是神仙与凡人最大的不同之处了,也是神仙们的优越性之所在。妖魔虽不生活在天界,但与凡人的生活环境也大为迥异。他们一般生活在山洞、密林、水下等人迹罕至的隐秘地方。就拿唐三藏手下的三个徒弟和他所骑的白龙马来说,他们在跟随唐僧取经之前都算作是妖魔。孙悟空的老家是花果

22、山水帘洞,猪八戒藏身在福陵山云栈洞,沙和尚匿于流沙河,白龙马委身鹰愁涧。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这些妖魔鬼怪潜心修炼,弃恶向善,最终可以得道成仙,修成正果,享受和神佛一样的待遇。而凡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其次,神魔会法术,拥有强大的法力。神魔可以飞举腾云,“朝游北海暮苍梧”,“早晨起自北海,游过东海、西海、南海,复转苍梧。将四海之外,一日都游遍”;随意变形、遁迹,孙悟空会七十二般变化,猪八戒也有三十六般变化,“小圣”二郎神变化之功也不在孙悟空之下,许多神仙都拥有变化之功;神魔可以飞天下海入地无所不能,并且不以真容示凡人,比如观音菩萨在第十二回“唐王秉诚修大会,观音显圣化金蝉”中,“变化个疥癩形容,身穿破

23、衲,赤脚光头”。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中,观音菩萨依孙大圣之言变作凌虚子的摸样。后来菩萨几次搭救取经师徒都不以真容示人,大多数情况下变化个婆婆之类。当然,这也是神魔神性的外在表现。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可以十万八千里,但如何也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心,这就是法力大小的结果。还有,就是神魔手中诸多的神圣法器,往往拥有强大的力量。在神佛手里可以用来降妖除魔,到了妖魔手中就成了作恶的凶器。第三十二回到三十五回孙悟空大战平顶山莲花洞金角、银角二大王是整个故事中第一次大战。金角、银角大王后台是道教祖师爷太上老君,他们偷了老君的“红葫芦”“玉净瓶”“七星剑”“芭蕉扇”“晃金绳”五件宝贝,特别是“

24、红葫芦”和“玉净瓶”让孙大圣大吃苦头。五十九到六十一火焰山一役算是第二次大战,罗刹女的芭蕉扇“晃一晃,一扇阴风,把行者扇得无影无踪”“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滚了一夜,直到天明”出去了“不知有几万里”,可为厉害之极。狮驼国从第七十四回到七十七回持续四回,是西行途中的第三次大战,妖怪们的阴阳二气瓶竟然让当年叱咤风云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慌张无错”,“掉下泪来”。西行路上其他妖魔或多或少都有一件或多件防身的宝贝法器,而这些法器也让孙悟空吃了不少苦头。法器神秘莫测的性质大抵如此。以上三个方面正是神魔神异性的集中体现,这是他们不同于凡人的地方,同时也是这些艺术形象神奇魅力的主要方面

25、。三 动物世界的童话有这样一个故事,欧洲某个国家的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谈到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这位老师把整个故事概括为:一只猴子在从中国去印度的路上,打死了几只蜘蛛,打死了一条蛇,打败了一头熊,一只老鼠,一只蝎子,一只蜈蚣,一头狮子,一头牛-。这位欧洲老师的话显然不够恰当,过于夸张,甚至有些过分,令中国人听上去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不可接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东西方在语境上的不同,在文本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无法很好的传达中国文化所独有的特质,让西方人产生误解。但是,这个事例也从侧面说明了西游记所塑造的神魔形象的动物性的一面。细读西游记,不难发现,里面的许多神魔都是由动物修炼而来,大多

26、情况下是半人半兽的摸样,特定的时刻会显现出动物形态。百回本西游记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中,观音菩萨向孙悟空荐举昴日星官收降琵琶洞的蝎子精。在降妖过程中,昴日星官显出本相,原来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星官叫了两声就杀死了连佛祖都忌惮几分的蝎子精,这便叫做一物降一物。神佛的原身是动物,一听上去让人不可思议,但事实确实如此。神佛都如此,妖魔更不必说。西游记中所写的妖魔,几乎都是由动物变化而来,他们有的是天上神佛豢养的坐骑或宠物,比如通天河的鱼原是菩萨莲花池里的金鱼,犼为菩萨的坐骑,独角兕来自太上老君的牛,文殊菩萨的青狮,普贤菩萨的白象等等,总数不过十三四个。而相比之下,并非来自天神

27、豢养的妖魔却近三十之多,他们大多是由山野的动物精变化而来的,如黑熊精、貂鼠精、豹子精、犀牛怪、牛魔王,车迟国的虎、羊、鹿,蜈蚣精、蜘蛛精、蟒蛇精、蝎子精、老鼠精、狐狸精 ,六耳猕猴,九头虫等等,他们构成一个独特的动物王国,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童话”。这些动物变成妖魔之后,仍旧保留者自身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比如孙悟空的原型是猴子,因而会攀援,喜欢吃果子,生就一副“雷公嘴,孤拐脸,火眼金睛”的形象,生性灵巧,什么都会变,好动、顽皮的天性就算成了佛也未能改变。比较起来,原型是猪的八戒的就笨了许多,“猪性”非常鲜明,他憨厚老实,有力气,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最后竟成了净坛使者,正契合

28、了好吃的本性。孙悟空的心高气傲、猪八戒的好色,这种社会性品格,也会令人想见猴的神态和猪的某种习性。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妖魔如何变化,作为动物最原始的属性始终不变。老鼠精居住于无底洞,龙王居于海底、湖底、河底、井底;熊怪、狮怪、牛怪等生活在山洞丛林这些都是其动物性的表现。以上分三部分对西游记神魔形象“人性.神性.动物性”三性合一的的特点加以论述,实际上这三部分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三者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熟知了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于更深刻的理解西游记神魔形象传达出的内涵和意蕴不无帮助。西游记不但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它以诙谐幽默变化莫测的手法创造出迷离幻化的

29、艺术世界和独特而生动的神魔形象,大大满足了读者的审美需求,也在世界小说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我们骄傲。参考文献:1周均平.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 2胡胜.正说西游记:神与魔的世界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13林庚.西游记漫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4吴承恩.西游记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65陆钦选编.名家解读西游记C.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6王齐州.四大奇书纵横谈M.山东:济南出版社,2004.7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8陈文新,余来明,周柳燕

30、.明清小说名著导读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89余世谦.西游记作者对我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0王齐州.四大奇书与中国大众文化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3指导教师意见(包括选题的意义,资料收集或实验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论证或实验是否合理,主要观点或结果是否正确,有何独到的见解或新的方法,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写作水平等,并就该论文是否达到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做出评价)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注:成绩按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分制计。评阅人意见(包括选题的意义,资料收集或实验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论证或实验是否合理,主要观点

31、或结果是否正确,有何独到的见解或新的方法,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写作水平等,并就该论文是否达到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做出评价) 成绩: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注:成绩按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分制计。答辩委员会意见(应根据论文内容和答辩情况,并参考指导教师意见、评阅人意见对论文的综合水平做出具体评价)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学院学位分委员会意见 成绩: 学位分委员会主任(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注:成绩按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分制计。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要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2005级中文一班姓名杨朝生学号200500

32、100901指导教师石玲论文(设计)题 目人性.神性.动物性 -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关键词西游记神魔形象 人性 神性 动物性论文(设计)字数6308内容摘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更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创作中的一枝奇葩,拥有的强烈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它所塑造的一系列“神奇”的神魔形象给古今中外的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形象“人性.神性.动物性”三性合一的特点是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所塑造的形象中最为独特,最具有吸引力,也是历来研究者最为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正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游记神魔形象“人性.神性.动物性”的特点进行重点解读。本文主要通过对西游记神魔形象的分析,论证了西游记中神魔形象“人性.

33、神性.动物性”三性合一的特点。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神佛皆有人情,妖魅亦通世故”从人际关系社会化和情感体验凡人化两方面论述“人性化”特征;第二部分“解读神性三异”论述神性特征;第三部分“动物世界的童话”论述动物性特征成绩学院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批表学院:文学院(章) 系别/教研室:中文系 时间: 年 月 日课题情况题目名称人性.神性.动物性 -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课题性质A基础研究 B基础应用研究 C应用研究教师姓名石玲职称教授学位博士课题来源A.科研 B.生产 C.教学 D. 学生自拟 E. 其它成果类别A.论文 B.设计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

34、目标研究内容:通过对西游记神魔形象的分析,论证了西游记中神魔形象“人性.神性.动物性”三性合一的特点。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神佛皆有人情,妖魅亦通世故”从人际关系社会化和情感体验凡人化两方面论述“人性化”特征;第二部分“解读神性三异”论述神性特征;第三部分“动物世界的童话”论述动物性特征。研究目标:通过对西游记神魔形象“人性.神性.动物性”三性合一特点的分析,对其他神魔小说形象塑造的研究能够起到指导与借鉴作用。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选题学生(签名): 年 月 日系所或教研室审题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学院审批意见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山东师范大学

35、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人性.神性.动物性 -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学院名称: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杨朝生 学 号: 200500100901 指导教师: 石玲 年 月 日一、选题的性质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经典需要被不断的解读,通过对西游记这部“奇书”所塑造的神魔形象三性合一的特点的理解把握和重新论述,对神魔小说形象研究起到指导性作用。对经典进行现代意义上的阐释,发掘古典文学所蕴含的现代意蕴,对当代的文学创作和文本阅读施加有益的影响。三、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可能有所创新的方面 国内外研究现状:西游记以其宏伟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艺术魅力不仅受到国

36、内读者的热爱,也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追捧。目前,西游记英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等等的各种译本在全世界各个国家流传。国内外的研究专著更是多如牛毛。在国内,有众多的西游记研究学会和团体,各种报刊、杂志、网络媒体都会发表最新的研究著述。各个大学都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在民间也有众多人致力于研究工作。研究主要集中于这部作品的作者、版本、写作背景、思想内容、作品结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研究等等各个方面,可谓面面俱到。在国外,特别是日本,对西游记的喜爱与研究一刻也没有停息。西游记甚至成为日本青少年必读书目,成为各个书店必备的书籍,主要源于西游记惊人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艺术魅力,对启迪人的心智,锻炼想象力具有不可替

37、代的作用。国外的汉学家,西游记研究专家为数不少,对西游记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并且不断取得突破。 预计可能有所创新的方面: 阅读研究古代文学文学作品,主要的的目的就是着眼于现世生活。所以,对经典不断解读,并且进行现代阐释,指导人们的生活,使人们从中有所感悟,提高生活质量,是最终目的。因此,将来有可能创新的方面在作品的思想内容重构方面。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 论文题目大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2.很容易找到关于西游记的各种研究资料。 3. 研究范围和目标明确、清晰。4.对西游记神魔性的研究分析可以对其他类型的小说研究起到借鉴作用五、课题研究的策略、方法和步骤研究策略:

38、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分析西游记神魔形象的塑造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方法研究步骤:首先,选定论文题目。在老师指导下,遵循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与可能性原则,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自身知识状况确立大小适中、难易适度的题目。 其次,准备材料。本着集中、真实、充分、时新的原则,广泛搜集材料,对相关的图书、期刊进行集中整理、分析,为提出独到的见解做好充分准备。 再次,研读文本和各种研究论文、专著。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路,在适当的时刻列出论文提纲并请指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查漏补缺,完善论文写作提纲。 最后,撰写论文。在阅读完文本并且拥有充足一手二手等材料的前提下,撰写论文。撰写论文严格按

39、照论文写作要求,力求完善。六、预期成果形式描述形成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七、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八、学院学位分委员会意见 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师指导记录表学院:文学院 系别: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论文(设计)题目:人性.神性.动物性 -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学生姓名杨朝生学号200500100901指导教师石玲职称教授计划完成时间:2009年5月指导情况纪录(含指导时间、指导内容)1. 2008年12月15日,在老师指导下结合我自己的知识积累状况,我初步确定毕业论文选题。2.2009年3月25日,和指导老师电话联系,详

40、细说明自己的写作意图,指导老师给予指正,并帮助我完善了写作思路,让我明白要对论文的各个方面都有有所涉及,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偏废。3.2009年4月9日,指导老师推荐给我参考书目,我本着全面、准确、务实的原则准备写作材料,我在准备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研究著述,对论文题目的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做了必要的笔记。4.2009年5月2日,论文初稿完成,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指导老师,请求指导老师的指导。5.2009年5月4日,指导老师回复了邮件,对我的论文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并在文中做了详细的标注,同时在论文写作格式、注释的使用等方面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6.2009年5月26日,指导老师当面给予指导,对我在论

41、文写作过程中所要注意的细节再次给予了。7.2009年5月28日,在老师的指导和我自己的努力下,论文定稿终于完成。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注:本科论文(设计)的指导应不少于5次,如表格空间不足可另附页。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学院:文学院(章) 系别: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论文(设计)题目:人性.神性.动物性 -西游记对神魔形象的塑造学生姓名杨朝生学 号200500100901指导教师石玲职 称教授答辩时间答辩地点答辩委员会名单姓 名性别职 称职 务其它答辩记录: 记录人(签名):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